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网络格局规划 以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吕东 王云才 彭震伟 《风景园林》 2013年第2期54-59,共6页
跨学科的持续发展使生态网络的知识架构日臻完善,实践领域日益广阔,特别是在人居环境学科领域,生态网络规划被广泛认可为是一种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矛盾关系的有效手段。吉林省长白朝鲜族县面临国家级开发开放试验区筹备成立、交... 跨学科的持续发展使生态网络的知识架构日臻完善,实践领域日益广阔,特别是在人居环境学科领域,生态网络规划被广泛认可为是一种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矛盾关系的有效手段。吉林省长白朝鲜族县面临国家级开发开放试验区筹备成立、交通条件大幅改善、产业结构深化调整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未来城市化进程势必驶入快车道,如何协调好快速城市化与保护优质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核心的议题。长白县生态网络格局规划以人居环境建设生态适宜性分析评价为出发点,对县域范围进行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明确县域生态体系结构,细分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建设空间界限,在识别关键性生态功能空间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生态网络模式研究成果,通过对不同等级生态廊道的修复和补充,完善关键性生态功能空间的生态连接,强化城镇发展空间与外围生态建设空间的相互联系,最终构建起长白县域多尺度的生态网络系统,为该县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快速城市化地区 适宜性评价 生态网络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urban sprawl in a typical urban agglomeration: a case study on Southern Jiangsu, China (1983-2007) 被引量:3
2
作者 Yongxue LIU Jieli CHEN +3 位作者 Wangyu CHENG Chao SUN Saishuai ZHAO Yingxia PU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90-504,共15页
China has experienced urbanization at an unprecedented rate over the past decade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multi-level spatiotemporal urban sprawl process from 1983 to 2007 on the perspect... China has experienced urbanization at an unprecedented rate over the past decade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multi-level spatiotemporal urban sprawl process from 1983 to 2007 o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with a case study in Southern Jiangsu.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eight rounds of satellite images from 1983 to 2007, the presented results suggest the following three main findings: (1) At the prefecture-city level, the urban sprawl in Southern Jiangsu has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divergent growth patterns, with more than half of this vast growth occurring in the Suzhou prefecture-level city. (2) At the county level, clear spatial differentiations exis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urban sprawl. The centroids of all county seats in the Suzhou and Wuxi prefecture-level cities have an eastward tendency (Shanghai oriented), while those of the county seats in the Changzhou prefecture-level city tend to be westward (Nanjing oriented). (3) At the township level, two convergent groups have gradually formed over time; namely, the low density urban zone in the western hilly land and the high density urban zone around the three central downtown areas. The urban areas close to urban cores tend to merge, showing a high-density convergent growth pattern, as do the 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townships in Southern Jiangsu, showing a low-density convergent growth pattern. All of these findings may be valuable for researchers and local authorities i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egional coordinated growt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urban planning decision-m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m Jiangsu urban spraw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rapid urbanization areas
原文传递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风险评价与管控分区——以江苏省为例
3
作者 张辛欣 金晓斌 +5 位作者 梁坤宇 韩博 王世磊 朱文洁 梁鑫源 周寅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138-8149,共12页
快速城市化地区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口聚集的重要区域,但城市化进程中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大规模城镇建设、人口集聚和资源消耗等问题使其面临严峻的生态风险,开展生态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快速城市化地区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口聚集的重要区域,但城市化进程中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大规模城镇建设、人口集聚和资源消耗等问题使其面临严峻的生态风险,开展生态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引入社会-生态系统框架诠释生态风险形成机理,构建了基于“内生性-外源性-控制性”的生态风险评估框架,结合多源数据对2000—2020年江苏省生态风险时空特征进行测度,综合考虑生态风险现状和变化趋势划定生态风险分区,并针对性地提出区域生态风险预防和治理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有助于深化对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风险的认识,基于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风险源头复杂、受体多元、表现多样的特征,构建集成“内生性-外源性-控制性”的生态风险解析框架,可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风险诊断和管控发挥积极作用;(2)近20a江苏省内生性生态风险和外源性生态风险有所增加,控制性生态风险略有降低,综合生态风险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镇中心以及环境敏感区,且风险普遍有所上升,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水域湿地、大城市郊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路;(3)研究期内江苏省生态风险持续下降型、波动下降型、稳定型、波动上升型和持续上升型占比分别为18.79%、2.96%、57.95%、15.88%、4.41%,并可据此将生态风险管控分区划分为生态风险紧急管控区、严格管控区、动态调控区、预防管理区、敏感监控区等5类分区,各区比例分别为12.05%、2.19%、64.42%、16.11%、5.22%。本研究可为解析和评估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风险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并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 时空特征 社会-生态系统 快速城市化地区 江苏省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发展权的演化及其空间效应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奇峰 李刚 薛燕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31,共12页
经过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具有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遗留了以空间低效蔓延、功能混杂破碎等为代表的大量空间问题,其根源在于同步演化的土地发展权及其产生的空间效应。对此,选取自上而下的园区工业化与自下而上的农村... 经过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具有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遗留了以空间低效蔓延、功能混杂破碎等为代表的大量空间问题,其根源在于同步演化的土地发展权及其产生的空间效应。对此,选取自上而下的园区工业化与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两条主线并行的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探讨土地发展权的演化过程及其带来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制度变迁,逐渐构筑与完善了国有与集体土地发展权在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用地企业等权利主体中的配置格局,从而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与园区工业化,进而实现了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空间演化。在存量时代,地方政府又通过构建“三旧”改造等制度安排,引发了新一轮土地发展权的演化,但也由于农民手中的土地发展权已经由资源转变为资产,造成“三旧”改造统筹尺度下沉等一系列问题。以土地发展权为核心的制度优化将是突破“三旧”改造困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快速城市化地区 制度变迁 狮山镇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地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及格局演化研究——以河南新郑市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贾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8-1595,共8页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快速城镇化地区河南新郑市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三生"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新郑市2000—2018年"三生"功能空间分异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三生"功能空间分布方面,...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快速城镇化地区河南新郑市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三生"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新郑市2000—2018年"三生"功能空间分异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三生"功能空间分布方面,弱生产功能空间以主城区和龙湖镇为主,2010年后扩大至郭店、薛店和港区;强生产空间多集中在各乡镇农田耕地等区域;强生活空间前期分布在主城区、龙湖镇及各乡镇居民点,2010年后蔓延至港区;中生活功能空间面积在2010年后快速增加,集中分布在强生活空间附近;生态空间呈现出"西南部最强、中部次之、北部最弱"的格局。"三生"功能空间演化方面,生产空间弱化趋势加剧,前期点状分布在龙湖和薛店镇,后期扩张至港区;生活功能强化空间集中分布在主城区、航空港及龙湖镇,后期蔓延至南侧的郭店镇。此外,新郑综合保税区也在极大程度上强化了生活功能。生态弱化区域在2010年后蔓延至郭店-薛店沿线及港区,强化区域则在2010年后开始出现,集中在空港南区的中央公园等绿化建设片区。研究可为同类快速城镇化地区"三生"功能识别及空间优化提供规划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三生”空间 格局演化 功能识别 快速城镇化 新郑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绿色海绵”雨洪调蓄与水处理系统规划研究 以辽宁康平卧龙湖生态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4
6
作者 王云才 崔莹 彭震伟 《风景园林》 2013年第2期60-67,共8页
卧龙湖生态保护区是以卧龙湖自然保护区为中心,深度受到城镇扩张、工业猛增和农业生产影响的地区,综合体现出水量减少,河流水网遭破坏,分散坑塘广布,区域汇水能力下降;城镇建设与湖区生态环境缺乏良性互动,对湖区干扰和污染较大;区域廊... 卧龙湖生态保护区是以卧龙湖自然保护区为中心,深度受到城镇扩张、工业猛增和农业生产影响的地区,综合体现出水量减少,河流水网遭破坏,分散坑塘广布,区域汇水能力下降;城镇建设与湖区生态环境缺乏良性互动,对湖区干扰和污染较大;区域廊道系统网络化程度较低,且网络复合度低,功能单一等生态问题,其中水源急剧减少和水质恶化成为制约卧龙湖生态保护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立足于解决卧龙湖地区水源和水质问题,在区域生态格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功能复合的区域廊道网络与水收集系统、城镇乡村绿色海绵空间综合体与水质净化系统规划,耦合共生构建卧龙湖生态保护区"绿色海绵"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卧龙湖生态保护区的雨洪调蓄与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雨洪管理 景观规划 绿色海绵 快速城市化地区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区域不同用地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梦婷 沈城 +3 位作者 吴健 黄沈发 李大雁 王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89-4896,共8页
以上海市闵行区典型快速城市化区域为例,基于36个地块595个点位土壤样品数据,分析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8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锌和镉含量的变异系数... 以上海市闵行区典型快速城市化区域为例,基于36个地块595个点位土壤样品数据,分析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8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锌和镉含量的变异系数较高,受人为活动影响特征明显.涉重工业用地、非涉重工业用地的重金属赋存相对较高,住宅用地和耕地重金属含量总体不高但具有其特异性组成特征,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相对最低.重金属锌和镉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较高,分别处于重度和中度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均为警戒或轻度污染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为:涉重工业用地>非涉重工业用地≈住宅用地>耕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由于行业类别多、历史生产复杂和管理水平差异大等原因,具有较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住宅用地和耕地等其他用地类型也呈现出一定的重金属累积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和地块再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及风险管控,是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区域 土壤重金属 土地利用类型 涉重工业用地 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快速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演变驱动力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明 郭仁忠 李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在综述国内LUCC驱动力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驱动因子。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基于非线性的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了建设用地演变的驱动力。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地区 建设用地演变 驱动力 LOGISTIC模型 龙岗区
原文传递
快速城市化地区公共交通的空间剥夺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戢晓峰 欧思嘉 +1 位作者 陈方 张宏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38,共6页
为合理评估快速城市化地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公平性,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空间剥夺问题.在构建公共交通空间剥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对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基于空间分析方法获取公共交通的空间剥夺特征,并以昆明市呈贡新区为例... 为合理评估快速城市化地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公平性,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空间剥夺问题.在构建公共交通空间剥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对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基于空间分析方法获取公共交通的空间剥夺特征,并以昆明市呈贡新区为例进行验证;最后基于区域剥夺补偿原理,提出了公共交通资源的均衡配置策略.结果表明,呈贡新区的公共交通空间剥夺总体呈现'多核心+局部放射'的空间形态,公共交通的空间剥夺因子主要包括公共交通服务因子和公交线网覆盖率因子,建立的公共交通空间剥夺综合指数模型能够获取各交通小区的公共交通空间剥夺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空间剥夺特征 空间分析 交通公平 快速城市化地区
下载PDF
乡村更新语境下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路径与实践——以江苏省溧阳市龙峰村和庆丰村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伟 裴逸飞 +1 位作者 李昊 徐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0,共8页
乡土地域人地关系的维系、巩固与再建,一直都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整合乡村外生式更新和内生式更新协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乡村更新语境下的村庄规划作为理论基点,对其进行二元系统的重构,从夯实更新台账、树立更新目标、识... 乡土地域人地关系的维系、巩固与再建,一直都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整合乡村外生式更新和内生式更新协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乡村更新语境下的村庄规划作为理论基点,对其进行二元系统的重构,从夯实更新台账、树立更新目标、识别更新对象、运用更新工具和强化更新保障5个关键方面探讨乡村更新语境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路径,并以江苏省溧阳市龙峰村和庆丰村两个典型村庄为例进行实践验证,以此作为对宅基地改革的同步回应,为未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更新 村庄规划 编制方法 快速城镇化地区 宅基地改革 外生与内生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空间演变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贤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1-24,共4页
基于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一套用于解释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分布演变的空间模型,并以苏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由于跨区域外来人口迁入流的存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出现了人口全域增长的现象,且少数非都市地区对... 基于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一套用于解释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分布演变的空间模型,并以苏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由于跨区域外来人口迁入流的存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出现了人口全域增长的现象,且少数非都市地区对跨区域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亚于都市地区,很多中小城市快速壮大,整个区域出现城市群化、大都市带化、大都市圈化趋向,这与一般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具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演变 模型 快速城市化地区 苏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