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3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185
1
作者 姜保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6-239,共4页
近年来,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针对各种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出现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手段不断完善。本文对桡骨远端的解剖、分类方法、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外固定、经皮穿针术、外固定架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关... 近年来,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针对各种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出现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手段不断完善。本文对桡骨远端的解剖、分类方法、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外固定、经皮穿针术、外固定架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关节镜技术以及植骨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几点看法:A型(AO分型)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对B型和C1型骨折在手法复位不满意的情况下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对C2和C3型骨折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干骺端粉碎无法进行钛板内固定时,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并视术中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克氏针内固定;对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采用LCP内固定,具体视骨折的骨缺损情况及骨质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骨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 骨折固定术 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5
2
作者 张殿英 姜保国 +2 位作者 傅中国 徐海林 王天兵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 (locking compressionplate ,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人 19例 ,按AO内固定原则并根据桡骨的解剖外形 ,使用纯钛斜T形LCP行内固定治疗...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 (locking compressionplate ,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人 19例 ,按AO内固定原则并根据桡骨的解剖外形 ,使用纯钛斜T形LCP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 6~ 10个月 ,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优 17例、良 2例 ,总优良率为 10 0 %。结论 采用斜T形LCP能够用于治疗B、C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 ,术中副损伤少 ,血运破坏小。尤其对于不稳定的、难治性的骨质疏松性的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能够牢固维持术中恢复的解剖形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 外科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初步报告 被引量:89
3
作者 王钢 任高宏 +2 位作者 王华民 陈滨 裴国献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9月,采用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6例(1例双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其中男4例,女2例,患者平均37.6岁。按AO分类,B3型1侧,C1型3侧,C2型3侧。结果 ...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9月,采用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6例(1例双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其中男4例,女2例,患者平均37.6岁。按AO分类,B3型1侧,C1型3侧,C2型3侧。结果 全部6例获得7~15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周。按改良的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料医院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6例7侧功能评定均为优,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早期切开复位AO新型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LCP 治疗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并发症 功能锻炼
原文传递
T型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3
4
作者 贡小英 荣国威 +2 位作者 安贵生 王岩 栗景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本组 4 5例均采用T型钢板固定 ,其中 15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 平均随访 2 5 3 6个月 ,远期疗效优良者 4 1例 ( 1例双... 目的 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本组 4 5例均采用T型钢板固定 ,其中 15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 平均随访 2 5 3 6个月 ,远期疗效优良者 4 1例 ( 1例双侧 ) ,优良率 91 11%。 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 ,并因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这类骨折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后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 ,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T型钢板
原文传递
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81
5
作者 贡小英 荣国威 +4 位作者 安贵生 高志强 王岩 张国柱 汤文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总结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经掌侧入路治疗129例(140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77例,女52例;年龄15~76岁,平均43.7岁.按照Cooney通用分类法,Ⅱ型... 目的总结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经掌侧入路治疗129例(140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77例,女52例;年龄15~76岁,平均43.7岁.按照Cooney通用分类法,Ⅱ型骨折36侧,Ⅲ型7侧,Ⅳ型97侧.新鲜骨折105侧,陈旧骨折35侧.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关节外复位,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108侧有明显骨缺损者同时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采用单纯'T'形钢板螺钉内固定32侧,'T'形钢板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57侧,单纯带关节外固定架固定13侧,带关节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38侧.结果术后功能恢复时间2~6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12~40个月,平均23.6个月.优91侧,良38侧,可10侧,差1侧,远期优良率92.1%.结论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优点:(1)手术损伤相对小,不影响桡骨远端的骨性及腱鞘结构;(2)桡骨掌侧面平坦,易于操作;(3)手术操作不进入关节,不损伤掌侧韧带结构,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4)复位效果好;(5)植骨不会漏入背侧软组织中;(6)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内、外固定均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侧入路 关节 并发症 疗效分析 复位 入关 年龄 操作
原文传递
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7
6
作者 安贵生 荣国威 贡小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3-205,208,共4页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28例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其中19例应用克氏针固定,4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随访时间3~22个月,按改良的Mcbride评分标准,远期疗效优良者25例,优良率89.28%。结论桡骨远...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28例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其中19例应用克氏针固定,4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随访时间3~22个月,按改良的Mcbride评分标准,远期疗效优良者25例,优良率89.28%。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并因石膏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这类骨折应尽早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是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术后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对远期功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桡骨短缩程度和关节解剖复位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不稳定骨折 治疗 骨折固定术 桡骨骨折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郭世明 石玲玲 +1 位作者 郭志民 林燕萍 《中医正骨》 2015年第4期15-20,共6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4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9例。男32...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4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9例。男32例,女41例;年龄60~79例,中位数69岁;左侧27例,右侧46例;按照桡骨远端骨折的 AO 分类,A3型18例、B2型8例、B3型12例、C1型19例、C2型16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和尺偏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及骨折愈合后6个月的前臂旋前角度、前臂旋后角度及 Robbins 腕关节评分。结果: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均小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9.75±1.04)周,(11.83±0.75)周,t =17.280,P =0.001;9.88&#176;±1.47&#176;,12.43&#176;±1.27&#176;,t =10.509,P =0.007;21.13&#176;±0.85&#176;,22.72&#176;±0.66&#176;,t =14.350,P =0.003]。骨折愈合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及 Robbins 腕关节评分均低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25.63&#176;±6.72&#176;,51.17&#176;±8.93&#176;,t =37.555,P =0.000;22.13&#176;±4.58&#176;,51.33&#176;±5.72&#176;,t =113.150,P =0.000;(3.88±0.64)分,(6.00±0.59)分,t =67.632,P =0.000];骨折愈合后6个月2组患者前臂旋前、旋后角度及 Robbins 腕关节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7.50&#176;±6.74&#176;,81.50&#176;±4.60&#176;,t =1.554,P =0.236;73.63&#176;±5.71&#176;,73.50&#176;±1.87&#176;,t =0.003,P =0.960;(7.63±0.92)分,(8.00±1.06)分,t =1.479,P =0.236]。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正骨手法 石膏 外科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对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稳定性的评价 被引量:48
8
作者 李绍良 贡小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59-762,共4页
目的对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稳定性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急诊接受闭合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分别在1、2、4周时复查。患者在整复前后及每次复查均接受标准的正侧位X线检查。采用Cooney分... 目的对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稳定性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急诊接受闭合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分别在1、2、4周时复查。患者在整复前后及每次复查均接受标准的正侧位X线检查。采用Cooney分型对这些骨折分类,并在每张X线上精确测量移位值,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并标记桡腕关节面的分离和塌陷。结合Lidstrom评分系统,将拆除石膏后的影像学效果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两组。最后应用Pearson Chi-Square test,likelihood test,Kendall correlation analysis对不同Cooney分型的影像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03例骨折有69.9%经保守治疗后效果可接受。其中Cooney分型1型,2型,3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经保守治疗效果较满意。达到可以接受效果的比例分别为:90%,88.5%,88.9%。4型骨折中只有28.1%经保守治疗后达到可以接受的标准。不同Cooney分型经保守治疗后的效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2型骨折中有19例(36.8%)在保守治疗后残留移位,其中84.2%的骨折在石膏固定1周内移位。4型骨折中21例(65.6%)在保守治疗后残留有关节面的移位,同样有85.7%的骨折在石膏固定1周内移位。结论大部分桡骨远端骨折经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Cooney分型中的1型、2型、3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较稳定,所以治疗应首选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但4型极不稳定,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比例较高,最好采用手术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应该重视这类骨折在手法复位后1~2周内的复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 石膏 外科
原文传递
掌侧与背侧入路钢板置入固定修复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51
9
作者 张屹 杨拓 +4 位作者 李辉 邓桢翰 杨烨 曾超 雷光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2期3560-3566,共7页
背景:掌背侧入路钢板置入固定修复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用的钢板置入固定形式,其固定后并发症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有争议。目的:比较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钢板置入固定修复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及手工... 背景:掌背侧入路钢板置入固定修复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用的钢板置入固定形式,其固定后并发症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有争议。目的:比较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钢板置入固定修复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止至2012年8月25日。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掌背侧入路钢板置入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比较的临床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使用RevMan 5.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共12个,累计952例患者。结果显示,两种入路钢板置入固定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掌侧入路置入钢板置入固定比背侧入路置入钢板固易发生神经病变[相对危险度=2.19,95%置信区间:1.27-3.76,P<0.05]与腕管综合征[相对危险度=4.56,95%置信区间(1.02-20.44),P<0.05],较少发生肌腱刺激症[相对危险度=0.38,95%置信区间(0.17-0.86),P<0.05]。结果说明,与掌侧入路钢板置入相比,背侧入路钢板置入固定后并发神经病变与腕管综合征的概率较低,而肌腱刺激症则较高,而其他并发症两者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桡骨远端骨折 并发症 背侧入路 掌侧入路 固定 神经性病变 腕管综合征 肌腱刺激症 总体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邓迎生 王秋根 +5 位作者 张秋林 纪方 蔡晓冰 唐昊 吴剑宏 汪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20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减少结构性植骨、避免肌腱激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掌侧和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7
11
作者 陈昌红 周荣魁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对背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病例47例。男21例,女26例;年龄39~73岁。所有患者分为2组:采用掌侧入路掌侧钢板...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对背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病例47例。男21例,女26例;年龄39~73岁。所有患者分为2组:采用掌侧入路掌侧钢板内固定(A组)32例,锁定钢板27例,普通"T"形钢板5例,其中4例联合应用背侧克氏针内固定;采用背侧钢板内固定(B组)15例,其中锁定钢板7例,普通"T"形钢板8例。术后从腕关节功能、X线评分及并发症等方面对掌侧和背侧钢板2种固定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掌侧和背侧钢板固定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均明显改善;2组术后1周与术后半年比较,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均无明显丢失。术后A组正中神经牵拉伤1例,切口感染1例,肌腱粘连2例;B组切口红肿感染1例,肌腱粘连1例,拇长伸肌腱刺激3例;掌侧钢板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背侧钢板内固定。腕关节功能评价:A组优1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B组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掌侧钢板内固定与背侧钢板内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掌侧钢板内固定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而肌腱损害等并发症较背侧钢板固定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 被引量:46
12
作者 唐佩福 梁雨田 +7 位作者 黄鹏 陶笙 郭义柱 张群 梁向党 崔庚 杨明玉 王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6月~2005年5月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67~81岁,平均74岁。按AO分类标准:B2型2例,B3型3例,C1型... 目的探讨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6月~2005年5月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67~81岁,平均74岁。按AO分类标准:B2型2例,B3型3例,C1型2例,C2型5例,C3型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病例均采用掌侧入路,术中不显露背侧组织,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Osteoset)。术后功能康复时间6~30周,平均12.3周。术后第1天开始被动活动腕关节,1周后主动活动,功能锻炼。结果13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13.2个月(4~2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周。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牢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因长期固定而导致的骨量丢失,避免腕关节的僵硬程度,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老年 掌侧入路
原文传递
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43
13
作者 白建忠 俞思勤 +1 位作者 陈舰 郁凯乐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AO分类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93例B、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随访 2年以上。优良率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为 82 0 5... 目的 探讨AO分类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93例B、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随访 2年以上。优良率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为 82 0 5 %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为 81 82 %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组为 80 95 %。结论 手法复位能达到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并经石膏固定可达到良好固定者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B1、B3 、C1型中的Colles骨折应采用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B2 、C1、C2 型中的Simth骨折应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C3 型骨折因干骺端粉碎应采用松质骨移植恢复桡骨的长度 ;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的患者避免用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Mason 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被引量:44
14
作者 刘万军 王维光 +5 位作者 刘云鹏 刘永厚 蒋玉贵 王海 孙冰 褚楷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桡骨小头切除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83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58例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28例行桡骨小头切除术,3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肘、腕关... 目的比较研究桡骨小头切除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83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58例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28例行桡骨小头切除术,3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肘、腕关节的疼痛、运动、肌力、X线表现,以及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分别平均随访10年和5.5年,切除组平均肘关节痛觉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18.7分,内固定组23.5分(P<0.01);切除组肘关节伸直角度平均-12.4°,内固定组平均-5.8°(P<0.01);切除组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活动度与内固定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伸肘、旋前以及旋后肌力减弱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切除组提携角平均增大8.7°、桡骨移位2.1mm,内固定组分别为1.3°和0.3mm,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切除组Brod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0.3分,内固定组91.3分(P<0.01)。结论与桡骨小头切除术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关节活动范围、得到较大的肌力恢复以及较好的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 骨折固定术 切除
原文传递
掌侧切口和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AO/ASIF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4
15
作者 王家骐 张鹏 +2 位作者 黄祖成 饶志涛 王树青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掌侧切El和解剖型钛板治疗AO/ASIF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t1年6月采用腕掌侧切口和解剖型钛板治疗AO/ASIFC型桡骨远端骨折47例,其中C1型17例、c2型2l例、C3型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 目的探讨腕关节掌侧切El和解剖型钛板治疗AO/ASIF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t1年6月采用腕掌侧切口和解剖型钛板治疗AO/ASIFC型桡骨远端骨折47例,其中C1型17例、c2型2l例、C3型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3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5年(1~2.3年)的随访。患者中未发生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腕管综合征、肌腱激惹、正中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见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术后1年平均掌倾角为(7.5±1.8)°,尺偏角为(19.8±2.7)°。按照改良McBride评价标准评定:优1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经掌侧切口解剖型钛板治疗AO/ASIF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入路 腕关节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2
16
作者 张秋林 王秋根 +7 位作者 纪方 王万宗 汤旭日 禹宝庆 陆晴友 唐昊 吴剑宏 张春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3月,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以及切开复位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3月,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以及切开复位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3例66侧。术中进行自体骨移植17侧。结果63例患者中有58例60侧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平均14个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27侧,良20侧,可9侧,差4侧。并发症包括钉道感染5侧,骨干部骨不连1侧,腕管综合征1侧,创伤性骨关节炎2侧。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每一种方法应掌握好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外固定器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内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曹露 顾海俊 +1 位作者 王赤宇 李晓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23-328,共6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2008年)、Embase(1980-2008年)、Biomed Cent...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2008年)、Embase(1980-2008年)、Biomed Central(1997-2008年)、Ovid(1993-2008年)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8年)、万方数据库(1993-2008年)、维普数据库(1993-2008年)。搜集不稳定性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报告。按照文中所述纳入标准收集后进行比较。利用RevMan 4.2统计学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共纳入56篇文献,其中石膏外固定组21篇文献(967例患者),内固定组35篇文献(1672例患者)。结果发现,内固定组在握力、腕部活动范围、放射学指标以及功能评分上均显著优于石膏组(95%可信区间无重叠)。而在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上两者无统计学差异(95%可信区间有重叠)。石膏外固定组腕管综合征、骨折再移位发生率、治疗失败率较高,而内固定组发生肌腱并发症的比例较高(95%可信区间无重叠)。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但由于老年患者对功能要求较低,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大多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的选择应慎重,应尊重患者的主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 保守治疗 内固定 META分析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张殿英 傅中国 +1 位作者 王天兵 姜保国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对比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及AO普通T型板钉系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31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72例(73侧),采用Sarmiento改良... 目的对比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及AO普通T型板钉系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31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72例(73侧),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CW评分)进行术后功能评分,并比较LCP(I^P组)及AO普通T型板钉系统(普通组)内固定术后两组腕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6年,平均25.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GW评分LCP组平均1.98分,普通组平均1.4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患者满意度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绝大部分复位失败的桡骨远端A型骨折、移位明显的B型骨折及C型骨折,应用AO普通T型板钉固定就可满足手术需要,而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的粉碎性C型骨折,LCP的内固定效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板钉固定 LCP
原文传递
Metaizeau法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39
19
作者 谢丰 俞辉国 +2 位作者 童学波 沈丽萍 徐伟珏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69-371,共3页
目的应用并总结Metaizeau法治疗明显移位的小儿桡骨颈骨折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初步的临床研究。方法2003年5月到2004年8月共收治O’brien分型为Ⅱ、Ⅲ型的儿童桡骨颈骨折患儿7例,男5例,女2例;其中Ⅱ型4例、Ⅲ型3例,平均年龄12岁;平均... 目的应用并总结Metaizeau法治疗明显移位的小儿桡骨颈骨折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初步的临床研究。方法2003年5月到2004年8月共收治O’brien分型为Ⅱ、Ⅲ型的儿童桡骨颈骨折患儿7例,男5例,女2例;其中Ⅱ型4例、Ⅲ型3例,平均年龄12岁;平均随访9个月。采用Metaizeau法治疗O’brienⅡ、Ⅲ型骨折。桡骨远端干骺端打入预弯过的克氏针直至桡骨头,将桡骨头复位并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周,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儿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无桡骨头过度生长,无桡骨头骨骺早闭及骨桥形成,无关节周围异位钙化灶,功能活动良好。并发症为局部钢针刺激皮肤引起疼痛,以及暂时性的桡背侧皮肤麻木。另外有2例因骨折III型移位(移位在80°左右),手术中另一枚克氏针先将桡骨头部分复位后再用Metaizeau法进行复位获得成功。结论Metaizeau法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是一种微创,疗效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颈骨折 儿童 治疗 初步 2003年5月 2004年 桡骨头 临床研究 平均年龄 Ⅲ型骨折 桡骨远端 石膏固定 功能锻炼 过度生长 骨桥形成 骨骺早闭 关节周围 功能活动 皮肤麻木 手术方法 克氏针 移位 12岁 干骺端 钙化灶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弹性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1
20
作者 张鑫 罗聪 +4 位作者 李明 刘星 刘传康 曹豫江 瞿向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 比较弹性髓内钉(TEN)与钢板治疗较大年龄(>10岁)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4年儿童尺桡骨双骨折47例(50侧),其中TEN组30侧,钢板组20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开放/闭合复位比例、内固定取出时间、术后并... 目的 比较弹性髓内钉(TEN)与钢板治疗较大年龄(>10岁)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4年儿童尺桡骨双骨折47例(50侧),其中TEN组30侧,钢板组20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开放/闭合复位比例、内固定取出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及前臂骨折治疗效果(按Anderson法). 结果 TEN组手术时间为94.3 min,钢板组为120.5 min(P <0.05).TEN组内固定取出时间为210.8 d,钢板组为264.3 d(P <0.05).TEN组开放/闭合复位占66.7%,闭合复位占33.3%,钢板组开放复位为10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及骨折治疗效果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较大年龄(>10岁)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时,对于移位不明显的闭合性骨折,可应用TEN内固定;而对于移位较明显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能降低骨折畸形愈合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