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刺血疗法的补泻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静莎 陈波 郭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6-358,共3页
通过整理古典医籍有关刺血疗法的论述,分析刺血疗法临床文献,发现刺血疗法有补泻之分,与放血量、放血的针具、针刺的深浅、选取的部位、机体的机能状态等多因素有关,刺血疗法并不局限于实证的治疗,也多用于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及虚证的... 通过整理古典医籍有关刺血疗法的论述,分析刺血疗法临床文献,发现刺血疗法有补泻之分,与放血量、放血的针具、针刺的深浅、选取的部位、机体的机能状态等多因素有关,刺血疗法并不局限于实证的治疗,也多用于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及虚证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血疗法 补泻 文献
原文传递
“补泻”与“对症”两类刺法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7-841,共5页
《内经》实有补泻和对症两类刺法,后人论述独重补泻。现对此进行分析,并阐述两类刺法的关系、补泻刺法的量化、"补泻"的理解与术式掌握以及相关术语等问题,在分析源头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思辨性探讨。认为需纠正刺... 《内经》实有补泻和对症两类刺法,后人论述独重补泻。现对此进行分析,并阐述两类刺法的关系、补泻刺法的量化、"补泻"的理解与术式掌握以及相关术语等问题,在分析源头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思辨性探讨。认为需纠正刺法以补泻为中心的认识,重视对症刺法的实际价值;正视补泻刺法中事实存在的相异相反理法,并予科学探究;刺法的概念解释与原理分析要考虑其语境和立意观念,刺法量化等研究需综合考虑病情与体质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法 补泻 内经
原文传递
浅述刮痧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被引量:15
3
作者 曹星星 席瑾 +2 位作者 缪丹 芦芸 夏有兵(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研究"痧"和"刮痧"的内核以及刮痧的理论基础。[方法]参考古代相关医籍和当代医家论述,对"痧"和"刮痧"的含义及历史演变、刮痧的经络理论和刮痧的补泻进行探析。[结果]"痧"的... [目的]研究"痧"和"刮痧"的内核以及刮痧的理论基础。[方法]参考古代相关医籍和当代医家论述,对"痧"和"刮痧"的含义及历史演变、刮痧的经络理论和刮痧的补泻进行探析。[结果]"痧"的字形记载多样,内涵不断丰富,可归纳为致病的秽恶邪毒、痧症、痧疹、怪病以及现代的"出痧"或"痧象"。刮痧起源甚早,临床强调采用"刮法"而达"出痧",亦与单纯的刮拭或放血手法密切关联。从经络学说角度而言,皮部理论和络脉理论在刮痧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刮痧的补泻与医者操作手法和患者经气变化相关。[结论]刮痧是中医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和规范认识刮痧,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和科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经络学说 补泻 理论基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从五脏苦欲和体用阴阳看五味补泻 被引量:13
4
作者 石濮菘 邹喆 +2 位作者 王亚红 游云 曹克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07-910,共4页
对于五脏补泻,经典古籍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五脏与五味的配属中,五脏的生理特点与五味的功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单纯以五味分属五脏的情况进行补泻,难以形成系统而准确的补泻观。此外,代表“体”的物质基础与代表“用”的功能作用存... 对于五脏补泻,经典古籍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五脏与五味的配属中,五脏的生理特点与五味的功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单纯以五味分属五脏的情况进行补泻,难以形成系统而准确的补泻观。此外,代表“体”的物质基础与代表“用”的功能作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具备一定的阴阳属性。通过五脏苦欲、体用阴阳的不同视角,对五脏的补泻观念进行探讨,以期对五脏补泻和五味有更深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五味 补泻 阴阳
原文传递
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未艾 吴清明 +3 位作者 付磊 石学慧 张鹏 常小荣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8期558-56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 目的观察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两组治疗后VAS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和普通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均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部疼痛的程度,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的疗效更优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针刺 补泻 卒中单元模式
下载PDF
传统补泻刺法蕴含的思想观念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素云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41-1145,共5页
传统补泻刺法的形成和发展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土壤,基于古人对自然、生命、疾病等的独特认知,因此其原理和方法必然受当时哲学文化、医学观念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内经》以及后世代表性补泻刺法的深入研究,剖析并梳理其蕴含的主要观念,... 传统补泻刺法的形成和发展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土壤,基于古人对自然、生命、疾病等的独特认知,因此其原理和方法必然受当时哲学文化、医学观念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内经》以及后世代表性补泻刺法的深入研究,剖析并梳理其蕴含的主要观念,包括古代辩证法之矛盾观和损益思想、阴阳平衡理论、生命流动观、气一元论思维模式、病邪客观存在观、阴阳术数理论、五行相生学说。清晰而系统地了解补泻刺法的指导思想,将对理解其理法内容和操作主旨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补泻 思想观念 内经
原文传递
取象比类在传统针刺补泻理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素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1-1005,共5页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古代中医文献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传统针刺补泻中也有许多取象比类思维的应用,如补泻主旨、操作手法、补泻时机、得气效果等诸多方面都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本文从这一视角入手,对针刺补泻相...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古代中医文献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传统针刺补泻中也有许多取象比类思维的应用,如补泻主旨、操作手法、补泻时机、得气效果等诸多方面都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本文从这一视角入手,对针刺补泻相关的理法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更好地认识针刺补泻理法的渊源和本质,并希冀更多人清楚和重视古代针灸理论的这一思维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补泻 取象比类 应用
原文传递
推拿治疗婴幼儿湿疹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何玉华 康静 刘光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5-657,共3页
目的:评价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120例。推拿组采用十穴手法推拿治疗,西药组采用口服扑尔敏、外用氧化锌油或尤卓尔软膏等治疗,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推拿组愈显率与总有效... 目的:评价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120例。推拿组采用十穴手法推拿治疗,西药组采用口服扑尔敏、外用氧化锌油或尤卓尔软膏等治疗,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推拿组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9.2%,西药组分别为98.0%、100.0%,两组疗效相当(均P>0.05);治疗后6个月,推拿组复发率为3.8%,显著低于西药组的42.9%(P<0.01)。结论: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不但具有确切的近期临床疗效,而且远期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推拿 补泻
原文传递
Observation on lower-reinforcing and upper- reducing acupuncture method for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and its influence on estradiol and progesterone 被引量:6
9
作者 Wang Ya-fang Zhang Yan +4 位作者 Lu Wang Sun Chen-ping Shen Han-bing Guo Meng-hu Zhao Hai-yi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8年第3期189-194,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ower-reinforcing and upper-reducing acupuncture method for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HMG) and its influence on estradiol (E2) and progesterone (P). Methods: A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ower-reinforcing and upper-reducing acupuncture method for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HMG) and its influence on estradiol (E2) and progesterone (P). Methods: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ed and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A total of 124 cases conforming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iz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62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received acupuncture therapy at the same acupoints, whil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lower-reinforcing and upper-reducing method, an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ven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 The treatment started around 10 d before menstruation and was conducted every other day. Patients received 5 treatments in each menstruation cycle for consecutive 3 cycles. The levels of E2, P and E2/P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reast lump size, pain intensity and concomitant symptoms score in both groups were substantial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show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all P〈0.01),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etween-group comparison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all P〈0.01). After treatment,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was 91.9% in the treatment group, higher than 72.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etween-group comparison showed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After treatment, levels of E2, P and E2/P value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all P〉0.05). Conclusion: Lower-reinforcing and upper-reducing acupunctur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in HMG patients, and produce a better effect than even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 The majority of HMG patients' E2, P level and E2/P value were not beyond the normal ranges; theref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Method of reinforcing-reducing Acupuncture reinforcing Method Acupuncture reducing Method Fibrocystic Breast Disease ESTRADIOL PROGESTERO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与补泻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嫣柔 莫昊风 +2 位作者 郑雪娜 孙冰 许淑清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2355-2358,共4页
穴位埋线的补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穴位埋线的补法应选择相对较细的针具、相对较短而细的线体,选择背俞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等偏补的穴位及呼吸补泻、迎随补泻等各种单式手法中的补法;泻法应选择相对较粗的针具、相对较长而粗的线... 穴位埋线的补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穴位埋线的补法应选择相对较细的针具、相对较短而细的线体,选择背俞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等偏补的穴位及呼吸补泻、迎随补泻等各种单式手法中的补法;泻法应选择相对较粗的针具、相对较长而粗的线体,选择募穴、太冲等偏泻的穴位及各种单式手法中的泻法。穴位特异性及其规律是指导针灸及穴位埋线等临床选穴的基础,通过预选穴及穴位配伍实现穴位埋线的补泻安全且便利。但目前,穴位埋线临床报道较少,各补泻手法的疗效亟待验证;作用机制缺乏必要的实验研究;临床观察有效率的评价仅依靠量表及人为打分,主观性较强;临床操作混乱,尚无统一、权威的标准规范。今后需努力构建穴位埋线补泻手法的完整治疗体系,以理论为指导规范临床操作,将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相结合,中医特色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改良埋线补泻手法及用具,推动临床对照研究的标准化,并阐明穴位埋线补泻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补泻 手法 针刺 线体 配伍
下载PDF
Different manual manipulation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exert different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被引量:7
11
作者 Zheng Yu Lu Luo +4 位作者 Yu Li Qiaofeng Wu Shufang Deng Shouying Lian Fanrong L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754-758,共5页
Acupunc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may be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Stimulation quantity is one of the factors for achieving good therapeu... Acupunc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may be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Stimulation quantity is one of the factors for achieving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acupuncture practi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sides the influence of manual manipulations, the parameters adopted for electroacupuncture have become the benchmark of stimulation quantity. This study, by referring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manual manipulation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on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show that different manualmanipulation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may exert different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s.Different manual manipulation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sh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CM. This is very important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Method of reinforcing-reducing Manual ma-nipulation Treatment outcome
原文传递
自身针感体验研究总结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言壮 孙红兵 +3 位作者 李西亮 钟坚娥 卜利伟 孙学全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53-856,共4页
介绍孙学全教授自身针感体验的研究总结。孙学全教授通过自身针感体验,从针感的表现形式、产生的物质基础、针感的区别及临床意义等方面提出了新认识。孙老认为针感的产生及传导方向有其物质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刺激... 介绍孙学全教授自身针感体验的研究总结。孙学全教授通过自身针感体验,从针感的表现形式、产生的物质基础、针感的区别及临床意义等方面提出了新认识。孙老认为针感的产生及传导方向有其物质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刺激量与刺激总量的概念。认为刺激量的大小对个体而言是产生补泻的主要基础,刺激总量与针刺的深度、强度,留针的时间,针刺的数量等因素相关。孙老认为针灸补泻是针对疾病的虚实性质相对而言,是针刺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反应,并认为个体对针刺刺激量的耐受程度也是影响补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感 物质基础 刺激量 刺激总量 补泻 孙学全
原文传递
论刮痧之补泻 被引量:7
13
作者 干正 顾伟 李湘授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6期143-145,共3页
刮痧是中国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部分医家对刮痧的应用存在误区,认为刮痧是一种泻法,没有补益作用。本文分别从刮痧部位和运板方法2个方面进行阐释刮痧不仅可以泻,还具有补益作用,拓展... 刮痧是中国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部分医家对刮痧的应用存在误区,认为刮痧是一种泻法,没有补益作用。本文分别从刮痧部位和运板方法2个方面进行阐释刮痧不仅可以泻,还具有补益作用,拓展了刮痧在临床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疗法 补泻 刮痧部位 运板方法
下载PDF
灸法补泻在前列腺癌分期辨治中应用的思考
14
作者 徐新宇 彭煜 +5 位作者 翟靖 朱文静 刘彦飞 刘治 李博洋 盛东亚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5-960,共6页
灸法的补泻作用由灸法类型、操作方法及腧穴特性等因素共同决定。依据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邪正盛衰变化,可将其分为癌毒初结期、正虚毒蕴期、阳虚寒滞期三期。癌毒初结期脏腑失调,湿热瘀毒蕴积,艾灸治疗以泻为主、兼顾扶正,可采用... 灸法的补泻作用由灸法类型、操作方法及腧穴特性等因素共同决定。依据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邪正盛衰变化,可将其分为癌毒初结期、正虚毒蕴期、阳虚寒滞期三期。癌毒初结期脏腑失调,湿热瘀毒蕴积,艾灸治疗以泻为主、兼顾扶正,可采用麦粒灸、化脓灸、隔蒜灸等,艾灸壮数宜多、灸量宜大,强刺激腧穴以达到灸泻目的;正虚毒蕴期,气机渐弱,癌毒耗损阴分,重视攻补兼施,可采用温和灸、化脓灸等,壮数宜减、灸量适中,温和刺激腧穴以平调虚实;阳虚寒滞期,脾肾阳虚,寒湿阻塞经络,以补为主、兼顾祛邪,可采用隔附子饼灸、隔盐灸、麦粒灸等,艾灸壮数宜少、灸量宜小,治疗频次可适度增加,对腧穴产生和缓、持续的刺激,进而激发机体正气,促进气血化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灸法 补泻 麦粒灸 癌毒 分期辨治
原文传递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针刺开阖补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琼潇 粟胜勇 +1 位作者 苏虹 李竞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094-1097,共4页
针刺开阖补泻重在调节卫气,主要以出针后是否按闭针孔作为补法与泻法操作的关键所在。基于玄府理论,认为玄府作为人体气血津液出入运行的重要门户,其特点重在开阖有度。玄府开阖有度与卫气正常运行密切相关,其中玄府作为卫气运行的重要... 针刺开阖补泻重在调节卫气,主要以出针后是否按闭针孔作为补法与泻法操作的关键所在。基于玄府理论,认为玄府作为人体气血津液出入运行的重要门户,其特点重在开阖有度。玄府开阖有度与卫气正常运行密切相关,其中玄府作为卫气运行的重要场所,玄府开阖影响着卫气的正常运行,同时卫气运行通利又为玄府正常开阖提供动力保证。玄府开阖失司,卫气运行失常,引起气机不畅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现从玄府开阖与卫气运行两者联系入手,基于“玄府开阖-卫气运行”视角探析针刺开阖补泻手法的临床应用,阐述针刺开阖补泻中补法与泻法操作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针刺开阖补泻治疗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开阖 玄府理论 卫气 针刺 开阖补泻 气机
下载PDF
针刺平补平泻的源流及演变
16
作者 史维霞 陈晓琳 +3 位作者 燕虹宇 殷芮 张丽丽 杜宇征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
不同时期的学派、医家及著作赋予了平补平泻的不同内涵。本研究通过整理文献,以时间为轴梳理平补平泻的源流及其概念、术式的演变,剖析古今之异同。古代的平补平泻是一种广义的针刺方法,包含多种单式补泻手法,涉及到补泻的先后、刺激量... 不同时期的学派、医家及著作赋予了平补平泻的不同内涵。本研究通过整理文献,以时间为轴梳理平补平泻的源流及其概念、术式的演变,剖析古今之异同。古代的平补平泻是一种广义的针刺方法,包含多种单式补泻手法,涉及到补泻的先后、刺激量及适应症等。而现代意义上的平补平泻法则是一种独立的针刺补泻手法,即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在补泻内涵及手法操作上古今迥然不同,故不能一概而论,需厘清源流,依据差异分而用之,促进其在手法量学方面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手法 补泻 平补平泻
下载PDF
吕文亮立足脾胃论治虚劳病撷萃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仁礼 吕文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67-1470,共4页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吕文亮教授注重中焦脾胃及其病理产物痰、湿、瘀,从治本病,疗效甚好。
关键词 虚劳病 吕文亮 脾胃 疲劳 痰湿 验案 苓桂术甘汤 补泻兼施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针刺补泻论——针以调气 被引量:5
18
作者 靳长旭 《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第2期6-8,共3页
针刺补泻 ,手法该如何操作 ,也许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由于操作的轻重、频率和快慢的不同 ,刺激量肯定有异 ,但这是否就是补泻的本质所在呢 ?从《内经》发展到《针灸大成》针刺手法洋洋大观 ,如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子午捣臼、... 针刺补泻 ,手法该如何操作 ,也许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由于操作的轻重、频率和快慢的不同 ,刺激量肯定有异 ,但这是否就是补泻的本质所在呢 ?从《内经》发展到《针灸大成》针刺手法洋洋大观 ,如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子午捣臼、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凤凰展翅、饿马摇铃、龙虎交战、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等颇使我们后学有望洋兴叹之感 ;这些形式各异的手法都能起到或补或泻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补泻 阴阳 腧穴
下载PDF
高玉瑃教授对《内经》“治神”“补泻”的理解与临床应用经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邢潇 王艳君 +1 位作者 崔林华 梁燕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198,共4页
阐述高玉瑃教授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系统研究和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治神"与"补泻"的方法及原理,认为"治神"是各种针刺操作的基础,而补泻手法又是针刺疗法调节虚实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此二者在针刺治疗中... 阐述高玉瑃教授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系统研究和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治神"与"补泻"的方法及原理,认为"治神"是各种针刺操作的基础,而补泻手法又是针刺疗法调节虚实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此二者在针刺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指出针灸治疗中通过正确"治神"和"补泻"取得疗效的关键是要"志意和"以及对各种补泻操作方法内涵的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名医 高玉瑃 针刺 治神 补泻
原文传递
“机”汇风池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佳 罗志辉 +7 位作者 陈松 张艳琳 陈贝 陈子琴 王昆秀 胡静 顾骁磊 周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6-389,共4页
“机”,是时机,是针刺手法变换的时间点。守机与守气、守神的概念密切相关,尤其在解剖结构复杂或气感丰富的腧穴处运用较多。守机也是复式补泻手法的运用基础,具体可以通过“挂”和“叩”的动静转换来体现。文章以风池穴为例,通过梳理... “机”,是时机,是针刺手法变换的时间点。守机与守气、守神的概念密切相关,尤其在解剖结构复杂或气感丰富的腧穴处运用较多。守机也是复式补泻手法的运用基础,具体可以通过“挂”和“叩”的动静转换来体现。文章以风池穴为例,通过梳理针刺操作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明确动作衔接的要领和注意事项,试图丰富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揣穴、层次、进针、催气和守气等概念,以期有助于明确临床实践中“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池 针刺手法 补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