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词基础形式和重叠形式的异同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艳丽 兰清 《晋中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9-92,共4页
副词基础形式与重叠形式的不同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句法功能上的区别,在语用功能上的区别和在语用功能上的区别。副词重叠式是一种形态变化,重叠式表强调是一种格式义,副词重叠表强调也是一种人类认知普遍规律在语言中的体现。
关键词 副词 基础形式 重叠式 强调
下载PDF
浅议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的重叠形式 被引量:1
2
作者 熊湘华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1-73,共3页
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可以重叠。单音节重叠副词可分为三类。基式一般同单音节搭配,重叠式一般同双音节谓词搭配。这种分工同汉民族长期形成的追求对称、讲求整齐的语言心理有关。重叠副词与基式在语用功能上的区别表现为:重叠副词较基式... 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可以重叠。单音节重叠副词可分为三类。基式一般同单音节搭配,重叠式一般同双音节谓词搭配。这种分工同汉民族长期形成的追求对称、讲求整齐的语言心理有关。重叠副词与基式在语用功能上的区别表现为:重叠副词较基式而言程度更深,频率更快,情态更切,语气更重,口语色彩更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副词 基式 重叠式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汉语副词重叠研究述评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孟战 张永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212-218,共7页
副词重叠是汉语重叠中很重要的一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语言学家在是否存在副词重叠、副词重叠的范围、副词重叠的类型、基式与重叠式的异同、断代副词重叠、方言副词重叠、汉语重叠的理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丰硕的成... 副词重叠是汉语重叠中很重要的一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语言学家在是否存在副词重叠、副词重叠的范围、副词重叠的类型、基式与重叠式的异同、断代副词重叠、方言副词重叠、汉语重叠的理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副词重叠研究整体上薄弱,普方古结合不够,理论探索欠缺和类型学视野的缺失等。这些不足也正是我们今后副词重叠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重叠 副词重叠 基式 重叠式
下载PDF
《尔雅•释训》训诂重言词之成就
4
作者 张雨 《现代语文》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尔雅•释训》篇对以往的重言词进行了系统的收集、训释,这在汉语词汇学术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尔雅》在训诂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成就首先表现在注重结构类型的多样化,将各种类型的重言词收录其中。其次,按照“一个... 《尔雅•释训》篇对以往的重言词进行了系统的收集、训释,这在汉语词汇学术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尔雅》在训诂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成就首先表现在注重结构类型的多样化,将各种类型的重言词收录其中。其次,按照“一个意义”的标准,对重言词进行构组,多数情况下是两两成组。再次,在训释时采用集合训诂形式,大多遵循以单音词训重言词的基本原则。以上因素构成了《尔雅•释训》对于重言词整理与训释的完整体系,并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言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释训》 重言词 结构类型 构组 训诂形式
下载PDF
《月牙儿》词语重叠形式及其修辞功能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蒙蒙 高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9-132,共4页
老舍《月牙儿》借助儿童视角观察世界,运用大量叠词,体现出鲜明的语用特点。语篇呈现的词语重叠方式有AA式、ABB式、AAB式、ABAB式、AABB式。不同词性的重叠方式表现出迥异的修辞效果,建构出语篇的音律美,张大情感表现力,呈现口语化、... 老舍《月牙儿》借助儿童视角观察世界,运用大量叠词,体现出鲜明的语用特点。语篇呈现的词语重叠方式有AA式、ABB式、AAB式、ABAB式、AABB式。不同词性的重叠方式表现出迥异的修辞效果,建构出语篇的音律美,张大情感表现力,呈现口语化、抒情诗化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牙儿》 叠词 重叠形式 修辞功能
下载PDF
现代汉语AABB叠结式结构形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安阳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AABB式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结构,具有对称、整齐的句法结构和匀称、工整的韵律结构。由于AABB式词语成分来源复杂,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是丰富多样的。AABB的叠结式与重叠式是两种不同的语法手段。AABB叠结式是由两个基式通过重叠构成的AA... AABB式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结构,具有对称、整齐的句法结构和匀称、工整的韵律结构。由于AABB式词语成分来源复杂,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是丰富多样的。AABB的叠结式与重叠式是两种不同的语法手段。AABB叠结式是由两个基式通过重叠构成的AA与BB粘结而成的,它是重叠与粘结两种语法手段综合运用的结果。文章对AABB叠结式内部语素意义和构件范围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结式 结构形式 语素意义 构件范围
下载PDF
试说《子夜》中叠词的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春玲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71-72,共2页
茅盾的著名小说《子夜》在叠词的运用上是很有成就的。首先是出现的叠词形式多种多样,其次是在表情达意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关键词 《子夜》 叠词 形式 表达
下载PDF
广西贺州桂岭本地话两种状态形容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才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9,共9页
贺州桂岭本地话有两种状态形容词:xA、xxA。前者又有一种插入式:x■A;后者又有三种插入式:xx■A、x里xA、x里■xA。共六种形式。由性质形容词语素加前缀构成,加上前缀后语法功能不同,有着显著的描绘性特点,为典型的状态形容词。
关键词 粤语 桂岭本地话 单音形容词 重叠式 结构特点
原文传递
浅谈马关方言中的重言词
9
作者 卢定信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65-68,共4页
由两个音节重叠而组成的词语叫重言词,它是汉语词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马关方言蕴含着丰富的方言词汇,为我们研究马关方言提供了可靠的材料。马关方言重言词中的词类形式主要分为AA、ABB、AABB三种形式,每种词类具有各自的语法功能。本... 由两个音节重叠而组成的词语叫重言词,它是汉语词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马关方言蕴含着丰富的方言词汇,为我们研究马关方言提供了可靠的材料。马关方言重言词中的词类形式主要分为AA、ABB、AABB三种形式,每种词类具有各自的语法功能。本文在界定汉语重言词的基础上,对马关方言重言词的词类、形式、语法功能、特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关方言 重言词 词类形式 语法功能 特点
下载PDF
《聊斋俚曲集》重叠形式四题
10
作者 崔山佳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2期170-185,共16页
《聊斋俚曲集》的动词与形容词重叠较有特色,如"A打A"中的"打"是中缀;汉语中有无"VP了VP"重叠形式,学界有争议,但《聊斋俚曲集》有14处,其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聊斋俚曲集》有不少"VOV"动词... 《聊斋俚曲集》的动词与形容词重叠较有特色,如"A打A"中的"打"是中缀;汉语中有无"VP了VP"重叠形式,学界有争议,但《聊斋俚曲集》有14处,其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聊斋俚曲集》有不少"VOV"动词重叠形式,其实,还有一些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VPOVP";汉语中还有"V上一V"重叠形式,目前为止,《聊斋俚曲集》例子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集 动词/形容词 重叠形式 历史考察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莎剧汉译本中AABB式叠词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孟令子 胡开宝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9,共8页
本文利用语料库研究了AABB式叠词在莎剧三部汉译本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1)由于AABB式叠词的文体属性和句法功能,译本中AABB式叠词都承担了多样的句法功能,作状语最多。2)译本中使用的AABB式叠词主要译自原文的四种词汇或结构。译自动... 本文利用语料库研究了AABB式叠词在莎剧三部汉译本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1)由于AABB式叠词的文体属性和句法功能,译本中AABB式叠词都承担了多样的句法功能,作状语最多。2)译本中使用的AABB式叠词主要译自原文的四种词汇或结构。译自动词、名词及相关短语是受到原文语义及语用的影响,而译自副词、形容词及相关短语则体现汉语形象性思维方式的作用。3)方平译本中使用的AABB式叠词多于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但梁译本中由增词而来的AABB式叠词远少于朱译本和方译本。这与不同译者的翻译原则和目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BB式叠词 莎士比亚戏剧 语料库
原文传递
七言近体诗对句中的AA式叠字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广艺 王赛珈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6,95,共8页
七言近体诗对句中常见配套使用AA式叠字。这种AA式叠字位置灵活,音律和谐,语义丰富,功能多变,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表达手段。本文运用"小三角"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七言近体诗对句中AA式叠字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
关键词 七言近体诗 AA式叠字 语表 语里 语值
下载PDF
漳州方言的“VVC”重叠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舒婷 林志强(指导) 《龙岩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7-62,共6页
单音节动词二叠式带有补语的“VVC”结构是漳州方言中颇有特色的一类动词重叠式。采用“小三角”理论,从语表、语里、语值等方面对这类重叠式进行描写与分析,再将其分别与基式“VC”和其他代表性闽方言的“VVC”重叠式进行对比,突显特... 单音节动词二叠式带有补语的“VVC”结构是漳州方言中颇有特色的一类动词重叠式。采用“小三角”理论,从语表、语里、语值等方面对这类重叠式进行描写与分析,再将其分别与基式“VC”和其他代表性闽方言的“VVC”重叠式进行对比,突显特色。漳州方言“VVC”重叠式的特点集中体现在:重叠的单音节动词“VV”与补语“C”的中间或后面都不能出现宾语;当“V”有位移义时,可以带双补语甚至三补语,构成“VV+趋向补语(+处所补语)(+方位补语)”;否定形式的使用十分常见;强调反复性、同时性、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C”重叠式 语表 语里 语值 方言
下载PDF
温州话动词重叠式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池昌海 王纯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9-157,共9页
温州话里的动词重叠形式丰富 ,句法功能也相当复杂 ,能充当主语、谓语等各种成分。动词重叠式在紧缩句和话题句里出现频率较高 ,主要是因为其口语色彩较浓和动作性强。重叠式多以肯定形式出现 ,也有少量的否定形式。动词重叠式的语用功... 温州话里的动词重叠形式丰富 ,句法功能也相当复杂 ,能充当主语、谓语等各种成分。动词重叠式在紧缩句和话题句里出现频率较高 ,主要是因为其口语色彩较浓和动作性强。重叠式多以肯定形式出现 ,也有少量的否定形式。动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也比较丰富 ,可以用作祈使、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话 动词重叠 形式特征 功能
下载PDF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形式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邱莉芹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34-37,共4页
与他类实词相比 ,形容词重叠在形式上的突出特点是 :重叠类型繁多、整体格式丰富、同一基式多样。重叠类型繁多主要与形容词基式的类别有关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分别有它们独有的重叠格式 ,如AABB、BABA、BAA等格式 ,也有它们共有... 与他类实词相比 ,形容词重叠在形式上的突出特点是 :重叠类型繁多、整体格式丰富、同一基式多样。重叠类型繁多主要与形容词基式的类别有关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分别有它们独有的重叠格式 ,如AABB、BABA、BAA等格式 ,也有它们共有的重叠格式ABB式。整体格式丰富可以从词的构成、词的色彩等多角度考察 ,格式丰富的原因主要与形容词语义的对称性、句法的多功能性以及语用的描写性有关。同一基式丰富指的是同一基式可以有多种重叠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重叠 基式 特征 汉语
下载PDF
西部官话中名词小称形式的分布和类型——兼及动词重叠式的分布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邢向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西部官话指西南官话、兰银官话、中原官话汾河片以西方言。用重叠式表达名词的小称义是西部官话的典型特征。儿缀词的分布遍及官话方言,但西部官话中有不少地点没有儿缀词。重叠式名词与儿缀词在大部分西部官话中并存、叠置,但也有若干... 西部官话指西南官话、兰银官话、中原官话汾河片以西方言。用重叠式表达名词的小称义是西部官话的典型特征。儿缀词的分布遍及官话方言,但西部官话中有不少地点没有儿缀词。重叠式名词与儿缀词在大部分西部官话中并存、叠置,但也有若干方言中呈互补状态。重叠加后缀有AA儿、AA子等形式,其中AA儿式分布在部分西部官话中,AA子式分布在部分西北官话中,有的方言同时具有AA式、AA儿式、AA子式。在缺乏儿缀的方言中,重叠是主要的小称形式;在有儿缀的方言中,则是AA儿式的小称义最强,重叠式次之。与AA儿、AA式相比,AA子式大多为中性,但也有方言只用AA子式表小。AA儿是AA式与儿缀式的叠加形式;在西部官话中,AA式是表小称的早期形式,儿缀式是后来进入的,AA儿是儿缀词进入以后才形成的。官话方言中,重叠式名词与动词重叠在地域上基本上是互补分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官话 名词 小称形式 重叠式 儿缀式 分布 叠加
原文传递
汉语重叠式概说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为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7,共7页
文章对汉语重叠式进行俯瞰式综合研究,探索重叠式产生的认知机制,并以此为据阐明重叠表达的若干特点。
关键词 重叠 语法 语用 认知
原文传递
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语用考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阳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5-137,共3页
汉语动词重叠式语义上具有时间短、动量小的意味,而语用上并不真正表示时间短、动量小;它在语用上具有舒缓的表达功能。形成这种语用功能的原因是:这种重叠式都含有或隐含"一";"一"既可以表示最小又可以表示不定指... 汉语动词重叠式语义上具有时间短、动量小的意味,而语用上并不真正表示时间短、动量小;它在语用上具有舒缓的表达功能。形成这种语用功能的原因是:这种重叠式都含有或隐含"一";"一"既可以表示最小又可以表示不定指。其他语言和方言中也有类似现象,可作为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式 语用功能 原因 “一”
下载PDF
现代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综述
19
作者 张明辉 吕小满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文章主要从普通话、方言及与其他语言的对比这几个角度对现代汉语名词重叠研究进行梳理归纳。通过重点关注研究中主要讨论的重叠式的结构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展现现代汉语名词重叠的研究概况,发现不足并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 重叠 名词 形式 语法意义 语法功能
下载PDF
“忽而”的词汇化及其叠用格式的构式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红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9-64,共6页
"忽而"是由副词"忽"和连词"而"跨层词汇化而形成的。除了句法、语义、韵律等因素外,"而"的附缀化在词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忽而"的叠用"忽而…,忽而…"构式的形成与词... "忽而"是由副词"忽"和连词"而"跨层词汇化而形成的。除了句法、语义、韵律等因素外,"而"的附缀化在词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忽而"的叠用"忽而…,忽而…"构式的形成与词汇系统对"忽、忽然、忽而"等"忽"族词调整、分工有关,构式化过程中也伴随着主观化。对"忽而"的词汇化和叠用格式构式化演变的研究,有利于对现代汉语中"忽"族词之间异同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而” 叠用格式 词汇化 构式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