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方通过第3拍争取主动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田俊宁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7-39,63,共4页
根据世界羽毛球大赛男双数据统计分析,发球方第3拍接不同区域来的接发球,其效果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有指向地发球,有准备地打好第3拍,是发球方争取主动的关键。
关键词 羽毛球 男子双打 发球 接发球 第3拍 规律
下载PDF
本土法与外来法:美国的经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曾尔恕 郭琛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美国法的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继受外来法到形成发展美国本土法 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是有机的、渐进的、不可任意割裂。17世纪早期殖民地的法 制状况具有多元化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点。18世纪殖民地大规模、全面系统地继受 英国... 美国法的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继受外来法到形成发展美国本土法 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是有机的、渐进的、不可任意割裂。17世纪早期殖民地的法 制状况具有多元化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点。18世纪殖民地大规模、全面系统地继受 英国法。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美国本土法形成。在移植外来法、形成本土法的过 程中,美国人重视法律本土资源,坚持可适用性原则。在法律移植过程中,最先被本 土化的是初级规划,次级规划则较晚被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本土法 外来法 法律继受 普通法 衡平法
原文传递
不当得利法释义学的建构
3
作者 王泽鉴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共26页
不当得利法始于罗马法,集大成于德国民法,旨在调整私法上无法律上原因的财产变动,涉及整个私法关系。中国台湾地区不当得利法继受于德国,其法释义学的建构亦主要依靠学说继受。在不当得利法的体系建构上,类型化区分非常关键。当前台湾... 不当得利法始于罗马法,集大成于德国民法,旨在调整私法上无法律上原因的财产变动,涉及整个私法关系。中国台湾地区不当得利法继受于德国,其法释义学的建构亦主要依靠学说继受。在不当得利法的体系建构上,类型化区分非常关键。当前台湾地区通说采类型说,将不当得利区分为给付型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两大类型。前者旨在调整失败法律交易的财产变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与市场私法自治密切相关。后者尤其是权益侵害型不当得利旨在强化对权益的保护,有较广阔的适用领域。通过比较法学说继受、本土判例积累以及学说发展深化,建构不当得利的理论体系并使之精细化,亦是内地不当得利法发展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当得利 类型化 立法继受 学说继受 法释义学
下载PDF
什么才是法治的本土资源——兼对苏力本土资源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干 王浩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24-131,共8页
在苏力先生本土资源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 ,对法治本土资源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历史沿革以及国外经验、教训的理论进行分析 ,对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的几个“典型案例”的实例考察 ,证明不存在苏力所言的现代法治制度供给的不... 在苏力先生本土资源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 ,对法治本土资源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历史沿革以及国外经验、教训的理论进行分析 ,对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的几个“典型案例”的实例考察 ,证明不存在苏力所言的现代法治制度供给的不适用 ,或这种情况并非普遍情况 ,在此基础上 ,提出关于本土资源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本土资源 本土化 法律继受 法制现代化
下载PDF
公法上的法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立群(译) 《公法研究》 2021年第1期211-256,共46页
一、引言:法系理论的功能与发展在私法领域早已被熟知的法系(Rechtskreise)或者法律家族(Rechtsfamilie以下译文简称“法族”)[1]理论旨在实现这一目标:通过确定本质上和结构上的共同点,从而将大量现有的法律秩序归入少数的基本类型。[2... 一、引言:法系理论的功能与发展在私法领域早已被熟知的法系(Rechtskreise)或者法律家族(Rechtsfamilie以下译文简称“法族”)[1]理论旨在实现这一目标:通过确定本质上和结构上的共同点,从而将大量现有的法律秩序归入少数的基本类型。[2]法系的建构首先实现了这一整序课题,即通过法系建构可以对不可枚举的法律体系进行划分并使其清晰简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法领域 法系 公法 法族 功能与发展
原文传递
《民法典》中的准合同: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
6
作者 徐博翰(译) 《中德法学论坛》 2021年第2期32-52,共21页
《民法典》在合同编第三分编中包含有关准合同的规定,这是关于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规定,而侵权法则独立为另一编。该体系遵从罗马法传统,区分合同、侵权和准合同。与之前法律相比,《民法典》对这两个法律制度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就... 《民法典》在合同编第三分编中包含有关准合同的规定,这是关于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规定,而侵权法则独立为另一编。该体系遵从罗马法传统,区分合同、侵权和准合同。与之前法律相比,《民法典》对这两个法律制度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就内容而言,无因管理与德国法上的规定特别相似。相比之下,不当得利尽管包含比以前更多的具体规定,但还是延续了先前单一的、概括性的不当得利构成要件。这种规定似乎不能完全适用于解决可能出现的适用问题,因此在法律实践中需要进一步类型化。总体而言,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体系上,准合同都是一项成功的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之债 非合同债之关系 准合同 无因管理 合同法 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返还 法律继受 罗马法
下载PDF
移植与限度:牵连犯教义学理论引入之反省 被引量:18
7
作者 路军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103,共11页
在我国,牵连犯概念及从一重处罚原则的教义学理论移植面临法律根据为何及处罚原则妥当与否的双重诘问。教义学理论移植应该受到本土刑事立法的限制,并且应以妥当解决司法适用问题为导向。我国牵连犯教义学理论引入没有关照本土立法的现... 在我国,牵连犯概念及从一重处罚原则的教义学理论移植面临法律根据为何及处罚原则妥当与否的双重诘问。教义学理论移植应该受到本土刑事立法的限制,并且应以妥当解决司法适用问题为导向。我国牵连犯教义学理论引入没有关照本土立法的现实,且司法适用方面也存在违反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质疑,可以说是法教义学理论移植失败的范例。在牵连犯理论的原产地酝酿废弃相关立法、立法及理论移植地已删除牵连犯立法的背景下,本土刑法教义学应该考虑牵连犯理论的废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连犯 法律继受 概念移植 罪刑相适应原则
原文传递
晚清民国的社会变迁与法文化重构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源盛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28,共19页
法文化的变迁本身就是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司法实践乃至法律意识等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晚清民国法律近代化之所以困难重重,或许主要在于谋求近代化的过程中,一直未能与传统取得协调,从而也就未能获得传统的协助,甚至相互干... 法文化的变迁本身就是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司法实践乃至法律意识等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晚清民国法律近代化之所以困难重重,或许主要在于谋求近代化的过程中,一直未能与传统取得协调,从而也就未能获得传统的协助,甚至相互干扰,牵制了近代化的进程。针对1902—1949年间清末民国的社会变迁与法文化发展,从法律继受的宏观视野,可探寻半世纪以来改朝换代与法律体系的承转关系,并针对超前立法与法教、传统法律秩序与近代法律思潮的调和、继受过程中的法治认同与法律在地化、社会转型期有关伦常条款的存废等若干纠结的法文化问题进行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晚清民国 法律继受 法治认同
原文传递
中世纪前期罗马法在西欧的延续与复兴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37,共10页
古代罗马法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蛮族国家的入侵进入到"黑暗时代",并一直延续到12世纪意大利波伦那大学《学术汇纂》发现所引发的"罗马法复兴运动"。然而,中世纪前期的历史表明:古典罗马法基于自身的优良性、蛮... 古代罗马法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蛮族国家的入侵进入到"黑暗时代",并一直延续到12世纪意大利波伦那大学《学术汇纂》发现所引发的"罗马法复兴运动"。然而,中世纪前期的历史表明:古典罗马法基于自身的优良性、蛮族国家普遍适用的属人主义原则以及基督教与僧侣们的努力,在蛮族国家顽强地保留了下来,并直接影响了蛮族国家的法律发展,最终在发端于帕维亚的罗马法教育的直接推动下,古典罗马法在欧洲得以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法 蛮族国家 罗马法继受 罗马法复兴
原文传递
罗马法对英国法制的影响和意义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2,共5页
罗马法是西方世界法制的源头,它深深地影响着欧洲大陆法系的发展。对于与欧洲一水相隔的英国而言,罗马法也留下了特殊的烙印,使英国法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呈现另一番特有景象。英国在其民族特征、王权统治、法律职业阶层等因素的作用下有... 罗马法是西方世界法制的源头,它深深地影响着欧洲大陆法系的发展。对于与欧洲一水相隔的英国而言,罗马法也留下了特殊的烙印,使英国法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呈现另一番特有景象。英国在其民族特征、王权统治、法律职业阶层等因素的作用下有限输入罗马法,使罗马法对英国的法律发展方式、法律体系、司法体系及法学教育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罗马法的接受 普通法体系 法律职业 法律教育
下载PDF
论法律传播视野下的普法活动及其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培浩 黄明儒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47-55,共9页
普法只有遵循一定的法律传播规律,才能取得好的普法效果。普法活动的实质是促进法律信息在社会上的流通。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法律信息从传播者流向受众者。受众者在法律传播活动中有重要的参与作用,但以往的普法活动忽... 普法只有遵循一定的法律传播规律,才能取得好的普法效果。普法活动的实质是促进法律信息在社会上的流通。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法律信息从传播者流向受众者。受众者在法律传播活动中有重要的参与作用,但以往的普法活动忽视受众者在法律传播中的地位与功能。推进法律信息的有效传播,必须要同时重视对传播者和受众者的研究,注意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科学测评法律传播效果,推动普法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传播 普法 传受互动 七五普法
下载PDF
英属印度的殖民统治、法律移植与民族认同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39-47,共9页
法律移植的对象可分为法律规范、司法制度、专业法学理念与民间法理念四个层次。从东方主义时期到盎格鲁主义时期,英国法在英属印度的移植从法律原则逐步扩展至司法制度和法律规范。印度的双语法律精英对英国专业法学理念的移植与同化... 法律移植的对象可分为法律规范、司法制度、专业法学理念与民间法理念四个层次。从东方主义时期到盎格鲁主义时期,英国法在英属印度的移植从法律原则逐步扩展至司法制度和法律规范。印度的双语法律精英对英国专业法学理念的移植与同化为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成功争取到国际支持,并以复兴民间传统法理念的形式获得了本土民众的响应。印度双语精英在英国法移植过程中体现的殖民差异刺激下产生了共同而特殊的民族主义认同,推动实现了印度的民族独立。然而,后殖民社会中,双语精英作为过渡性政治权威产生了内化殖民现象,使本土法与外来法的冲突、民族主义与普世主义的矛盾更趋固化与尖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主义 英属印度 民族主义 法律移植 殖民差异
下载PDF
云南省公安机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玉霞 李佳琨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公安信访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总量居高不下,大量信访人常年流落在外,部分信访人员采取极端手段向行政机关施压,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鉴于云南公安信访工作实际问题,就目前云南省公安涉... 公安信访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总量居高不下,大量信访人常年流落在外,部分信访人员采取极端手段向行政机关施压,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鉴于云南公安信访工作实际问题,就目前云南省公安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呈现的特点,对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信访 涉法涉诉 云南省
下载PDF
公务接待权的法理解读
14
作者 刘潇潇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1,共3页
公务接待权是个处于发展中的权利,其概念尚未明晰,目前少有学者或规范性文件对此进行科学的表述。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务接待权具有绝对性、相对性和自控性的法律属性,在中国实现公务接待权法治化具有可行性,但也有很大的阻力。公务... 公务接待权是个处于发展中的权利,其概念尚未明晰,目前少有学者或规范性文件对此进行科学的表述。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务接待权具有绝对性、相对性和自控性的法律属性,在中国实现公务接待权法治化具有可行性,但也有很大的阻力。公务接待权法治化的构想:一是深化公务接待权的法理研究;二是以法规范公务接待权;三是加大监督力度,从严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接待权 法律属性 法治化构想
下载PDF
公众法律意识问题浅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夷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6-31,共6页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法律与现代中国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当今 ,公众法律意识的淡薄已成为了推行法治的一大障碍。这种观念上的滞后有其来自传统社会结构、文化、...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法律与现代中国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当今 ,公众法律意识的淡薄已成为了推行法治的一大障碍。这种观念上的滞后有其来自传统社会结构、文化、生产方式等深层次的原因 ,与今天的市场经济、民主与法制建设和全球化的大趋势格格不入。我们有必要通过法律认知、法律感受到法律最终被信仰 ,使公众的法律意识从淡薄到投入 ,进而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礼俗 社会 法律认知 法律感受 法律信仰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略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丽荣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6-8,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其本质就是被教育者"政治思想"与"心理素质"相融合以形成政治品质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则是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是接受主体在环境作用的影响下,在自身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其本质就是被教育者"政治思想"与"心理素质"相融合以形成政治品质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则是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是接受主体在环境作用的影响下,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理解、解释、整合、内化及外化践行等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称。本文在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与接受心理的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特征,并试图进一步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心理 特征 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