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情绪:课程改革中亟待正视的一个议题 被引量:58
1
作者 尹弘飚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3B期44-48,共5页
教师情绪是课程改革中普遍存在却又颇受忽视的议题,这一悖论现象背后蕴涵着复杂的社会文化根源。目前的教师情绪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取向,即以教师压力与关注为代表的心理-控制取向和19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建构-诠释取向。要理解教... 教师情绪是课程改革中普遍存在却又颇受忽视的议题,这一悖论现象背后蕴涵着复杂的社会文化根源。目前的教师情绪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取向,即以教师压力与关注为代表的心理-控制取向和19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建构-诠释取向。要理解教师赋予课程改革的意义,就要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情绪进行概念重建,增加改革的情绪维度,并且恢复教师情绪的平等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教师 课程改革 概念重建
原文传递
论英语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概念化 被引量:50
2
作者 付安权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9,36,共8页
语言教学的专业性一度受到人们的质疑。在我国,英语是作为外语教学的。英语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有极强的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知识基础、专业标准、学科基础和专业组织等4个方面。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革新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本体认... 语言教学的专业性一度受到人们的质疑。在我国,英语是作为外语教学的。英语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有极强的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知识基础、专业标准、学科基础和专业组织等4个方面。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革新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本体认识,彰显教师教学经验及其主体意识,促发教师批判与反思意识,倡导教师行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再概念化
原文传递
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思想新探 被引量:41
3
作者 冉永平 杨青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7,共8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由外语(EFL)转变为通用语(ELF),不同于英语作为外语的交际范式及语用特征相应出现,这引发了对于语用能力思想及其研究的新思考。本文首先从历时角度考察语用能力观的演进和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变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由外语(EFL)转变为通用语(ELF),不同于英语作为外语的交际范式及语用特征相应出现,这引发了对于语用能力思想及其研究的新思考。本文首先从历时角度考察语用能力观的演进和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变化,然后重点分析英语通用语背景下的交叉语用能力及语用能力的复合性特征,意在揭示以英语本族语为参照的语用能力观不适用于多元化的通用语环境,呼吁重新审视新时期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思想及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通用语 语用能力 交叉文化语用能力 新思想
原文传递
解构菲勒斯中心:构建新型女性主义主体——《金色笔记》的女性主义阅读 被引量:12
4
作者 黎会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3-38,共6页
女性主义批评强调写作的政治性,本文运用该理论解读多丽丝·莱辛的女性题材小说《金色笔记》,从多角度揭露菲勒斯中心文化对女性的统治与压抑,即女性痛苦的根源是父权制中心文化;其次分析莱辛在其文本创作中如何构建颠覆策略,质疑... 女性主义批评强调写作的政治性,本文运用该理论解读多丽丝·莱辛的女性题材小说《金色笔记》,从多角度揭露菲勒斯中心文化对女性的统治与压抑,即女性痛苦的根源是父权制中心文化;其次分析莱辛在其文本创作中如何构建颠覆策略,质疑并消解构成菲勒斯中心文化的形而上学的父权制二元对立思想体系,进而解构菲勒斯中心,并向构建新型女性主义主体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笔记》 女性主义 菲勒斯中心文化 父权制 二元对立思想 多丽丝·莱辛 小说
下载PDF
生活史:一种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跃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4-88,93,共6页
课程理念的“体验”转换、课程内容的“生活”转向和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经验”转型、教师知识的“实践”走向等一系列课程概念重构,凸显了“生活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价值。生活史故事的讲述者与聆听者,在叙说、交流与反思中... 课程理念的“体验”转换、课程内容的“生活”转向和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经验”转型、教师知识的“实践”走向等一系列课程概念重构,凸显了“生活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价值。生活史故事的讲述者与聆听者,在叙说、交流与反思中,体味教育意蕴、建构教育理解。教师教育者应细心发现、用心体验、潜心研究教育生活和各类师生的生活史,充分发挥生活史的课程潜能,彰显“体验课程”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史 概念重构 教师教育 课程资源 生活体验 反思
下载PDF
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 被引量:8
6
作者 汪霞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考察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内涵的基础上 ,就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关系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意义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试图围绕并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 ,勾勒课程研究的发展轨迹 ,揭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变 。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现代 后现代 课程 研究范式
下载PDF
课堂教学概念重建 被引量:8
7
作者 岳刚德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1,共7页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从教学组织的层面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了规范。虽然随后从大量公开发表的文献可以看出,人们从各种视角和立场深入研究了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发生了迥然变化。但是,毋容置...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从教学组织的层面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了规范。虽然随后从大量公开发表的文献可以看出,人们从各种视角和立场深入研究了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发生了迥然变化。但是,毋容置疑在当下学校教育场域的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同步教学"为主导范型的课堂教学行为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本文运用概念史的分析视角,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佐藤学的教育思想体系为背景,围绕"目标、内容、方法"等课堂教学元素,运用批判反思的方法论视角,检视五大课堂教学模型从自然主义、观念主义、实验主义、结构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演进历史进程中,如何在课堂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中阐释教育"成"人这一大问题的课程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理论模型 演化 概念重建
原文传递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3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功星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28,共14页
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解释消费者进行跨国产品选择问题的重要概念。自Shimp and Sharma(1987)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迄今已经30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伴随跨境消费行为的日趋频... 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解释消费者进行跨国产品选择问题的重要概念。自Shimp and Sharma(1987)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迄今已经30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伴随跨境消费行为的日趋频繁,消费者日益面临着"支持国货"与"偏好洋货"的选择性冲突,使得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能否适用于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开始受到质疑。近些年,部分研究者尝试对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进行重新建构,并提出了新的测量量表,以期为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适用新的时代背景开辟路径。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围绕着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这一构念,从其概念演化、历史渊源、取得成果及测度方法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回顾与反思,同时也就近些年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消费者敌意 消费者态度 概念重构 反思
下载PDF
创业中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基于情感事件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海晶 蔡莉 +1 位作者 詹天悦 陈彪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1-211,I0038,I0039,共13页
创业会经历情绪过山车,创业者的情绪调节是创业成功的关键。然而,现有创业研究对情绪调节的关注较少,碎片化的研究导致情绪调节难以发展为一个有前景的研究领域。本文对创业中情绪调节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从情绪调节内涵来看,研究... 创业会经历情绪过山车,创业者的情绪调节是创业成功的关键。然而,现有创业研究对情绪调节的关注较少,碎片化的研究导致情绪调节难以发展为一个有前景的研究领域。本文对创业中情绪调节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从情绪调节内涵来看,研究将情绪调节作为一种结构性的特质或能力而非过程;从情绪调节与创业的关系来看,主要聚焦于特质观或能力观,且两种视角的研究相互割裂,难以建立起创业中情绪调节的整合框架。鉴于此,本文尝试引入过程视角,在对情绪调节进行重新概念化基础上,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以情绪调节的过程观为核心,整合特质观和能力观构建创业中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基于该模型,本文提出情绪调节在创业研究中的前沿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 情绪调节 重新概念化 过程视角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再论汉语所谓“倒置动结式”的性质和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文辉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60,共13页
既有部分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所谓汉语"倒置动结式"所做的研究不仅未如其声称的那样避免形式语言学的不足,还存在用构式模糊处理某些问题的缺陷,且在未做具体比较之前就匆忙确定汉语的类型特点。本文发现所谓"倒置动结式&qu... 既有部分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所谓汉语"倒置动结式"所做的研究不仅未如其声称的那样避免形式语言学的不足,还存在用构式模糊处理某些问题的缺陷,且在未做具体比较之前就匆忙确定汉语的类型特点。本文发现所谓"倒置动结式"属于动结式构成的有标记致使结构,其核心特征是致使者往往无意愿性,且其生命度低于或至多等于受使者,句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种结构可分两类,一类属于自动动结式的致使化,另一类是及物致使动结式被重新指派致使者,两类都与因果重动句有密切联系,其主流是重动句中动结式的行动者具有受动性,类型学研究发现行动者有此类特征的动词更易于致使化。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看,此类构式并非部分既有构式语法研究所谓"构式颠倒致使",而属于接近词汇致使的复合致使。其形成的认知机制并非客观的逆向推理,而是说话人对相关动结式基本用法所表达事件的重新概念化,其关键是说话人对新的使因的认定和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致使结构 致使化 语言类型学 重新概念化
原文传递
西方近三十年来施瓦布实践课程思想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小鸽 张俊列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46,共15页
对近三十年来西方关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整体较少,其影响力呈持续减弱状态;研究群体相对集中,主要为施瓦布的亲传弟子和其思想的追随者;研究主题比较聚焦,主要集中于实践可行性、思想渊源追溯... 对近三十年来西方关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整体较少,其影响力呈持续减弱状态;研究群体相对集中,主要为施瓦布的亲传弟子和其思想的追随者;研究主题比较聚焦,主要集中于实践可行性、思想渊源追溯、与泰勒原理的关系争论、学科结构和探究性教学以及时代价值探讨等方面。施瓦布课程思想学术代际传播的减弱、思想中内在的实践困境以及芝加哥大学教育系的关闭是导致其话语衰落的主要原因。在当前北美课程话语文化转向的现实背景之下,关于实践课程思想时代价值的研究会继续深化,且未来的研究会与施瓦布的整个思想轨迹和学术生活史的考察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施瓦布 实践课程思想 课程审议 探究教学 概念重建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概念的重新审视
12
作者 张雅鑫 王建华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2023年第2期91-107,共17页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概念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在萌芽时期,受精英主义情结影响,“高等教育”主要指大学教育并被当作一个单一内涵的概念来展开研究。在形成时期,受到多样化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内涵被拓展并...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概念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在萌芽时期,受精英主义情结影响,“高等教育”主要指大学教育并被当作一个单一内涵的概念来展开研究。在形成时期,受到多样化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内涵被拓展并被当作一个多元内涵的概念来展开研究,近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概念因此得以形成。在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受到“中学后教育”“第三级教育”等概念的冲击而不断泛化。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多样化,未来“高等教育”概念面临被重新定义和再概念化的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 中学后教育 第三级教育 再概念化
原文传递
重构外语教师教育基本概念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伟强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89-93,共5页
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变使得研究视角从课程研究转向教师研究。外语教师的几个主要概念在后现代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不断被重构,对这些概念的再认识有助于广大外语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专业的本真,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重构概念 外语 教师教育 专业
下载PDF
课程研究的概念重建——威廉·派纳教授访谈 被引量:2
14
作者 尚金兰 冯加渔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0,共8页
罗彻斯特会议的召开,北美课程领域开始了由"课程开发范式"到"课程理解范式"的范式转型。会议至今已有40余年,课程领域概念重建已发展到新的阶段。当年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威廉·派纳教授对课程概念重建的历史、现... 罗彻斯特会议的召开,北美课程领域开始了由"课程开发范式"到"课程理解范式"的范式转型。会议至今已有40余年,课程领域概念重建已发展到新的阶段。当年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威廉·派纳教授对课程概念重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问题接受了访谈。通过本次访谈,以期能对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概念重建 泰勒原理 自传
原文传递
课程研究因何叙事?——基于三段课程学术历程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文智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3,共11页
在课程研究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康纳利、派纳和古德森作为"课程开发"、"现象学—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学术阵营的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研究问题出发,最终都走向了叙事研究。本文对他们转向叙事... 在课程研究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康纳利、派纳和古德森作为"课程开发"、"现象学—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学术阵营的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研究问题出发,最终都走向了叙事研究。本文对他们转向叙事的学术历程进行考察后发现,叙事能够帮助课程研究从容应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张力,摆脱对其他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的依赖,延续本领域的学术传统,直面学校情景中的教育经验,找到适合自身的理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教育叙事 课程史 概念重建
原文传递
当代教育文化的主旨意在理念重塑精神重构特色重建素养提高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军昌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文章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精神为指引,结合《教育文化论坛》的办刊方向和目标,认为教育文化的主旨意在理念重塑精神重构特色重建素质提高。其中理念重塑的价值重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文章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精神为指引,结合《教育文化论坛》的办刊方向和目标,认为教育文化的主旨意在理念重塑精神重构特色重建素质提高。其中理念重塑的价值重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表达的社会意义;精神重构的价值重在"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所表达的教育精神;教育特色的价值重在"尚德"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所体现的境界和荣誉;科学素养的提高,重在培养做人做事的心态情感、观察问题的敏捷性、创新意识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建构精神;人文修养的修炼,则重在"人的无限的一种有限存在"的内在品质所表达的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教育文化 理念重塑 重构 重建 科学素养 Culture EDUCATIONAL 优先发展教育 人力资源 核心价值观 解决问题能力 表达 有限存在 素质提高 社会意义 人文修养 内在品质 精神状态 教育特色
下载PDF
词汇新构式创生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洪庆 王馥芳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7,共10页
本文试图在整合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详细描述和揭示新构式在寻求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非规约化"匹配过程中所关涉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研究重点在于:1)揭示旧词汇构式之形式与新意义"非规约性&qu... 本文试图在整合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详细描述和揭示新构式在寻求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非规约化"匹配过程中所关涉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研究重点在于:1)揭示旧词汇构式之形式与新意义"非规约性"匹配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2)揭示派生词新构式之形式与意义"非规约性"匹配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3)揭示复合词新构式之形式与意义"非规约性"匹配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新构式 概念化 再概念化 图式化
原文传递
课程研究领域中概念重建运动的新近发展与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文彬 孙玲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5-69,共5页
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概念重建运动大致经历了兴起、发展和反思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推动了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向课程理解范式的转变,并彻底改变了课程研究领域的原始面貌。从某种程度上说,概念重建运动为课程研究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概念重建运动大致经历了兴起、发展和反思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推动了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向课程理解范式的转变,并彻底改变了课程研究领域的原始面貌。从某种程度上说,概念重建运动为课程研究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概念重建运动发展的历史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概念重建运动的基本立场与理念,并指出了未来概念重建运动发展的可能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概念重建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概念化、再概念化与中国话语权构建
19
作者 秦洪庆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72-75,共4页
话语权相关研究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争取应有的地位。运用认知语言学提出的概念化理论研究话语权是一种新的尝试。概念化简言之即是概念的形成。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的形成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镜像的反映,而... 话语权相关研究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争取应有的地位。运用认知语言学提出的概念化理论研究话语权是一种新的尝试。概念化简言之即是概念的形成。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的形成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镜像的反映,而是人脑与客观事物互动的结果。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要以客观事物为依据,充分发挥主动性,主动构建概念,阐释概念,以争取中国在国际话语中的主动权,树立国家和政府的正面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化 再概念化 话语权
下载PDF
课堂评估信度研究述评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悦婷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5年第3期30-43,共14页
课堂评估是基于课堂、以促学为主要目的的评估方式。以往课堂评估研究多侧重其促学功能,忽略其评分功能。由于课堂评估分数多计入课程总分供教育决策参考,因此其信度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课堂评估的理论本质出发,探讨传统测量理论下信... 课堂评估是基于课堂、以促学为主要目的的评估方式。以往课堂评估研究多侧重其促学功能,忽略其评分功能。由于课堂评估分数多计入课程总分供教育决策参考,因此其信度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课堂评估的理论本质出发,探讨传统测量理论下信度概念的适用性。在回顾信度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揭示课堂评估信度的跨学科共性,并讨论对外语课堂评估信度的启示。文末总结了提高课堂评估信度的主要策略,并探讨了该概念理论重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评估 信度 研究述评 理论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