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饶家驹与南京安全区的设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连红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
-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
文摘
在淞沪会战中,法国神父饶家驹在上海设立了南市难民区,开创了人类史上国际救济难民的成功先例。饶家驹难民区启发了在宁西方人士设立南京安全区的灵感,饶家驹本人也为南京安全区的成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南市难民区模式也成为南京安全区效仿的榜样。但由于上海与南京两地存在诸多差异,日军当局对饶家驹难民区和南京安全区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日军占领南京前夕,南京安全区未能得到日军的正式承认。
-
关键词
饶家驹
南京安全区
难民区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
-
Keywords
Robert Jacquinot de Besange
Nanjing Safety zone
refugee zone
the Nanjing Massacre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E29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饶家驹与难民区相关问题再探讨
- 2
-
-
作者
苏智良
王海鸥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9,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日本侵华战争‘慰安妇’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3&ZD094)的中期成果之一
-
文摘
1937年底饶家驹在上海创办了南市难民区,次年又在汉口建立了难民区,为战时难民保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饶家驹与难民区:一是南市难民区的成立时机。由于饶家驹的努力,南市难民区建立的时间尽可能地提前了。二是南市难民区收容人数。南市难民区最多时收容难民20万以上,在其存在期间大约保护了30万中国难民。三是饶家驹与汉口难民区。饶家驹经过多方奔走成功建立了汉口难民区,但由于日军的蓄意破坏,难民区无法发挥保护难民的作用。
-
关键词
饶家驹
南市难民区
汉口难民区
-
Keywords
Jacquinot
the Nantao refugee zone
the Hankou refugee zone
-
分类号
K265.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基于GIS的绿地系统应急避难机能的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洪婷婷
张倩
庄霆坚
吴若晖
陈昕瑶
-
机构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4期55-5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8130)
福建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JA14043)
-
文摘
在快速城市化和地震灾害频发的背景下,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难功能得到极大重视。高校是城市中人口密集区域之一,又是国家人才的集中地,高校绿地系统应急避难机能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对福州大学绿地系统应急避难的机能进行分析,首先调查并统计整理了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的各项基本数据;其次运用Arc GIS的空间技术分析手段,分别以服务半径300 m、500 m计算缓冲区所覆盖面积;最后对绿地系统进行可达性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福州大学绿地避难系统基本满足紧急、固定的避难场所要求,但生活区和教学区人均避难面积相对较低;可达性方面教学区最弱,运动区最好。通过得出的结论,为提高该校园应急避难能力提出建议。
-
关键词
绿地系统
应急避难
有效避难面积
缓冲区
可达性分析
-
Keywords
Green Space System
Emergency Evacuation
Effective refuge Area
Buffer zone
Accessibility
-
分类号
TU976.56
[建筑科学]
-
-
题名深部泵房硐室群位置确定及支护技术研究
- 4
-
-
作者
陈锋
-
机构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
-
出处
《煤炭与化工》
CAS
2020年第12期29-33,共5页
-
文摘
为保证邢东矿深部泵房硐室群的稳定,采用FLAC 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工作面采空区底板中有一个近似梯形的非塑性区域,围岩相对稳定,确定排水系统泵房顶板距离2127工作面采空区为13.8 m。在分析硐室群稳定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锚网梁、U型钢环形支架、混凝土浇筑3种支护方式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多层有效组合拱的支护方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
关键词
泵房硐室群
数值模拟
塑性区域
环形支架
-
Keywords
pump room refuge
numerical simulation
plastic zone
annular support
-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