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菊 张晨妍 +4 位作者 许婧娴 王均琴 阮秦莉 吴娟 娄雅楠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993-99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全面检索复方黄黛片治疗APL的随机对照和半随机对照的研究文献,筛选合格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采用RevMan5.3进...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全面检索复方黄黛片治疗APL的随机对照和半随机对照的研究文献,筛选合格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采用RevMan5.3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并纳入13个临床研究,合计848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复方黄黛片组的死亡率[RR 0.42,95%CI(0.25,0.71)]和复发率[RR 0.25,95%CI(0.07,0.85)]明显降低;但无病生存率、完全缓解率、肝功能损害未见有明显改变;复方黄黛片可引起胃肠道不适反应的增加[RR 1.54,95%CI(1.06,2.04)]。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复方黄黛片治疗APL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但亦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反应增加。现有证据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复方黄黛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砷剂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安全性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元元 王林娅 +11 位作者 张瑞东 林巍 于皎乐 吴颖 漆佩静 范佳 李静 林嘉衍 郑雪岭 彭晓霞 蒋慧 郑胡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9-263,共5页
目的初探砷剂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3月16日至2018年5月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初诊的APL患儿,通过检测APL患儿不同治疗时期、不同组织中砷浓度,观察治疗中、治疗结束... 目的初探砷剂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3月16日至2018年5月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初诊的APL患儿,通过检测APL患儿不同治疗时期、不同组织中砷浓度,观察治疗中、治疗结束后砷剂的不良反应,评估砷剂在儿童APL中应用的安全性。结果 15例初诊APL患儿纳入本研究,男8例,发病年龄3~16(10.4±4.0)岁。在采用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CLGAPL) 2016方案治疗期间,15例患儿诱导期血砷浓度均在10~100 ng·m L^(-1)有效范围;巩固治疗期除2例血砷浓度分别为121.3和9.46 ng·m L^(-1),其他患儿血砷浓度均在有效范围;维持治疗期所有患儿血砷浓度均在有效范围内。停药半年后患儿血砷及尿砷浓度均降至正常水平,分别为1.7和40.4 ng·m L^(-1),与治疗前血砷浓度(0. 7 ng·m L^(-1))及尿砷浓度(13.7 ng·m L^(-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40 1和0.451 9)。头发、指甲中砷浓度在停药时达高峰,在停药后逐渐下降,停药半年后降至治疗前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砷浓度与尿(r=0.778,P<0.001)、头发(r=0.641,P<0.001)及指甲(r=0.655,P<0.001)砷浓度呈正相关;尿砷浓度与头发(r=0.622,P<0.001)、指甲(r=0.688,P<0.001)砷浓度均呈正相关;头发与指甲砷浓度呈正相关(r=0.847,P<0.001)。最长随访时间25.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2±7.8)个月,尚未观察到砷剂的慢性不良反应,砷剂短期反应如脏器功能损害等在对症或砷剂减量后均可消失。结论 APL患儿各治疗阶段血砷浓度均可维持在有效范围,血、尿、头发、指甲砷浓度在停药半年后均降至正常。砷剂在儿童APL中的应用具有安全性,但仍需后期长期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儿童 砷剂 三氧化二砷 复方黄黛片 安全性
下载PDF
临床用量的复方黄黛片及大剂量雄黄对大鼠肝脏主要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焕华 汪美汐 +6 位作者 谭洪玲 王宇光 汤响林 肖成荣 李桦 高月 马增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3-599,共7页
探究临床用量的复方黄黛片及大剂量君药雄黄对大鼠肝脏主要药物代谢酶(CYP450)酶活性的影响及在mRNA水平的调控作用。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受试药物给予14 d后,采用Cocktail体外孵育法结合HPLC-MS/MS技术对大鼠肝中CYP1A2,CYP2B,CYP3... 探究临床用量的复方黄黛片及大剂量君药雄黄对大鼠肝脏主要药物代谢酶(CYP450)酶活性的影响及在mRNA水平的调控作用。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受试药物给予14 d后,采用Cocktail体外孵育法结合HPLC-MS/MS技术对大鼠肝中CYP1A2,CYP2B,CYP3A,CYP2C各亚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上述亚型的mRNA水平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复方黄黛片显著诱导CYP1A2,CYP2B酶活性,抑制CYP3A酶活性,结果与mRNA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但其单味药却呈现出弱于其甚至是相反的现象;不同剂量的雄黄组之间对酶活性及mRNA的表达结果亦呈现非常显著的不一致性。这些现象可能与复方黄黛片的配伍增效或减毒有关。CYP450酶的研究结果亦可以提示,复方黄黛片与其他药物合用时有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黛片 雄黄 细胞色素P450 肝微粒体 酶活性
原文传递
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岳迎宾 刘玉 +1 位作者 王学梅 严媚 《新疆医学》 2022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对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有效性和其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CNKI、CBM、万方、VIP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EM base,Web of Science等主要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使用中文检索词“复方黄黛片”、“急性早... 目的对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有效性和其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CNKI、CBM、万方、VIP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EM base,Web of Science等主要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使用中文检索词“复方黄黛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英文检索词“compound realgar natural indigo tablet”or“Realgar-Indigo naturalis formula(RIF)”、“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为主题和关键词,收集有关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的时间是从建立数据库开始到2021年8月。挑选出所有符合要求并纳入质量评价的文献,提取基线数据信息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对本文献研究结果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总共有21篇纳入RCTS,总样本量1440例,试验组734例,对照组706例。Meta应用分析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临床缓解率方面:RIF+西药治疗优于单用西药,RIF+全反式维甲酸优于全反式维甲酸+甲氨蝶呤+巯嘌呤;在缓解时间方面:RIF+全反式维甲酸优于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RIF+西药优于西药,RIF+模拟全反式维甲酸优于全反式维甲酸+模拟RIF,RIF+全反式维甲酸优于全反式维甲酸+甲氨蝶呤+巯嘌呤;在生存率方面:RIF+全反式维甲酸优于全反式维甲酸+甲氨蝶呤+巯嘌呤,RIF+化疗优于全反式维甲酸+化疗。结论RIF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或者西药(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能够提高临床缓解率和缓解时间,提高生存率;但受目前纳入临床研究的数量较少、纳入临床研究的结果质量不高等诸多因素制约,相关研究结果质量偏低。因此,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结果证明和分析才能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黛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荟萃分析
下载PDF
RIF/ATO+ATRA方案联合柔红霉素治疗成人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刘晶晶 张楠楠 曾先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黄黛片(RIF)/三氧化二砷(ATO)+维甲酸(ATRA)方案联合柔红霉素治疗成人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成人高危APL患者8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组,采用RIF/ATO+ATRA治疗患者4... 目的探讨复方黄黛片(RIF)/三氧化二砷(ATO)+维甲酸(ATRA)方案联合柔红霉素治疗成人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成人高危APL患者8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组,采用RIF/ATO+ATRA治疗患者44例为对照组,采用RIF/ATO+ATRA联合柔红霉素治疗患者38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近期疗效,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早期死亡率、复发率及总生存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液学缓解率、遗传学缓解率、分子学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诱导分化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诱导期WBC、PLT低于对照组(P<0.05),但巩固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期、巩固期FDP、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IB在各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死亡率、复发率、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成人高危APL患者,RIF/ATO+ATRA方案联合柔红霉素可降低WBC峰值,减少诱导分化综合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黛片 三氧化二砷 维甲酸 柔红霉素 高危急性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下载PDF
口服维A酸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何秋连 刘洋 +3 位作者 魏锦 邹兴立 马春蓉 曹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11-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的口服治疗方案:维A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联合中药复方黄黛片(realgar-Indigo naturalis formula, RIF)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性。方法选取38例初发低中... 目的探讨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的口服治疗方案:维A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联合中药复方黄黛片(realgar-Indigo naturalis formula, RIF)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性。方法选取38例初发低中危AP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口服组20例及静脉组18例进行诱导及巩固治疗。口服组采用ATRA联合 RIF治疗;静脉组采用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TO)静脉输注,比较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 rate,CR)、PML-RARa融合基因转阴时间、 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治疗费用。结果口服组与静脉组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054, P =0.074);两组获得CR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342 , P =0.061)。监测两组患者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不同随访时间点PML-RARa融合基因水平、生存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诱导治疗阶段口服组( n =17)和静脉组( n =15)平均总费用分别为(51 127.3± 51.6)元、(52 332.5± 32.9)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7次巩固疗程后总费用分别为(76 331.1± 21.1)元、(114 153.2±45.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口服组在巩固治疗阶段费用明显少于静脉组。结论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治疗方案后,在CR、PML-RARa融合基因转阴时间、主要不良反应、 5年无病生存率方面取得相似疗效。但口服组治疗费用明显少于静脉组,且口服方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明显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A酸 复方黄黛片 三氧化二砷 低中危组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