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与危害 被引量:48
1
作者 马品彦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63-69,共7页
宗教极端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宗教极端主义虽然与宗教有关联,但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它并不属于宗教范畴而是政治范畴的问题。在特定地区和特定环境下,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与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相... 宗教极端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宗教极端主义虽然与宗教有关联,但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它并不属于宗教范畴而是政治范畴的问题。在特定地区和特定环境下,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与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相互勾结利用,形成三位一体的分裂势力。宗教极端主义具有极端性、欺骗性、政治性和暴力性等基本特征。宗教极端主义为实现其政治目的,竭力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撕裂族群与社会,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同时也严重地毒化了宗教氛围,给宗教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深度的损毁。宗教极端主义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反对宗教极端主义不仅是各国政府的职责,也是普通民众包括宗教人士和宗教信徒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极端主义 本质 危害
下载PDF
借鉴与完善:遏制宗教极端主义的立法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胡田野 《政法学刊》 2013年第5期57-64,共8页
我国打击宗教极端主义的立法不够清晰,限制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传播的法律制度落后。同时宗教管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须完善我国打击宗教极端主义的立法以及相关制度,要准确落实我国的宗教政策,将宗教限制在私人空间。在公共领域宗教... 我国打击宗教极端主义的立法不够清晰,限制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传播的法律制度落后。同时宗教管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须完善我国打击宗教极端主义的立法以及相关制度,要准确落实我国的宗教政策,将宗教限制在私人空间。在公共领域宗教并无自由。我国须加强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的教育,并完善打击宗教极端主义的相关立法。应当制定反恐法,将宗教极端主义行为及言论作为反恐法管制的对象之一。完善刑法规范以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应当在刑法中增加"领导、组织宗教极端主义组织罪"、"领导、组织宗教极端主义活动罪"等,并完善互联网的相关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极端主义 刑法 立法
原文传递
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根源与“去极端化”领域国际合作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丽蓉 李景然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40,共23页
伊斯兰教是主张和平、谨守"中道"的宗教,而宗教极端主义是伊斯兰发展的"毒瘤",是被异化的伊斯兰教。"九·一一"事件后,伊斯兰极端主义沉渣泛起,主要表现为:伊斯兰教义被歪曲,部分民间伊斯兰复兴运动... 伊斯兰教是主张和平、谨守"中道"的宗教,而宗教极端主义是伊斯兰发展的"毒瘤",是被异化的伊斯兰教。"九·一一"事件后,伊斯兰极端主义沉渣泛起,主要表现为:伊斯兰教义被歪曲,部分民间伊斯兰复兴运动被引向极端主义泥潭;伊斯兰"圣战"思想被误读,伊斯兰复兴思潮滑向政治化、极端化;"基地"、"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发展壮大,将伊斯兰极端主义引向全球。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复杂且影响深远,其中宗教极端主义窃取解经话语权后形成的宗教极端主义话语牢笼,成为宗教极端化的深层动因,更成为"去极端化"的重要突破口。在全球反恐新形势下,中国以其特有的方式积极应对,力争在协调三大国际反恐联盟的努力中发挥切实的"建设性作用"。在中国与中东国家"去极端化"领域合作中,可通过凝聚反恐共识、深化解经工作、完善宗教对话机制、发挥爱国宗教领袖的独特作用等举措,最终达到有效防范与打击宗教极端主义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极端主义 “一带一路” 国际反恐合作 “去极端化”
原文传递
对中东变局以来中东教派主义的多维透视 被引量:9
4
作者 包澄章 刘中民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48,共17页
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不仅影响中东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权力斗争,而且通过跨国教派渗透影响国家间关系乃至地区格局。中东变局以来,教派矛盾新发展的典型特征在于教派矛盾的高度政治化,即教派主义的加剧,并突出表现为许... 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不仅影响中东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权力斗争,而且通过跨国教派渗透影响国家间关系乃至地区格局。中东变局以来,教派矛盾新发展的典型特征在于教派矛盾的高度政治化,即教派主义的加剧,并突出表现为许多国家基于教派关系对政治进行评估,根据教派关系制定自己的内政与外交政策。伴随教派主义的发展,中东变局以来教派矛盾的发展突出体现在中东国家国内政治和地区政治两个主要层面,而"伊斯兰国"等宗教极端组织对教派矛盾的利用,则成为教派矛盾影响中东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这些表现背后的根源则在于教派主义对教派矛盾的政治化和工具化,它既表现为中东国家内部利用教派矛盾展开政治权力斗争,也表现为地区大国利用教派矛盾构建政治联盟、争夺地区主导权,还表现为极端组织利用教派矛盾塑造宗教极端主义意识形态。认识中东的教派矛盾,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更要重视挖掘教派矛盾的历史与现实根源。当前,中东地区教派矛盾的加剧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累积的产物,同时也是部分中东地区国家和西方国家极力建构的政治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派主义 教派矛盾 中东变局 中东政治 宗教极端主义
原文传递
防范和遏制宗教极端主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叶小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10,共6页
宗教极端主义一般都具有极端性、狂热性、蛊惑性的特点,常常能够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成为暴力恐怖主义的思想工具。在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三股恶性思潮合流,成为威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最大... 宗教极端主义一般都具有极端性、狂热性、蛊惑性的特点,常常能够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成为暴力恐怖主义的思想工具。在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三股恶性思潮合流,成为威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最大敌人。防范和遏制宗教极端主义,在新阶段要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针对"祸水东渐"推进"战略西进";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基本方针,保护信教群众的信仰自由权利,发挥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要严厉打击那些制造、传播宗教极端主义的不法分子;要善于审时度势,认清祸水源头,强调宗教极端主义是一切民族、一切宗教的公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极端主义 暴力恐怖主义 民族分裂主义 宗教方针政策
下载PDF
我国新疆地区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犯罪成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克强 沙万中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8-81,共4页
2 0世纪 80年代 ,伴随着宗教极端主义的泛滥 ,新疆地区民族分裂主义明显活跃起来 ,近 2 0年来他们更多地以宗教为掩护 ,利用宗教极端主义达到分裂的目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相互融合 ,通过暴力和非暴力手段 ,企图分裂新疆 ,建... 2 0世纪 80年代 ,伴随着宗教极端主义的泛滥 ,新疆地区民族分裂主义明显活跃起来 ,近 2 0年来他们更多地以宗教为掩护 ,利用宗教极端主义达到分裂的目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相互融合 ,通过暴力和非暴力手段 ,企图分裂新疆 ,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 ,同时 ,疯狂制造各种恐怖事件 ,严重危害了我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本文对其犯罪成因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极端主义 民族分裂主义 犯罪成因 国家安全
下载PDF
论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性及法治措施 被引量:7
7
作者 顾华详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3X期9-14,共6页
"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是反宗教的,为"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主义"提供着"行动纲领""思想理论指导"和"精神寄托"。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所宣扬的"宗教极端主... "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是反宗教的,为"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主义"提供着"行动纲领""思想理论指导"和"精神寄托"。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所宣扬的"宗教极端主义",是完全与宗教教义背道而驰的,并且已经发展成为影响新疆社会安全与和谐稳定的最大威胁因素。贯彻落实好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正本清源,依法铲除"宗教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和温床,严惩披着宗教外衣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犯罪行为;强化宗教事务治理的法治建设,加强中外联手打击"宗教极端主义"的合作,为国际合作打击"三股势力"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与法律服务;相关法律应明确"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和积极防范与严厉打击的具体制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极端主义 民族分裂势力 暴力恐怖势力 法治措施
下载PDF
析宗教极端主义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危害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杰军 徐晓天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10,共6页
宗教极端主义是一种与宗教有密切联系的极端主义。它主要有两种类别:第一类是指宗教内部的极端主义倾向;第二类是指在宗教名义下的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危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国家现有政治体系、经... 宗教极端主义是一种与宗教有密切联系的极端主义。它主要有两种类别:第一类是指宗教内部的极端主义倾向;第二类是指在宗教名义下的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危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国家现有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社会秩序,干扰国家可持续发展。为此,严厉打击、有效治理这一国际公害已成为当前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宗教极端主义 国家安全
下载PDF
新疆宗教极端主义之辨析——兼论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司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8,共6页
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主义在"人-神"关系方面是矛盾对立的,两者的结合也是情境性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诉诸神权价值,鼓吹建立超越民族与国界的极端神权国家,而民族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在世俗价值导向下建立民族国家或获取世俗民族权... 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主义在"人-神"关系方面是矛盾对立的,两者的结合也是情境性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诉诸神权价值,鼓吹建立超越民族与国界的极端神权国家,而民族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在世俗价值导向下建立民族国家或获取世俗民族权利,其极端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虽歪曲滥用民族自决权进而企图实现"一族一国"分裂目标,但其总体价值取向仍属于世俗范畴。在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是一种神权价值与世俗民族分裂主义相结合的矛盾混合体,在这一混合体中,民族分裂主义居于主导地位且是宗教极端化的主要推手。因此,当前新疆宗教"去极端化"问题的核心在于价值认同,其关键突破口在于合理利用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之间的矛盾,抵制民族分裂主义的重点在于增强和培育中华文化的同质性,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的重点在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和坚持宗教中国化的进程,构建和培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五个认同"的中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宗教极端主义 民族分裂主义 关系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宗教管理体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宁 《俄罗斯学刊》 2014年第2期72-80,共9页
受境外宗教传入和宗教极端势力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宗教形势比较严峻。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通过政府下属的宗教事务委员会,借助宗教社团和公民自治机构"马哈拉"等社会力量,采取严格规范宗教活动、宣传传统文化、打击宗教极端等措施... 受境外宗教传入和宗教极端势力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宗教形势比较严峻。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通过政府下属的宗教事务委员会,借助宗教社团和公民自治机构"马哈拉"等社会力量,采取严格规范宗教活动、宣传传统文化、打击宗教极端等措施,遏制极端主义思想扩散,维护国家稳定。乌兹别克斯坦现行宗教管理政策和措施中不乏成功之处,对其他多宗教国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 宗教事务 宗教管理 宗教极端
下载PDF
伊扎布特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及其防范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中民 《国际关系研究》 2015年第6期56-71,148-149,共18页
伊扎布特作为跨国宗教政治组织,其目标是推翻现有国家政权,建立以伊斯兰教法为宪法的哈里发国家,并逐步扩展直至实现全世界穆斯林的统一,最终建立具有世界帝国性质的哈里发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伊扎布特已成为影响巨大的当代跨... 伊扎布特作为跨国宗教政治组织,其目标是推翻现有国家政权,建立以伊斯兰教法为宪法的哈里发国家,并逐步扩展直至实现全世界穆斯林的统一,最终建立具有世界帝国性质的哈里发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伊扎布特已成为影响巨大的当代跨国伊斯兰政治组织之一,在40多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伊扎布特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实施哈里发统治的伊斯兰国家,同时坚持反对一切非伊斯兰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反对犹太—以色列,反对世俗国家政权等政治主张。在组织结构上,伊扎布特具有等级分明、垂直领导、单线联系等组织特征;在发展战略上,伊扎布特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政党、社会互动、建立政权三个阶段实现建立哈里发国家的目标。冷战结束后,伊扎布特通过中亚实现了向我国新疆地区的渗透。伊扎布特等宗教极端组织的活动导致新疆伊斯兰化和宗教保守化趋势日趋明显,构成了严重的意识形态威胁,同时也为宗教极端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严密的组织形式。为此,我国要疏堵结合,大力防范和抵制境外宗教极端主义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扎布特 意识形态 组织结构 发展战略 宗教极端主义
原文传递
印度暴力袭击事件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卓 熊理然 蒋梅英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879,共11页
基于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和南亚恐怖主义门户网站(SATP)所收录的印度暴力袭击事件数据,借助统计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法,对1980-2017年印度暴力袭击事件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国内的暴力袭击事件频发,1980年以来... 基于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和南亚恐怖主义门户网站(SATP)所收录的印度暴力袭击事件数据,借助统计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法,对1980-2017年印度暴力袭击事件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国内的暴力袭击事件频发,1980年以来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上看,印度国内的暴力袭击事件具有自西到东、从北到南以及由边境地区向内地发展的扩散特点,展现出局部集中、面上扩散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西北部的查馍-克什米尔地区和旁遮普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曼尼普尔邦、中部的恰蒂斯格尔邦和东部的贾坎德邦、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为主的四大集聚中心;形成以印度河上游-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一线为横轴,东高止山脉及其北部山区为纵轴的"T"字形空间格局。印度暴力袭击事件的时空演变受到身份认同、经济问题、历史问题和利益诉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宗教极端主义组织、民族分离主义组织、武装革命主义组织推动以及行动主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推动了暴力袭击事件的时空演变。要从根本上解决印度国内暴力袭击事件频发的态势,需要从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袭击 宗教极端主义 民族分离主义 武装革命主义 利益诉求 印度
下载PDF
“博科圣地”的演变与尼日利亚反恐政策评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文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73,119,共15页
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世界多地呈现蔓延态势,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各国安全构成威胁。在西非地区,集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于一身的"博科圣地",对尼日利亚及其邻国的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博科圣地"在尼... 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世界多地呈现蔓延态势,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各国安全构成威胁。在西非地区,集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于一身的"博科圣地",对尼日利亚及其邻国的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北部的兴起和蔓延与伊斯兰主义在西非地区的历史积淀和现代勃兴密切相关。尼日利亚民生问题积重难返、国家治理薄弱和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渗透等因素,催化了"博科圣地"的异变。布哈里总统上任以来,尼日利亚应对"博科圣地"问题的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改善北部落后与贫困、降低青年失业率、加强地区和国际反恐合作等方面仍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利亚 “博科圣地” 宗教极端主义 穆哈马杜·布哈里
下载PDF
巴基斯坦的宗教极端主义评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勇 杨钰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7年第3期16-25,共10页
巴基斯坦的宗教极端势力活动日渐活跃,带有宗教色彩的极端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巴基斯坦的宗教极端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刻而复杂的根源,主要包括国内经济政治问题突出、伊斯兰化进程的失控与偏差、反美主义的高涨及某些伊斯兰... 巴基斯坦的宗教极端势力活动日渐活跃,带有宗教色彩的极端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巴基斯坦的宗教极端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刻而复杂的根源,主要包括国内经济政治问题突出、伊斯兰化进程的失控与偏差、反美主义的高涨及某些伊斯兰国家的推动等。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打击,不仅事关巴基斯坦的政治发展方向,而且直接影响到巴基斯坦及其周边的稳定与安全。除此之外,中巴、美巴、印巴等国家关系的发展也受到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宗教极端主义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内政外交中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 宗教极端主义 根源 影响
下载PDF
当前世界分裂主义的类型与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恕 李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共15页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中,分裂主义仍然是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强有力的挑战。随着国际秩序及相关国家内部政局的变化,世界分裂主义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亦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除了传统型的分裂主义,分裂势力在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上进一步多元化。...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中,分裂主义仍然是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强有力的挑战。随着国际秩序及相关国家内部政局的变化,世界分裂主义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亦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除了传统型的分裂主义,分裂势力在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上进一步多元化。在推动因素方面,民族主义、经济和政治因素依然在起作用,而宗教极端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动力,正在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主义 民族主义 国际恐怖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治理宗教极端主义对我“去极端化”的有益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耿蕾 李明力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10,共6页
乌兹别克斯坦的宗教极端主义自产生以来,就具有目的政治化、手段暴力化、活动国际化、渗透周边化的特点,乌国政府加强立法、执法、严格对宗教活动的管理,采取多种手段,缓解了宗教极端主义对本国的影响。当前,我国宗教极端主义较为突出... 乌兹别克斯坦的宗教极端主义自产生以来,就具有目的政治化、手段暴力化、活动国际化、渗透周边化的特点,乌国政府加强立法、执法、严格对宗教活动的管理,采取多种手段,缓解了宗教极端主义对本国的影响。当前,我国宗教极端主义较为突出的地区,正在大力开展"去极端化",研究乌兹别克斯坦治理宗教极端主义的措施,对我"去极端化"措施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 宗教极端主义 去极端化 启示
下载PDF
中亚国家“去极端化”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被引量:3
17
作者 古丽燕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9,共6页
遏制、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消除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是从根本上铲除产生暴力恐怖思想根源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中亚各国不断加大"去极端化"社会治理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思考与借鉴的经验。从国家层面制... 遏制、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消除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是从根本上铲除产生暴力恐怖思想根源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中亚各国不断加大"去极端化"社会治理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思考与借鉴的经验。从国家层面制定长期的反极端主义规划或纲要、完善相应的国内立法,加强区域内的"去极端化"合作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疆 中亚国家 宗教极端主义 去极端化
下载PDF
“伊吉拉特”与跨国恐怖主义——论宗教极端主义国际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动向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博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伊吉拉特"源于公元622年的圣迁,包含地理迁移和精神上向真主靠近两重含义。极端组织通过歪曲裁剪伊斯兰教教义,利用穆斯林的"伊吉拉特"情结为所谓的"圣战"进行组织动员。美国"9·11"事件... "伊吉拉特"源于公元622年的圣迁,包含地理迁移和精神上向真主靠近两重含义。极端组织通过歪曲裁剪伊斯兰教教义,利用穆斯林的"伊吉拉特"情结为所谓的"圣战"进行组织动员。美国"9·11"事件之后,该动员策略由鼓励"迁徙圣战"进一步发展为鼓励"就地圣战",并呈现组织结构扁平化、人员招募本土化、动员形式网络化等新特征。对于中国而言,对内掌握去极端化斗争的主动权,对外营造合作反恐的国际环境,则是当前形势下防止极端主义扩散、巩固反恐成效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吉拉特” “圣战” 跨国恐怖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
下载PDF
试论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红梅 王顺安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0-83,共4页
宗教极端思想是暴力恐怖犯罪的主要思想根源。宗教极端势力利用宗教极端思想对所谓的教徒和追随者进行"洗脑",将本属于宗教领域的单纯信仰歪曲化、极端化,通过实施宗教极端行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在我国,宗教极端思想本质的... 宗教极端思想是暴力恐怖犯罪的主要思想根源。宗教极端势力利用宗教极端思想对所谓的教徒和追随者进行"洗脑",将本属于宗教领域的单纯信仰歪曲化、极端化,通过实施宗教极端行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在我国,宗教极端思想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认同的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极端思想 宗教极端行为 宗教极端主义 本质
下载PDF
中国的宗教极端主义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永彪 武兵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0-183,共4页
国内学者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定义,宗教、宗教政治化与宗教极端主义之间的关系,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宗教极端主义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一些方面和国外仍有着一定差距,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历史、"圣战"思... 国内学者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定义,宗教、宗教政治化与宗教极端主义之间的关系,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宗教极端主义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一些方面和国外仍有着一定差距,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历史、"圣战"思想及其渊源,以及中间主义缺乏深入研究,对于一些传统"定论"缺乏更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