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波 储辉 +2 位作者 黄洪 俞航 徐志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37-840,共4页
目的观察C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RF)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CEH患者分成联合治疗组、PRF治疗组及神经阻滞组。联合治疗组给予C2背根神经节PRF及神经阻滞治疗,PRF治疗组及神经阻滞... 目的观察C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RF)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CEH患者分成联合治疗组、PRF治疗组及神经阻滞组。联合治疗组给予C2背根神经节PRF及神经阻滞治疗,PRF治疗组及神经阻滞组则分别给予C2背根神经节PRF治疗或C2背根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阻滞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3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时其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5);治疗后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下降至(1.6±0.3)分,PRF治疗组VAS评分下降至(2.0±0.4)分,神经阻滞组VAS评分下降至(3.8±0.3)分,3组间两两比较,发现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治愈率(88.46%)亦显著优于PRF治疗组(80.76%)及神经阻滞组(53.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2背根神经节PRF联合神经阻滞治疗CEH具有协同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C2背根神经节PRF治疗或C2背根神经节阻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颈2背根神经节 脉冲射频 神经阻滞
原文传递
立体脑电图电极置入在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郭效东 路小奇 +7 位作者 刘明辉 王振华 许鹏 杨新超 郝文明 娄云霄 李经纶 王本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 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置入在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应用少量SEEG电极置入技术评估24例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的临... 目的 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置入在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应用少量SEEG电极置入技术评估24例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发作症状,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头颅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等影像学资料,依据解剖-电生理-临床表现,提出癫痫发作起源和扩散路径的核心及备用假设;将电极置入癫痫网络的相关靶点,SEEG监测判断癫痫起源区;通过皮质电刺激(ECS)诱发惯常发作验证致痫区、定位功能区后行射频热凝(RFTC)毁损治疗,仍有癫痫发作者行二期开颅手术切除致痫灶;采用Engel分级评估癫痫的控制效果.结果 24例患者共置入126根电极,每例置入(5.3±1.1)根(3~8根).单侧电极置入6例,双侧电极置入18例.24例患者的实际靶点与计划靶点误差为(1.61±0.88)mm.无一例患者补充置入电极.SEEG监测时间为(10.1±2.6)d,均捕捉到3~20次惯常发作.ECS诱发出惯常发作15例,非惯常发作5例,未诱发出发作4例.明确致痫区23例,其中颞叶、额叶各10例,枕叶3例;未能定位1例.行RFTC治疗22例,毁损后出现头痛9例、严重脑水肿致对侧上肢无力1例,无症状硬膜下血肿1例,均无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电极折断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未行RFTC治疗2例,其中1例未能验证假设,1例致痫区与运动语言区重叠,调整抗癫痫发作药物后均好转.24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M(Q1,Q3)]为12.5(10.2,26.8)个月,末次随访显示,22例行RFTC治疗的患者中,Engel分级Ⅰ级1例;Engel分级Ⅱ级21例,其中16例行二期手术切除致痫区,切除术后癫痫发作消失13例(Engel分级Ⅰ级),无改善3例(Engel分级Ⅱ级),5例拟行二次电极置入RFTC治疗.结论 合理掌握适应证,采用少量SEEG电极置入可帮助判断致痫区部位,指导手术切除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癫痫 致痫区 立体脑电图 射频热凝毁损 皮质电刺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