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铀矿区地下水及其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孙占学 刘媛媛 +1 位作者 马文洁 高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8-167,共10页
随着核电的发展和铀矿冶业的复兴,铀矿区地下水及其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简要分析了铀矿采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国际上饮用水中铀的限值标准,简要评述了地下水放射性污染及其生态影响、铀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 随着核电的发展和铀矿冶业的复兴,铀矿区地下水及其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简要分析了铀矿采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国际上饮用水中铀的限值标准,简要评述了地下水放射性污染及其生态影响、铀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铀污染地下水的数值模拟、地下水铀污染修复技术,以及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与铀矿冶相关的环保政策和辐射防护法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中国铀矿区地下水及其生态安全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开采 地下水 放射性污染 生态安全
下载PDF
土壤放射性污染的来源、积累和迁移 被引量:31
2
作者 董武娟 吴仁海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年第2期83-87,共5页
土壤放射性污染的人为来源包括核试验、核武器制造、核能生产和核事故、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应用、矿物的开采、冶炼和应用。分析影响土壤放射性污染物质在动植物中积累和迁移的因素 ,包括气候与地形、放射性核素的形态和性质、土壤性... 土壤放射性污染的人为来源包括核试验、核武器制造、核能生产和核事故、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应用、矿物的开采、冶炼和应用。分析影响土壤放射性污染物质在动植物中积累和迁移的因素 ,包括气候与地形、放射性核素的形态和性质、土壤性质、植物种类、肥料、化学添加剂和人类的耕种。对国内外土壤放射性污染的研究动态进行初步综述 ,国内外对1 3 7Cs和90 Sr研究比较透彻 ,但缺乏土壤微生物、阳离子交换量、温度等对土壤放射性污染物质在动植物中的积累和迁移影响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 人工来源 土壤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土壤放射性污染的生态效应及生物修复 被引量:33
3
作者 孙赛玉 周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23-528,共6页
放射元素半衰期长,放射性污染物进入土壤会危害农业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本文介绍了土壤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环境生态效应,阐述了土壤放射性污染的生物修复途径、修复方法、修复机理和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指出生物... 放射元素半衰期长,放射性污染物进入土壤会危害农业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本文介绍了土壤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环境生态效应,阐述了土壤放射性污染的生物修复途径、修复方法、修复机理和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指出生物修复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关键,即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筛选核素积累植物和超积累植物,通过构建基因工程技术筛选、改造对放射性核素具有高度亲和力且对环境友好的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放射性污染 生态效应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下载PDF
壳聚糖在环境污染防治上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姜传福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3-35,共3页
对壳聚糖的提取和它在工业污水、核污染等方面的环境污染防治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其优点在于壳聚糖作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治污效果好 。
关键词 壳聚糖 甲壳素 环境污染 污染防治 核污染 工业污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日本福岛核事故所致北京地区放射性污染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娄云 万玲 +6 位作者 马永忠 李慧娟 孟庆华 孔玉侠 朱维杰 武大鹏 崔力萌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调查日本福岛核事故所致北京地区的放射性污染情况,为政府制订及时有效的防控策略和处理机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 启动核应急监测体系,按照相应的监测规程和技术规范,对北京地区的空气、雨水、地表水和蔬菜的放射性污染水平... 目的 调查日本福岛核事故所致北京地区的放射性污染情况,为政府制订及时有效的防控策略和处理机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 启动核应急监测体系,按照相应的监测规程和技术规范,对北京地区的空气、雨水、地表水和蔬菜的放射性污染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 北京地区大气存在明显放射性污染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事故后的15~41 d, ^131I放射性浓度在事故后22 d达到最高值,为5.89 mBq/m3,137Cs和134Cs的放射性浓度于事故后20 d形成了明显的高峰区,均低于^131I峰值1个数量级以上;潮白河水总β放射性水平为0.314~0.602 Bq/L。结论 日本福岛核事故所致北京地区的放射性污染尚未对本地区居民产生明显的健康影响,但还需对核事故造成污染的远期情况进行持续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福岛核事故 放射性污染 北京地区 应急监测
原文传递
干冰喷射去除表面放射性污染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烨 谭昭怡 +3 位作者 张东 卢传霞 张鹏昊 杨杨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47,共6页
为有效去除需复用部件表面放射性污染,开发了一种去污效率高、对基材损伤小且二次废物产生量小或二次废物易于处理的去污装置和方法。将干冰清洗技术移植用于放射性表面污染的去除,对干冰去污技术从喷射去污到去污后二次废物收集、处理... 为有效去除需复用部件表面放射性污染,开发了一种去污效率高、对基材损伤小且二次废物产生量小或二次废物易于处理的去污装置和方法。将干冰清洗技术移植用于放射性表面污染的去除,对干冰去污技术从喷射去污到去污后二次废物收集、处理进行闭环设计,形成了一整套干冰去污—气体净化的系统装置。采用该系统装置开展了去污条件实验,获得了既可实现高效去污又不损伤基材的去污参数,通过测量被去污物件表面温度、压力变化,干冰喷射后表面形貌表征等方法验证了去污过程对基体材料损伤轻微。将干冰喷射+尾气净化这一新型去污技术应用于现场复用金属部件去污,验证了该技术既具有高效的去污及气溶胶净化效果,同时又具有二次废物产生量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冰 放射性污染 去污 验证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cute radioactive enteritis with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被引量:9
7
作者 Rui Wang Wei Yuan +4 位作者 Qiang Zhao Peng Song Ji Yue Shi-De Lin Ting-Bao Zhao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12期968-971,共4页
Objective:To tes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rat acute radioactive enteritis and thus in provide clinical therapeutic basis for radiation sickness.Methods:Human umbil... Objective:To tes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rat acute radioactive enteritis and thus in provide clinical therapeutic basis for radiation sickness.Methods: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cultivated in vitro and the model of acute radioactive enteritis of rats was established.Then,the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rats via tail vein.Visual and histopathiological changes of the experimental rats were observed.Results:After the injection,the rats in the prevention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had remarkably better survival statu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former also had better intestinal mucosa structure,more regenerative cells and stronger proliferation activity than the latter.Conclusions: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ve a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 on acute radioactive enteritis in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CUTE radioactive ENTERITIS Rat
下载PDF
耐辐射基因工程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建龙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7-260,共4页
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微球菌,非致病菌,可以应用于放射性核素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由于一般的微生物对辐射非常敏感,因此不能用于既存在放射性核素,又存在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场所。利用物理化学方法... 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微球菌,非致病菌,可以应用于放射性核素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由于一般的微生物对辐射非常敏感,因此不能用于既存在放射性核素,又存在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场所。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清除这类污染,其价格非常昂贵。利用微生物修复这类环境是一种具有活力的替代技术。基因工程手段可以解除微生物固有的一些物理、化学和生理方面的限制。在辐射成为限制微生物生存和发挥其功能的情况下,利用基因改造的Deinococcusradiodurans进行环境修复是一种具有实用潜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辐射球菌 基因工程菌 放射性污染 复合污染 生物修复 环境生物技术
下载PDF
土壤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及修复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思 安莲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4-177,共4页
介绍了造成土壤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比较几种主要的放射性污染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植物修复方法、微生物修复方法,发现物理和化学以及微生物的修复方法容易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价格昂贵并且操作复杂;而植物修复... 介绍了造成土壤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比较几种主要的放射性污染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植物修复方法、微生物修复方法,发现物理和化学以及微生物的修复方法容易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价格昂贵并且操作复杂;而植物修复法对环境更为友好,价格便宜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放射性污染 来源 修复方法
下载PDF
Impacts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on the China Seas: Evaluation based on anthropogenic radionuclide 137Cs 被引量:10
10
作者 WU JunWen ZHOU KuanBo DAI MinH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552-558,共7页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on the China Seas, seawater sampl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the Yellow Sea (YS) were collected in April-June 2011,...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on the China Seas, seawater sampl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the Yellow Sea (YS) were collected in April-June 2011, and their 137 Cs activities were measured using low-background -spectrometry. 137Cs activities in the study area ranged from 0.75±0.07 to 1.43±0.08 Bqm 3 with an average of 1.12±0.08 Bq m 3 . 137Cs activities initially increased from the nearshore to the inner shelf, and subsequently decreased from the inner shelf to the outer shelf. Vertical profiles showed higher 137Cs activities at the surface but lower activities at depth in the ECS, suggesting atmospheric input of 137Cs. As such,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137Cs in the region was presumably determ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atmospheric deposition and subsequent mixing between different water masses including the coastal currents, the Yangtze River plume and the Taiwan Warm Currents. Based on the inventory of 93 Bq m2 and the atmospheric deposition flux of 137Cs in the ECS of 32.2 mBq m2 d1 (5.4-42.9 mBq m 2 d1 ) which we estimated, we derived the residence time of 137Cs in the upper water column to be 66d (45-95 d). We concluded that in terms of 137Cs, the ECS was less impacted by the Fukushima accident as compared to the Chernobyl accident. The released amount of 137Cs into the ECS from the Fukushima accident was minu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泄漏事故 铯-137 放射性核素 中国海洋 137Cs 切尔诺贝利事故 基础 评价
原文传递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北京地区食品放射性污染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孟庆华 李慧娟 +3 位作者 娄云 万玲 武大鹏 马永忠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6期1981-1983,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蔬菜和原奶样品受日本福岛核事故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监测结果,评价此次核事故对北京地区食品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程度。方法启动核应急监测体系,使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系统对北京地区的蔬菜和原奶样品的放射性污染水平进行监...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蔬菜和原奶样品受日本福岛核事故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监测结果,评价此次核事故对北京地区食品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程度。方法启动核应急监测体系,使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系统对北京地区的蔬菜和原奶样品的放射性污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2011年4月2日北京通州露天荠菜样品中首次检测出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131II,2011年4月2日—6月30日采集的蔬菜样品中131I活度的最大值为海淀野草样品(3.03 Bq/kg),原奶样品中未检测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结论监测到的露天蔬菜中131I来自福岛核事故释放,远低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北京地区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程度,其对公众所致有效剂量极其微小,未对该地区居民产生明显的健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核事故 131I 放射性污染 食品 北京地区
原文传递
某矿区石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测定及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鑫 朱姝 钟春明 《铀矿冶》 CAS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介绍了某矿区石煤样品的采集、制样和选择适宜的室内分析方法,在实验室质保体系控制质量的条件下,准确测定了放射性核素含量;基于检测结果为该项目辐射环境影响作初步评价,提出了防治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 石煤 放射性核素 测定 放射性污染
下载PDF
渗透反应墙技术处理铀尾矿库渗漏水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乐乐 张卫民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8-172,125,共6页
铀尾矿库渗漏已造成严重的环境辐射问题。为保护铀尾矿库区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迫切需要一种低价有效的方法对库区地下水放射性污染进行治理。渗透反应墙技术是用于原位治理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组分的一种高效技术。介绍了铀尾矿库区... 铀尾矿库渗漏已造成严重的环境辐射问题。为保护铀尾矿库区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迫切需要一种低价有效的方法对库区地下水放射性污染进行治理。渗透反应墙技术是用于原位治理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组分的一种高效技术。介绍了铀尾矿库区地下水铀污染的几种主要修复技术,渗透反应墙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及设计安装,分析了零价铁反应材料去除铀的作用机理,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渗透反应墙技术治理铀矿山及尾矿库区地下水铀污染的实际工程应用情况,最后指出该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 渗漏水 放射性污染 渗透反应墙技术
原文传递
生物技术在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袁世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121-124,134,共5页
综述了植物提取和植物稳定等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等生物技术在放射性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物技术 超富集植物 微生物 放射性污染 土壤修复 生物修复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在放射性水污染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保强 贺全志 +2 位作者 罗阳 宋杨 林桓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3,共4页
磁性壳聚糖集成了壳聚糖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和四氧化三铁的磁响应性,赋予了磁性壳聚糖吸附放射性污水中放射性金属离子能力,且具有可回收性和易再生性,使其在处理放射污水中效果显著。综述了纳米Fe3O4合成与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磁性壳聚糖集成了壳聚糖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和四氧化三铁的磁响应性,赋予了磁性壳聚糖吸附放射性污水中放射性金属离子能力,且具有可回收性和易再生性,使其在处理放射污水中效果显著。综述了纳米Fe3O4合成与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讨论了在放射性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磁性壳聚糖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壳聚糖 四氧化三铁 放射性水污染
下载PDF
福岛核事故对山东海域海产品^(134)Cs、^(137)Cs放射性活度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家昂 闵楠 +2 位作者 王垒 陈睿 陈英民 《中国辐射卫生》 2017年第1期1-3,8,共4页
目的调查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后山东沿海海产品中的放射性水平,研究福岛核污染对山东沿海海产品的放射性影响。方法依据《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总则》(GB 14883-94)进行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依据《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 目的调查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后山东沿海海产品中的放射性水平,研究福岛核污染对山东沿海海产品的放射性影响。方法依据《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总则》(GB 14883-94)进行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依据《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GB/T 16145-1995)等测量方法进行了测量,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对居民摄入海产品进行剂量估算。结果山东海域烟台、青岛和威海3地的甲壳类(虾蛄)、海鱼类(鲅鱼)、软体类(乌贼)、植物类(海带)和贝类(毛蚶)共采集15个样品,在甲壳类的虾蛄、海鱼类的鲅鱼的3个采样点采集的样品中均检测出了人工核素^(137)Cs,其他类样品未检出^(137)Cs;所采集的海产品均未检出^(134)Cs。虾蛄样品中^(137)Cs的活度浓度范围为0.016~0.026 Bq/kg,算数均值为0.020 Bq/kg;鲅鱼样品中^(137)Cs的活度浓度范围为0.051~0.096 Bq/kg,算数均值为0.069 Bq/kg。甲壳类(虾蛄)和海鱼类(鲅鱼)海产品对居民待积年有效剂量分别为3.9×10^(-6)、2.7×10^(-5)mSv。结论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对山东海域海产品未观察到辐射污染;居民食入上述海产品不会造成过多的剂量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核事故 海产品 放射性污染 铯-134 铯-137
原文传递
废旧金属回收冶炼的辐射监测管理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超云 杨耀云 王晓涛 《核安全》 2008年第2期40-45,共6页
剖析了两起发生在废旧金属回收冶炼中的典型放射性污染事故,在分析放射性废旧金属来源和我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废旧金属回收冶炼的辐射监测应当进行分级管理和加强口岸辐射监测,以及目前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废旧金属 回收冶炼 辐射监测 管理 放射性污染
下载PDF
注入剖面连续示踪相关测井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晓霞 《石油仪器》 2012年第3期70-72,10,共3页
注入剖面连续相关测井技术主要是用来确定注入井中的吸水剖面,它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示踪测井中井下工具沾污、替注时间、投源量、大孔道、管外窜槽等因素对测井资料的影响,也克服了中子氧活化测井方法测量下限高,成本大的缺点,具... 注入剖面连续相关测井技术主要是用来确定注入井中的吸水剖面,它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示踪测井中井下工具沾污、替注时间、投源量、大孔道、管外窜槽等因素对测井资料的影响,也克服了中子氧活化测井方法测量下限高,成本大的缺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相关 同位素 封隔器 沾污
下载PDF
湖北当阳铅锌伴生放射性矿污染调查与评估 被引量:7
19
作者 廖黔川 董冲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74-277,共4页
为了掌握湖北当阳铅锌伴生放射性矿的辐射环境现状,在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期间,使用各种辐射监测仪器对该矿山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区进行了氡及其子体浓度、空气γ吸收剂量率、各种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坑道内氡... 为了掌握湖北当阳铅锌伴生放射性矿的辐射环境现状,在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期间,使用各种辐射监测仪器对该矿山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区进行了氡及其子体浓度、空气γ吸收剂量率、各种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坑道内氡气浓度、空气γ吸收剂量率以及各种环境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别为当地本底水平的179倍、12.3倍以及13~43.6倍;坑道内氡析1出率为对照点的42.5倍。矿区职业人员及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均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应当采取必要的辐射管理措施对自然环境和工作人员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放射性矿 放射性污染 调查 评估
下载PDF
日本福岛核事故对兰州地区所致放射性污染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邬家龙 孙卫 +3 位作者 王赟 王延俊 罗伟立 张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3-605,636,共4页
论文调查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的兰州地区放射性污染情况,监测了兰州地区大气气溶胶、自来水、黄河水、蔬菜、牛奶中的核事故泄漏放射性核素,并监测自来水、黄河水的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测量了兰州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来自福岛核电站... 论文调查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的兰州地区放射性污染情况,监测了兰州地区大气气溶胶、自来水、黄河水、蔬菜、牛奶中的核事故泄漏放射性核素,并监测自来水、黄河水的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测量了兰州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来自福岛核电站泄漏放射性核素131I、137Cs、134Cs、136Cs,结果在采集的自来水、黄河水、蔬菜、牛奶样品中未检测出核事故泄漏放射性核素,自来水、黄河水样品的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限值。由此可知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的兰州地区放射性污染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核事故 兰州地区 放射性污染 应急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