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被引量:51
1
作者 钟继明 李浪 +1 位作者 陆永光 曾书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风险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患者1 02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用药方案,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测量桡动脉直径并记录动脉解...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风险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患者1 02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用药方案,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测量桡动脉直径并记录动脉解剖异常情况,再行下一步的冠脉造影(CAG)或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桡动脉发生痉挛的影响。结果 209(20.5%)例患者发生桡动脉痉挛。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8,95%CI 2.5~5.8;P=0.001)、年龄(OR=0.68,95%CI 0.60~0.92;P=0.003)、吸烟(OR=2.3,95%CI 1.8~4.1;P=0.026)、桡动脉鞘置入时前臂疼痛(OR=3.0,95%CI 2.3~4.8;P=0.006)、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OR=4.7,95%CI 3.6~7.2;P=0.002)、桡动脉直径/身高比值(OR=5.2,95%CI 3.7~8.1;P=0.012)、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比值(OR=5.8,95%CI 4.2~6.9;P=0.006)、导管交换次数(OR=2.3,95%CI 1.4~4.3;P=0.038)是桡动脉发生痉挛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发生桡动脉痉挛事件较常见,女性、低龄、吸烟、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桡动脉直径/身高的比值低、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的低比值、多次导管交换是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痉挛 桡动脉 经桡动脉途径 介入 冠心病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全脑血管造影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令强 吉训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llen试验阳性,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在局麻下以桡动脉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技术,在0.035英寸超滑导丝引导下,用5F猪尾导管及5 F Simmons3型导管,分别行主动脉弓...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llen试验阳性,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在局麻下以桡动脉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技术,在0.035英寸超滑导丝引导下,用5F猪尾导管及5 F Simmons3型导管,分别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结果60例患者中58例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96.7%(58/60),2例桡动脉穿刺失败者改穿同侧肱动脉成功完成手术。无手部缺血、桡动脉搏动消失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操作安全可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适宜病例可作为首选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途径 穿刺 全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3
3
作者 郑望 魏易洪 +2 位作者 邓兵 周端 李广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1月—2013年4月,选取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293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资料及冠脉造影特征,均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CAG)或冠脉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1月—2013年4月,选取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293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资料及冠脉造影特征,均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CAG)或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桡动脉发生痉挛的影响。结果 239例中,59例(20.1%)发生桡动脉痉挛。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093,P=0.034)、高脂血症(OR=2.897,P=0.023)、吸烟史(OR=3.894,P=0.009)、桡动脉鞘置入时前臂疼痛(OR=5.393,P<0.001)、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OR=3.590,P=0.005)是桡动脉痉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高脂血症、吸烟、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术中前臂疼痛是桡动脉痉挛发生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痉挛 经桡动脉途径 介入 相关性
下载PDF
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孔杰 占大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缺点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97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经股动脉组(53例)和经桡动脉组(44例)。经股动脉组采用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经桡动...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缺点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97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经股动脉组(53例)和经桡动脉组(44例)。经股动脉组采用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经桡动脉组采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栓塞事件、穿刺处大血肿、假性动脉瘤、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经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100.00%高于经桡动脉组的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100.00%高于经股动脉组的9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经股动脉组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路径均能很好地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经股动脉入路穿刺难度较低,易于掌握,但并发症较多。经桡动脉入路并发症较少,但穿刺成功率较低,对术者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经股动脉入路 经桡动脉入路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存明 程久佩 +1 位作者 胡学俊 杨辉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期74-75,14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3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48例,其中87例经桡动脉途径,61例经股动脉途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并发...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3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48例,其中87例经桡动脉途径,61例经股动脉途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率97.7%,与经股动脉组(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曝光时间、造影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桡动脉途径组并发症发生率(2.3%)较经股动脉途径组(22.9%)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经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 经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不同压迫时间在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沈谢冬 刘遵婷 +2 位作者 王镜林 魏诗芳 刘秋月 《上海护理》 2019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压迫时间在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762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54例。A组术后压迫止血6 ... 目的探讨不同压迫时间在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762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54例。A组术后压迫止血6 h,B组术后压迫止血4 h,C组术后压迫止血1.5h。比较3组患者止血效果、皮下血肿或淤血、桡动脉闭塞、压迫部位局部胀痛、麻木等压迫相关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C组止血效果、皮下血肿发生率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桡动脉闭塞发生情况及压迫部位胀痛、麻木等压迫相关不适症状发生情况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1.5 h,既能有效止血,又能显著降低桡动脉闭塞及压迫部位胀痛、麻木等压迫相关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为肝肿瘤患者重复进行手术治疗保留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桡动脉穿刺 压迫时间
下载PDF
超声引导技术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雪 张文超 +4 位作者 王佳 种皓 周雁 杨明辉 王庚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3期4600-4604,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穿刺置管短轴、长轴以及斜轴技术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桡动脉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老年髋部骨折后限期手术治疗患者2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穿刺置管短轴、长轴以及斜轴技术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桡动脉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老年髋部骨折后限期手术治疗患者2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短轴平面外穿刺组(T组)、长轴平面内穿刺组(L组)、斜轴平面内-外联合组(O组),每组80例。三组患者动脉穿刺前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O组穿刺置管的首次成功率显著高于T组和L组[93. 7%(75/80)比78. 8%(50/80)、62. 5%(63/80)],L组首次成功率显著低于T组(P <0. 05),T组和O组动脉置管时间显著短于L组[(27±15) s、(30±14) s比(45±17) s](P <0. 05),T组与O组动脉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穿刺失败率以及血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斜轴平面内-外联合穿刺技术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超声引导 桡动脉 置管 超声斜轴技术
下载PDF
经股动脉顺行入路与经桡动脉逆行入路介入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悦萌 王刃 +1 位作者 黎荣 乔彤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顺行入路和经桡动脉逆行入路介入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血管腔内治疗的效果,其中36例经股动脉顺行入路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顺行入路和经桡动脉逆行入路介入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血管腔内治疗的效果,其中36例经股动脉顺行入路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36例经桡动脉逆行入路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结果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 33%和16. 67%,桡动脉组分别为97. 22%和2. 78%。两组比较,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高于股动脉组,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桡动脉逆行入路介入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动脉开通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闭塞 介入治疗 股动脉 桡动脉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对冠心病患者短期内两次应用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鹏 康伊 +7 位作者 王兆丰 顾崇怀 艾冠男 刘一飞 徐培 王效增 赵昕 韩雅玲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探讨短期内2次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使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不同手术入路对每次术后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入选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筛选其... 目的探讨短期内2次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使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不同手术入路对每次术后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入选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筛选其中30 d内2次行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接触对比剂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22例。按介入手术入路分为:桡动脉组(2次介入手术入路均为桡动脉,n=235)和股动脉组(2次介入手术入路均为股动脉,n=87)。所有纳入患者均分别于术后48、72 h检测血肌酐(SCr)值。终点事件为CI-AKI,定义为排除其他病因的前提下,患者应用对比剂72 h内肾功能发生损害,SCr水平较术前升高>0.5 mg/dl(44.2μmol/L)或相对比例[(术后SCr-术前SCr)/术前SCr×100%]>2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每次术后CI-AKI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期内2次行介入手术、使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结果股动脉组中吸烟、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及STEMI患者比例及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肌钙蛋白T水平高于桡动脉组(P均<0.05)。股动脉组患者的手术间隔时间长于桡动脉组(P=0.001)。股动脉组患者第1次术后CI-AKI发生率高于桡动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16/87)比11.9%(28/235),P=0.133]。第2次术后两组的CI-AK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短期内2次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入路并不是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STEMI(OR=2.854,95%CI 1.100~7.404,P=0.031)、利尿剂(OR=4.002,95%CI 1.470~10.893,P=0.007)是第1次术后CI-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短期内2次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应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CI-AKI发生风险与介入手术入路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对比剂诱导急性肾损伤 桡动脉入路 股动脉入路
原文传递
用桡动脉入路PCI对合并慢性左心衰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强 潘德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用桡动脉入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手术入... 目的:探讨用桡动脉入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将这70例患者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股动脉组患者均进行股动脉入路PCI治疗,对桡动脉组患者均进行桡动脉入路PCI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X线曝光的时间、术后卧床的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和X线曝光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的时间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明显优于股动脉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桡动脉入路PCI对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术后卧床的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入路 股动脉入路 PCI 慢性左心衰竭 老年冠心病患者 效果
下载PDF
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1
作者 杨昌燕 万瑞廷 +1 位作者 陈克露 韦邦叶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研究分析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 研究分析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予以常规组患者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予以实验组患者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肌微循环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发现,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效果较好,患者手术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减小手术对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入路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股动脉入路和桡动脉入路PCI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凌云 李中华 张宇晨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比较股动脉入路和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CTO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 目的比较股动脉入路和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CTO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A组采用桡动脉入路PCI术,B组采用股动脉入路PCI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围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心功能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95.00%,38/40)与B组(87.50%,35/4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少于B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LVEDD、LVEF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2.50%,1/40)低于B组(20.00%,8/40),P<0.05。结论与股动脉入路比较,桡动脉入路PCI术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CTO患者,临床效果及围术期情况更理想,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心功能,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股动脉入路 桡动脉入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原文传递
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鹏飞 张铁须 乔堃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16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抽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每组74例。股... 目的探讨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抽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每组74例。股动脉组采用股动脉入路PCI术,桡动脉组采用桡动脉入路PCI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心脏超声指标、心功能分级、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穿刺时间、穿刺至置管时间、卧床时间均短于股动脉组(P均<0.05)。术后3个月,桡动脉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高于股动脉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低于股动脉组(P<0.05)。桡动脉组心功能分级优于股动脉组(P<0.05);桡动脉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2.70%,2/74)、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70%,2/74)均低于股动脉组(12.16%,9/74;10.81%,8/74),P均<0.05。结论采用桡动脉入路PCI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提高穿刺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改善心功能,并可降低穿刺部位并发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入路 股动脉入路 心功能
原文传递
远端桡动脉入路在下肢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尚雄 张彬 +1 位作者 郝迎学 肖航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942-94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解剖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在下肢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因下肢动脉疾病行腔内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穿刺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2.8±... 目的 探讨经解剖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在下肢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因下肢动脉疾病行腔内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穿刺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2.8±1.5)min,穿刺次数(1.6±0.6)次,仅1例穿刺点周围淤青,无穿刺部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手术均成功进行,手术成功率100%,其中机械吸栓3例,球囊扩张3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4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硬化治疗1例;干预血管总数16根,平均(1.45±0.52)根,手术时间(114.3±58.4)min,X射线照射时间(45.3±23.6)min,造影剂用量(147.3±54.6)mL,围术期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 远端桡动脉入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下肢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手术入路,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并发生率。但由于导管长度限制,远端桡动脉入路在处理膝下动脉病变时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鼻烟壶区 远端桡动脉 桡动脉入路 下肢动脉疾病 腔内治疗
下载PDF
不同成袢技术在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良义 陈星宇 +2 位作者 陈中杰 阳清伟 翁磊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 评估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成袢技术和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492例经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不同技术的成功率、成袢技术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及并发... 目的 评估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成袢技术和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492例经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不同技术的成功率、成袢技术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除外经桡动脉穿刺未成功者,其余分为:降主动脉组325例(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组79例(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组76例(主动脉瓣成袢技术)。结果 492例入组患者中,手术成功率97.56%。在降主动脉成袢术、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术和主动脉瓣成袢术中,造影时间分别为30.0(27.0~34.0)min、45.0(40.0~50.0)min和74.5(65.0~86.0)min;曝光时间分别为11.2(10.5~12.0)min、16.5(15.2~8.1)min和24.9(23.9~26.0)min,3种技术的造影时间和曝光时间依次增长(P<0.05)。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约5.42%,各组并发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其中主动脉瓣组并发症13.15%,明显高于降主动脉组3.69%(P=0.003)。结论 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成袢技术和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桡动脉入路 成袢技术 主动脉瓣 降主动脉
下载PDF
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战友 马东红 孔秀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将193例选择桡动脉入路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将167例选择股动... 目的探讨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将193例选择桡动脉入路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将167例选择股动脉入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造影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造影相关参数(采集帧数、透视时间、总剂量面积乘积、累积剂量),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造影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末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小于术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采集帧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透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总剂量面积乘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累积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效果显著,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辐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老年 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 桡动脉入路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路栓塞脑膜中动脉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张萃 王清波 +3 位作者 李承龙 熊凤振 苑铮博 李泽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8-932,共5页
急性硬膜外血肿(acute epidural hematoma,AEDH)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严重继发性病变。目前AEDH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是近年来兴起一种新技术。血管内介入栓塞脑膜中动脉(middle meningeal a... 急性硬膜外血肿(acute epidural hematoma,AEDH)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严重继发性病变。目前AEDH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是近年来兴起一种新技术。血管内介入栓塞脑膜中动脉(middle meningeal artery,MMA)阻断了出血来源,能预防血肿再扩大的可能^([1])。同时,微创钻孔引流很好地解决了血肿的占位效应。股动脉和桡动脉是栓塞治疗中常用的血管入路,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ccess,TRA)因其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于近几年被推荐为冠脉疾病诊疗的首选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外血肿 脑膜中动脉栓塞 经桡动脉入路 微创钻孔引流术
原文传递
预先桡动脉造影在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靳志涛 丁力平 +4 位作者 李娟 靳兴国 胡莉华 高国杰 胡桃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8期46-49,共4页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桡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接受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6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预先桡动脉造影(pre-RAA)组341例直接行桡动脉造影;延后桡动脉造影(post-RAA)组341例在导丝...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桡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接受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6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预先桡动脉造影(pre-RAA)组341例直接行桡动脉造影;延后桡动脉造影(post-RAA)组341例在导丝、导管遇有阻力时立即行桡动脉造影,或者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结束时行桡动脉造影.观察两组桡动脉影像学特征,并记录两组患者桡动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ost-RAA组桡动脉痉挛比率高于pre-RAA组[11.4%(39/341)比6.2%(21/341),P=0.015],post-RAA组手术失败率高于pre-RAA组[3.2%(11/341)比0.6%(2/341),P=0.014],post-RAA组桡动脉穿孔发生率和术后1~6个月桡动脉闭塞率显著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行桡动脉造影可以有效观察桡动脉形态,减少桡动脉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造影 经桡动脉途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钟周华 刘伟斌 廖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赣州市立医院超声科收治的6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赣州市立医院超声科收治的6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桡动脉入路方法。比较两组的桡动脉与远端桡动脉内径、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右侧、左侧的远端桡动脉内径均小于同侧桡动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中,选择应用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较为可行,有效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鼻烟壶区远端 桡动脉入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穿刺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早期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在勇 宋明才 解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1期29-33,共5页
目的回顾性评估采用经左或右侧远端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左或右侧鼻烟壶远端桡动脉穿刺完成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 目的回顾性评估采用经左或右侧远端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左或右侧鼻烟壶远端桡动脉穿刺完成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患者61例,对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点血肿发生率、患者术后3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进行统计。结果共有56例患者穿刺置动脉鞘成功,总体成功率91.8%,失败原因主要是近端动脉闭塞和远端桡动脉持续痉挛;共有2例患者发生穿刺点血肿,发生率3.3%;未发生术后3 d MACE及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在实施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中,早期经验提示经左或右侧鼻烟壶远端桡动脉穿刺路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桡动脉 经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