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尉驰 袁平年 郭文怡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39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按照随访6个...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39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按照随访6个月内的住院次数分为病例组(住院≥2次)和对照组(住院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再住院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男性比例、吸烟史、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糖尿病、肌钙蛋白Ⅰ水平、心电图ST段改变、心功能、病变血管、Gensini评分、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均有明显差异(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50,95%CI:1.08~2.08)、年龄>65岁(OR=1.48,95%CI:1.08~2.03)、白细胞计数>10×109/L(OR=3.03,95%CI:1.55~5.91)、多支血管病变(OR=2.83,95%CI:1.88~4.26)、糖尿病(OR=1.73,95%CI:1.21~2.47)、心电图ST段改变(OR=3.91,95%CI:2.86~5.34)和右冠状动脉病变(OR=2.07,95%CI:1.41~3.02)是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和年龄分层后发现,不同年龄的男性和女性的再住院危险因素不同。结论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再住院的危险因素,需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对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再住院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血管成形术 经皮 经冠状动脉 再入院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2
作者 何玮 王蒙 王志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4期1325-1328,共4页
[目的]探索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1例行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对照组,快速康复组试行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 [目的]探索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1例行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对照组,快速康复组试行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梗阻、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及30d再入院率。[结果]快速康复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为1.77d±0.71d,12.00d±3.77d,对照组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为2.67d±1.12d,18.00d±9.8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对照组病人发生率为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健康教育 肠梗阻 并发症 再住院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年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缪培智 郑宏超 周京敏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心血管死亡以及再住院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随访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所有诊断心衰的出院患者,记录患者出院后药物治疗、再住院和死亡情况。采用逐步Cox...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心血管死亡以及再住院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随访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所有诊断心衰的出院患者,记录患者出院后药物治疗、再住院和死亡情况。采用逐步Cox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共入选194例患者,男性102例(52.6%),冠心病150例(77.3%),高血压病78例(40.2%),糖尿病96例(49.5%),心肌病35例(18.0%)。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81例(41.8%),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113例(58.2%)。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Ⅱ级40例,Ⅲ级92例,Ⅳ级62例。随访中位时间12(11~18)个月。出院后3、6、9和12个月因心衰的再住院率分别为3.6%、9.8%、17.0%和18.6%;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0%、2.6%、3.1%和6.7%;Cox分析表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红蛋白浓度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是影响心衰患者1年内再住院或死亡的主要因素[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别为2.356、1.975、2.21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1.321~4.353、1.382~2.287、1.374~4.523]。结论:心衰患者出院后1年因心衰的再住院率、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8.6%、6.70%。LVEF、血红蛋白浓度和NT-proBNP水平是影响心衰患者1年内再住院或死亡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再住院率 死亡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延一 杨俊华 +4 位作者 叶丹 曾凤梅 刘玉苗 雷虹 张菊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81-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制定AECOPD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77例(感染组)与同期未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制定AECOPD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77例(感染组)与同期未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44例(非感染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再住院次数,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AECOPD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再住院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再入院率为53.25%,非感染组患者再住院率为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长、既往1年因本病住院次数是AECOPD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再次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是AECOPD患者发生再次住院的重要原因,住院时长、既往1年因本病住院次数是AECOPD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发生再次住院的危险因素,提早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控制,可减少AECOPD肺部感染患者再次住院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AECOPD 再住院 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影响心衰患者再入院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兵 唐丽萍 +2 位作者 张浩 陶凌 李泽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因素。方法对136例心力衰竭患者病因、病程、年龄、临床因素、血流动力、生化、并发症、治疗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有意义的单因素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性别、病因、年... 目的探讨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因素。方法对136例心力衰竭患者病因、病程、年龄、临床因素、血流动力、生化、并发症、治疗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有意义的单因素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性别、病因、年龄、入院时症状、入院时体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期短轴长度(LVDD)、左室收缩末期短轴长度(LD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心率变异性、血清脑纳肽(BN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肌酐(Cr)、血糖、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出院后服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出院后服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患者再住院有显著影响。再经COX回归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病因、年龄、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LVEF值、LVDD、LDSD、BNP、Cr、血糖、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10项因素,对心衰患者再住院有显著影响。结论136例患者中位再住院时间为2个月(0.25~13.10个月)。经COX回归多因素综合分析,病因、年龄、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LVEF值、LVDD、LDSD、BNP、Cr、血糖、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10项为影响再住院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回归分析 再住院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脑卒中再入院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唐爱丰 祝东林 +3 位作者 谢薇 吉莉 徐畅 石静萍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再入院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患者样本来源于2009年01月01日至2011年06月30日南京脑科医院,急性脑卒中入院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原因调查与出院后再入院随访。主要再入院原因被分类为:脑卒中再发、神...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再入院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患者样本来源于2009年01月01日至2011年06月30日南京脑科医院,急性脑卒中入院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原因调查与出院后再入院随访。主要再入院原因被分类为:脑卒中再发、神经系统后遗症、心血管事件、感染及其他原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再入院的风险,COX比例危险模型评估患者第一次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总计有效病例为529例,最长随访天数为1282d。随访中再入院患者为210例。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再入院风险在30d为6.8%,在90d为12.7%,在180d为18.9%,在360d为27.8%,720d为39.9%。最常见的再入院原因为脑卒中再发,神经系统后遗症,心血管事件等。在COX比例危险模型中,脑卒中病史(P=0.04),急性感染史(P=0.02),血脂异常史(P=0.04)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0),以上因素对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再入院的几率非常高,脑卒中复发和各种并发症成为最为重要的原因。容易忽视或不易戒除的因素,如血脂,吸烟等,对患者再入院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再入院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COPD急性加重患者再入院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文娟 周宇麒 《新医学》 2015年第8期493-497,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成因复杂的、多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过程中有反复出现的急性加重,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影响较大。不仅如此,COPD急性加重(AECOPD)后再入院现象也非常频繁,严重影响患者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成因复杂的、多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过程中有反复出现的急性加重,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影响较大。不仅如此,COPD急性加重(AECOPD)后再入院现象也非常频繁,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并导致住院费用大幅增加。因此对AECOPD患者再入院的评估、治疗及预防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此文对AECOPD患者再入院的临床现状和相关研究进行介绍,分析了AECOPD患者再入院的流行病学、减少AECOPD患者再入院的措施以及评估AECOPD患者再入院风险的方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展望,旨在加强对该类患者的认识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再入院
下载PDF
慢性病轨迹模式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云 万进东 +3 位作者 王丹 杨怡 夏思维 王沛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病轨迹模式(CITM)管理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58例HFp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CITM组226例(给予以指南为导向的CITM管理)和对照组232例(给予常规诊疗和随访管理).随访1... 目的探讨慢性病轨迹模式(CITM)管理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58例HFp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CITM组226例(给予以指南为导向的CITM管理)和对照组232例(给予常规诊疗和随访管理).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量表(SCHFI)、生活质量量表(KCCQ)、负性情绪评分以及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HFI、KCCQ以及负性情绪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CHFI及KCCQ评分明显提高,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CITM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随访12个月,CITM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6例(15.9%)和83例(35.8%)患者因心力衰竭而再次住院(P<0.05).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ITM组患者心力衰竭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风险比(HR)=0.448,95%可信区间(CI)0.322~0.661,P=0.003].结论CITM可以显著提升HFpEF患者的疾病管理质量,明显降低HFpEF再住院率,是一种切实可用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轨迹模式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疾病管理 再住院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的近期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宏飞 鄢高亮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066-2069,共4页
目的探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治疗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后病人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治疗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后病人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抗凝、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以0.01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4 d左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左房容积指数(LAVI)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51%(4/47)低于对照组27.66%(1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7,P=0.016);观察组再住院率2.13%(1/47)低于对照组19.15%(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07)。结论新活素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诊 介入术 心功能 不良事件 再住院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1岁以内再入院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维溪 贺孝良 +1 位作者 李昌崇 罗运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4-596,共3页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婴儿1岁以内再入院临床情况。方法对9例BPD患儿1岁以内再入院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23例次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平均住院时间15.4d。治愈出院18次,明显好转4次,好转不明显1次。5例患儿11次出现喘...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婴儿1岁以内再入院临床情况。方法对9例BPD患儿1岁以内再入院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23例次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平均住院时间15.4d。治愈出院18次,明显好转4次,好转不明显1次。5例患儿11次出现喘息,23次再入院20次需吸氧治疗,其中2次需机械通气治疗,16次需糖皮质激素治疗,9次给予支持治疗。4次继发院内感染鹅口疮,3次继发腹泻病。结论BPD患儿明显增加了生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再入院病情较重,住院时间较长,易继发院内感染,常需予以吸氧、糖皮质激素及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再入院 治疗 喘息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2岁内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临床特征及病原分析(附52例报告)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令剑 谢晓虹 +2 位作者 陈欣 魏建华 刘恩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85-890,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2岁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临床特征及病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52例2岁内BPD患儿再入院临床资料。结果52例BPD患儿2岁内共137次再入院治疗,临床表现主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2岁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临床特征及病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52例2岁内BPD患儿再入院临床资料。结果52例BPD患儿2岁内共137次再入院治疗,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气促、喘息、紫绀及肺部干湿性啰音,>1~2岁较≤1岁再入院喘息发生率有显著升高(χ^2=10.715,P=0.001)。呼吸道病毒检出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67.3%(33/49)、副流感病毒3型(PIV3)22.4%(11/49)为主,细菌病原检出前3位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8.2%(31/110)、肺炎链球菌15.5%(17/110)、流感嗜血杆菌8.2%(9/110),其中≤1岁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1~2岁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结果提示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4.5%、54.8%、7.1%,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0%、6.3%;肺炎克雷伯杆菌在重症肺炎中检出率有显著升高。2岁内中位住院时间为8.0(7.0~12.0)d,77.4%(106/137)例次住院需吸氧治疗,其中21.7%(23/106)需使用呼吸机治疗,≤1岁与>1~2岁喘息患儿中静脉激素使用率分别为42.2%(27/64)、56.5%(13/23)。结论BPD患儿2岁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中喘息发生率随时间推移有增加趋势,再入院病毒病原以RSV为主,细菌病原早期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肺炎链球菌随时间推移可能逐渐成为主要细菌病原,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肺炎其病情可能更重,其中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比例较高,临床可参考药敏试验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必要时选用美罗培南;BPD患儿再入院病情偏重,用氧率高,但静脉激素的使用率并未随喘息发生率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再入院 临床特征 病原 随访
原文传递
恩格列净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风险、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农宝兰 王颖颖 +1 位作者 黄红叶 梁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风险、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风险、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7例)。2组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等抗心力衰竭及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给予每日一次10 mg恩格列净,持续6个月。比较2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生活质量(KCCQ评分)。安全性指标是肾功能和血钾水平。比较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情况,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心力衰竭再入院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的心功能、6WMT、KCCQ评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肾功能和血钾水平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6个月后,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9%比17.3%,HR=0.692,95%CI:0.504~0.951,P=0.023)。较对照组,观察组的6WMT更长,NT-proBNP更低,左室射血分数更大,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更小(均为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的躯体受限得分、症状得分、心理得分、社会功能得分、临床得分和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校正各影响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证实恩格列净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降低显著相关(P<0.05)。结论应用恩格列净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改善心功能,增加6MWD,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列净 急性心力衰竭 再入院 生活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结局的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靓 田晶 +3 位作者 闫晶晶 任嘉 韩清华 张岩波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2-967,共6页
目的建立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结局的影响因素,降低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电子病... 目的建立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结局的影响因素,降低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电子病历信息以及随访信息,建立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221例,1312例患者未发生任何事件(59.07%),699例患者再住院(31.47%),307例患者死亡(13.82%)。性别、职业、BMI是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结局的共同影响因素,陈旧性心肌梗死、QRS间期延长是减少患者未再住院的可能性的影响因素;高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心脏瓣膜病是患者再住院与死亡的危险因素,增加再住院与死亡风险;QRS间期延长和心房颤动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冠脉搭桥为保护性因素,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结论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可同时分析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再住院、再住院及死亡的影响因素,为高危患者识别、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再住院 死亡 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
原文传递
Predictors of re-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被引量:5
14
作者 Melody Zaya Anita Phan Ernst R Schwarz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2年第2期23-30,共8页
Heart failure (HF) 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illness that is highly preval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wide. This morbid illness carries a very poor prognosis, and leads to frequent hospitalizations. Repeat hospi... Heart failure (HF) 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illness that is highly preval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wide. This morbid illness carries a very poor prognosis, and leads to frequent hospitalizations. Repeat hospitalization in HF is both largely burdensome to the patient and the healthcare system, as it is one of the most costly medical diagnoses among Medicare recipients. For years, investigators have strived to determine methods to reduce hospitalization rates of HF patients. Despite such efforts, recent reports indicate that rehospitalization rates remain persistently high, without any improvement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and thus, this topic clearly needs aggressive attention. We performed a key-word search of the literature for relevant citations. Published articles, limited to English abstracts indexed primarily in the PubMed database through the year 2011, were review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various clinical parameters, serum biomarkers, hemodynamic parameters,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that have been reviewed in the literature as predictors of re-hospitalization of HF patients. With this information, ourhope is that the future holds better risk-stratification models that will allow providers to identify high-risk patients, and better customiz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each individual HF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FAILURE READMISSION PREDICTORS rehospitaliza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下载PDF
对957例ICU病人重回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兰美娟 景继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 :回顾性调查 5年间ICU病人重回率及重回原因 ,根据原因分析危险因素 ,探讨能否通过护理干预手段降低ICU病人重回率。方法 :收集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住ICU的 95 7例病人 ,记录这些病人临床特征 ,重回ICU原因 ,通过资料... 目的 :回顾性调查 5年间ICU病人重回率及重回原因 ,根据原因分析危险因素 ,探讨能否通过护理干预手段降低ICU病人重回率。方法 :收集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住ICU的 95 7例病人 ,记录这些病人临床特征 ,重回ICU原因 ,通过资料分析重回ICU的危险因素。结果 :5年ICU病人重回率是 7.5 2 % ;重回原因主要是呼吸和心脏方面的问题 ;ICU重回主要与急性生理评分APS(wald =2 9.2 0 4 ,OR =1.82 6 ,95 %CI为 1.4 6 8~ 2 .2 71,P <0 .0 0 1) ,医院获得性肺炎 (wald =18.74 5 ,OR =12 .6 4 2 ,95 %CI为 4 .0 1~ 39.87,P <0 .0 0 1)有关。结论 :通过重回原因分析 ,能否通过护理干预手段降低ICU病人重回率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理措施 医疗费用 医疗护理 内科疾病
原文传递
密集颅部电针刺激治疗和针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再入院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伍远菲 吴升伟 +5 位作者 廖雪珍 徐琰 刘赟 朱志敏 禤正正 杨铭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再入院风险的相关因素及密集颅部电针刺激治疗和针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再入院风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5名经住院治疗并自愿参加研究的以SSRI类药物为基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再入院风险的相关因素及密集颅部电针刺激治疗和针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再入院风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5名经住院治疗并自愿参加研究的以SSRI类药物为基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n=28),西药+电针组(n=29),西药+针刺组(n=28),并对其进行量表评估及随访观察其再入院天数。结果:抑郁症患者出院后一年内的再入院率为36.47%。Cox回归模型生存分析显示,患者的受教育年限(HR=0.82,P=0.006)、出院自知力评估(HR=0.85,P<0.001)、出院药物副反应评估(HR=1.16,P<0.001)、住院付费方式(HR=0.29,P=0.007)、家属婚姻状况(HR=0.09,P=0.004)、是否和家属住一起(HR=0.45,P=0.035)是影响患者再入院的有关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西药+针刺组的再入院风险只有西药组的0.19(95%CI=0.07-0.53,P=0.001),而西药+电针组的再入院风险只有西药组的0.13(95%CI=0.04-0.40,P<0.001)。结论:以SSRI类药物治疗为主的抑郁症患者联合密集颅部电针刺激治疗或针刺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再入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再入院风险 密集颅部电针刺激治疗 针刺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降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短期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环君 皮银珍 +3 位作者 李琳 赵晋晋 杨新艳 肖慧宇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926-930,943,共6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降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短期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的相关性。方法将37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臂指数分为踝臂指数正常组(踝臂指数>0.9,266例)和踝臂指数降低组(踝臂指数≤0.9,108例)。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降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短期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的相关性。方法将37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臂指数分为踝臂指数正常组(踝臂指数>0.9,266例)和踝臂指数降低组(踝臂指数≤0.9,10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和入组后1年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率,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降低(≤0.9)的影响因素和入组后1年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踝臂指数降低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男性比例、吸烟者比例、合并高血压者比例、冠心病者比例、总胆固醇、LDL、血肌酐水平均大于或高于踝臂指数正常组,HDL水平低于踝臂指数正常组(均P<0.05);踝臂指数降低组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入院率高于踝臂指数正常组(P<0.05);踝臂指数降低组中,重度闭塞患者的再入院率为83.3%(15/18),高于轻度闭塞患者的29.6%(16/54)和中度闭塞患者的50.0%(18/3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糖尿病病程长、吸烟、总胆固醇或LDL水平升高、合并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龄、糖尿病病程长、合并高血压、踝臂指数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1年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病程长、吸烟、血脂紊乱和合并高血压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降低的危险因素。踝臂指数降低(≤0.9)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的风险增加,尤其是重度闭塞患者的再入院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踝臂指数 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 再入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女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中期预后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鲲 刘文娴 +2 位作者 徐冠一 朱佳佳 李鹏 《中国病案》 2021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女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连续性纳入2017年7月1日-2019年7月31日某院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0岁老年女性HFpEF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按照1:3选择年龄和左室射血分数匹配、且应... 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女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连续性纳入2017年7月1日-2019年7月31日某院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0岁老年女性HFpEF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按照1:3选择年龄和左室射血分数匹配、且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治疗的HFpEF患者129例作为对照组,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31日,主要结局指标为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因心力衰竭加重住院,次要结局指标为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6分钟步行距离,安全性指标为症状性低血压。结果258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71.2±8.3)岁。两组的年龄、肾功能、血压、合并疾病、心功能和药物治疗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22.5±11.6)个月。研究组的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23.3%比38%,(P=0.035)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7.9%比44.2%,P=0.02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总病死率为7%比10.1%,心血管病死率为4.6%比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NT-proBN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04.5±183.2)pg/ml比(388.3±129.7)pg/ml,P=0.032;6MWT显著增加(337.4±116.4)m比(281.1±94.3)m,P=0.002,且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为10.2%比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70岁(OR=1.824,95%CI:1.246~2.672,P=0.002)、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OR=1.507,95%CI:1.116~2.042,P=0.007)、糖尿病(OR=2.317,95%CI:1.534~3.516,P=0.001)、NT-proBNP≥862.4pg/ml(OR=3.826,95%CI:1.107~13.328,P=0.035)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沙库巴曲/缬沙坦(OR=0.767,95%CI:0.604~0.976,P=0.029)是保护因素。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老年女性HFpEF患者的左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并降低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 女性 沙库巴曲/缬沙坦 再住院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天内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孔德玮 涂晓文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66例MHD治疗患者根据30 d内是否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比较两组年龄、透析龄、病因等指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66例MHD治疗患者根据30 d内是否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比较两组年龄、透析龄、病因等指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再入院组33例,平均住院天数(15±7)d,两次入院间隔(16±8)d;两组间透析龄、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白蛋白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组年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均大于未再入院组[(67±14)岁vs.(61±14)岁;(22 291.5±13 855.0)pg/ml vs.(11315.3±11 896.5)pg/ml],再入院组血红蛋白小于未再入院组[(102.2±20.0)g/L vs.(112.8±14.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水平和NT-pro BNP为MHD患者30 d内再入院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不达标和NT-pro BNP>20 000 pg/ml是30 d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再入院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鹏 谭潇 +2 位作者 刘保逸 段春波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临床试验中心注册库及中文Sino Med数据库,查找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PRISMA声明进...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临床试验中心注册库及中文Sino Med数据库,查找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PRISMA声明进行,主要研究目的为评估再住院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检索后最终纳入10项临床研究,共涉及422例患者,平均随访(5.2±4.7)个月(1~12个月)。与应用常规冠心病治疗相比,心脏震波治疗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加权均数差(WMD)=-0.64,95%CI(-0.97,-0.31),P<0.001]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WMD=-0.54,95%CI(-0.86,-0.23),P=0.001],增加6 min步行距离[WMD=62.00 m,95%CI(41.64,82.37),P<0.001],改善生活质量评分[WMD=12.79,95%CI(5.66,19.92),P<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WMD=5.11%,95%CI(0.18,10.03),P=0.04],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WMD=-3.99 mm,95%CI(-6.38,-1.60),P=0.001]。此外,SPECT结果显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评分[WMD=-8.52,95%CI(-11.98,-5.07),P<0.001]和左心室心肌代谢评分[WMD=-6.54,95%CI(-10.88,-2.21),P=0.003],降低再住院率[RR=0.35,95%CI(0.23,0.54),P<0.001]。结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降低再住院率,但仍需要更多大型研究验证长期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再住院率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