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轨缺陷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综述 被引量:65
1
作者 张辉 宋雅男 +2 位作者 王耀南 梁志聪 赵淼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5,共15页
钢轨缺陷的检测对于保障铁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钢轨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背景下,对国内外采用的钢轨缺陷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包括物理检测方法和机器视觉检测方法。阐述并分析了钢轨缺陷评估方法在机器视觉方面的应用情... 钢轨缺陷的检测对于保障铁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钢轨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背景下,对国内外采用的钢轨缺陷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包括物理检测方法和机器视觉检测方法。阐述并分析了钢轨缺陷评估方法在机器视觉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对所采用的钢轨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进行对比,论述和总结了包括射线检测在内的物理检测及包括图像处理在内的机器视觉检测两类检测方法的差异性。分析和研讨了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及其在发展中涉及的相关技术问题,并对钢轨缺陷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未来发展给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缺陷 无损检测与评估 物理检测 机器视觉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铁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蕴辉 刘铁 +1 位作者 王权良 罗四维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6-238,共3页
对铁路轨道表面缺陷进行检测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铁路轨道表面的缺陷进行自动化检测,提出了轨道表面缺陷检测的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一种利用图像灰度信息的快速、实时检测算法。实验验证了... 对铁路轨道表面缺陷进行检测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铁路轨道表面的缺陷进行自动化检测,提出了轨道表面缺陷检测的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一种利用图像灰度信息的快速、实时检测算法。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 表面缺陷 检测算法 实时
下载PDF
基于Hu不变矩特征的铁路轨道识别检测算法 被引量:22
3
作者 董昱 郭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70,共7页
针对当前铁路钢轨检测算法在识别中准确性和鲁棒性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Hu不变矩特征实现轨道线搜索,并以B样条曲线为拟合模型的钢轨自动检测方法。算法根据视频帧中钢轨的边缘特征,通过改进的霍夫变换识别并确定图像空间的轨道线消隐边... 针对当前铁路钢轨检测算法在识别中准确性和鲁棒性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Hu不变矩特征实现轨道线搜索,并以B样条曲线为拟合模型的钢轨自动检测方法。算法根据视频帧中钢轨的边缘特征,通过改进的霍夫变换识别并确定图像空间的轨道线消隐边界,完成近远景区的标定。针对近景区直轨,通过直线模型拟合;在远景区,采用可漂移检测窗通过比对Hu不变矩来提取轨道特征点,以最小二乘法实现B样条曲线模型拟合。并制定模型更新和切换原则自动跟踪轨迹线。实验结果表明:轨道线平均跟踪时间为0. 081 s,可以提高钢轨检测识别的精确性和鲁棒性,能够更好地解决曲线轨道的模型拟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前方环境理解 铁轨检测 Hu不变矩特征 可切换曲线模型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伤损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孙次锁 刘军 +1 位作者 秦勇 张玉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7,共7页
基于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通道设计、B显数据生成原理和钢轨伤损分类,对比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伤损识别与普通图像识别特点的不同,将检测数据视为由16个通道二进制矩阵叠加成的图像;设计包含1个输入层、3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2个全连接层... 基于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通道设计、B显数据生成原理和钢轨伤损分类,对比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伤损识别与普通图像识别特点的不同,将检测数据视为由16个通道二进制矩阵叠加成的图像;设计包含1个输入层、3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2个全连接层、1个输出层的深度学习架构,并通过噪声和通道预处理,将钢轨伤损的"物体检测"问题转换为"分类"问题。以某地人造钢轨伤损检测数据扩充后作为训练集,得到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伤损智能识别模型,以另一地的人造钢轨伤损检测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分析该模型的识别效果,并与钢轨探伤车既有系统识别结果和人工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伤损智能识别模型在准确率、误报率指标上均优于钢轨探伤车既有系统,达到人工分析的指标要求,提高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超声波 探伤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钢轨伤损识别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多线路钢轨扣件缺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俊博 黄雅平 +3 位作者 王胜春 赵鑫欣 邹琪 张兴园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5,共9页
提出基于在线学习策略的扣件区域定位算法,即根据轨道图像的先验知识和模板匹配方法定位扣件区域,利用在线学习策略动态地更新模板库,使算法能够在多线路的轨道图像中定位扣件区域,并自动标注扣件样本;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扣件... 提出基于在线学习策略的扣件区域定位算法,即根据轨道图像的先验知识和模板匹配方法定位扣件区域,利用在线学习策略动态地更新模板库,使算法能够在多线路的轨道图像中定位扣件区域,并自动标注扣件样本;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扣件缺损识别算法,即根据扣件区域图像的尺寸较小、图像内容相对单一的特点设计识别算法的网络结构,采用样本随机排序策略的数据增强方法,以减小样本数量失衡对识别性能的影响。基于多线路钢轨扣件试验数据集对检测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不同线路的轨道图像中精确定位扣件区域并识别扣件缺损,扣件区域定位平均检测率达到99.36%,扣件缺损识别平均精确率达到96.82%,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强的多线路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扣件 缺损检测 多线路 图像识别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视觉
下载PDF
基于钢轨图像频域特征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清勇 章华燕 +2 位作者 任盛伟 戴鹏 李唯一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通过统计分析钢轨图像中钢轨波磨线和背景线的傅里叶变换系数,发现波磨线的能量集中在频率比较低的区间,而背景线的能量分布比较分散。基于此钢轨图像的频域特征提出了新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并采用基于位置加权的钢轨定位算法... 通过统计分析钢轨图像中钢轨波磨线和背景线的傅里叶变换系数,发现波磨线的能量集中在频率比较低的区间,而背景线的能量分布比较分散。基于此钢轨图像的频域特征提出了新的钢轨波磨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并采用基于位置加权的钢轨定位算法,以快速从轨道图像中提取出钢轨的图像;然后基于钢轨图像每列的傅里叶变换特征,提出频率阈值法和累积能量阈值法2种钢轨波磨线识别算法;最后依据识别出的钢轨波磨线的连续性判定钢轨的波磨区间。结合实际线路的轨道图像,采用新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钢轨波磨检测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精准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2.19%和97.25%,比传统方法提高了约4%和11%,检测速度也提高了1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轨道检测 傅里叶变换 波磨线 波磨区间 图像频域特征
下载PDF
缺陷检测的稀疏表示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清勇 梁正平 +1 位作者 黄雅平 史忠植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9-1935,共7页
基于缺陷检测应用中图像的稀疏特性,提出了缺陷图像的稀疏表示模型以及基于稀疏性的缺陷分解算法.在该模型中,缺陷图像表示为图像背景、缺陷目标和噪声3种成分的叠加,并且图像背景和缺陷目标可以分别由对应的冗余字典稀疏表示;然后借鉴... 基于缺陷检测应用中图像的稀疏特性,提出了缺陷图像的稀疏表示模型以及基于稀疏性的缺陷分解算法.在该模型中,缺陷图像表示为图像背景、缺陷目标和噪声3种成分的叠加,并且图像背景和缺陷目标可以分别由对应的冗余字典稀疏表示;然后借鉴盲源分离原理和块协调松弛方法,实现缺陷目标成分的有效分解;最后,在钢轨表面擦伤检测应用中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缺陷检测 盲源分离 形态成分分析 轨道检测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同步注浆国内外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有智慧 李雪 +2 位作者 霍鹏 封坤 李希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83,共12页
同步注浆工艺作为盾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注浆效果对盾构掘进中的沉降控制与及时包裹管片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壁后同步注浆的作用进行分析,系统总结同步注浆浆液类型与要求,对比分析3种常用浆液优缺点,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探讨浆液需求及... 同步注浆工艺作为盾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注浆效果对盾构掘进中的沉降控制与及时包裹管片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壁后同步注浆的作用进行分析,系统总结同步注浆浆液类型与要求,对比分析3种常用浆液优缺点,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探讨浆液需求及发展方向。统计国内已建35个地铁盾构施工案例,分析地铁施工采用盾构机类型及管片尺寸,简要分析盾构隧道同步注浆中的热点问题并展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浆液种类需根据地层条件进行选取,国内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同步注浆采用单液浆(惰性浆液、可硬性浆液)较多,盾构隧道施工同步注浆双液浆开始逐渐推广,国外盾构隧道施工同步注浆已逐渐向双液浆转变;壁后注浆准确探测与评价对于注浆效果的反馈与地层变形敏感地区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含水量大于30%的地层、渗透性极高地层、软弱不均地层且周围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建议采用双液浆同步注浆施工或辅以克泥效特殊浆液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同步注浆 惰性浆液 双液浆 雷达探测
下载PDF
基于分段曲线模型的铁路轨道检测算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碧 董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5-363,共9页
针对现有铁路轨道检测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线和双曲线相结合的分段曲线模型实现轨道线的检测、跟踪与验证。本算法首先依据轨道图像的边缘信息,通过多约束条件下的Hough变换初步检测轨道位置,确定轨道线... 针对现有铁路轨道检测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线和双曲线相结合的分段曲线模型实现轨道线的检测、跟踪与验证。本算法首先依据轨道图像的边缘信息,通过多约束条件下的Hough变换初步检测轨道位置,确定轨道线消隐边界并标定近远景区域。然后,在近景区域,采用直线模型实现前方直轨拟合;在远景区域,融合轨间距离、轨道方向和像素灰度等先验知识构造边界置信度函数,设定可漂移窗口搜索算法完成特征点提取,以最小二乘法进行双曲线模型拟合。最后,依据模型切换及窗口搜索策略完成轨道线的跟踪。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弯轨描述问题,而且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前方环境理解 铁轨检测 分段曲线模型 消隐点估计
下载PDF
光电式钢轨磨损实时检测系统 被引量:14
10
作者 丁大尉 纪淑波 王立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采用近红外线状光源、CCD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钢轨磨损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应用三圆柱光学透镜联合对一点式激光进行色散,得到光强分布较均匀的线状激光光源。用高分辨率(752×782)CCD面阵摄像机实时采集钢轨扫描图像,经... 采用近红外线状光源、CCD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钢轨磨损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应用三圆柱光学透镜联合对一点式激光进行色散,得到光强分布较均匀的线状激光光源。用高分辨率(752×782)CCD面阵摄像机实时采集钢轨扫描图像,经过A/D变换输出给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根据钢轨的形状和特点,选用最佳的模型和计算方案进行图像处理,对照标准钢轨断面图像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钢轨面的磨损值,判断钢轨受伤程度。系统在限速80 km.h-1条件下对钢轨断面的实时检测结果表明,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精度达到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检测系统 磨损 线状光源 计算机图像处理
下载PDF
基于移动激光扫描三维点云的限界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亚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48,共5页
针对传统城市轨道交通限界检测方法无数据留存、作业难度大的不足,提出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的方法进行限界检测。通过对扫描数据、惯导数据及里程数据的融合处理,得到按线路里程展开的三维激光点云。再根据扫描中心与钢轨间的固定几何位置... 针对传统城市轨道交通限界检测方法无数据留存、作业难度大的不足,提出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的方法进行限界检测。通过对扫描数据、惯导数据及里程数据的融合处理,得到按线路里程展开的三维激光点云。再根据扫描中心与钢轨间的固定几何位置关系,快速分割出钢轨点云,采用经改进的迭代最近点算法将钢轨点云与标准钢轨断面模型进行精确配准,提取左右轨轨顶面中心坐标,实现点云数据与建筑限界模型的叠加,并开展侵限点分析。采用2.4 km线路的实测点云数据对所述方法进行了验证,左轨精确配准误差均值4.53 mm、右轨精确配准误差均值4.76 mm,分析出的侵限断面与限界检测车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处理精度高,分析结果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限界检测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限界检测 移动激光扫描 三维点云 ICP 精度
下载PDF
超声波在钢轨探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金萍 任建平 《山西电子技术》 2006年第3期52-53,共2页
超声波探伤技术是超声波特性与现代电子技术以及微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钢轨探伤的实际出发,将超声波技术运用于现代钢轨探伤中,阐述了超声波探伤的一般原理,分析了超声波在钢轨探伤中优越性,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超声波 钢轨 探伤
下载PDF
钢轨探伤车探伤作业系统自主化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国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4-126,共3页
在钢轨探伤车长期应用过程中发现,探伤作业系统探轮更换困难,在数据量大时上位机会死机,探轮对中状态受铁屑、钢轨磨耗影响较大,对螺孔裂纹存在漏报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大操作空间的探轮承载机构,采用基于PXI总线的超声检测子系... 在钢轨探伤车长期应用过程中发现,探伤作业系统探轮更换困难,在数据量大时上位机会死机,探轮对中状态受铁屑、钢轨磨耗影响较大,对螺孔裂纹存在漏报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大操作空间的探轮承载机构,采用基于PXI总线的超声检测子系统及探轮激光对中方式研制了自主化探伤作业系统。为验证该系统的效果,进行了标定线试验和实际线路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化探伤作业系统探轮更换容易,试验中未发现死机现象,探轮对中状态不受铁屑及水的影响,提高了伤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超声波 探伤 PXI总线 激光对中
下载PDF
钢轨探伤车漏检伤损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秦怀兵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朔黄铁路正线钢轨探伤目前采用探伤车及探伤仪交叉作业、周期交替、优势互补的模式,同时对探伤车及探伤仪检测数据实行一体化管理,逐月分析比对2种方式的探伤数据。分析表明,探伤车和探伤仪均存在漏检钢轨伤损的问题;2年来探伤车累计漏... 朔黄铁路正线钢轨探伤目前采用探伤车及探伤仪交叉作业、周期交替、优势互补的模式,同时对探伤车及探伤仪检测数据实行一体化管理,逐月分析比对2种方式的探伤数据。分析表明,探伤车和探伤仪均存在漏检钢轨伤损的问题;2年来探伤车累计漏检钢轨重伤109处,其中因探伤车系统原因导致的漏检伤损占82%,主要原因包括自动对中不良、超声波晶片入射角度不合理等。针对漏检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伤车 钢轨伤损 漏检 原因及对策
下载PDF
基于增强磁场涡流的高速轨道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鹏 曾泓茗 +3 位作者 朱晨露 王平 耿明 许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4-459,466,共7页
在高速轨道运输领域中,电涡流检测以其非接触、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钢轨表面缺陷的检测,然而,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涡流检测很难探测出内部伤损。提出了一种增强磁场涡流以抑制趋肤效应的方法:在涡流检测线圈之上增加一个通... 在高速轨道运输领域中,电涡流检测以其非接触、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钢轨表面缺陷的检测,然而,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涡流检测很难探测出内部伤损。提出了一种增强磁场涡流以抑制趋肤效应的方法:在涡流检测线圈之上增加一个通入直流电流的U形电磁铁,用磁轭导磁到钢轨以增强磁轭下的磁场。通过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增强磁场后涡流渗透深度的改变,同时仿真研究了磁轭的提离和间距对检测效果的影响。搭建了高速轨道检测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增强磁场涡流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大背景磁场能够使涡流检测到深层次的缺陷并可以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检测 涡流检测 趋肤效应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基于CMOS线阵相机地铁隧道裂缝快速检测系统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晓军 白韶红 +2 位作者 啜丙强 陈荣昌 江瀑 《路基工程》 2015年第3期185-190,共6页
使用CMOS线阵相机系统如何快速检测地铁隧道裂缝,以北京地铁1号线大望站—南礼士路站和其它相关站区,对CMOS线阵相机检测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MOS线阵相机及图像处理系统,将相机及光源系统安装在检测车尾外部,不间断电源、... 使用CMOS线阵相机系统如何快速检测地铁隧道裂缝,以北京地铁1号线大望站—南礼士路站和其它相关站区,对CMOS线阵相机检测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MOS线阵相机及图像处理系统,将相机及光源系统安装在检测车尾外部,不间断电源、计算机服务器和发电机等配套设备安装在检测车内部,由铁路轨道车作为牵引动力,在采取一系列操作程序和改进措施后,能够实现隧道病害裂缝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隧道 裂缝 快速检测 计算机视觉 CMOS线阵相机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钢轨轨廓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家梁 朱洪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92-1498,共7页
针对传统的机械式测量钢轨轨廓精度不高、可靠性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钢轨轨廓检测技术。从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数据滤波、坐标变换、拟合匹配、误差检测等方法,实现对钢轨的全自动在线检测。通过工程试验证明,... 针对传统的机械式测量钢轨轨廓精度不高、可靠性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钢轨轨廓检测技术。从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数据滤波、坐标变换、拟合匹配、误差检测等方法,实现对钢轨的全自动在线检测。通过工程试验证明,该检测技术重复性精度能达到0.03 mm,能够满足铁路上对于钢轨轨廓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轨廓 激光传感器 拟合匹配 在线检测 高精度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车站股道分配方案瓶颈识别 被引量:8
18
作者 贾文峥 毛保华 +2 位作者 何天键 刘海东 杨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6期136-141,共6页
已有的求解股道分配问题的方法很少探讨强壮性,得到的股道分配方案中会有一些瓶颈.要对这些瓶颈进行局部优化,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探测这些瓶颈.本文首先利用Petri网技术将一个股道分配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动态模型,然后对每一项列车作业... 已有的求解股道分配问题的方法很少探讨强壮性,得到的股道分配方案中会有一些瓶颈.要对这些瓶颈进行局部优化,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探测这些瓶颈.本文首先利用Petri网技术将一个股道分配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动态模型,然后对每一项列车作业进行扰动分析,并利用全部列车的出发晚点时间来识别瓶颈.最后,对一个衔接6个方向的车站平面图和一个持续时间约30分钟的股道分配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最小缓冲时间为21秒;方案中存在两处瓶颈,缓冲时间分别为57秒和44秒,这表明最小缓冲时间所对应的列车作业区域不一定是方案的瓶颈.这种方法为强壮性优化以及多方案比选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站 股道分配方案 瓶颈识别 PETRI网
下载PDF
基于PCA模式和颜色特征的钢轨表面缺陷视觉显著性检测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姮 王曼 +1 位作者 张华 刘桂华 《自动化仪表》 CAS 2017年第1期73-76,共4页
针对现有机器视觉缺陷检测方法存在缺陷显著性不明显、鲁棒性较弱等问题,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PCA)模式和颜色特征相融合的钢轨表面缺陷视觉显著性检测方法。为解决传统模式特征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对PCA模式特征进行改进。利用缺陷图块的... 针对现有机器视觉缺陷检测方法存在缺陷显著性不明显、鲁棒性较弱等问题,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PCA)模式和颜色特征相融合的钢轨表面缺陷视觉显著性检测方法。为解决传统模式特征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对PCA模式特征进行改进。利用缺陷图块的颜色特征与锈迹、斑痕等普通图块的差别较大这一特点,对钢轨表面缺陷进行显著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处理不同形状的轧疤、轧痕类缺陷,缺陷显著性效果较好,能准确地显示缺陷形状、位置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高斯分布 PCA模式特征 颜色特征 机器视觉 显著性检测 图像识别
下载PDF
钢轨断面轮廓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济松 高春雷 王发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6,92,共4页
为满足铁路部门不同的市场需求,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钢轨断面轮廓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基于光学成像原理的钢轨断面轮廓动态检测设备,并对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的静态检测设备的研制进行了探讨。动态检测设备主要适用于铁路钢轨断面轮... 为满足铁路部门不同的市场需求,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钢轨断面轮廓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基于光学成像原理的钢轨断面轮廓动态检测设备,并对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的静态检测设备的研制进行了探讨。动态检测设备主要适用于铁路钢轨断面轮廓病害的快速查找;静态检测设备则适用于铁路钢轨,特别是道岔区域钢轨轮廓的智能化、高精度检测,利于铁路部门精细化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轮廓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