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β-防御素rBD-2的分子克隆及其在皮肤组织的诱导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新年 黄宁 +1 位作者 吴琦 王伯瑶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41-444,共4页
从大鼠皮肤提取总 RNA,以 P1 5′→ 3′TTCAGTCATGAGGATCCATTAC和 P2 5′→ 3′GGTTCTTGGTCTTTTTATCTAC引物 ,采用 RT- PCR技术扩增得到一 c DNA片段 ,经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根据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人 β-防御素 - 2和大鼠 β-防御素 ... 从大鼠皮肤提取总 RNA,以 P1 5′→ 3′TTCAGTCATGAGGATCCATTAC和 P2 5′→ 3′GGTTCTTGGTCTTTTTATCTAC引物 ,采用 RT- PCR技术扩增得到一 c DNA片段 ,经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根据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人 β-防御素 - 2和大鼠 β-防御素 - 1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显示 ,该 c DNA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高度同源性 (其成熟肽与 h BD- 2的同一性为 5 0 % ,相似性为 32 % ) ,均含 6个典型的半胱氨酸 ,这表明所克隆的 c DNA为大鼠 β-防御素 - 2亚类 ,因此命名为 r BD- 2。大鼠 β-防御素 - 2基因在大肠杆菌感染性损伤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 ,与人 h BD- 2的表达相似 ,能够被诱导表达。以上结果提示 ,β-防御素 - 2可能是皮肤组织对感染性损伤的防御反应所产生的重要免疫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Β-防御素 rbd-2 CDNA 皮肤感染
下载PDF
脂多糖LPS对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RBD-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伟义 朱涛 《西部医学》 2011年第9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以肺泡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RBD-2(大鼠β防御素-2,Rat-βdefensins-2)在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 目的以肺泡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RBD-2(大鼠β防御素-2,Rat-βdefensins-2)在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LPS组(C组)和糖尿病+LPS组(D组),每组均为8只。分离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通过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BD-2的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通过Real Time PCR检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TLR-2以及TLR-4的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糖尿病模型构建成功。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正常组+LPS组、糖尿病+脂多糖组的RBD-2 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依次增加,差异显著(P<0.05)。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正常组+LPS组、糖尿病+脂多糖组的TLR-4 mRNA的表达水平依次增加,差异显著(P<0.05),而TLR-2差异则不明显。结论 LPS刺激后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RBD-2表达增加较糖尿病组更为显著,说明RBD-2变化对于增强糖尿病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同时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RBD-2表达较正常组增高,说明处于糖尿病时期的大鼠机体处于炎症状态,并且这一通路的表达受体主要是TLR-4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糖尿病 rbd-2 RT-PCR WESTERN BLOTTING
下载PDF
β-防御素-1,2在实验性大鼠牙龈炎牙周炎模型牙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莉 董福生 +3 位作者 许丽华 蒋强国 李彬 段立立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牙龈炎、牙周炎模型并检测大鼠β-防御素-1,2(RBD-1,RBD-2)在其牙龈上皮三个区域的分布,探讨RBD-1、RBD-2在大鼠牙龈炎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经临床和HE组织学染...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牙龈炎、牙周炎模型并检测大鼠β-防御素-1,2(RBD-1,RBD-2)在其牙龈上皮三个区域的分布,探讨RBD-1、RBD-2在大鼠牙龈炎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经临床和HE组织学染色确认结扎后2周、6周大鼠牙龈炎、牙周炎模型建立成功后,取大鼠上颌骨连同牙和牙周组织,制备切片,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正常组、牙龈炎组、牙周炎组大鼠牙龈上皮中RBD-1、RBD-2的表达。结果:RBD-1、RBD-2在三组的牙龈上皮中都有表达,主要表达于口腔龈上皮棘细胞层和颗粒层细胞胞浆,在沟内上皮棘细胞层呈微弱表达,结合上皮、结缔组织、骨组织无表达;RBD-1在口腔龈上皮的表达强度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RBD-2则在牙龈炎组表达强度显著升高,在牙周炎组表达强度显著降低(P<0.05);RBD-1、RBD-2在沟内上皮的表达则为牙龈炎组和牙周炎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RBD-1在大鼠牙龈上皮中呈组成性表达,而RBD-2的表达随炎症发展而改变;提示防御素在牙周组织的健康维护和牙周炎症进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炎 牙周炎 牙龈上皮 大鼠β-防御素-1 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基于β-防御素-2的中药骨碎补对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大鼠肺部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冉令 潘宇政 +1 位作者 黄文川 彭玲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65-2368,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大鼠肺组织中β-防御素-2 mRNA(r BD2)表达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和肺泡灌洗液s Ig A含量变化规律及骨碎补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A)、气管...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大鼠肺组织中β-防御素-2 mRNA(r BD2)表达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和肺泡灌洗液s Ig A含量变化规律及骨碎补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A)、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模型非用药组(B)及模型用药组(C),每组各24只。制备大鼠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模型。在给药后第24h、72h、168h三个时间段活体取材。采集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检测肺组织β-防御素-2(r BD2)mRNA表达、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肺泡灌洗液s Ig A含量。结果 B组肺组织r BD2 mRNA表达在造模后第24小时明显升高,在第72小时开始下降,至第168小时降到最低值;用中药骨碎补干预后,r BD2表达开始明显升高,至第72小时表达上调到最高值,在第168小时表达则稍有下降。气切插管后大鼠肺泡灌洗液s Ig A含量在第24小时和第72小时明显高于正常大鼠,但在第168小时则明显回落。用中药骨碎补干预后,气切插管大鼠肺泡灌洗液s Ig A含量在第24小时即明显上升,在第168小时亦没有下降。气管切开后肺组织CD3含量明显降低,在168小时达到最低值;服用骨碎补后CD3含量出现上升,在72小时达到最大值,在168小时时则稍有回落。气管切开插管后肺组织CD4含量出现短暂上升,在24小时达到最大值,而后则明显下降,其下降在第72小时达到最低值,在168小时则稍有上升,服用骨碎补后在第72小时时明显上升,在第168小时上升达到最大值。气管切开后肺组织CD8含量明显上升,在第72小时上升达到最大值,而后168小时则明显回落;服用骨碎补后在第72小时开始下降,到168小时其下降达到最低值。结论骨碎补能够上调气切插管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2 mRNA的表达,提高肺泡灌洗液s Ig A含量和改善肺组织T细胞亚群失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气管切开插管 β防御素2 SIGA 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江明金 温金华 +3 位作者 潘德城 周健 吕燕妮 魏筱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7-1501,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已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蛋白,在病毒的宿主嗜性和毒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蛋白三聚体结构自发呈现封闭和开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已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蛋白,在病毒的宿主嗜性和毒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蛋白三聚体结构自发呈现封闭和开放的构象状态对于受体的结合及膜融合构象变化的启动至关重要,其独特的弗林蛋白酶识别位点可能是导致高传染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对进一步揭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机制及相关靶向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S蛋白 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受体结合结构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复合物 结构 功能 入胞途径
下载PDF
BRD7交互作用蛋白基因BRD2、BRD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周鸣 彭聪 +5 位作者 聂新民 张必成 朱诗国 余鹰 李小玲 李桂源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背景与目的:BRD7基因是通过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获得的一个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密切相关基因。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已从人胎脑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了两个与BRD7蛋白存在交互作用且包含溴区结构域(bromodomain)的蛋白BRD2... 背景与目的:BRD7基因是通过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获得的一个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密切相关基因。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已从人胎脑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了两个与BRD7蛋白存在交互作用且包含溴区结构域(bromodomain)的蛋白BRD2、BRD3。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证实BRD7蛋白与BRD2、BRD3蛋白之间的交互作用,探讨BRD2、BRD3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和作用模式。方法:将BRD2、BRD3基因分别与BRD7基因共转化酵母Y187后将菌落影印到尼龙膜,X-Gal检测酵母中报告基因LacZ的表达,推断BRD2、BRD3与BRD7蛋白之间的交互作用。RT-PCR方法检测BRD2、BRD3基因在正常鼻咽上皮组织和鼻咽癌活检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在BRD7基因稳定转染的鼻咽癌细胞株(HNE1)中,BRD7基因的重表达对BRD2、BRD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通过特异性酵母双杂交技术,发现酵母转化子的颜色呈蓝色,进一步证实BRD2、BRD3蛋白能分别与BRD7蛋白发生交互作用。RT-PCR结果显示,在鼻咽癌组织中,BRD2和BRD3基因表达下调或缺失;在BRD7基因稳定转染的HNE1细胞株中,随着BRD7基因表达的增强,BRD2、BRD3基因的表达也存在明显的上调。结论:BRD7蛋白能分别与BRD2、BRD3蛋白发生交互作用,且在mRNA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表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rbd2基因 BRD3基因 基因表达 酵母双杂交技术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SARS-CoV-2RBD-ACE2结合亲和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敏明 李维华 +1 位作者 王玉霜 丁海燕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5-582,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快速变异导致不断出现新的毒株.已有研究表明SARS-CoV-2的S蛋白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与宿主ACE2的结合亲和力与病毒的侵染能力相关.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持续暴发,出现了大量RBD多点...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快速变异导致不断出现新的毒株.已有研究表明SARS-CoV-2的S蛋白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与宿主ACE2的结合亲和力与病毒的侵染能力相关.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持续暴发,出现了大量RBD多点突变的新毒株.通过生物试验方式获得突变毒株RBDACE2结合亲和力费时费力,远远落后于突变株的积累,不能满足对该病毒实时监控的需求.为了快速预测具有多点突变毒株的结合亲和力,设计了一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与注意力机制,从RBD序列上学习关键特征并预测RBD-ACE2的结合亲和力,在真实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训练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关切变异株的RBD-ACE2结合亲和力,也有助于对SARSCoV-2突变株的传播能力进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rbd-ACE2结合亲和力 深度神经网络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Peppermint Leaf Flavonoids as SARS-CoV-2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Attachment Inhibitors to the Human ACE2 Receptor: A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8
作者 Marcelo Lopes Pereira Júnior Rafael Timóteo de Sousa Junior +2 位作者 Georges Daniel Amvame Nze William Ferreira Giozza Luiz Antônio Ribeiro Júnior 《Open Journal of Biophysics》 2022年第2期132-152,共21页
Virtual screening is a computational technique widely used for identifying small molecules which are most likely to bind to a protein target. In the present work, a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propose po... Virtual screening is a computational technique widely used for identifying small molecules which are most likely to bind to a protein target. In the present work, a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propose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preventing the RBD/ACE2 attachment. These candidates are sixteen different flavonoids present in the peppermint leaf. Results showed that Luteolin 7-O-neohesperidoside is the peppermint flavonoid with a higher binding affinity regarding the RBD/ACE2 complex (about -9.18 Kcal/mol). On the other hand, Sakuranetin presented the lowest affinity (about -6.38 Kcal/mol). Binding affinities of the other peppermint flavonoids ranged from -6.44 Kcal/mol up to -9.05 Kcal/mol. The binding site surface analysis showed pocket-like regions on the RBD/ACE2 complex that yield several interactions (mostly hydrogen bonds) between the flavonoid and the amino acid residues of the proteins. This study can open channel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s of flavonoids against COVID-19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VIRUS Sars-CoV-2 Peppermint Flavonoids rbd/ACE2 Inhibitors
下载PDF
Rapid screening of SARS-CoV-2 inhibitors via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of RBD–ACE2 complexes in living cells by competitive binding 被引量:1
9
作者 Lu Miao Wei Zhou +14 位作者 Chunyu Yan Yuebin Zhang Qinglong Qiao Xuelian Zhou Yingzhu Chen Guangying Wang Zhendong Guo Jun Liu Hailong Piao Xia Pan Mengxue Yan Weijie Zhao Guohui Li Yueqing Li Zhaochao Xu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9期3739-3742,共4页
To the Editor:The current 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pandemic spurs the development of antiviral drugs for SARS-CoV-2,a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viral infections continues to rise globally in the context of w... To the Editor:The current 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pandemic spurs the development of antiviral drugs for SARS-CoV-2,a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viral infections continues to rise globally in the context of widespread vaccination.Targe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and the host cell ACE2 i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effectively inhibit viral e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rbd–ACE2 interaction Inhibitors screening Live-cell imaging
原文传递
大鼠β防御素2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效应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撼 方路 +1 位作者 汪蜀 何翔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 构建大鼠β防御素2(rBD2)基因RNAi慢病毒重组载体,转染培养细胞,检测其沉默效应,筛选出最佳的RNAi慢病毒载体.方法 序列软件设计3条针对rBD2基因CDS区的siRNA序列,合成单链后退火形成双链DNA,分别与酶切处理的慢病毒载体lentivi... 目的 构建大鼠β防御素2(rBD2)基因RNAi慢病毒重组载体,转染培养细胞,检测其沉默效应,筛选出最佳的RNAi慢病毒载体.方法 序列软件设计3条针对rBD2基因CDS区的siRNA序列,合成单链后退火形成双链DNA,分别与酶切处理的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连接构成3个RNAi慢病毒重组载体,再转化细菌,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细胞,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测rBD-2 mRNA及蛋白表达,筛选沉默效果最佳的为LV-shrBD2载体.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对LV-shrBD2进行慢病毒颗粒包装并梯度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凝胶电泳显示3个RNAi慢病毒重组载体的PCR产物为316 bp,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正确.转染细胞后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siRNA序列1构建的重组载体mRNA抑制率达82%,干扰效率最高,为所需的rBD2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LV-shrBD2.包装慢病毒颗粒并调整病毒滴度至1×105ifu/μl.结论 成功构建并筛选出沉默效应最佳的rBD2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LV-sh1rBD2,为进一步开展rBD2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2 转染 慢病毒属 RNA干扰 沉默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