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及RS1基因突变筛查 被引量:4
1
作者 许菲 睢瑞芳 +2 位作者 李蕙 姜茹欣 董方田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X-linked retinoschisis,XL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方法研究纳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经临床确诊的5个XLRS家系(包含12例患者)、10例散发病例、16名女性携带者和100名无眼疾的正常对照者。5... 目的探讨中国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X-linked retinoschisis,XL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方法研究纳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经临床确诊的5个XLRS家系(包含12例患者)、10例散发病例、16名女性携带者和100名无眼疾的正常对照者。5个家系的先证者及10例散发病例(共15例患者)接受了详细的眼科检查。采集22例患者及16名携带者的外周静脉血3ml用于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RS1基因的6个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后直接测序,以明确突变位点及突变类型。结果 RS1基因检测共发现11种致病性突变,包括p.E72K、p.W92C、p.R102Q、p.W112X、p.S134P、p.R156G、p.P193S、p.R200H、p.R209C、p.R213W和p.R213Q,其中p.W112X和p.S134P突变为新发突变。1例散发病例未确定RS1基因突变位点。在确定突变的所有患者中,5个家系的先证者和9例散发患者主诉均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最佳矫正视力在0.04~0.8之间。眼底检查均存在特征性黄斑区劈裂,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周边视网膜劈裂。携带RS1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有10例接受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显示9例患者的混合反应均呈特征性的负波形。携带同一致病性突变的不同患者病情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结论 XLRS患者在临床表型上存在较大差异,未观察到基因型与表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 rs1基因 基因突变 表型
下载PDF
肝癌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制备与检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娟 倪虹 +3 位作者 陈力 刘岩雪 陈成彬 宋文芹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49-652,共4页
目的 研制肝癌多种相关基因芯片 ,进行肝癌组织中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cSNP)检测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定位于肝癌高频缺失区的基因 ,经NCBIdbSNP数据库查询 ,获得基因cSNP序列 ,且根据多态位点设计寡核苷酸探针 ,制备成含 2 5个... 目的 研制肝癌多种相关基因芯片 ,进行肝癌组织中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cSNP)检测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定位于肝癌高频缺失区的基因 ,经NCBIdbSNP数据库查询 ,获得基因cSNP序列 ,且根据多态位点设计寡核苷酸探针 ,制备成含 2 5个肝癌相关基因的 4 8个cSNP芯片。并对 10例肝癌患者cSNP进行检测分析 ,而对 7例患者的部分检测结果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法 (PCR SSCP)和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为 6× 10 3 ng/ μl,检测重复率高于 95 83% ,随探针浓度降低 ,杂交信号逐渐减弱。 10份肝癌患者组织中 ,检测到半胱氨酸酶caspase9(rs2 30 894 1)C→T多态性和停泊蛋白DOK2 (rs2 2 4 2 2 4 1)T→G各 7份 ,表皮生长因子类似物EGFL3(rs94 7345 )A→G多态性、caspase9(rs2 30 8938)C→G多态性和磷酸甘油酸盐脱氢酶PHGDH(rs180 195 5 )T→A多态性各 6份 ,启动子结合因子E2F2 (rs32 18170 )G→A多态性 5份 ,DNA切除修复糖基化酶MUTYH(rs114 0 5 0 7)T→C和胞内蛋白BNIP3L(rs10 5 5 80 6 )G→T多态性 4份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TNFRSF1B (rs10 6 16 2 2 )T→G多态性 1份。经PCR SSCP检测 ,7例肝癌患者有多态性单链迁移率改变。选取有caspase9(rs2 30 894 1G)与 (rs2 30 894 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患者 相关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检测分析 rs1 蛋白 阳性克隆 NCBI T载体
原文传递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RS1基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慧 李涛 李斌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6-649,共4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临床特征,研究患者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一家系6名成员RS1基因的6个外显子各片段进行扩增,直接进行DNA测序分析,以明确突变位点及突变类型。结果先证者发生第625... 目的观察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临床特征,研究患者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一家系6名成员RS1基因的6个外显子各片段进行扩增,直接进行DNA测序分析,以明确突变位点及突变类型。结果先证者发生第625位核苷酸C→T,导致第209位氨基酸Arg→Cys。家系中有2名女性成员的外显子6核苷酸第625位的单碱基突变,为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突变携带者。结论本家系中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是由RS1基因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劈裂症 rs1基因 突变
下载PDF
RS1基因突变的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家系基因型和表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博 刘洋 +6 位作者 朴顺玉 王少林 李文静 陈琳 田恬 薛雅珺 庄文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2-330,共9页
目的检测3个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家系的致病基因,探讨其基因型和表型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宁夏眼科医院就诊的3个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家系,收集患者和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受检者外周血,完善... 目的检测3个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家系的致病基因,探讨其基因型和表型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宁夏眼科医院就诊的3个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家系,收集患者和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受检者外周血,完善眼科检查并进行临床分期,通过Panel测序筛选致病基因,利用软件工具对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致病性分析和蛋白质结构预测,并根据ACGM指南分析突变的致病性。结果3个家系共5例青年患者,黄斑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均出现典型的黄斑区视网膜劈裂腔,表现为视网膜劈裂症Ⅰ期;1例中年患者表现为视网膜劈裂症Ⅲ期的黄斑萎缩改变;Panel测序分别发现RS1基因突变c.668G>A、c.618G>A和外显子1缺失,其中C223和W206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软件预测突变具有致病性且蛋白质结构改变;外显子1缺失突变没有进行保守性分析和蛋白结构的预测。根据ACGM指南分析3个突变均为致病性变异。结论RS1基因突变c.668G>A/p.C223Y、c.618G>A/p.W206X和外显子1缺失均为中国XLRS家系的致病性突变。Panel测序联合致病性预测软件工具的应用对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致病基因的确定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 rs1基因 突变
下载PDF
中国人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RS1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凤 陈洁琼 +2 位作者 许可 张晓慧 李杨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通过对国人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患者RSl基因突变分析,描述RSl基因突变特点和XLRS表型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本实验室收集XLRS患者27例,其中12例家族史明确,15例为散发。方法利用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方... 目的通过对国人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患者RSl基因突变分析,描述RSl基因突变特点和XLRS表型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本实验室收集XLRS患者27例,其中12例家族史明确,15例为散发。方法利用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27例患者RSI基因6个编码外显子。并对所有患者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查眼前节、散瞳后直接眼底镜查眼底及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和视网膜电图(ERG)。主要指标RS1基因基因突变,发病年龄,视力,眼底表现。结果在27例患者中检测到27种RSl基因突变,其中4种为新发现突变,22种位于第4-6外显子(85.2%),即RSl蛋白的盘状结构域。27种突变包括15种错义突变(55.6%),4种无义突变(14.8%),4种缺失或插入(14.8%),2种剪接位点改变(7.4%),2种大片段缺失(7.4%)。2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70±1.25)岁(0~34岁)。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22±0.28)(手动~1.0)。27例患者(54眼)中,40眼黄斑劈裂(74.1%),7眼仅有周边视网膜劈裂,5眼黄斑萎缩(其中3眼合并周边视网膜劈裂)。结论本研究结果扩大了RS1基因突变谱,第4-6外显子区域是XLRS患者RS1基因突变的热突变区域,对怀疑为XRLS患者应先进行RS1基因第4-6外显子区域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 rs1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R102W mutation in the RS1 gene responsible for retinoschisis and recurrent glaucoma 被引量:1
6
作者 Xiu-Feng Huang Chang-Sen Tu +3 位作者 Dong-Jun Xing De-Kang Gan Ge-Zhi Xu Zi-Bing J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4年第1期169-172,共4页
AIM: To identify the mutations in RS1 gene associated with typical phenotype of X-linked juvenile retinoschisis(XLRS) and a rare condition of concomitant glaucoma. ·METHODS: Complete ophthalmic examinations were ... AIM: To identify the mutations in RS1 gene associated with typical phenotype of X-linked juvenile retinoschisis(XLRS) and a rare condition of concomitant glaucoma. ·METHODS: Complete ophthalmic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the proband. The coding regions of the RS1 gene that encode retinoschisin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directly sequenced. ·RESULTS: The proband showed a typical phenotype of XLRS with large peripheral retinal schisis in both eyes,involving the macula and combined with foveal cystic change,reducing visual acuity. A typical phenotype of recurrent glaucoma with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and reduced visual field was also demonstrated with the patient. Mutation analysis of RS1 gene revealed R102W(c.304C】T) mutations in the affected male,and his mother was proved to be a carrier with the causative mutation and another synonymous polymorphism(c.576C】CT). ·CONCLUSION: We identified the genetic variations of a Chinese family with typical phenotype of XLRS and glaucoma. The severe XLRS phenotypes associated with R102W mutations reveal that the mutation determines a notable alteration in the function of the retinoschisin protein. Identification of the disease-causing mutation is beneficial for future clinical re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inked retinoschisis GLAUCOMA rs1 gene MUTATION
下载PDF
中国汉族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一家系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7
作者 王婷婷 朱益华 +5 位作者 范梦杰 罗小玲 张林燕 张达人 丁小燕 刘旭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4-870,共7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确定相关基因突变。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收集2021年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就诊的汉族XLRS一家系,对其临床特征及系谱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及变异位点携带... 目的研究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确定相关基因突变。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收集2021年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就诊的汉族XLRS一家系,对其临床特征及系谱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及变异位点携带者均接受全面的病史采集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非接触式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先证者和部分患者接受医学验光、眼底照相或广角眼底照相、视网膜电图检查。采集该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标本,并对先证者样本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分析。针对WES筛选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对家系成员的其他患者及正常人进行扩大验证。采用CADD、FATHMM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变异位点致病性。结果该XLRS家系共3代8人,符合XLRS临床诊断者共3例,均为男性,先证者母亲为相关基因携带者,表型正常者5人。家系中无近亲结婚史,且为隔代发病,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所有患者均无全身病史和其他异常表现,眼部病变共同特征为自幼双眼视力差,先证者及其胞弟表现为黄斑区劈裂呈轮辐状,先证者外公表现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萎缩。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系中所有患者均存在已知的RS1基因上的1个半合子变异c.214G>C:p.Glu72Gln,先证者母亲在该位点为杂合变异,其余表型正常成员在该位点为野生型。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位点为有害变异,很可能致病。结论RS1基因c.214G>C:p.Glu72Gln半合子变异,可能为该XLRS家系所有患者的致病变异,均表现为轻型XL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劈裂症 家系 rs1基因 基因型 表型 遗传学分析
下载PDF
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家系的RS1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萍 刘艳秋 +2 位作者 邢雪莎 刘琦 罗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家系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Sanger测序法筛查先证者RS1基因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的变异位点,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分... 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家系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Sanger测序法筛查先证者RS1基因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的变异位点,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家系成员和100名无关正常人的相应位点,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该变异位点致病性。结果该家系中的患者均有RS1基因c.458T>G(p.Val153Gly)变异,家系内正常人及无关正常对照者不含该变异,携带者存在杂合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变异具有致病性。结论RS1基因c.458T>G(p.Val153Gly)变异可导致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基因变异 rs1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Genetic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six Chinese families with X-linked juvenile retinoschisis
9
作者 TIAN Rong JIANG Ru-xin CHEN You-x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2期4392-4394,共3页
X-linked juvenile retinoschisis (XLRS, OMIM: 312700) s an inherited X-linked recessive vitreoretinal dystrophy that is a leading cause of juvenile retinal degeneration, with a worldwide prevalence ranging from 1:5... X-linked juvenile retinoschisis (XLRS, OMIM: 312700) s an inherited X-linked recessive vitreoretinal dystrophy that is a leading cause of juvenile retinal degeneration, with a worldwide prevalence ranging from 1:5 000 to 1:25 000. Finland has the highest reported incidence. The condi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microcystic- like changes of the macular region of the retina and schi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INOSCHISIS rs1 gene MUTATION
原文传递
新基因RS1在辐射损伤小鼠的组织表达谱研究
10
作者 王锋超 高京生 +4 位作者 粟永萍 王军平 闫国和 刘晓宏 章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29-1631,共3页
目的 探讨新基因RS1在辐射损伤小鼠的组织表达谱情况 ,为RS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提供更多的线索。方法 利用半定量RT PCR的方法研究RS1在辐射损伤小鼠肠上皮、肝、肾、脾脏的表达情况 ,利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RS1在辐射损伤小鼠肝、肾、... 目的 探讨新基因RS1在辐射损伤小鼠的组织表达谱情况 ,为RS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提供更多的线索。方法 利用半定量RT PCR的方法研究RS1在辐射损伤小鼠肠上皮、肝、肾、脾脏的表达情况 ,利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RS1在辐射损伤小鼠肝、肾、脾脏和心肌的表达情况。结果 RS1在辐射损伤小鼠除在肠上皮表达以外 ,在肾、肝、脾等多处表达 ,其中脾脏和肾脏的表达较高。结论 RS1具有广泛的组织表达谱。可以利用肾脏和肝脏来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1基因 组织表达谱
下载PDF
RS1基因新致病突变c.361C>T引起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
11
作者 卢睿 杨卫华 +2 位作者 蒋沁 李秀苗 王成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4-859,共6页
目的对1个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家系进行基因分析,观察其RS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一个4代26人的XLRS家系中3例患者及12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名,女性7名。所有受试者均行眼科常规检查;3例患者中,行光相干... 目的对1个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家系进行基因分析,观察其RS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一个4代26人的XLRS家系中3例患者及12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名,女性7名。所有受试者均行眼科常规检查;3例患者中,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2例。抽取所有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Panel测序法筛选潜在致病基因。利用软件工具对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致病性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分析基因突变的致病性。结果先证者,3岁。OCT检查,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内核层隆起囊腔样改变,被垂直或斜形桥状组织分割。先证者舅舅,32岁。OCT检查,左眼黄斑区萎缩;右眼黄斑区囊样隆起,被垂直或斜形桥状组织分割。先证者父母及其他家系成员10名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Panel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Ⅳ3)及2例患者(Ⅱ1、Ⅲ8)RS1基因第5外显子上存在c.361C>T/p.Q121X半合子突变;其母亲为该基因杂合突变携带者,父亲无变异。该突变基因导致RS1蛋白提前终止,由原来编码224个氨基酸突变为120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眼底检查正常的10人中,正常者6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4人,均为女性。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位点在12种哺乳动物中均高度保守。RS1蛋白三维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突变后的蛋白C端氨基酸序列缺失>50%。ACMG指南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为致病性突变。结论该XLRS家系RS1基因突变位点c.361C>T/p.Q121X为XLRS新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劈裂症 基因 突变 rs1基因
原文传递
增强型RACE技术克隆辐射诱导小鼠肠上皮新基因RS1
12
作者 王锋超 王军平 +5 位作者 粟永萍 高京生 楼淑芬 刘晓宏 任泂 章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 在获得了辐射诱导小鼠肠上皮新基因RS1EST序列的基础上获得全长cDNA。方法 RT PCR方法对RS1基因进行表达谱分析 ,找到表达丰度较高的组织提取总RNA作为模板 ,应用增强RACE技术即结合生物素探针富集靶cDNA的方法克隆RS1的cDNA末... 目的 在获得了辐射诱导小鼠肠上皮新基因RS1EST序列的基础上获得全长cDNA。方法 RT PCR方法对RS1基因进行表达谱分析 ,找到表达丰度较高的组织提取总RNA作为模板 ,应用增强RACE技术即结合生物素探针富集靶cDNA的方法克隆RS1的cDNA末端。结果 克隆到RS1片段 3′端约 2kb的序列。该序列 5′端包含已知的RS1片段 ,3′端具有明显的polyA加尾信号 ,有编码区的终止密码子。明确了RS1的正、负链及其蛋白编码方向 ,为RS15′端的克隆提供了必要信息。结论 结果与本实验的设计完全一致 ,说明这一方法对从表达丰度低 ,难以设计最佳基因特异性引物的EST序列克隆其对应的全长cDNA是可行的 ,同时为下一步研究RS1在小鼠肠上皮辐射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和被辐射诱导表达的调控模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RACE技术 克隆 辐射诱导 小鼠 肠上皮 基因 rs1
原文传递
抗白粉病基因Pm8在四川小麦中遗传表达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足君 任正隆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452-456,465,共6页
用Giemsa-C带技术鉴定了48个含1RS/1BL染色体的小麦材料,并对其抗白粉病基因Pm8的遗传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对Pm8非毒性的小麦白粉菌系接种这些品系,结果表明:21个小麦品系1RS/1BL染色体上的抗白... 用Giemsa-C带技术鉴定了48个含1RS/1BL染色体的小麦材料,并对其抗白粉病基因Pm8的遗传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对Pm8非毒性的小麦白粉菌系接种这些品系,结果表明:21个小麦品系1RS/1BL染色体上的抗白粉病基因Pm8未表达,24个具有Pm8抗性,3个品系可能含有除Pm8外的其它基因或组合。我们认为,在四川小麦中的含1RS/1BL染色体的品种(系)中Pm8基因的不表达也是白粉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在利用1RS/1BL染色体于四川小麦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其抗病性,并发掘新的抗白粉病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易位 抗白粉病 基因表达 抗病育种 小麦
下载PDF
1293份小麦品种(系)1RS/1BL易位和抗条锈病基因Yr41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宫文萍 韩冉 +8 位作者 任天恒 王灿国 杨在东 闫美 罗培高 刘爱峰 李豪圣 刘成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因具有丰产和抗病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我国曾一度有超过70%的小麦品种含有该易位系。当前,该易位系在我国小麦中的分布情况还有待确证。迄今,抗条锈病基因Yr41已连续为小麦育种提供抗性20年,利用该基因...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因具有丰产和抗病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我国曾一度有超过70%的小麦品种含有该易位系。当前,该易位系在我国小麦中的分布情况还有待确证。迄今,抗条锈病基因Yr41已连续为小麦育种提供抗性20年,利用该基因培育的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在西南麦区大面积推广。然而,该基因在我国小麦中的分布情况仍不清楚,限制了其在不同麦区的开发利用潜力。鉴于此,本研究利用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特异分子标记ω-sec-p3/ω-sec-p4和Yr41特异分子标记BE446068对1293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有542份可扩增出1BL/1RS特异标记,占参试材料的41.92%,使用频率仍然较高;有64份材料可以扩增出Yr41特异标记,占参试材料的4.95%,利用频率较低,今后可加强对含Yr41品种(系)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条锈病基因Yr41 1rs/1BL易位系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