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在复杂曲面塑料产品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春香 尹金林 +2 位作者 潘杙成 钱亮 王齐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2-76,80,共6页
针对具有复杂曲面的按摩器塑料产品,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了塑料产品快速设计与制造,总结了对于具有复杂曲面按摩器塑料产品3D打印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首先,利用激光扫描仪,结合Geomagic Wrap软件完成实体点云数据的采集,以及模型数据的... 针对具有复杂曲面的按摩器塑料产品,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了塑料产品快速设计与制造,总结了对于具有复杂曲面按摩器塑料产品3D打印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首先,利用激光扫描仪,结合Geomagic Wrap软件完成实体点云数据的采集,以及模型数据的预处理。其次,借助Geomagic Design X软件,通过三维曲面拟合的方法来实现按摩器模型的重构,将重构的实体模型与采集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误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重构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对目前常用的3D打印成型工艺进行分析,选用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的3D打印机,从3个不同成型方向进行产品试制。结果表明,模型曲面脊线与成型平台呈45°时,打印时间、耗材量、支撑结构较少,成型产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熔融沉积成型 复杂曲面 模型重构 塑料产品
下载PDF
细胞活能bFGF在整形美容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校坤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5-36,共2页
研究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在整形外科促修复作用。采用标准的小型猪的背部刀伤的创伤模型,深达肌层,用磺胺嘧啶银为阳性对照。观察不同时间上皮愈合率及显微镜组织学观察。结果r-bFGF明显加快创伤... 研究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在整形外科促修复作用。采用标准的小型猪的背部刀伤的创伤模型,深达肌层,用磺胺嘧啶银为阳性对照。观察不同时间上皮愈合率及显微镜组织学观察。结果r-bFGF明显加快创伤愈合。r-bFGF是一种极有前景的生物美容制品,在整形手术中可以加速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修复 BFGF 整形美容 创面修复 基因工程
下载PDF
乳房整形与再造进入精准化、个性化时代 被引量:10
3
作者 栾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17,共3页
乳房整形与再造技术在很多方面仍有大量细节问题未能解决,要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要求不断探索和掌握新的技术,同时不断细化美学和技术标准。近年来,国内在乳房整形与再造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期发表了几篇国内代表性的前沿... 乳房整形与再造技术在很多方面仍有大量细节问题未能解决,要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要求不断探索和掌握新的技术,同时不断细化美学和技术标准。近年来,国内在乳房整形与再造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期发表了几篇国内代表性的前沿性研究:(1)应用BREAST-Q量表对乳房再造患者的调查和对比研究,均发现再造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未再造患者,而腹部皮瓣乳房再造患者腹部功能满意度有明显下降。(2)应用游离横行股薄肌肌皮瓣(TUG)乳房再造,对于国内乳房再造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和完善,适合皮肤缺损较少、健侧体积较小的乳房,以及双侧同时乳房再造。(3)皮肤软组织扩张后假体置入同期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可以解决扩张后假体软组织覆盖不足的问题,获得更好的手感、更柔和自然的外观和更佳的对称性。(4)乳房缩小整形术不同程度肥大乳房的新乳头定位设计方法,对于不对称乳房肥大以及乳房再造术后对侧乳房缩小手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期发表的乳房整形与再造的学术论著,突出显示了近年来我国乳房整形与再造的发展,同时代表了乳房再造精准化与个性化发展的趋势,预示着乳房整形与再造已进入精准化、个性化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整形 乳房再造术 精准化 个性化 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创伤修复和瘢痕治疗进入精准化美容化时代 被引量:6
4
作者 范金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9-424,共6页
创伤修复和瘢痕治疗是整形外科学的基础,其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除人们的身心痛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文就创伤瘢痕治疗技术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整形外科标志性的治疗技术进行了简要回顾,希望能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也就该... 创伤修复和瘢痕治疗是整形外科学的基础,其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除人们的身心痛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文就创伤瘢痕治疗技术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整形外科标志性的治疗技术进行了简要回顾,希望能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也就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导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修复 瘢痕 美容外科 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在眼睑凹陷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谭青 董冰松 熊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矫治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的价值。方法:利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13例先天性或外伤所致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结果:随访6个月,13例眼睑凹陷填充术后Ⅰ期愈合,效果满意,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矫治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的价值。方法:利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13例先天性或外伤所致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结果:随访6个月,13例眼睑凹陷填充术后Ⅰ期愈合,效果满意,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矫治眼睑凹陷畸形满意,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 眼睑凹陷畸形 修复重建 眼整形
下载PDF
Facial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treatment with a “jigsaw puzzle” advancement flap and immediate esthetic reconstruction: A case report 被引量:3
6
作者 Yi-Ding Xiao Ming-Zi Zhang Ang Ze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期607-613,共7页
BACKGROUND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is a rare malignant tumor of the skin that is commonly found on the face.It grows slowly and has a low mortality rate.However,for various reasons,including strong histologi... BACKGROUND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is a rare malignant tumor of the skin that is commonly found on the face.It grows slowly and has a low mortality rate.However,for various reasons,including strong histological invasiveness,clinical inexperience and inadequate procedure design,immediate or permanent facial deformity may occur after surgical operations.CASE SUMMA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middle-aged female artist who was diagnosed with MAC on the left upper lip.She declined the recommended treatment plan,which included two-stage reconstruction,skin grafting,or surgery that could have resulted in obvious facial dysfunction or esthetic deformity.We accurately designed a personalized procedure involving a“jigsaw puzzle advancement flap”for the patient based on the lesion location and the estimated area of skin loss.The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both pathological R0 resection and immediate and long-term esthetic reconstruction effects were achieved.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hen treating facial MAC or other skin malignancies,a surgical team should have sufficient plastic surgery-related knowledge and skills.An optimal surgical plan for an individual is needed to achieve good facial esthetics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shorten the treatment cour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 Esthetic reconstruction Jigsaw puzzle advancement flap plastic surgery reconstruction ESTHETICS Case report
下载PDF
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头流道曲面重构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志明 王敏杰 +3 位作者 赵丹阳 于庆安 宋满仓 邵安平 《模具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1,共5页
针对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头流道正向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求工程曲面重构技术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头流道设计新技术,介绍了设计挤出模头时流道的数据采集、曲面重构、CAM模拟与加工等具体实现过程。
关键词 曲面重构 塑料异型材 挤出模具
下载PDF
Digital image-guided surgery to breast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2
8
作者 Bin Zheng Yuandong Li Guojun Zhang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2-445,共4页
关键词 数字整形 外科医学 临床实践 患者
原文传递
中国乳房整形与再造技术的跨越 被引量:2
9
作者 栾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2,共2页
既往我国乳房整形与再造领域手术种类有限、方法落后且乳房再造不普及。近年来,乳房整形与再造技术发展蓬勃,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①乳房再造理念得到广泛认知和推进;②乳房再造技术的创新性应用;③单纯脂肪移植在乳房再造方面... 既往我国乳房整形与再造领域手术种类有限、方法落后且乳房再造不普及。近年来,乳房整形与再造技术发展蓬勃,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①乳房再造理念得到广泛认知和推进;②乳房再造技术的创新性应用;③单纯脂肪移植在乳房再造方面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④CTA与ICG等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使乳房整形手术更精准和安全;⑤三维数字化技术已渗透到乳房整形的术前设计与术后追踪的全过程;⑥独具特色、领先国际的假体隆乳技术已趋于形成。本期发表的几篇文章代表了我国乳房整形与再造相关技术发展的缩影,期待未来该领域涌现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整形 乳房再造术 隆乳术 数字化 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战锋 朱新娥 王洪江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5期34-37,共4页
目的对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29例(35指)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需进一步外形整形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的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恢... 目的对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29例(35指)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需进一步外形整形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的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在术后1-2个月术后联用局部皮瓣、骨、肌腱等显微术对患者行外形整形,分析探讨整形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达100%,手术满意度达96.55%,再造指功能恢复、血运正常,外观与正常手指基本一致。结论使用再造指一侧的"指腹"、"驼颈部"的指腹筋膜行皮瓣转移术是整形修复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缺陷的有效途径,手术简便、有效率高,推广难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 外形 整形
下载PDF
面部皮肤癌切除及修复整形9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璐 刘林嶓 陈旻静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癌的手术治疗及修复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面部皮肤癌,根据病灶的部位、范围和术中冰冻切片,进行扩大切除后采取游离创缘后拉拢缝合、游离耳后皮片移植和局部皮瓣转移一期修复创面。结果患者皮瓣及皮片全部一期成活...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癌的手术治疗及修复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面部皮肤癌,根据病灶的部位、范围和术中冰冻切片,进行扩大切除后采取游离创缘后拉拢缝合、游离耳后皮片移植和局部皮瓣转移一期修复创面。结果患者皮瓣及皮片全部一期成活,切口愈合良好,外形满意。随访1个月~3年,1例低分化鳞癌术后,发生肺转移,1年后死亡。结论面部皮肤癌宜早期行手术扩大切除术,术中切缘冰冻切片可以保证肿瘤的完全切除。并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方法修复创面,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肤癌 修复整形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Reconstruction of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with radial forearm free tissue transfer:case ser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12
作者 Windy A.Olaya Lauren T.Daly +5 位作者 Emily G.Clark Thomas Scholz Vincent Laurence Keyianoosh Z.Paydar Garrett A.Wirth Gregory R.D.Evans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16年第1期47-51,共5页
Aim:Reconstruction of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offers an especially complex challenge as the impermeable separation of the dural space and the 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must be maintained.We propose the use of the radi... Aim:Reconstruction of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offers an especially complex challenge as the impermeable separation of the dural space and the 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must be maintained.We propose the use of the radial forearm free flaps(RFFF)as a superb method of re-establishing integrity in anterior skull base defects.Methods:Literature review an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 single-institution cases of anterior skull base defects reconstructed with a RFFF.Data were collected on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defect repairs,complication rates,and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Results:The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were pneumocephalus,recurrent brain abscesses,recurrent frontal sinus mucoceles,and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Of the 4 cases,1 was complicated by a small dehiscence of the craniotomy site,1 developed infection,and 2 required further surgery.Conclusion:The use of RFFF is an excellent option for reconstruction of defects in the anterior skull base,especially those complicated by radiation,prior surgery,or infections.Patients with skull base defects are inherently at high risk for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s.The RFFF transfers healthy,viable,well-vascularized tissue to prevent further infections and provides a reliable barrier between the dural and sinonasal spaces.This can reduce the need for repeat neurosurgical opera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erior skull base DEFECT reconstruction plastic surgery free flap radial forearm free flap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超 王蕾蕾 于志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4期426-429,共4页
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根治术后重建术可根据病情及患者需求选择即刻重建、延迟重建及延迟-即刻重建,重建方法主要包括自体组织重建、植入物重建、二者联合重建以及游离脂肪移植等。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对重建时机及方法的影响仍... 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根治术后重建术可根据病情及患者需求选择即刻重建、延迟重建及延迟-即刻重建,重建方法主要包括自体组织重建、植入物重建、二者联合重建以及游离脂肪移植等。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对重建时机及方法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文就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手术时机、重建技术与方法及乳腺癌辅助治疗对乳房重建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整形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整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灿 果磊 《医学综述》 2013年第4期706-709,共4页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传统的乳腺癌手术在治疗的同时也破坏了女性优美的性征和曲线,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欧美国家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有较成熟的经验,不仅可...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传统的乳腺癌手术在治疗的同时也破坏了女性优美的性征和曲线,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欧美国家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有较成熟的经验,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因失去乳房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障碍,恢复患者的自信与和社会参与意识,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即刻 再造整形
下载PDF
When the Combination of a Chinese Flap and Dufourmentel Makes It Possible to Treat a Hopeless Case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Upper Lip
15
作者 Silly Toure Abibou Ndiaye +3 位作者 Mouhamadou Makhtar Ndiaye Mamadou Coume Mame Sanou Diouf Baye Karim Diallo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24年第7期327-335,共9页
Cancers of the lip are the leading cause of labial defects, and treatment is essentially surgical. The success of a repair is assessed by two essential criteria: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 of the lip (restoration of con... Cancers of the lip are the leading cause of labial defects, and treatment is essentially surgical. The success of a repair is assessed by two essential criteria: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 of the lip (restoration of continence allowing feeding) and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the repair. However, for many patients from countries whose medical infrastructure does not allow them to undertake complex reconstructions locally, medical transfers represent their only chance of treatment.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share with you an extreme clinical case of labial reconstruction, the management of which was a real challenge, using two major flaps: the free ante-brachial flap and the DUFOURMENTEL-type bi-pediculated scalp fl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ical Flap reconstruction AESTHETIC Lip Cancer-plastic Surgery
下载PDF
颌面部整形修复中CT三维重建测量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常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0期44-45,共2页
目的 分析颌面部整形修复中CT三维重建测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50例,全部病例给予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进行诊断。结果 螺旋CT和三维重建的50例病例中,单一骨折31例(鼻骨骨折6例、上颌骨折5例、颧骨骨... 目的 分析颌面部整形修复中CT三维重建测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50例,全部病例给予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进行诊断。结果 螺旋CT和三维重建的50例病例中,单一骨折31例(鼻骨骨折6例、上颌骨折5例、颧骨骨折7例、下颌骨骨折5例、筛骨骨折8例)。其中复合骨折19例(上颌骨伴随鼻骨骨折8例、上颌骨伴随眼眶骨折5例、上颌骨伴随下颌骨骨折4例、下颌骨伴随颧骨骨折2例)。结论 针对颌面部整形修复,采取CT三维重建技术,可诊断颌面部外伤,能够准确、全面、清晰显示颌面的损伤部位,为临床整形修复提供信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CT三维重建 整形修复 测量
下载PDF
钢塑格栅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军 贾卫东 +1 位作者 刘军霞 张咪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2期214-216,共3页
新老路基的拼接处是改扩建公路的薄弱部位,最容易沿着结合面出现破裂面,为此钢塑格栅加筋技术在新老路基拼接工程中应用广泛。为研究钢塑格栅加筋拓宽路基的处治方案及效果,结合京沪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对钢塑格栅在新老路基拼接中的应用... 新老路基的拼接处是改扩建公路的薄弱部位,最容易沿着结合面出现破裂面,为此钢塑格栅加筋技术在新老路基拼接工程中应用广泛。为研究钢塑格栅加筋拓宽路基的处治方案及效果,结合京沪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对钢塑格栅在新老路基拼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塑格栅加筋拓宽路基可以改善新老路基拼接部位受力状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新老路基拼接处合理铺设钢塑格栅,可以有效抑制拓宽路基土体的竖向和水平位移,优化钢塑格栅的加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改扩建 钢塑格栅 差异沉降 有限元分析 施工工艺
下载PDF
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25例
18
作者 谢通 钟灵芝 +5 位作者 曹奇亮 邓军亮 凌静 胡广 范学斌 李善忠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6-79,84,共5页
目的:评价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尺桡骨下1/4骨折患儿25例,采取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共3次随... 目的:评价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尺桡骨下1/4骨折患儿25例,采取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共3次随访,根据随访情况查看骨折端对位对线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25例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患者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标准,腕关节功能正常,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优21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反折牵顶闭合手法整复可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软组织损伤少,创伤小,功能恢复好,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折牵顶手法整复 尺桡骨骨折 儿童 可塑形夹板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中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赵庆娜 王利平 +1 位作者 邢高杰 王晶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7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乳房外观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37例采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的患者,均统一进行围术期护...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乳房外观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37例采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的患者,均统一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术后乳房的外观的恢复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手术后患者乳房整形有效率为89.19%,手术后出现皮瓣坏死1例(2.70%),皮下血肿2例(5.41%),包膜挛缩1例(2.70%),总发生率为4例(10.81%)。经术后3个月线下门诊随访发现,远处转移1例,复发转移2例,总复发3例(8.11%)。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乳房的整形效果较为美观,手术方式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根治术 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 乳腺癌 整形修复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宪锋 李增琪 孙永涛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整形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颌面部整形修复患者23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并将获得的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结果颌面部多排螺旋C...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整形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颌面部整形修复患者23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并将获得的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结果颌面部多排螺旋CT图像显示:23例患者中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显示颌面部骨折,1例下颌骨双侧不对称,1例右侧面部瘢痕,1例双侧咬肌不对称;23例颌面部整形修复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术后分别对患者从骨骼、肌肉、皮肤等方面进行检查能清晰的显示骨骼、肌肉发育及形态等具有良好的观察力,两侧对称、协调。结论颌面部整形修复患者围术期采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效果理想,能从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患者颌面部信息,有助于整体把握患者情况,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颌面部整形修复 应用效果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