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唐旭 钱士春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5A期1-14,共14页
我国贸易部门相对于非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升,相对价格在下降,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对相对价格影响显著,符合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中美两国的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对两国价格水平差异... 我国贸易部门相对于非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升,相对价格在下降,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对相对价格影响显著,符合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中美两国的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对两国价格水平差异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显著,我国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于非贸易部门快速增长时,会带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我国显著。这也就为从生产率角度考察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 相对劳动生产率 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和德国的比较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海涛 任若恩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64,共6页
本研究以中德制造业的双边国际比较为基础,测定了1991-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和1995年的单位劳动成本,并集中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等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对纺织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 本研究以中德制造业的双边国际比较为基础,测定了1991-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和1995年的单位劳动成本,并集中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等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对纺织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等行业进行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价格水平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成本
下载PDF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艳菊 梁平 黄娇梅 《科技和产业》 2006年第10期5-10,共6页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点。通过对重庆市历年经济数据的分析,发现:直辖以来,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符合三次产业变动规律;就业结构的变动也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不同的是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逐渐下降...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点。通过对重庆市历年经济数据的分析,发现:直辖以来,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符合三次产业变动规律;就业结构的变动也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不同的是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逐渐下降,有向第二产业流动的态势。本文具体从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相对劳动生产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为重庆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政策的制定和途径选择提供有效的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度 相对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产品内国际分工下中国工业部门收入分配格局对产业升级影响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娟 张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15,共17页
研究目标:检验了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模式下产业内相对工资差距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基于2002~2013年中国21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FGLS回归。研究发现:在不同产品内贸易路径下,整体产业的相对收入差距与劳动生产率... 研究目标:检验了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模式下产业内相对工资差距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基于2002~2013年中国21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FGLS回归。研究发现:在不同产品内贸易路径下,整体产业的相对收入差距与劳动生产率成倒"U"形关系,表征在不同技术产业上回归结果不同。研究创新:通过深入探讨相对工资差距对不同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劳动力配置视角丰富和拓展了产业升级理论研究。研究价值:研究了中国工业行业收入差距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优化劳动力要素禀赋,发挥其效用潜力,促进产业升级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相对工资差距 劳动生产率 产业升级
原文传递
实际汇率、通货膨胀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周亚军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2,110,共6页
利用中国30个省区的数据检验了中国经济相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程度,结果表明:各省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与相对价格的关系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对各省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相对价格进行逐个的协整检验,... 利用中国30个省区的数据检验了中国经济相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程度,结果表明:各省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与相对价格的关系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对各省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相对价格进行逐个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有23个省区的数据符合理论所预示,这也从一个角度提供了各省区通货膨胀率长期存在差异的解释。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率的差异与各省区的实际汇率之间存在较弱的长期协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实际汇率 通货膨胀 相对价格 相对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及中国的实证 被引量:4
6
作者 曹伟 周俊仰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71-81,共11页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重要假设前提之一是本国与外国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劳动力可在两部门间自由套利,故长期来看两部门工资趋于相等。这一假设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非常不符,由于存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平衡、行业保护、...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重要假设前提之一是本国与外国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劳动力可在两部门间自由套利,故长期来看两部门工资趋于相等。这一假设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非常不符,由于存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平衡、行业保护、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劳动力市场也因此存在分割。为了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现实情况,本文修正了经典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一个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两部门工资未必均等,通过统计学两样本均值的检验,验证了新的假定,本文在新的假设下重新构建了模型,结果表明,本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比)与相对工资(即工资比)都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实际汇率与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比成正相关,与工资比成负相关,且随着两部门工资差距的缩小,本币实际汇率将升值。最后,实证部分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巴拉萨缪尔森效应 相劳动生产率 相对工资
原文传递
中美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差异化影响研究
7
作者 何琼 高贵兵 王敏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1期71-74,共4页
中美能源价格差的客观存在,既会形成国内生产的一种比较优势,又会影响我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本文选取中国与美国1990—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国家面板PPML模型展开中国对美国出口比较优势的研究。研究发现:中... 中美能源价格差的客观存在,既会形成国内生产的一种比较优势,又会影响我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本文选取中国与美国1990—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国家面板PPML模型展开中国对美国出口比较优势的研究。研究发现:中美能源价格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对中国出口美国贸易额影响为正,但并不显著;中国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会产生不显著的负影响,而中国相对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中国出口美国贸易;中国在高能耗“污染类”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成为“污染类”产品的出口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出口贸易 能源价格差异 能源利用率 相对劳动力生产率
下载PDF
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再思考——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吴清扬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49,共16页
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机制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生产则是基于马克思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正相关的理论。除了正相关命题外,马克思还同时提出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反比和不相关命题。本文回顾了我国学术... 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机制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生产则是基于马克思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正相关的理论。除了正相关命题外,马克思还同时提出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反比和不相关命题。本文回顾了我国学术界就这三个命题展开的争论,而根据广义价值论基本原理把正相关命题扩展到整个部门,提出了个体超额价值和部门超额价值两个概念,在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加以比较的基础上,运用具体数据对两种理论进行了经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广义价值论 劳动生产力 价值决定
下载PDF
嘉峪关市产业结构效益及调整方向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旺锋 解雯娟 +1 位作者 苏珍贞 张瑞霞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102,共6页
根据1998—2007年经济统计数据,对嘉峪关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偏离-份额分析3种方法对嘉峪关市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市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特征明显,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 根据1998—2007年经济统计数据,对嘉峪关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偏离-份额分析3种方法对嘉峪关市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市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特征明显,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为改善嘉峪关市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提出引导产业向多元方向转变、注意资源开发,延长工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及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和高效农业四个方面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比较劳动生产率 结构偏离度 偏离-份额分析 嘉峪关市
下载PDF
山西省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及其效益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艳 苏建军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5期81-86,80,共7页
利用1978—2014年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变动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及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了山西11个地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及效益,结果表明山西各地市产业结构变化显著,但产业结构层次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较明显... 利用1978—2014年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变动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及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了山西11个地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及效益,结果表明山西各地市产业结构变化显著,但产业结构层次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较明显,且各地市间差异较大,协调程度较低。三次产业间的结构效益低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偏离度 山西省
下载PDF
外资进入影响行业工资差距的路径与异质性研究——来自中国服务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冬梅 马梦姣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83,共11页
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通过劳动力需求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改变东道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行业工资差距,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投资动机和进入方式的不同,FDI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并表现为... 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通过劳动力需求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改变东道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行业工资差距,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投资动机和进入方式的不同,FDI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并表现为地区差异。基于中国服务业的经验分析发现:外资进入通过增加低工资行业的相对就业规模和提升高工资行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扩大了行业工资差距,适应中国低技能劳动力丰裕而高技能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劳动力市场条件;在以垂直型和合资型FDI为主的地区外资进入具有显著的扩大行业工资差距效应,而在以水平型和独资型FDI为主的地区这一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应努力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并充分保障低技能劳动力的权益,积极鼓励和引导水平型FDI进入并适度减少垂直型FDI的引入,持续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并不断缩小技术差距,进而在高效利用外资的同时缩小行业工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行业工资差距 劳动力需求效应 技术溢出效应 就业结构 相对劳动生产率 外商投资目的 外资进入方式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根源再探:回到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子联 崔苧心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45,共17页
人民币长期升值的根源在于中国相对他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综合运用和比较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演绎的汇率理论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汇率模型的基础上,文章试图采取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视角,探索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变动的内在逻辑。... 人民币长期升值的根源在于中国相对他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综合运用和比较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演绎的汇率理论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汇率模型的基础上,文章试图采取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视角,探索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变动的内在逻辑。从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角度,文章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主要贸易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以及各经济体内部的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等变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结论显示:第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一国货币升值的根本动力,不管是贸易部门还是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能平稳提升一国的汇率水平,人民币升值的根源即在于此;第二,受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汇率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巴—萨效应在中国及所选取的经济体样本内均不显著,而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则对人民币升值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第三,一国包括开放程度、人均GDP增长率在内的基础变量也会对汇率变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提升货币价值、吸引国际资本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劳动生产率 汇率变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巴—萨效应
原文传递
工业化进程中的均衡和非均衡增长——两部门增长与就业动态结构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贵才 卢荻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2011年第3期129-143,共15页
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现代经济学的三大理论体系,即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这一问题都做了深入研究。但大多数文献在分析过程中大多只强调了供给或需求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 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现代经济学的三大理论体系,即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这一问题都做了深入研究。但大多数文献在分析过程中大多只强调了供给或需求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面,即部门间相互需求的互补性。本文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达茨南北模型分析思路,在批判和借鉴西方主流发展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工业与非工业二元结构模型,从两部门相互需求的角度,试图分析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增长与就业的动态结构特征,阐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作为经济增长动力和作为技术进步载体的意义,并试图运用该分析框架对发展中国家非均衡增长的一般特征和当前特定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成因的内在机制提供一种可能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相对劳动生产率 贸易条件 均衡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就业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竑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范围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就业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就业吸纳空间大,就业吸纳能力强于其他第三产业。大力发展... 在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范围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就业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就业吸纳空间大,就业吸纳能力强于其他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潜力 就业弹性 结构偏离度 相对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十年间山西农民就业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涛 赵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如何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民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高低。探寻山西农民的就业情况从下面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通过对十年间山西农民就业情况的纵向对比分析,发现农村大量的富余农民依然禁锢在传统农业上... 如何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民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高低。探寻山西农民的就业情况从下面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通过对十年间山西农民就业情况的纵向对比分析,发现农村大量的富余农民依然禁锢在传统农业上。另一方面,通过与全国以及中部六省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横向对比,发现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一些个问题,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偏离度 相对劳动生产率 农民转移
下载PDF
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问题的探讨
16
作者 朱殊洋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65,共7页
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劳动者及其家属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会随之降低,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会相应减少,剩余劳动时间会相应延长,进... 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劳动者及其家属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会随之降低,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会相应减少,剩余劳动时间会相应延长,进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教科书的这一结论是假设新创造的价值不变、教育费用及其变化很小以至于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得出的。但是假设新创造的价值不变意味着,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相对剩余价值也不会再增加。这显然与马克思的理论和实际不符。一旦令新创造的价值可变、同时加入教育费用,那么就会发现,相对剩余价值既可以在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增加,也可以在必要劳动时间延长的情况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剩余价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价值 教育费用
原文传递
山西农业劳动率对比分析
17
作者 赵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1104-1108,共5页
农业劳动率问题历来受到关注,山西的问题更加突出,通过对山西农业的劳动率情况内部纵向对比和外部横向对比分析,进而了解山西农业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以及具有多大的提升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限制劳动力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结构偏离度 相对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劳动分工视角下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异质性与成因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家成 钟甫宁 +1 位作者 徐志刚 仇焕广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14,共11页
本文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基础,从服务需求方视角分析了粮食生产环节外包的发生机制,并对不同环节外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购买环节外包服务是在充分权衡成本收益之后做出的理性决策。农户从事农业生... 本文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基础,从服务需求方视角分析了粮食生产环节外包的发生机制,并对不同环节外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购买环节外包服务是在充分权衡成本收益之后做出的理性决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以及与专业化供给方相比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是影响其生产环节外包成本收益的两大重要因素,机会成本增加、与专业化供给方劳动生产率差距的扩大都会增加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而外包服务供求双方不同环节上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不同则是不同环节外包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除了创造更多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外,设计有效的农业生产创新激励机制,加大相应环节生产技术研发力度等也是进一步促进环节外包发展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节外包 机会成本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
原文传递
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增长——基于巴萨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鹏飞 李莹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5-66,共12页
本文将"巴萨效应"的工资传导机制引入古典经济学的劳动生产率——工资理论框架,采用1996—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考察以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的相对生产率表示的"巴萨效应"对工资增长的影响... 本文将"巴萨效应"的工资传导机制引入古典经济学的劳动生产率——工资理论框架,采用1996—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考察以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的相对生产率表示的"巴萨效应"对工资增长的影响。发现"巴萨效应"在全国层面是推动工资上涨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看,巴萨效应的工资传导机制仅在东部地区显著成立,而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和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间的劳动市场分割阻碍了巴萨效应对工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巴萨效应 相对生产率差异 工资增长
原文传递
粮食生产弱质性及其经济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书海 郭梦瑶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现有文献大多是定性地分析粮食生产弱质性的原因,并把弱质性视为粮食生产永恒不变的特性。笔者以相对劳动生产率系数作为粮食生产弱质性的测量指标,计算分析了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弱质性程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变... 现有文献大多是定性地分析粮食生产弱质性的原因,并把弱质性视为粮食生产永恒不变的特性。笔者以相对劳动生产率系数作为粮食生产弱质性的测量指标,计算分析了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弱质性程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弱质性程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取决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战略,局部波动则主要由政府粮食政策的调整引起;粮食生产弱质性程度与粮食生产经济拉动效应中度负相关;粮食生产弱质性与第一产业比重高度负相关,与第二产业比重没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与第三产业比重高度正相关;粮食生产弱质性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弱质性 相对劳动生产率系数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