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6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烧过程NO_x的控制技术与原理 被引量:41
1
作者 吴碧君 刘晓勤 《电力环境保护》 2004年第2期29-33,共5页
简述了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途径、NOx生成与排放的影响因素,介绍了电站锅炉常用的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及烟气再循环三种主要的低氮燃烧技术原理,分析了提高NOx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提高NOx降低率的技术参数的最佳范围。
关键词 低氮燃烧锅炉 低氮燃烧技术 空气分级燃烧 燃料分级燃烧 烟气再循环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回灌处理中试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蒋宝军 李俊生 +2 位作者 杨威 崔玉波 高云鹏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36-40,共5页
将垃圾渗滤液经反渗透处理后产生的浓缩液进行回灌处理,研究了浓缩液回灌对COD和NH3—N的去除情况、水力负荷和回灌次数对浓缩液回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缩液回灌对COD和NH3—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浓缩液回灌出水稳定后,COD去除率为81.... 将垃圾渗滤液经反渗透处理后产生的浓缩液进行回灌处理,研究了浓缩液回灌对COD和NH3—N的去除情况、水力负荷和回灌次数对浓缩液回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缩液回灌对COD和NH3—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浓缩液回灌出水稳定后,COD去除率为81.6%,NH3—N去除率为70%.回灌浓缩液的水力负荷从32.38 mL/(L.d)上升到202.36 mL/(L.d),COD去除率从94%下降到70%;随着回灌次数的增加,COD去除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回灌 反渗透 浓缩液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综述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罗春 刘疆鹰 +1 位作者 赵由才 陆雍森 《重庆环境科学》 1999年第2期48-50,共3页
渗滤液回灌分为表面灌溉、竖式井、水平井、喷灌和针注四种方法,概括了渗滤液回灌的依据、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和每种方法的操作方式及其优缺点,阐述了渗滤液回灌对填埋场的影响。
关键词 填埋场 渗滤液 回灌 垃圾处理 工艺 技术参数
下载PDF
垃圾堆体高度对渗滤液回灌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何厚波 徐迪民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分别回灌到不同高度的垃圾柱之后,柱内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灌处理法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回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垃圾堆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位矿化垃圾可承受...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分别回灌到不同高度的垃圾柱之后,柱内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灌处理法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回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垃圾堆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位矿化垃圾可承受的有机污染负荷有一限值,当在一定时间内因回灌而进入垃圾堆体中的有机污染负荷超过这一限值时,渗滤液回灌处理系统将遭到破坏且不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回灌 堆体高度
下载PDF
渗滤液回灌量对其特性及填埋场稳定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邓舟 蒋建国 +3 位作者 杨国栋 黄中林 冯向明 周胜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4-188,共5页
采用4座规模为42m3的模拟实验柱,1号、2号和3号实验柱每周分别回灌填埋垃圾量5.3%,2.7%和0.67%的渗滤液,4号实验柱每周回灌填埋垃圾量0.33%的清水作为控制柱进行对比研究回灌量对渗滤液特性和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5.3%的渗... 采用4座规模为42m3的模拟实验柱,1号、2号和3号实验柱每周分别回灌填埋垃圾量5.3%,2.7%和0.67%的渗滤液,4号实验柱每周回灌填埋垃圾量0.33%的清水作为控制柱进行对比研究回灌量对渗滤液特性和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5.3%的渗滤液回灌比能更大程度地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使有机物在更短的时间内释放,减小产甲烷的迟滞时间.采用2.7%回灌比的实验柱能形成更好的微生物环境,反应器温度保持在35℃,对渗滤液有最好的处理效果,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7%和88%,同时还具有最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应该根据填埋场设计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渗滤液回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渗滤液 回灌 填埋场稳定化 生活垃圾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影响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欧阳峰 李启彬 刘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54,共3页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渗滤液回灌前加热、加入厌氧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变化渗滤液回灌频率等操作运行方式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加入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有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渗滤液回灌前加热、加入厌氧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变化渗滤液回灌频率等操作运行方式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加入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有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快速下降;较低的渗滤液回灌频率有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快速进入产甲烷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渗滤液 回灌
下载PDF
利用充氧和回流强化波形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 被引量:21
7
作者 任拥政 章北平 海本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00-2704,共5页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去除能力,在本实验中将传统波形潜流人工湿地进行改造,于第2个波形区间内安装曝气管,改善湿地内氧气分布状况,提高湿地的硝化效果,并与传统波形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大部分COD在第2波...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去除能力,在本实验中将传统波形潜流人工湿地进行改造,于第2个波形区间内安装曝气管,改善湿地内氧气分布状况,提高湿地的硝化效果,并与传统波形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大部分COD在第2波形区间充氧过程中得到去除,因此在第3波形区间硝化菌成为优势菌种,使湿地中硝化程度达到90%以上,出水中COD值大幅下降,耐进水冲击负荷的能力明显加强.在第2阶段将湿地出水按50%的回流比回流湿地起端,原污水在湿地起端和1/3处分别进水,证明1/3处进水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50%左右,水力负荷在0.8m^3/(m^2·d)时,COD有机负荷达到56-112g/(m^2·d),氨氮负荷达到20~28g/(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 充氧 回流 脱氮 硝化
下载PDF
低扬程大流量泵装置马鞍区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24
8
作者 郑源 茅媛婷 +1 位作者 周大庆 张单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5期369-373,共5页
运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在双参考坐标系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离散,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SIMPLEC方法求解,对轴流泵模型装置20%~130%额定流量工况点的外... 运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在双参考坐标系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离散,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SIMPLEC方法求解,对轴流泵模型装置20%~130%额定流量工况点的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设计工况和小流量马鞍区工况下CFD流态图样的对比分析,对马鞍区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0%~65%设计流量区域存在轴流泵的运行不稳定马鞍区;小流量工况下泵室内转轮进出口均存在大范围的回流和旋涡,激烈的能量交换是轴流泵出现不稳定区、装置无法稳定运行的主要原因;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整体误差不超过5%,由此证明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马鞍区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回流
下载PDF
渗滤液的反渗透浓缩液回灌技术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宋延冬 左俊芳 朱正贤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6,10,共5页
以宜昌、宁国、蒙城垃圾填埋场为例,介绍了碟管式反渗透(DTRO)——浓缩液回灌工艺,研究发现:浓缩液回灌方式应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地理特征和业主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山谷型填埋场可以采用石笼回灌法,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另外也可采用两层生... 以宜昌、宁国、蒙城垃圾填埋场为例,介绍了碟管式反渗透(DTRO)——浓缩液回灌工艺,研究发现:浓缩液回灌方式应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地理特征和业主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山谷型填埋场可以采用石笼回灌法,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另外也可采用两层生物滤化床方式,成本稍高,但效果较好;平原型填埋场宜采用两层生物滤化床方式,而采用石笼回灌法容易出现短流现象。浓缩液回灌对渗滤液电导率无明显影响,不会影响后续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反渗透 浓缩液 回灌
原文传递
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回灌出水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东梅 刘丹 +2 位作者 刘庆梅 陶丽霞 刘颖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22-2828,共7页
为更科学合理地选择回灌填埋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3个不同年份垃圾柱的回灌出水进行了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采用成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对装填了填埋龄为1、5和15 a垃圾的垃圾柱开展了回灌实验,研究了回灌出水中酸碱... 为更科学合理地选择回灌填埋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3个不同年份垃圾柱的回灌出水进行了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采用成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对装填了填埋龄为1、5和15 a垃圾的垃圾柱开展了回灌实验,研究了回灌出水中酸碱度、总有机碳、氨氮、硝态氮、重金属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a垃圾柱处于产甲烷化阶段,具有较好的去除硝态氮的能力,硝态氮的降解率达到了88%以上,但出水有机物、氨氮浓度较高,对指标的改变主要通过生物作用;5 a垃圾柱已接近稳定化,但还没有矿化垃圾的典型特征,吸附能力与生物作用均较差,对有机物、盐分、Cr、Ni的削减能力较小;15 a柱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络合能力,对有机物、盐分、Cr、Ni具有较好的削减能力,初期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78%、93%、74%,但随着回灌进行会接近或达到吸附容量,需要控制回灌过程和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反渗透浓缩液 回灌 水质 填埋体
原文传递
侧向进水前池水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严忠民 蒋传丰 +2 位作者 周春天 吕家才 景瑞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5期49-54,共6页
侧向进水条件下的前池水流将形成螺旋流和回流.实验丧明,影响螺旋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侧孔孔高与水深的比值;影响前池内侧回流长度的主要因素是引渠宽与前池宽的比值和侧边进口宽与前池宽的比值.在各种改善水流措施中加设导流墩和潜墩效... 侧向进水条件下的前池水流将形成螺旋流和回流.实验丧明,影响螺旋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侧孔孔高与水深的比值;影响前池内侧回流长度的主要因素是引渠宽与前池宽的比值和侧边进口宽与前池宽的比值.在各种改善水流措施中加设导流墩和潜墩效果显著,可以使前池因测向进水引起的不良流态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 回流 导流墩 泵站 水池
下载PDF
竖缝式鱼道180°转弯段的水力特性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边永欢 孙双科 +1 位作者 郑铁刚 吕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受布置型式与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鱼道工程需要设计为折返型,而水流方向改变角度为180°的转弯段,是最能充分利用场地条件、节省空间的布置方式。目前,针对180°转弯段水力特性的研究成果鲜见报道,缺乏成熟完整的... 受布置型式与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鱼道工程需要设计为折返型,而水流方向改变角度为180°的转弯段,是最能充分利用场地条件、节省空间的布置方式。目前,针对180°转弯段水力特性的研究成果鲜见报道,缺乏成熟完整的设计方法可资借鉴。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180°转弯段的水流流场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主流区水流紧贴边墙流动,并出现尺度过大的回流区。为改善上述不利流态,提出了增设整流导板的改进措施,并对水流流态改善前、后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增设整流导板后,主流区基本位于转弯段的中间部分,主流衰减效果显著;弯段上游回流区的尺度大小、流速值与常规水池相当;弯段、弯段下游回流区的尺度减小,流速值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180°转弯段 整流导板 主流 回流
下载PDF
高密度沉淀池的运行控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正 赵建伟 +2 位作者 孙颖 刘杨 李名锐 《供水技术》 2008年第3期31-33,共3页
通过对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指标的监测,探讨了高密度沉淀池运行的合理工况。结果表明:可以用浊度快速估测混合区进泥水浓度;加药和回流都应该根据反应区污泥的浓度进行控制和调整;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流量对出水浊度影响较大,可以在保持处... 通过对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指标的监测,探讨了高密度沉淀池运行的合理工况。结果表明:可以用浊度快速估测混合区进泥水浓度;加药和回流都应该根据反应区污泥的浓度进行控制和调整;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流量对出水浊度影响较大,可以在保持处理干固量一定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进泥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沉淀池 运行工况 排泥水 回流 沉淀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贾艳清 董永泽 +4 位作者 许秀君 沈华娟 姜红芳 蒋家翔 周美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为研究对象。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187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血管通路常规护理模式,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为研究对象。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187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血管通路常规护理模式,2020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199例病人为观察组,实施血管通路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循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通路并发症及再循环的发生率分别为13.06%、4.52%,对照组血管通路并发症及再循环的发生率分别为的25.67%、11.2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并发症,提高血管通路的通畅率,延长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全生命周期 并发症 再循环 护理
下载PDF
猪粪厌氧发酵消化液回流体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与产气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孔德望 张克强 +4 位作者 房芳 高文萱 梁军锋 梁雨 杜连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9-566,共8页
为明确厌氧发酵消化液回流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回流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并分析其与产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消化液回流体系中,细菌的丰富度、多样性均高于产甲烷古菌,并随回流... 为明确厌氧发酵消化液回流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回流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并分析其与产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消化液回流体系中,细菌的丰富度、多样性均高于产甲烷古菌,并随回流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而产甲烷古菌无明显变化;细菌群落主要分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8个不同的门类,厚壁菌门、梭菌纲(Clostridia)、梭菌属(Clostridium)是不同水平上的优势细菌,相对丰度分别从初期的62.79%、58.62%、35.44%上升到81.46%、68.19%、39.10%;产甲烷古菌中,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占绝对优势,在接种物中,第68 d和第219 d相对丰度分别为94.76%、99.89%、99.59%,属分类上主要有7种,其中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的相对丰度由23.99%升高到72.28%,而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和甲烷球菌属(Methanosphaera)分别由16.34%、21.71%降低至3.70%、12.93%;日平均产气率由初期的409 m L·g^(-1)升高至477 m L·g^(-1),在219 d的试验中,氨氮和有机酸浓度均呈升高趋势,但并未对厌氧发酵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厌氧发酵回流体系中微生物以梭菌属和甲烷八叠球菌属为优势菌属,产气率随其相对丰度的增大而升高,而与甲烷短杆菌属和甲烷球菌属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回流 猪粪 微生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管路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潘夏蓁 林碎钗 +3 位作者 屈敏吉 方瑶 何春雷 方希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7-1008,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管路采血代替血管内采血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检查的可行性,以减少危重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频繁采血的创伤和痛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选择急诊监护室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63例,同时经血...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管路采血代替血管内采血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检查的可行性,以减少危重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频繁采血的创伤和痛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选择急诊监护室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63例,同时经血管和血滤管路采集血标本。其中43例使用肝素抗凝的患者中,18例同时送检血常规,25例同时送检血生化;20例无肝素抗凝的患者中,14例患者同时送检血常规,6例同时送检血生化检查。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钾、血钠、血氯、血肌酐、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管路采血的血糖值低于血管采血(P<0.01)。无肝素抗凝的情况下,两种采血方法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抗凝情况下,管路采血患者的APTT高于血管采血患者(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管路采血可以代替血管内采血行血常规及血生化、凝血功能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替代疗法 诊断试验 常规 采血 管路 再循环
原文传递
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若干参数控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梁梁 尹军 +1 位作者 蒋宝军 吴晓燕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63-66,共4页
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回灌次数3个参数对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在国内某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建立实验装置,进行回灌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回灌次数下,回灌处理对渗滤液COD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 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回灌次数3个参数对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在国内某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建立实验装置,进行回灌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回灌次数下,回灌处理对渗滤液COD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是回灌处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浓缩液回灌对COD的去除率降低.水力负荷为30mL/(L·d)~200mL/(L·d)时,回灌对COD的去除率为70%~94%;但有机负荷对回灌处理的影响相对较小,一天的回灌次数以3~4次为宜;回灌渗滤液的C/N对NH3-N的去除有较大影响,但回灌有机负荷和回灌次数对C/N对NH3-N的去除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回灌 水力负荷
下载PDF
仓内环流调节粮温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传云 徐永安 +5 位作者 牛兴和 郝英才 崔栋义 李长辉 康军辉 郝学军 《粮食储藏》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将仓房进行气密和隔热改造后 ,利用环流熏蒸设备 ,进行环流通风。经改造后的环流系统 ,2 0 0 4年通过 13次约 839小时的环流 ,结果表明 :在北方地区 ,整个夏季将表层平均粮温控制在 2 0℃以内 ,最高粮温控制在 2 5℃左右 ,将粮堆维持在... 将仓房进行气密和隔热改造后 ,利用环流熏蒸设备 ,进行环流通风。经改造后的环流系统 ,2 0 0 4年通过 13次约 839小时的环流 ,结果表明 :在北方地区 ,整个夏季将表层平均粮温控制在 2 0℃以内 ,最高粮温控制在 2 5℃左右 ,将粮堆维持在准低温状态下是完全可行的。整个夏季将粮堆维持在准低温下 ,耗电量 0 .18kW·h/t粮 ,运行费用 0 .135元 /t粮 ,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温 粮堆 节粮 夏季 仓房 环流熏蒸设备 北方地区 调节 行气 左右
下载PDF
Enhancing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swine wastewater by effluent recirculation in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被引量:8
19
作者 HE Lian-sheng LIU Hong-liang +1 位作者 XI Bei-dou ZHU Ying-b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1-226,共6页
Livestock wastewater has been a major contributor to Chinese cultural eutrophication of surface waters. Constructed wetlands are under study as a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to treat wastewater from dairy and swine opera... Livestock wastewater has been a major contributor to Chinese cultural eutrophication of surface waters. Constructed wetlands are under study as a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to treat wastewater from dairy and swine operations, bu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ollutants is relatively low. Enhancing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livestock wastewater by effluent recirc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a pilot-scale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The wetland system was composed of downflow and upflow stages, on which narrow-leaf Phragmites communis and common reed Phragraites Typhia are planted, respectively; each stage has a dimension of 4 m^2 (2 m × 2 m). Wastewater from facultative pond was fed into the system intermittently at a flow rate of 0.4 m^3/d. Recirculation rates of 0, 25%, 50%, 100% and 150% we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recirculation rate on pollutants removal. It shows that with effluent recirculation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NH4-N,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5) and suspended solids(SS) obviously increase to 61.7%, 81.3%, and 77.1%,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values of 35.6%, 50.2%, and 49.3% without effluent recirculation. But the improvement of TP removal is slight, only from 42.3% to 48.9%. The variations of NH4-N, dissolved oxygen(DO) and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 of inflow and outflow reveal that the adoption of effluent recirculation is benefi- 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oxide environment in wetland. The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s with excell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2 〉0.93) are found between the removal rates of NH4-N and BOD5 and the recirculation rates. With recirculation the pH value of the outflow decreases as the alkalinity is consumed by gradually enhanced nitrification process. When recirculation rate is kept constant 100%,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ppears to affect NH4-N removal, but does no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OD5 remo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wine wastewater effluent recirculation recirculation rate NITRIFICATION
下载PDF
Inlet Recirculation Influence to the Flow Structure of Centrifugal Impeller 被引量:10
20
作者 YANG Ce CHEN Shan +2 位作者 LI Du YANG Changmao WANG Yid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47-654,共8页
Inlet recirculation is proved as an effective way for centrifugal compressor surge margin extension,and is successively used in som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Unfortunately its working mechanism is still not being well... Inlet recirculation is proved as an effective way for centrifugal compressor surge margin extension,and is successively used in som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Unfortunately its working mechanism is still not being well understood,which leads to redesigning of inlet recirculation mostly by experience.Also,most study about inlet recirculation is steady to dat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surge margin extension mechanism about inlet recirculation.To expose the mechanism in detail,steady and unsteady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ith and without inlet recircul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with inlet recirculation,the inlet axial velocity is augmented,relative Mach number around blade tip leading edge area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so is the flow angle.As the flow angle decreased,the incidence angle reduced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flow field inside the impeller.Moreover,inlet recirculation changes the blade loading around blade tip and restrains the flow separation on the blade suction side at the leading edge area.The unsteady results of static pressure around blade surface,entropy at inlet crossflow section and vorticity distributions at near tip span surface indicated that,at near stall condition,strong fluctuation exists in the vicinity of tip area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ip leakage flow and core flow.By inlet recirculation these strong flow fluctuations are eliminated so the flow stability is greatly enhanced.All these improvements mentioned above are the reason for inlet recirculation delays compressor stall.This research reveals the surge margin extension reason of inlet recirculation from an unsteady flow viewpoint and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inlet recirculation structure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nlet recirculation flow field calculation flow structure UNSTEAD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