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两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VIP、CNKI、CBM和万方数据...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两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VIP、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PKEP和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1年3月3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9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安全性方面:与PKRP相比,PKEP手术时间较短[SMD=1.07,95%CI(0.19,1.94),P=0.02]、术中出血量较少[SMD=2.06,95%CI(1.42,2.69),P<0.01]、切除腺体量较多[SMD=–0.91,95%C(I–1.33,–0.48),P<0.0001]、外科包膜穿孔较少[RR=4.48,95%C(I1.43,14.02),P=0.01]、术后留置导尿时间较短[SMD=1.98,95%CI(0.39,3.57),P=0.01]、膀胱冲洗时间较短[SMD=3.49,95%CI(0.51,6.47),P=0.02]、住院天数较短[SMD=0.89,95%CI(0.64,1.13),P<0.01]、术后总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2,95%CI(0.54,1.24),P=0.35];②在有效性方面:术后3月PKEP的IPSS评分低于PKRP,QOL评分高于PKRP;术后6月RUV的改善PKEP优于PKRP;其它术后3月和6月组间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低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 PKEP和PKRP两种术式相比,疗效相似,但PKEP术中切除增生腺体更干净彻底,相对手术时间却较短,出血较少,安全性更高;但因原始研究的质量均较低,建议临床上审慎选择使用;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论证。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中医证候积分在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检索《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JIM)、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American Jour...目的研究中医证候积分在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检索《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JIM)、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AJCM)5种期刊,纳入其在2013年全年发表的所有中医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提取各文献中报告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其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和x^2检验方法,描述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各期刊RCTs中中医证候积分的报告比例、制定依据、采用的评价规则及重要程度;比较证候积分在不同病种、有无中医辨证、研究实施地、不同期刊之间的应用率差异。结果共纳入240项RCTs(中文178篇,英文62篇)。27.1%(65/240)的RCTs采用证候积分评价疗效,其中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应用率最高[35.3%(18/51)],AJCM最低(0%,0/7)。各RCTs报告的证候积分制定依据共17种,《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是最常用的依据。46项RCTs报告了具体的证候积分评分标准,6项RCTs将其作为主要或次要结局指标。研究数量排前10位病种的中医证候积分应用率最低为精神和行为障碍9.5%(2/21),最高为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39.1%(9/23)。与无中医辨证比较,有中医辨证的RCTs应用证候积分的比例较高(P<0.01)。中文核心期刊、国内SCI收录期刊、国外SCI期刊中RCTs的证候积分应用率分别是32.0%、28.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593,P<0.01)。国内学者在国内、国外期刊发表的RCTs中采用证候积分的比例分别为32.0%和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615,P<0.01)。国外学者发表的RCTs无一采用证候积分。结论中医证候积分用于疗效评价,目前还缺乏统一、通用的评价标准,在国内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尚不普遍,在国外学术界的认可程度不高。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MEDLINE、EMbase、PEDro、OpenSIGLE、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NTIS)、CNKI、VlP、万方数据库和CBM...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MEDLINE、EMbase、PEDro、OpenSIGLE、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NTIS)、CNKI、VlP、万方数据库和CBM中关于运动想象疗法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0年10月。由3名研究者根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25软件和GRAEDpro ler 3.2.2软件。结果共纳入16个RCT。Meta分析四个主要结局的结果显示:Fur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持续8周、6周和4周的运动想象疗法训练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与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分别为13.89(4.53,23.25)、9.45(3.67,15.23)和7.81(1.96,13.65)],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持续6周的运动想象疗法训练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与其他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方法(物理治疗或作业治疗)比较,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WMD=5.70,95%CI(3.17,8.22),P=0.30]。每个结局的GRADE系统推荐分级均为低等级。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且副作用甚小,操作简便,与脑卒中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相比成本较低,临床医生可将实施运动想象疗法作为强推荐。但鉴于纳入研究较少,样本量小,且质量不高,各研究评价方法变异性较大,并且存在评价时间的不同,故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和规范的高质量RCT,以求进一步验证运动想象疗法的实施方式与方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运动处方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运动处方、运动康复疗法和机能评定在我国的普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网络文献和资料收集法,对Medlin via Ovid、Pub...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运动处方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运动处方、运动康复疗法和机能评定在我国的普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网络文献和资料收集法,对Medlin via Ovid、PubMed、Sport Discus、CINAHL、CAM、EMbase和EBM Cochrane Databaseof SR 7个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词为exercise prescription、physical tness、exercise therapy、tness assessment、exercise test、randomized,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08年6月。然后对其中的随机和非随机对照研究,以及资料较全者纳入分析讨论。结果共检索到318篇文献,但其中涉及运动处方和机能评定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仅有7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各1篇。我们对其中资料较全又有代表性的93篇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讨论。结果显示:最早的运动处方和机能评定研究可以追溯到1950年,其发展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发展密不可分。二十世纪70年代是运动处方发展的初始期,首先是在身体活动与心血管健康方面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而后逐步提出了针对个体的运动处方,进而开始把运动处方与体能测试联系在一起讨论。二十世纪80年代运动处方开始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开始用体能测试指导运动处方,并使运动处方和机能评定进入实验阶段。二十世纪90年代运动处方开始与多种运动康复疗法相结合,针对多种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并与多种体能训练方法相结合指导训练和康复,成为一种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进入本世纪以后,运动处方和机能评定的研究得到了全面提高,开始出现非随机对照试验和RCT,一些先进的测试手段和分析方法开始应用于机能评定和运动处方的实施。结论运动处方的发展与运动康复疗法和运动机能评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机能评定和体能测试是执行和实施运动处方的基础。当今,�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两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VIP、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PKEP和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1年3月3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9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安全性方面:与PKRP相比,PKEP手术时间较短[SMD=1.07,95%CI(0.19,1.94),P=0.02]、术中出血量较少[SMD=2.06,95%CI(1.42,2.69),P<0.01]、切除腺体量较多[SMD=–0.91,95%C(I–1.33,–0.48),P<0.0001]、外科包膜穿孔较少[RR=4.48,95%C(I1.43,14.02),P=0.01]、术后留置导尿时间较短[SMD=1.98,95%CI(0.39,3.57),P=0.01]、膀胱冲洗时间较短[SMD=3.49,95%CI(0.51,6.47),P=0.02]、住院天数较短[SMD=0.89,95%CI(0.64,1.13),P<0.01]、术后总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2,95%CI(0.54,1.24),P=0.35];②在有效性方面:术后3月PKEP的IPSS评分低于PKRP,QOL评分高于PKRP;术后6月RUV的改善PKEP优于PKRP;其它术后3月和6月组间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低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 PKEP和PKRP两种术式相比,疗效相似,但PKEP术中切除增生腺体更干净彻底,相对手术时间却较短,出血较少,安全性更高;但因原始研究的质量均较低,建议临床上审慎选择使用;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论证。
文摘目的研究中医证候积分在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检索《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JIM)、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AJCM)5种期刊,纳入其在2013年全年发表的所有中医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提取各文献中报告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其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和x^2检验方法,描述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各期刊RCTs中中医证候积分的报告比例、制定依据、采用的评价规则及重要程度;比较证候积分在不同病种、有无中医辨证、研究实施地、不同期刊之间的应用率差异。结果共纳入240项RCTs(中文178篇,英文62篇)。27.1%(65/240)的RCTs采用证候积分评价疗效,其中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应用率最高[35.3%(18/51)],AJCM最低(0%,0/7)。各RCTs报告的证候积分制定依据共17种,《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是最常用的依据。46项RCTs报告了具体的证候积分评分标准,6项RCTs将其作为主要或次要结局指标。研究数量排前10位病种的中医证候积分应用率最低为精神和行为障碍9.5%(2/21),最高为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39.1%(9/23)。与无中医辨证比较,有中医辨证的RCTs应用证候积分的比例较高(P<0.01)。中文核心期刊、国内SCI收录期刊、国外SCI期刊中RCTs的证候积分应用率分别是32.0%、28.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593,P<0.01)。国内学者在国内、国外期刊发表的RCTs中采用证候积分的比例分别为32.0%和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615,P<0.01)。国外学者发表的RCTs无一采用证候积分。结论中医证候积分用于疗效评价,目前还缺乏统一、通用的评价标准,在国内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尚不普遍,在国外学术界的认可程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