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9
篇文章
<
1
2
…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燃烧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8
1
作者
户英杰
王志强
+2 位作者
程星星
刘命
马春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9-329,共11页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治理作为PM_(2.5)前体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越来越受到重视,燃烧法是目前常用的处理VOCs污染物技术之一。本文从燃烧的机理出发综述了燃烧法处理VOCs的研究进展,将燃烧法分为两大类,即非催化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治理作为PM_(2.5)前体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越来越受到重视,燃烧法是目前常用的处理VOCs污染物技术之一。本文从燃烧的机理出发综述了燃烧法处理VOCs的研究进展,将燃烧法分为两大类,即非催化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非催化燃烧法中从燃烧方式出发,总结了直接燃烧法、蓄热式热力燃烧法、多孔介质燃烧法的研究进展,并对燃烧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在催化燃烧法中阐述了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催化剂的失活问题,分析了每种催化剂的优势与不足。贵金属催化剂活性高,但是价格昂贵、稳定性差;非贵金属催化剂价格低廉、寿命长,但是起燃温度高;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高、抗毒性强,但是制备工艺复杂。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展望了未来燃烧法处理VOCs的研究方向为:结合实际应用的工艺条件和催化燃烧的机理,制备出活性高、价格低廉、抗毒性强和寿命长的催化剂用于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将催化燃烧和多孔介质燃烧相结合,开发出高效、稳定、经济的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蓄热式燃烧
多孔介质燃烧
催化燃烧
催化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低氧空气燃烧(HTAC)技术在我国冶金工业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吴光亮
李士琦
+2 位作者
郭汉杰
朱荣
李正邦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9-73,共5页
简述了我国冶金工业开发应用高温低氧燃烧 (HTAC)技术的基本情况。从预热方式的选择、蓄热体的选用、蓄热室的布置以及燃烧过程的控制等方面 ,分析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特点。指出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应用中需在炉型设计、开发经...
简述了我国冶金工业开发应用高温低氧燃烧 (HTAC)技术的基本情况。从预热方式的选择、蓄热体的选用、蓄热室的布置以及燃烧过程的控制等方面 ,分析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特点。指出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应用中需在炉型设计、开发经济实用的低 NOx 排放工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低氧燃烧(HTAC)
冶金工业
蓄热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蓄热式钢包烘烤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3
3
作者
欧俭平
詹树华
萧泽强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25,共5页
为了对钢包的烘烤温度进行在线预测,笔者耦合了流体流动、燃烧和换热过程,建立了多入口、多出口的三维非稳态钢包烘烤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CFX4 3,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和修正的速度 压力耦合算法SIMPLEC,计算了某厂蓄热式钢包...
为了对钢包的烘烤温度进行在线预测,笔者耦合了流体流动、燃烧和换热过程,建立了多入口、多出口的三维非稳态钢包烘烤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CFX4 3,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和修正的速度 压力耦合算法SIMPLEC,计算了某厂蓄热式钢包内衬的温度分布,重点分析了不同气体预热温度下钢包内衬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助燃空气 煤气双预热的蓄热式燃烧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钢包的烘烤速度和加热均匀性;气体预热温度越高,包衬终点温度越高,温度均匀性也越好。计算结果与实验及工程现象基本吻合,证明该模型对指导现场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包
烘烤
蓄热式燃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蓄热式工业炉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侯长连
胡和平
+3 位作者
董为民
唐献红
张军
李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7,13,共4页
叙述了利用高效蓄热燃烧技术开发的高效蓄热式工业炉 ,将蓄热式热回收和换向式燃烧系统与炉体结合于一体 ,可将空气和煤气双预热到 110 0℃ ,系统排烟温度低于 130℃ ,可在轧钢加热炉上以全高炉煤气为燃料。工业炉热效率达到 70 %以上 ...
叙述了利用高效蓄热燃烧技术开发的高效蓄热式工业炉 ,将蓄热式热回收和换向式燃烧系统与炉体结合于一体 ,可将空气和煤气双预热到 110 0℃ ,系统排烟温度低于 130℃ ,可在轧钢加热炉上以全高炉煤气为燃料。工业炉热效率达到 70 %以上 ,并提高加热质量、减少钢坯氧化烧损。在工业炉上应用的实际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燃烧
高炉煤气
节能
工业炉
轧钢加热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HiTAC技术的发展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启示
被引量:
9
5
作者
邢桂菊
祁海鹰
徐旭常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7-71,共5页
论述了日本高性能工业炉的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 bustion Technolo-gy—— Hi TAC)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所开展的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 。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钢铁行业
高性能工业炉
HiTAC技术
蓄热燃烧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包烘烤器蓄热式改造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郑丽君
张国栋
+1 位作者
姜威
刘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6,共4页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针对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钢包车间烘烤器的蓄热式燃烧改造项目进行了数学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包烘烤器的蓄热式燃烧改造与传统套管式烘烤设备相比更加高效节能环保,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钢包烘烤器
数值模拟
蓄热式燃烧
原文传递
新型蓄热燃烧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杨永军
武立云
+2 位作者
薛海涛
王磊
张益钊
《工业加热》
CAS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在小型实验炉高效蓄热式燃烧系统试验的基础上 ,论述了换向周期对该系统燃烧特性、换热特性的影响 ;并对该系统中污染物 (特别是 NOX)的生成机理和减少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蓄热燃烧系统
燃烧器
实验
节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蓄热燃烧技术及其在冶金工业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明新
张殿杰
+1 位作者
刘日新
刘广林
《节能》
2000年第7期18-20,共3页
本文对蓄热燃烧技术的原理、发展历史及其在冶金工业炉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换向阀及换向控制、NOX的控制、炉压控制、炉气含氧量、高炉煤气的利用、性能价格比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冶金工业炉需要实施这一项蓄热燃烧节能技术改造...
本文对蓄热燃烧技术的原理、发展历史及其在冶金工业炉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换向阀及换向控制、NOX的控制、炉压控制、炉气含氧量、高炉煤气的利用、性能价格比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冶金工业炉需要实施这一项蓄热燃烧节能技术改造,以提高其热能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从根本上实现冶金工业的高效、低耗和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燃烧
冶金炉
换向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续式蓄热燃烧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张建军
冯自平
+2 位作者
宋文吉
涂虬
秦坤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2-355,共4页
针对火焰切换式蓄热燃烧系统的不足和自蓄热燃烧器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连续式蓄热燃烧技术方案,采用蓄热燃烧专用切换阀技术,开发出新型连续式蓄热燃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中单个燃烧器可以实现蓄热状态下的连续燃烧,炉内温...
针对火焰切换式蓄热燃烧系统的不足和自蓄热燃烧器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连续式蓄热燃烧技术方案,采用蓄热燃烧专用切换阀技术,开发出新型连续式蓄热燃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中单个燃烧器可以实现蓄热状态下的连续燃烧,炉内温度波动幅度变小,彻底改变了原自蓄热燃烧器存在的气流"短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燃烧
火焰切换
自蓄热燃烧
连续式蓄热燃烧
原文传递
燃烧技术治理VOC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0
作者
李子旺
邓海发
+1 位作者
邢传胜
赵一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2-65,70,共5页
详细介绍了VOCs末端治理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直接燃烧技术、热力燃烧技术、蓄热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催化燃烧技术、蓄热催化燃烧技术等,提出了燃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未来VOCs治理技术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
VOCs治理
蓄热燃烧
多孔介质燃烧
催化燃烧
蓄热催化燃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油氧化脱硫醇尾气冷凝-蓄热燃烧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王海波
宋安泰
刘忠生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0年第9期58-61,共4页
汽油氧化脱硫醇尾气中含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油气,油气体积分数为20%~40%。2007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的冷凝-蓄热燃烧技术成功应用于一套尾气处理量150m^3/h的工业装置上。在0~5℃,尾...
汽油氧化脱硫醇尾气中含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油气,油气体积分数为20%~40%。2007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的冷凝-蓄热燃烧技术成功应用于一套尾气处理量150m^3/h的工业装置上。在0~5℃,尾气中的大部分水蒸气凝结成水;在-60~-70℃,85%~90%油气冷凝成液体;油气体积分数为2%~5%的不凝气用空气稀释到0.2%~0.6%,进入蓄热燃烧装置处理,净化气体符合中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120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氧化脱硫醇
尾气
冷凝
蓄热燃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
5
12
作者
杨仲卿
张力
+1 位作者
唐强
郭名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超低浓度煤层气中甲烷体积分数低于5%,常规技术很难加以利用,而含有石英砂颗粒的流态化蓄热装置对超低浓度煤层气的燃烧利用提供了平台。为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甲烷浓度的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
超低浓度煤层气中甲烷体积分数低于5%,常规技术很难加以利用,而含有石英砂颗粒的流态化蓄热装置对超低浓度煤层气的燃烧利用提供了平台。为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甲烷浓度的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并和绝热燃烧时的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燃烧特性、蓄热特性、氮氧化物生成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态化蓄热装置在煤层气的体积分数不低于3%时可以维持燃烧;与采用绝热工况相比,采用蓄热颗粒之后,燃烧反应向布风板方向移动,并主要发生在蓄热颗粒组成的床层以内;燃烧后氮氧化物排放量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浓度煤层气
流态化
蓄热燃烧
数值模拟
燃烧特征
蓄热特征
氮氧化合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3
作者
丁翠娇
曾汉生
+3 位作者
蒋扬虎
刘占增
张道明
欧阳德刚
《工业加热》
CAS
2008年第6期54-57,65,共5页
简述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在加热炉上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武钢建设的专门用于蓄热式燃烧技术研发的试验装置以及试验用能源介质条件的详细情况。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说明了蓄热式燃烧不同于常规燃烧的非稳态及各性能数据呈周...
简述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在加热炉上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武钢建设的专门用于蓄热式燃烧技术研发的试验装置以及试验用能源介质条件的详细情况。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说明了蓄热式燃烧不同于常规燃烧的非稳态及各性能数据呈周期性波动的过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燃烧
试验装置
试验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硅热法炼镁还原炉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
7
14
作者
肖友军
王灵锋
徐祥斌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7,76,共4页
叙述了蓄热燃烧技术应用于我国镁还原工业的必要性。设计开发的70罐新型金属镁还原炉,采用蓄热燃烧技术,能耗大幅度降低,通过弥散燃烧、多点供热以及对炉体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了炉膛温度的三维均匀,具有炉体新型化、产镁率高、还原罐...
叙述了蓄热燃烧技术应用于我国镁还原工业的必要性。设计开发的70罐新型金属镁还原炉,采用蓄热燃烧技术,能耗大幅度降低,通过弥散燃烧、多点供热以及对炉体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了炉膛温度的三维均匀,具有炉体新型化、产镁率高、还原罐及炉体寿命延长、还原周期缩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
硅热法
还原炉
蓄热燃烧
节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蓄热燃烧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
2
15
作者
饶文涛
杜军
《宝钢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12-15,共4页
对目前国内外工业炉的蓄热燃烧机理方面所做的工作 ,包括蓄热火焰特性、稳定性和NOx 生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并对以往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 。
关键词
蓄热燃烧
工业炉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梭式窑上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
7
16
作者
张喜来
靳世平
+3 位作者
杨益
方顺利
文午琪
黄素逸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6,共4页
根据目前梭式窑的能耗现状,分析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于梭式窑的可行性。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对一台45m3的梭式窑进行了技术改造,并进行了工业应用实验。实验中采用60s的换向周期,换向过程引起的温度波动不大于5℃。采用蓄热式换热器后...
根据目前梭式窑的能耗现状,分析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于梭式窑的可行性。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对一台45m3的梭式窑进行了技术改造,并进行了工业应用实验。实验中采用60s的换向周期,换向过程引起的温度波动不大于5℃。采用蓄热式换热器后排烟温度一直维持在40~100℃之间,烧制完成后蓄热式梭式窑较传统梭式窑节能26.8%。由于窑内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烧制出的产品的色泽也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燃烧
梭式窑
电瓷窑
节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蓄热燃烧法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
6
17
作者
胡德盛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11期86-87,共2页
由于蓄热燃烧法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内含有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存在易燃易爆风险,在治理系统中安全性是必需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
蓄热燃烧
RTO
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蓄热式工业炉及其应用
被引量:
6
18
作者
侯长连
胡和平
+1 位作者
董为民
刘日新
《轧钢》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阐述了高效蓄热式工业炉 (北岛炉 )的原理及其应用情况。北岛炉将蓄热式热回收和换向式燃烧系统与炉子结合于一体 ,可将空气和煤气同时预热到 1 0 0 0℃ ,系统排烟温度低于 1 5 0℃。在轧钢加热炉上应用 ,可以以纯高炉煤气为燃料 ,达到...
阐述了高效蓄热式工业炉 (北岛炉 )的原理及其应用情况。北岛炉将蓄热式热回收和换向式燃烧系统与炉子结合于一体 ,可将空气和煤气同时预热到 1 0 0 0℃ ,系统排烟温度低于 1 5 0℃。在轧钢加热炉上应用 ,可以以纯高炉煤气为燃料 ,达到节能 3 0 %~ 5 0 %、提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减少氧化烧损、保护环境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炉
高温空气
蓄热燃烧
节能
高炉煤气
轧钢加热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蓄热燃烧中NO_X生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19
作者
饶文涛
《宝钢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61-64,共4页
蓄热燃烧技术通过回收烟气中的余热 ,实现高效节能。由于采用高温空气助燃 ,所以NOX 的生成规律和常规燃烧不同。文章以五喷口带夹角烧嘴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NOX 生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得出了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助燃空气...
蓄热燃烧技术通过回收烟气中的余热 ,实现高效节能。由于采用高温空气助燃 ,所以NOX 的生成规律和常规燃烧不同。文章以五喷口带夹角烧嘴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NOX 生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得出了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助燃空气的含氧量、过量空气系数、空气射流的角度和钢坯吸热热流等五大因素对NOX 生成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燃烧
NOx生成规律
蓄热烧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蓄热加热炉采用富氧燃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1
20
作者
叶学良
郑玉光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在分别介绍了蓄热式燃烧理论和富氧燃烧理论的发展、现状和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某实业有限公司轧钢一厂棒材135 t/h高炉煤气双蓄热加热炉改造场地条件限制且实业公司内部制氧厂制氧机组能力富裕较大的现状,提出了在高炉煤气双蓄热...
在分别介绍了蓄热式燃烧理论和富氧燃烧理论的发展、现状和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某实业有限公司轧钢一厂棒材135 t/h高炉煤气双蓄热加热炉改造场地条件限制且实业公司内部制氧厂制氧机组能力富裕较大的现状,提出了在高炉煤气双蓄热加热炉上应用富氧燃烧来提高加热炉产量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影响技术方案的因素、富氧燃烧形式选择以及对加热炉的影响分析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并分别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保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了加热炉产量的提升、改造投资的回收、加热炉烟气的减排。分析结果表明现加热炉燃烧系统管道及设备均满足加热炉产量提升的改造需求,经济效益明显,投资回收期较短,加热炉烟气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该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实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高炉煤气
蓄热式燃烧
富氧燃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烧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8
1
作者
户英杰
王志强
程星星
刘命
马春元
机构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9-329,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602002)
文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治理作为PM_(2.5)前体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越来越受到重视,燃烧法是目前常用的处理VOCs污染物技术之一。本文从燃烧的机理出发综述了燃烧法处理VOCs的研究进展,将燃烧法分为两大类,即非催化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非催化燃烧法中从燃烧方式出发,总结了直接燃烧法、蓄热式热力燃烧法、多孔介质燃烧法的研究进展,并对燃烧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在催化燃烧法中阐述了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催化剂的失活问题,分析了每种催化剂的优势与不足。贵金属催化剂活性高,但是价格昂贵、稳定性差;非贵金属催化剂价格低廉、寿命长,但是起燃温度高;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高、抗毒性强,但是制备工艺复杂。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展望了未来燃烧法处理VOCs的研究方向为:结合实际应用的工艺条件和催化燃烧的机理,制备出活性高、价格低廉、抗毒性强和寿命长的催化剂用于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将催化燃烧和多孔介质燃烧相结合,开发出高效、稳定、经济的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蓄热式燃烧
多孔介质燃烧
催化燃烧
催化剂
Keyword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porous
media
combustion
catalytic
combustion
catalyst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低氧空气燃烧(HTAC)技术在我国冶金工业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吴光亮
李士琦
郭汉杰
朱荣
李正邦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艺研究所
出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9-7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14 40 0 5 )
文摘
简述了我国冶金工业开发应用高温低氧燃烧 (HTAC)技术的基本情况。从预热方式的选择、蓄热体的选用、蓄热室的布置以及燃烧过程的控制等方面 ,分析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特点。指出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应用中需在炉型设计、开发经济实用的低 NOx 排放工程技术。
关键词
高温低氧燃烧(HTAC)
冶金工业
蓄热式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on
,
metallurgical
indu
stry,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分类号
TF05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蓄热式钢包烘烤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3
3
作者
欧俭平
詹树华
萧泽强
机构
中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25,共5页
文摘
为了对钢包的烘烤温度进行在线预测,笔者耦合了流体流动、燃烧和换热过程,建立了多入口、多出口的三维非稳态钢包烘烤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CFX4 3,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和修正的速度 压力耦合算法SIMPLEC,计算了某厂蓄热式钢包内衬的温度分布,重点分析了不同气体预热温度下钢包内衬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助燃空气 煤气双预热的蓄热式燃烧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钢包的烘烤速度和加热均匀性;气体预热温度越高,包衬终点温度越高,温度均匀性也越好。计算结果与实验及工程现象基本吻合,证明该模型对指导现场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钢包
烘烤
蓄热式燃烧
数值模拟
Keywords
ladle
baking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F748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蓄热式工业炉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侯长连
胡和平
董为民
唐献红
张军
李领
机构
北京北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7,13,共4页
文摘
叙述了利用高效蓄热燃烧技术开发的高效蓄热式工业炉 ,将蓄热式热回收和换向式燃烧系统与炉体结合于一体 ,可将空气和煤气双预热到 110 0℃ ,系统排烟温度低于 130℃ ,可在轧钢加热炉上以全高炉煤气为燃料。工业炉热效率达到 70 %以上 ,并提高加热质量、减少钢坯氧化烧损。在工业炉上应用的实际结果表明
关键词
蓄热燃烧
高炉煤气
节能
工业炉
轧钢加热炉
Keyword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
blast
furnace
gas,
reheating
furnace,
energy
saving
分类号
TG307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TK17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HiTAC技术的发展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启示
被引量:
9
5
作者
邢桂菊
祁海鹰
徐旭常
机构
鞍山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出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7-71,共5页
文摘
论述了日本高性能工业炉的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 bustion Technolo-gy—— Hi TAC)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所开展的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 。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钢铁行业
高性能工业炉
HiTAC技术
蓄热燃烧
环境保护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industrial
furnace,HiTAC
technology,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NO
x
emission
分类号
TK17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包烘烤器蓄热式改造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郑丽君
张国栋
姜威
刘峰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6,共4页
文摘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针对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钢包车间烘烤器的蓄热式燃烧改造项目进行了数学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包烘烤器的蓄热式燃烧改造与传统套管式烘烤设备相比更加高效节能环保,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钢包烘烤器
数值模拟
蓄热式燃烧
Keywords
ladle
roas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分类号
TF341 [冶金工程—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型蓄热燃烧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杨永军
武立云
薛海涛
王磊
张益钊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出处
《工业加热》
CAS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文摘
在小型实验炉高效蓄热式燃烧系统试验的基础上 ,论述了换向周期对该系统燃烧特性、换热特性的影响 ;并对该系统中污染物 (特别是 NOX)的生成机理和减少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蓄热燃烧系统
燃烧器
实验
节能
Keyword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energy
saving
NO
X
emission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蓄热燃烧技术及其在冶金工业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明新
张殿杰
刘日新
刘广林
机构
秦皇岛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环林源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所
出处
《节能》
2000年第7期18-20,共3页
文摘
本文对蓄热燃烧技术的原理、发展历史及其在冶金工业炉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换向阀及换向控制、NOX的控制、炉压控制、炉气含氧量、高炉煤气的利用、性能价格比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冶金工业炉需要实施这一项蓄热燃烧节能技术改造,以提高其热能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从根本上实现冶金工业的高效、低耗和清洁生产。
关键词
蓄热燃烧
冶金炉
换向阀
Keyword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metallurgical
furnace
reverse
valve
low
NO_X
combustion
分类号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TK17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式蓄热燃烧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张建军
冯自平
宋文吉
涂虬
秦坤
机构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科院研究生院
出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2-355,共4页
基金
中科院广东省战略合作项目(No.20098091300035)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创新基金资助项目(No.080723)
广东省重大节能专项资助项日(No.2010A080801004)
文摘
针对火焰切换式蓄热燃烧系统的不足和自蓄热燃烧器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连续式蓄热燃烧技术方案,采用蓄热燃烧专用切换阀技术,开发出新型连续式蓄热燃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中单个燃烧器可以实现蓄热状态下的连续燃烧,炉内温度波动幅度变小,彻底改变了原自蓄热燃烧器存在的气流"短路"现象。
关键词
蓄热燃烧
火焰切换
自蓄热燃烧
连续式蓄热燃烧
Keyword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flame
alternating
self-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continuous
type
分类号
TK17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燃烧技术治理VOC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0
作者
李子旺
邓海发
邢传胜
赵一帆
机构
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2-65,70,共5页
文摘
详细介绍了VOCs末端治理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直接燃烧技术、热力燃烧技术、蓄热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催化燃烧技术、蓄热催化燃烧技术等,提出了燃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未来VOCs治理技术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
VOCs治理
蓄热燃烧
多孔介质燃烧
催化燃烧
蓄热催化燃烧
Keywords
VOCs
destruction
technologie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porous
medium
combustion
catalytic
combustion
regenerative
catalytic
combustion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油氧化脱硫醇尾气冷凝-蓄热燃烧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王海波
宋安泰
刘忠生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
出处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0年第9期58-61,共4页
文摘
汽油氧化脱硫醇尾气中含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油气,油气体积分数为20%~40%。2007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的冷凝-蓄热燃烧技术成功应用于一套尾气处理量150m^3/h的工业装置上。在0~5℃,尾气中的大部分水蒸气凝结成水;在-60~-70℃,85%~90%油气冷凝成液体;油气体积分数为2%~5%的不凝气用空气稀释到0.2%~0.6%,进入蓄热燃烧装置处理,净化气体符合中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120 mg/m^3。
关键词
汽油氧化脱硫醇
尾气
冷凝
蓄热燃烧
Keywords
gasoline
sweetening
tail
gas
condensation-
regenerative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分类号
X7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
5
12
作者
杨仲卿
张力
唐强
郭名女
机构
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基金
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编号:CSTC
2008AC2051)
文摘
超低浓度煤层气中甲烷体积分数低于5%,常规技术很难加以利用,而含有石英砂颗粒的流态化蓄热装置对超低浓度煤层气的燃烧利用提供了平台。为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甲烷浓度的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并和绝热燃烧时的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燃烧特性、蓄热特性、氮氧化物生成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态化蓄热装置在煤层气的体积分数不低于3%时可以维持燃烧;与采用绝热工况相比,采用蓄热颗粒之后,燃烧反应向布风板方向移动,并主要发生在蓄热颗粒组成的床层以内;燃烧后氮氧化物排放量极少。
关键词
超低浓度煤层气
流态化
蓄热燃烧
数值模拟
燃烧特征
蓄热特征
氮氧化合物
Keywords
ultra-low
concentration
coalbed
gas,fluidized-bed,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nitrogen
oxides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3
作者
丁翠娇
曾汉生
蒋扬虎
刘占增
张道明
欧阳德刚
机构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
出处
《工业加热》
CAS
2008年第6期54-57,65,共5页
文摘
简述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在加热炉上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武钢建设的专门用于蓄热式燃烧技术研发的试验装置以及试验用能源介质条件的详细情况。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说明了蓄热式燃烧不同于常规燃烧的非稳态及各性能数据呈周期性波动的过程特征。
关键词
蓄热燃烧
试验装置
试验
应用
Keyword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experimental
equipment
experiment
application
分类号
TF066.1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硅热法炼镁还原炉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
7
14
作者
肖友军
王灵锋
徐祥斌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所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7,76,共4页
文摘
叙述了蓄热燃烧技术应用于我国镁还原工业的必要性。设计开发的70罐新型金属镁还原炉,采用蓄热燃烧技术,能耗大幅度降低,通过弥散燃烧、多点供热以及对炉体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了炉膛温度的三维均匀,具有炉体新型化、产镁率高、还原罐及炉体寿命延长、还原周期缩短的特点。
关键词
镁
硅热法
还原炉
蓄热燃烧
节能
Keywords
magnesium
silicon-thermal
process
reduction
furnace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energy
saving
分类号
TF806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蓄热燃烧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
2
15
作者
饶文涛
杜军
机构
宝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宝钢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12-15,共4页
文摘
对目前国内外工业炉的蓄热燃烧机理方面所做的工作 ,包括蓄热火焰特性、稳定性和NOx 生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并对以往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 。
关键词
蓄热燃烧
工业炉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数值模拟
Keyword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Mechanism
Experi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TK17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梭式窑上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
7
16
作者
张喜来
靳世平
杨益
方顺利
文午琪
黄素逸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6057)
文摘
根据目前梭式窑的能耗现状,分析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于梭式窑的可行性。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对一台45m3的梭式窑进行了技术改造,并进行了工业应用实验。实验中采用60s的换向周期,换向过程引起的温度波动不大于5℃。采用蓄热式换热器后排烟温度一直维持在40~100℃之间,烧制完成后蓄热式梭式窑较传统梭式窑节能26.8%。由于窑内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烧制出的产品的色泽也得以提升。
关键词
蓄热式燃烧
梭式窑
电瓷窑
节能
Keyword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
shuttle
kiln,
electro
porcelain
kiln,
energy
saving
分类号
TK17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TQ174.652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蓄热燃烧法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
6
17
作者
胡德盛
机构
上海立邦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
出处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11期86-87,共2页
文摘
由于蓄热燃烧法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内含有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存在易燃易爆风险,在治理系统中安全性是必需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
蓄热燃烧
RTO
安全
Keyword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RTO
Security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蓄热式工业炉及其应用
被引量:
6
18
作者
侯长连
胡和平
董为民
刘日新
机构
北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轧钢》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文摘
阐述了高效蓄热式工业炉 (北岛炉 )的原理及其应用情况。北岛炉将蓄热式热回收和换向式燃烧系统与炉子结合于一体 ,可将空气和煤气同时预热到 1 0 0 0℃ ,系统排烟温度低于 1 5 0℃。在轧钢加热炉上应用 ,可以以纯高炉煤气为燃料 ,达到节能 3 0 %~ 5 0 %、提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减少氧化烧损、保护环境的效果。
关键词
工业炉
高温空气
蓄热燃烧
节能
高炉煤气
轧钢加热炉
Keywords
industrial
furnace
high
temperature
air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energy
saving
blast
furnace
gas
分类号
TG307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TK17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蓄热燃烧中NO_X生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19
作者
饶文涛
机构
宝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宝钢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61-64,共4页
文摘
蓄热燃烧技术通过回收烟气中的余热 ,实现高效节能。由于采用高温空气助燃 ,所以NOX 的生成规律和常规燃烧不同。文章以五喷口带夹角烧嘴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NOX 生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得出了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助燃空气的含氧量、过量空气系数、空气射流的角度和钢坯吸热热流等五大因素对NOX 生成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蓄热燃烧
NOx生成规律
蓄热烧嘴
Keywords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NO
X
formation
rule
regenerative
burner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蓄热加热炉采用富氧燃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1
20
作者
叶学良
郑玉光
机构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冶金三维仿真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恒拓能源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文摘
在分别介绍了蓄热式燃烧理论和富氧燃烧理论的发展、现状和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某实业有限公司轧钢一厂棒材135 t/h高炉煤气双蓄热加热炉改造场地条件限制且实业公司内部制氧厂制氧机组能力富裕较大的现状,提出了在高炉煤气双蓄热加热炉上应用富氧燃烧来提高加热炉产量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影响技术方案的因素、富氧燃烧形式选择以及对加热炉的影响分析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并分别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保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了加热炉产量的提升、改造投资的回收、加热炉烟气的减排。分析结果表明现加热炉燃烧系统管道及设备均满足加热炉产量提升的改造需求,经济效益明显,投资回收期较短,加热炉烟气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该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实施意义。
关键词
加热炉
高炉煤气
蓄热式燃烧
富氧燃烧
Keywords
furnace
BFG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oxygen-rich
combustion
分类号
TG155.1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燃烧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户英杰
王志强
程星星
刘命
马春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温低氧空气燃烧(HTAC)技术在我国冶金工业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吴光亮
李士琦
郭汉杰
朱荣
李正邦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蓄热式钢包烘烤的数值模拟
欧俭平
詹树华
萧泽强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效蓄热式工业炉的开发与应用
侯长连
胡和平
董为民
唐献红
张军
李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日本HiTAC技术的发展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启示
邢桂菊
祁海鹰
徐旭常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钢包烘烤器蓄热式改造的数值分析
郑丽君
张国栋
姜威
刘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原文传递
7
新型蓄热燃烧系统的实验研究
杨永军
武立云
薛海涛
王磊
张益钊
《工业加热》
CAS
200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蓄热燃烧技术及其在冶金工业炉中的应用
张明新
张殿杰
刘日新
刘广林
《节能》
200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连续式蓄热燃烧系统的实验研究
张建军
冯自平
宋文吉
涂虬
秦坤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原文传递
10
燃烧技术治理VOCs的研究进展
李子旺
邓海发
邢传胜
赵一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汽油氧化脱硫醇尾气冷凝-蓄热燃烧技术
王海波
宋安泰
刘忠生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
杨仲卿
张力
唐强
郭名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
丁翠娇
曾汉生
蒋扬虎
刘占增
张道明
欧阳德刚
《工业加热》
CAS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新型硅热法炼镁还原炉的设计开发
肖友军
王灵锋
徐祥斌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蓄热燃烧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饶文涛
杜军
《宝钢技术》
CAS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梭式窑上的工业应用
张喜来
靳世平
杨益
方顺利
文午琪
黄素逸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析蓄热燃烧法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安全性分析
胡德盛
《石化技术》
CAS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高效蓄热式工业炉及其应用
侯长连
胡和平
董为民
刘日新
《轧钢》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蓄热燃烧中NO_X生成规律研究
饶文涛
《宝钢技术》
CAS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双蓄热加热炉采用富氧燃烧的可行性研究
叶学良
郑玉光
《工业加热》
CAS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