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通信装备带内双频连续波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伟 魏光辉 +3 位作者 潘晓东 卢新福 万浩江 李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74-2480,共7页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用频装备辐射敏感度试验研究的不足,对用频装备带内双频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用频装备带内干扰机理和耦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带内双频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模型,并以某型超短波通信电台为受试对象,设计...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用频装备辐射敏感度试验研究的不足,对用频装备带内双频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用频装备带内干扰机理和耦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带内双频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模型,并以某型超短波通信电台为受试对象,设计了通信电台电磁辐射效应试验方案。通过通信电台带内单频和双频连续波电磁辐射效应试验,研究了受试电台在带内双频不同权重组合作用下电磁辐射敏感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组合、不同功率强度组合下双频连续波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模型系数都在1左右,预测误差都在±1dB以内,验证了带内双频连续波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 电磁辐射 电磁效应 敏感度 预测
下载PDF
飞机红外辐射特性分析与易损性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建勋 童中翔 +2 位作者 王超哲 柴栋 张志波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飞机红外辐射特性与易损性评估研究对于提高飞机生存力和隐身技术研究有重要意义。飞机的红外辐射特性可以被用来探测、跟踪和锁定目标。基于红外辐射相关理论,建立了飞机蒙皮、发动机热部件和尾焰红外辐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三大辐射... 飞机红外辐射特性与易损性评估研究对于提高飞机生存力和隐身技术研究有重要意义。飞机的红外辐射特性可以被用来探测、跟踪和锁定目标。基于红外辐射相关理论,建立了飞机蒙皮、发动机热部件和尾焰红外辐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三大辐射源的红外辐射,分析了飞机的速度、发动机热部件等对飞机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红外辐射强度和目标易损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辐射强度 发动机 包线 目标易损性 易损性评估
下载PDF
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潘晓东 魏光辉 +2 位作者 万浩江 卢新福 赵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80,共7页
针对部分电子设备通过国军标所规定的电磁兼容试验考核后,在实际训练、作战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电磁不兼容等现实问题,在对现行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团队近几年在电子信息装备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方面的... 针对部分电子设备通过国军标所规定的电磁兼容试验考核后,在实际训练、作战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电磁不兼容等现实问题,在对现行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团队近几年在电子信息装备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方面的技术积累,探讨了测试过程中未寻找受试设备敏感接收方向、带内频点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缺失以及多辐射源共同作用导致受试设备敏感度阈值显著降低等几个方面对电子信息装备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决上述相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探讨了强场电磁辐射效应试验技术及电子设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敏感度 测试技术 电磁兼容
下载PDF
弹上线缆布设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晓 刘东升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8,66,共8页
反坦克导弹弹上线缆数量众多,既能对外界产生辐射干扰,又是外部辐射干扰的敏感设备,电磁兼容问题比较突出。有必要研究弹上线缆的布设技术,尽可能从设计阶段减少潜在的电磁兼容问题。建立了线缆辐射发射和辐射敏感度模型,分析了线缆类... 反坦克导弹弹上线缆数量众多,既能对外界产生辐射干扰,又是外部辐射干扰的敏感设备,电磁兼容问题比较突出。有必要研究弹上线缆的布设技术,尽可能从设计阶段减少潜在的电磁兼容问题。建立了线缆辐射发射和辐射敏感度模型,分析了线缆类型、屏蔽层接地、芯线粗细、主回线间距、线缆距大导电平面的距离5个要素对线缆辐射发射和线缆辐射敏感度性能的影响。通过导引舱线缆电场辐射敏感度仿真,验证了导引舱线缆抗干扰能力。最后对弹上线缆的布设提出了4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坦克导弹 导引舱 线缆 电磁兼容 辐射发射 敏感度
下载PDF
Feasibility of a Direct-Conversion Method from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to Relative Electron Density for Radiation 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5
作者 Kengo Ito Noriyuki Kadoya +8 位作者 Yujiro Nakajima Masahide Saito Kiyokazu Sato Tatsuo Nagasaka Kazuomi Yamanaka Suguru Dobashi Ken Takeda Haruo Matsushita Keiichi Jing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7年第3期252-265,共14页
Recently, several institutions have been develop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guided radiotherapy treatment system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whether it is possible to perform radiation therapy planning (RTP) ... Recently, several institutions have been develop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guided radiotherapy treatment system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whether it is possible to perform radiation therapy planning (RTP) using a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ap obtained using MRI. The head of a healthy volunteer was scanned using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MRI. A T2-star-weighted 3D gradient echo-based sequence (GRE) with images taken at four different echo times was acquired using the MRI scanner. The CT images were converted to relative electron density (rED) using a predefined ΔCT-rED conversion table. ΔCT was derived using the energy-subtraction method. The rED map was obtained from a single-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ΔCT-rED conversion table, whereas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ap was obtained from 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QSM) via MRI. Subsequently, to ob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the rED, the rED map was rigidly aligned to the susceptibility map and resampled at the susceptibility map’s resolution. Finally,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D conversion table was obtained via voxel-by-voxel mapping between the two maps. No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rED was obtained in the healthy volunteer’s head or in this study. The coeffici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was 0.0145.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lues may be not able to convert to rED using our proposed method in healthy volunteer’s head. In contrast to the magnetic-susceptibility values obtained from the QSM algorithm, which were strongly affected by calcification and iron content, the rED or CT number was not considerably affected by such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MRI-Based radiation THERAPY Planning
下载PDF
XPD基因多态性与辐射致染色体损伤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金玉兰 范雪云 +3 位作者 姚三巧 白玉萍 彭健 任大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着色性于皮病基因D(XPD基因)751位点、312位点多态性与电离辐射损伤效应之间的相关性,为筛检电离辐射高危人群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唐山市所有从事射线工作的人员为对象,选择有染色体异常的放... 目的探讨人类着色性于皮病基因D(XPD基因)751位点、312位点多态性与电离辐射损伤效应之间的相关性,为筛检电离辐射高危人群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唐山市所有从事射线工作的人员为对象,选择有染色体异常的放射人员182人为病例组,以无辐射损伤182人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染色体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XPD基因751,312位点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结果XPD751位点野生型AA与突变基因型(包括突变杂合子AC和突变纯合子CC)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野生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OR=1.90。95%CI=1.10~3.28,P〈0.05)。结论XPD75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辐射致染色体损伤有关联,751位点野生基因型AA是辐射致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XPD基因 基因多态性 染色体损伤 易感性
下载PDF
LabWindows/CVI电场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星 武占成 范丽思 《中国测试》 CAS 2010年第2期77-80,共4页
基于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构建了电场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了GTEM室内场强的校正方式和软件的编制流程,在开环校正的基础上,通过对开环校正数据文件的调用实现了更为精确的闭环校正。经过校正后的场强值满足规定的场强误差限,适合用于RS... 基于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构建了电场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了GTEM室内场强的校正方式和软件的编制流程,在开环校正的基础上,通过对开环校正数据文件的调用实现了更为精确的闭环校正。经过校正后的场强值满足规定的场强误差限,适合用于RS103电场辐射敏感度自动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 CVI平台 GTEM 自动控制 多线程 辐射敏感度
下载PDF
遗传差异预测放射性肺炎的易感性及程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唐鹏 胡伟国 宋启斌 《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85-87,共3页
放射性肺炎是经过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严重及常见的并发症,已知的与个体放射性肺炎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包括免疫相关基因、代谢酶基因、DNA修复基因等。本篇综述将论述近年来已有的关于放射性肺炎基因易感性的研究,总结这一领域存... 放射性肺炎是经过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严重及常见的并发症,已知的与个体放射性肺炎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包括免疫相关基因、代谢酶基因、DNA修复基因等。本篇综述将论述近年来已有的关于放射性肺炎基因易感性的研究,总结这一领域存在的缺陷,以期指导放射性肺炎易感性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原文传递
卫星地面接收站电磁环境的测试和分析
9
作者 林农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28,共6页
对卫星地面站电磁环境的测试进行介绍和分析,着重论述了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测试中的经验及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电磁兼容性 辐射发射 电磁环境
下载PDF
典型雷达电磁辐射阻塞效应敏感判据
10
作者 赵凯 魏光辉 +1 位作者 任仕召 王琛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56-262,共7页
在武器装备电磁辐射效应预测研究的背景下,为提高试验可重复性,减小模型验证误差,给出一种雷达电磁辐射阻塞效应敏感判据.结合理论与试验,将有效干扰概率作为效应敏感参数,探究其变化规律,进而得到具体的敏感判据.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 在武器装备电磁辐射效应预测研究的背景下,为提高试验可重复性,减小模型验证误差,给出一种雷达电磁辐射阻塞效应敏感判据.结合理论与试验,将有效干扰概率作为效应敏感参数,探究其变化规律,进而得到具体的敏感判据.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正弦波干扰下,有效干扰概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理论上可将有效干扰概率50%作为电磁辐射阻塞效应敏感判据;实际试验中有效干扰概率为40%~60%时,即可认为受试雷达处于敏感状态,测试误差小于1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电磁辐射 预测 阻塞效应 敏感判据
下载PDF
混响室条件下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模型
11
作者 纪凯夫 魏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东 胡德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解决均匀场与混响室内辐射敏感度测试结果相关性较差的问题,利用统计学理论对混响室内场强直角分量及天线接收功率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理论推导出基于受试设备干扰概率的混响室条件下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 为解决均匀场与混响室内辐射敏感度测试结果相关性较差的问题,利用统计学理论对混响室内场强直角分量及天线接收功率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理论推导出基于受试设备干扰概率的混响室条件下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以ETS 3142E型天线为受试设备分别在混响室及均匀场中进行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计算模型得出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值与均匀场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可控制在2dB以内,可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辐射敏感度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均匀场 辐射敏感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射频电磁辐射敏感性研究
12
作者 吴晓微 曹保锋 +1 位作者 李鹏 李欣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0-434,共5页
分析了典型光电倍增管的电子束聚焦过程和射频电磁场对其干扰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光源和TEM小室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开展了光电倍增管电磁辐射敏感性研究。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光电倍增管计数率的变化,确定了其存在一个最敏感的干扰... 分析了典型光电倍增管的电子束聚焦过程和射频电磁场对其干扰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光源和TEM小室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开展了光电倍增管电磁辐射敏感性研究。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光电倍增管计数率的变化,确定了其存在一个最敏感的干扰角度,找出了在此敏感角度下的干扰阈值和最易受干扰的频率点。最后对光电倍增管的两种电磁屏蔽措施进行了对比,给出了一种较为满意的设计方案,并应用于某型β射线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光电子 射频 辐射敏感性
下载PDF
XPD751、156位点多态性与辐射致染色体损伤易感性关系研究
13
作者 金玉兰 范雪云 +1 位作者 姚三巧 白玉萍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XPD基因751位点、156位点多态性与电离辐射损伤效应之间的相关性,为筛检电离辐射易感人群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选择有染色体异常的放射人员为病例组,以无辐射损伤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染色体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XPD基因... 目的探讨XPD基因751位点、156位点多态性与电离辐射损伤效应之间的相关性,为筛检电离辐射易感人群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选择有染色体异常的放射人员为病例组,以无辐射损伤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染色体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XPD基因751、156位点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XPD751位点野生型AA与突变基因型(AC和CC)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野生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OR=1.90,95%CI=1.10-3.28,P〈0.05)。XPD156位点野生型CC与突变型基因(CA和AA)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突变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OR=0.63,95%CI=0.41-0.97,P〈0.05)。同时携带751(AA)和156(CA或AA)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显著性(OR=2.27,95%CI=1.22-4.23,P〈0.05),病例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XPD751位点野生基因型AA是辐射致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因素。XPD156位点突变基因型(GA和AA)是辐射致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因素。同时携带XPD751AA和156(GA或AA)基因型者对辐射致染色体损伤更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XPD基因 基因多态性 染色体损伤 易感性
下载PDF
混响室与均匀场中引信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魏光辉 刘心愿 +1 位作者 孙永卫 熊久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7-293,共7页
针对均匀场环境下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难以满足大线度受试设备及高场强测试需要的难题,借助混响室在测试空间和强电磁场模拟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混响室条件下无线电引信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该方法基于混响室步进工作模式和腔体内某... 针对均匀场环境下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难以满足大线度受试设备及高场强测试需要的难题,借助混响室在测试空间和强电磁场模拟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混响室条件下无线电引信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该方法基于混响室步进工作模式和腔体内某点处的场强值与输入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的基本原理,首先测算出被试引信置入前不同频率、不同搅拌器位置下实验点的场强值与输入功率平方根的比值,再通过实验测试引信受干扰发火时对应的输入功率,计算确定受试引信在不同测试频点、不同搅拌器位置下的电磁辐射干扰场强。实验结果表明:以搅拌器旋转一周过程中搅拌器处于不同位置处测量确定的电磁辐射干扰场强最小值作为混响室条件下无线电引信的干扰场强临界值,不仅在数值上接近均匀场环境下的测量结果,而且2种实验环境中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7,体现了混响室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场 混响室 步进模式 无线电引信 电磁辐射抗扰度 相关系数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致眼晶状体混浊机制及遗传易感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宇 苏垠平 孙全富 《中国辐射卫生》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眼晶状体被认为是体内最具辐射敏感性的组织之一。0.5 Gy及更高的辐射剂量会诱发放射性白内障,但研究表明长期低剂量的辐射暴露也会增加眼晶状体混浊风险。目前关于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的具体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许多相... 眼晶状体被认为是体内最具辐射敏感性的组织之一。0.5 Gy及更高的辐射剂量会诱发放射性白内障,但研究表明长期低剂量的辐射暴露也会增加眼晶状体混浊风险。目前关于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的具体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许多相互竞争的机制链可能独立或共同导致混浊的发生,如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基因组损伤、氧化应激、细胞间通讯破坏和炎性反应等,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也可在其中发挥作用。本文旨在对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发眼晶状体混浊发生机制,及个体易感性在其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电离辐射 白内障 眼晶状体混浊 机制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对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白雪冬 孙夕林 王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6-231,共6页
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是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两者在临床表现及传统影像学上具有相似的特点,但在组织病理学及治疗措施上却显著不同,因此,运用影像学手段对两者进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就扩散加权成... 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是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两者在临床表现及传统影像学上具有相似的特点,但在组织病理学及治疗措施上却显著不同,因此,运用影像学手段对两者进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就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动态对比增强成像、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在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中应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予以综述,以期对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基于CST的电磁脉冲效应分析仿真实验研究
17
作者 霍佳雨 高博 史竟文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73-779,共7页
为减小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对车辆的影响,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在车辆发动机舱建立线缆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车辆电磁耦合效应的影响。通过仿真得到线缆长度、线缆距车底高度、线缆相对距离、线缆... 为减小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对车辆的影响,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在车辆发动机舱建立线缆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车辆电磁耦合效应的影响。通过仿真得到线缆长度、线缆距车底高度、线缆相对距离、线缆终端电阻、导体半径、绝缘层厚度等参数变化下,线缆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峰值绘制关系曲线。这些结论可以为车辆线束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为电磁防护设计中对于线缆导体半径选择、线缆相对距离、离地高度、线缆长度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CST 电磁防护 车辆线束 电磁辐射敏感度
下载PDF
MR相位差增强成像技术对健康成人视辐射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王静 杨丽 +1 位作者 刘玉波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779-782,803,共5页
目的探讨相位差增强成像(PADRE)技术显示正常成人视辐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0T MR对35名健康志愿者视辐射行弥散张量成像(DTI)和PADRE技术成像,以DTI视辐射神经纤维束显示为"金标准",对PADRE技术成像的血管增强(VE)、组织增... 目的探讨相位差增强成像(PADRE)技术显示正常成人视辐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0T MR对35名健康志愿者视辐射行弥散张量成像(DTI)和PADRE技术成像,以DTI视辐射神经纤维束显示为"金标准",对PADRE技术成像的血管增强(VE)、组织增强(TE)及相位增强(Padre)3种模式重建图像中视辐射的显示情况分别进行评分,并测算其相位值,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t检验。结果以DTI神经纤维束追踪作为参照,PADRE技术可清晰显示35名健康志愿者的视辐射,VE图像表现为平行侧脑室的低信号带,TE及Padre图像Padre中视辐射可分为两层结构:内侧的低信号带(内矢状层)和外侧的更低信号带(外矢状层),VE、TE及Padre图像中视辐射(内外矢状层)平均评分值分别为0±0、1.90±0.30、1.83±0.38,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E和Padre对视辐射(内外矢状层)的显示优于VE(Z值分别为-11.533、-11.392,P值均<0.01),内、外矢状层的相位值分别为-0.151±0.119,-0.441±0.09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945,P<0.01)。结论高分辨率PADRE技术可以显示视辐射,并可区分内、外矢状层,为活体视辐射成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辐射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相位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混响室与均匀场辐射敏感度测试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德洲 魏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东 纪凯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2-288,共7页
针对混响室(RC)与均匀场辐射敏感度测试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基于不同测试场地中被测设备(EUT)敏感元件的接收功率相等,推导了混响室与均匀场等效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响室条件下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分析... 针对混响室(RC)与均匀场辐射敏感度测试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基于不同测试场地中被测设备(EUT)敏感元件的接收功率相等,推导了混响室与均匀场等效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响室条件下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分析了混响室与均匀场辐射敏感度测试的差异及原因。以计算机机箱为被测设备,置于机箱内的单极子天线为敏感元件,分别在混响室和均匀场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两种不同的测试环境,该方法得到的辐射敏感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将该方法应用于复杂电大尺寸设备的辐射敏感度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辐射敏感度 相关性 单极子天线 接收功率 方向性
下载PDF
一种估算微带传输线辐射敏感性的解析电路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春蕾 柴常春 +3 位作者 刘彧千 樊庆扬 刘阳 杨银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1,共5页
根据传输线理论和电磁场理论,文中提出了一种估算微带传输线辐射敏感性的时域解析电路模型.该模型能够快速得到微带传输线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阈值,使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横电磁标准62132-2规定的横电磁小室作为测试环境,选用具有陡峭边... 根据传输线理论和电磁场理论,文中提出了一种估算微带传输线辐射敏感性的时域解析电路模型.该模型能够快速得到微带传输线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阈值,使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横电磁标准62132-2规定的横电磁小室作为测试环境,选用具有陡峭边沿能直观地呈现微带传输线辐射敏感性的传输线脉冲作为电磁干扰信号.以此模型应用实例来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具体的解析电路模型参数,由模型计算和测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此外,运用该模型进一步计算了不同负载时微带传输线对传输线脉冲的响应情况,并计算了响应中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的贡献,得到了负载变化对微带传输线辐射敏感性的影响规律,从而可由负载的选择来提高微带传输线的辐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电路模型 辐射敏感性 传输线脉冲 微带传输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