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超越与艺术超越
1
作者 李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宗教与艺术二者同为人类古老、深沉、高级的精神活动的典范表现,有着解不开理还 乱的综结。作者就二者对世俗世界的超越性这一特征进行了比较。就共性而言,首先,二者 均强调对世俗世界状况境遇的突破与超越,并经由此突破与超越,实... 宗教与艺术二者同为人类古老、深沉、高级的精神活动的典范表现,有着解不开理还 乱的综结。作者就二者对世俗世界的超越性这一特征进行了比较。就共性而言,首先,二者 均强调对世俗世界状况境遇的突破与超越,并经由此突破与超越,实现人生境界的根本转变 ;其次,二者对物质性实用功利均采取规避的态度。就差异性而言,宗教往往在人之上悬设 出超越的救度者,而艺术将救度(者)置于人之内;宗教的超越借助于信念,而艺术的超越 借助于想象;宗教超越实用功利是因为有一个精神性功利目的,属自觉行为,而艺术超越功 利是自发性的,在精神性功利追求方面,艺术比宗教更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超越 艺术超越 实用物质功利 精神功利
下载PDF
从神到人的超越之路:尼采和巴赫金
2
作者 娄奕娟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在借助不同的方式营造出乌托邦王国,来对抗现实存在的世界时,出现了审美超越与宗教超越两种方式。19世纪之后人性的审美超越意义逐渐明晰,尼采和巴赫金对此所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本文试图解析这两位大家的共同特点和差异。在反宗教的... 在借助不同的方式营造出乌托邦王国,来对抗现实存在的世界时,出现了审美超越与宗教超越两种方式。19世纪之后人性的审美超越意义逐渐明晰,尼采和巴赫金对此所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本文试图解析这两位大家的共同特点和差异。在反宗教的沉重感和肯定现世的狂欢意义方面他们的态度一致,但在个人的拯救方式上他们的差异也是相当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巴赫金 超越 审美 造型艺术 美学思想 宗教文化
下载PDF
从人间百态到社会图景:论王梵志诗的宗教超越性
3
作者 胡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72-173,175,共3页
敦煌文献发现后,研究界逐渐关注王梵志诗及研究,从而国内外学者掀起王梵志诗的研究热潮。王梵志是唐初著名的白话诗人,其诗作内容丰富,以亲闻亲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初唐的社会图景,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敦煌文献发现后,研究界逐渐关注王梵志诗及研究,从而国内外学者掀起王梵志诗的研究热潮。王梵志是唐初著名的白话诗人,其诗作内容丰富,以亲闻亲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初唐的社会图景,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梵志诗集的收集和分析,阐述王梵志诗在唐初历史背景下的宗教超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诗 人间百态 社会图景 宗教超越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