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URS)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手术后膀胱内复发(IV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9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56例)和上海仁济医院(802例)就诊的958例UTU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目的:探讨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URS)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手术后膀胱内复发(IV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9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56例)和上海仁济医院(802例)就诊的958例UTU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男630例,女328例,中位年龄67(30~89)岁。518例行诊断性URS(URS组),440例未行诊断性URS(非URS组)。伴有术前肾积水499例,糖尿病史138例,有吸烟史252例,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MIBC)病史或合并NMIBC119例;肿瘤位于肾盂489例,位于输尿管394例,同时位于肾盂及输尿管75例。543例采取了腹腔镜手术,415例采取了开放手术。196例术后进行辅助化疗。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 cm 543例,>3 cm 415例;病理分级为低级别275例,高级别683例;病理分期为Ta~1期441例,T2期180例,T3期308例,T4期29例;227例进行淋巴结清扫,其中62例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516例肿瘤呈乳头状,442例呈平坦状;48例伴有鳞状或腺样分化;150例存在淋巴血管侵犯(LVI);134例为多灶性生长。两组年龄(P=0.660)、性别(P=0.618)、糖尿病史(P=0.418)、吸烟史(P=0.173)、术前肾盂积水(P=0.777)、WHO分级(P=0.105)和肿瘤形态(P=0.0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相较于非URS组,URS组有着更低的开放手术(P=0.032)、伴有NMIBC病史或合并NMIBC(P<0.001)、>3 cm肿瘤(P<0.001)、浸润性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鳞状或腺样分化(P=0.018)、LVI阳性(P=0.031)及多灶性生长(P=0.032)的比例。比较两组术后1年和5年膀胱内无复发生存率(IRFS)。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分析影响IRFS的因素。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39(2~206)个月,192例(20.0%)发生IVR,其中URS组121例,非URS组71例。URS组1年和5年IRFS分别为87.1%和71.6%,低于非URS组的90.6%和80.9%(P=0.01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RS(P<0.001)、伴有NMIBC病史或合并NMIBC(P<0.001)及肿瘤直径>3 cm(P=0.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肿瘤大体形态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手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56例)和上海仁济医院(802例)收治的958例行根治手术的UTUC患者的临床和预后资料,男630例,女...目的探讨肿瘤大体形态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手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56例)和上海仁济医院(802例)收治的958例行根治手术的UTUC患者的临床和预后资料,男630例,女328例。中位年龄67(30~89)岁。合并糖尿病120例,高血压病370例。252例有吸烟史。499例术前伴肾积水。119例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病史或合并NMIBC。肿瘤位于肾盂489例,输尿管394例,同时位于肾盂和输尿管75例。543例行腹腔镜手术,415例行开放手术。分析肿瘤大体形态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肿瘤大体形态和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958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16例(53.9%)肿瘤呈乳头状(A组),442例(46.1%)呈平坦状(B组);肿瘤直径≤3 cm 543例,>3cm 415例;病理分级低级别275例,高级别683例;病理分期Ta^1期441例,T2期180例,T3期308例,T4期29例;227例行淋巴结清扫,其中62例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48例伴有鳞状或腺样分化;150例存在淋巴血管侵犯(LVI);134例为多灶性生长;43例切缘阳性。中位随访39(2~206)个月,304例死亡,其中236例因UTUC死亡。A组5年总生存率(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分别为76.6%和81.8%,均明显高于B组的54.4%和60.5%(P均<0.001)。B组与A组在女性[38.9%(172/442)与30.3%(156/516),P=0.005]、输尿管占位[47.1%(208/442)与36.1%(186/516),P=0.002]、肾盂积水[55.9%(247/442)与48.8%(252/516),P=0.030]、术后辅助化疗[27.1%(120/442)与14.7%(76/516),P<0.001]、病理分级高级别[89.6%(396/442)与55.6%(287/516),P<0.001]、病理分期≥T2期[79.4%(350 /442)与32.4%(167/516),P<0.001]、淋巴结转移[12.0%(53/442)与1.7%(9/516),P<0.001]、伴鳞状或腺样分化[9.5%(42/442)与1.2%(6/516),P<0.001]和LVI[24.4%(108/442)与8.1%(42/516),P<0.001]方面�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针对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的保肾治疗策略中采用Boari膀胱肌瓣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从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Boari膀胱肌瓣术和输尿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情况,收...目的:研究针对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的保肾治疗策略中采用Boari膀胱肌瓣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从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Boari膀胱肌瓣术和输尿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情况,收集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分期、肾功能水平、住院时间等数据并结合患者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39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包括Boari膀胱肌瓣术16例,输尿管癌根治术2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3个月(10~84个月),18名患者死亡,其中Boari膀胱肌瓣术组死亡6例,输尿管癌根治术组死亡12例。2组的5年无膀胱癌复发存活率分别为63%和59%(P>0.05),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3.8%和73.5%(P>0.05),5年生存率分别为61%和57%(P>0.05),总体存活率分别为64.8%和58.1%(P>0.05)。2组间术前肾功能无明显差异[肌酐清除率57(32~104)mL/min vs 55(30~102)mL/min,P>0.05],术后Boari膀胱肌瓣术组肾功能优于输尿管癌根治术组[肌酐清除率55(35~102)mL/min vs 43(30~89)mL/min,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肾功能水平、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和病理分期是影响肿瘤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肿瘤越大、病理分级和分期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大,而术后高水平的肌酐清除率可以降低疾病的死亡风险。结论:Boari膀胱肌瓣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癌是可行的方式。相比输尿管癌根治术,Boari膀胱肌瓣术治疗后的生存率并无明显差别,而且能保护患者肾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URS)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手术后膀胱内复发(IV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9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56例)和上海仁济医院(802例)就诊的958例UTU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男630例,女328例,中位年龄67(30~89)岁。518例行诊断性URS(URS组),440例未行诊断性URS(非URS组)。伴有术前肾积水499例,糖尿病史138例,有吸烟史252例,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MIBC)病史或合并NMIBC119例;肿瘤位于肾盂489例,位于输尿管394例,同时位于肾盂及输尿管75例。543例采取了腹腔镜手术,415例采取了开放手术。196例术后进行辅助化疗。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 cm 543例,>3 cm 415例;病理分级为低级别275例,高级别683例;病理分期为Ta~1期441例,T2期180例,T3期308例,T4期29例;227例进行淋巴结清扫,其中62例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516例肿瘤呈乳头状,442例呈平坦状;48例伴有鳞状或腺样分化;150例存在淋巴血管侵犯(LVI);134例为多灶性生长。两组年龄(P=0.660)、性别(P=0.618)、糖尿病史(P=0.418)、吸烟史(P=0.173)、术前肾盂积水(P=0.777)、WHO分级(P=0.105)和肿瘤形态(P=0.0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相较于非URS组,URS组有着更低的开放手术(P=0.032)、伴有NMIBC病史或合并NMIBC(P<0.001)、>3 cm肿瘤(P<0.001)、浸润性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鳞状或腺样分化(P=0.018)、LVI阳性(P=0.031)及多灶性生长(P=0.032)的比例。比较两组术后1年和5年膀胱内无复发生存率(IRFS)。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分析影响IRFS的因素。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39(2~206)个月,192例(20.0%)发生IVR,其中URS组121例,非URS组71例。URS组1年和5年IRFS分别为87.1%和71.6%,低于非URS组的90.6%和80.9%(P=0.01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RS(P<0.001)、伴有NMIBC病史或合并NMIBC(P<0.001)及肿瘤直径>3 cm(P=0.
文摘目的探讨肿瘤大体形态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手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56例)和上海仁济医院(802例)收治的958例行根治手术的UTUC患者的临床和预后资料,男630例,女328例。中位年龄67(30~89)岁。合并糖尿病120例,高血压病370例。252例有吸烟史。499例术前伴肾积水。119例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病史或合并NMIBC。肿瘤位于肾盂489例,输尿管394例,同时位于肾盂和输尿管75例。543例行腹腔镜手术,415例行开放手术。分析肿瘤大体形态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肿瘤大体形态和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958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16例(53.9%)肿瘤呈乳头状(A组),442例(46.1%)呈平坦状(B组);肿瘤直径≤3 cm 543例,>3cm 415例;病理分级低级别275例,高级别683例;病理分期Ta^1期441例,T2期180例,T3期308例,T4期29例;227例行淋巴结清扫,其中62例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48例伴有鳞状或腺样分化;150例存在淋巴血管侵犯(LVI);134例为多灶性生长;43例切缘阳性。中位随访39(2~206)个月,304例死亡,其中236例因UTUC死亡。A组5年总生存率(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分别为76.6%和81.8%,均明显高于B组的54.4%和60.5%(P均<0.001)。B组与A组在女性[38.9%(172/442)与30.3%(156/516),P=0.005]、输尿管占位[47.1%(208/442)与36.1%(186/516),P=0.002]、肾盂积水[55.9%(247/442)与48.8%(252/516),P=0.030]、术后辅助化疗[27.1%(120/442)与14.7%(76/516),P<0.001]、病理分级高级别[89.6%(396/442)与55.6%(287/516),P<0.001]、病理分期≥T2期[79.4%(350 /442)与32.4%(167/516),P<0.001]、淋巴结转移[12.0%(53/442)与1.7%(9/516),P<0.001]、伴鳞状或腺样分化[9.5%(42/442)与1.2%(6/516),P<0.001]和LVI[24.4%(108/442)与8.1%(42/516),P<0.001]方面�
文摘目的:研究针对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的保肾治疗策略中采用Boari膀胱肌瓣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从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Boari膀胱肌瓣术和输尿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情况,收集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分期、肾功能水平、住院时间等数据并结合患者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39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包括Boari膀胱肌瓣术16例,输尿管癌根治术2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3个月(10~84个月),18名患者死亡,其中Boari膀胱肌瓣术组死亡6例,输尿管癌根治术组死亡12例。2组的5年无膀胱癌复发存活率分别为63%和59%(P>0.05),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3.8%和73.5%(P>0.05),5年生存率分别为61%和57%(P>0.05),总体存活率分别为64.8%和58.1%(P>0.05)。2组间术前肾功能无明显差异[肌酐清除率57(32~104)mL/min vs 55(30~102)mL/min,P>0.05],术后Boari膀胱肌瓣术组肾功能优于输尿管癌根治术组[肌酐清除率55(35~102)mL/min vs 43(30~89)mL/min,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肾功能水平、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和病理分期是影响肿瘤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肿瘤越大、病理分级和分期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大,而术后高水平的肌酐清除率可以降低疾病的死亡风险。结论:Boari膀胱肌瓣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癌是可行的方式。相比输尿管癌根治术,Boari膀胱肌瓣术治疗后的生存率并无明显差别,而且能保护患者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