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对2种栎树苗期生长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5
1
作者 王树凤 胡韵雪 +3 位作者 孙海菁 施翔 潘红伟 陈益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1029,共9页
以低浓度(50 mmol/L)和高浓度(150 mmol/L)NaCl处理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1年生幼苗,研究了2种栎树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对盐分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及其根系形态学参数变化以及根系对盐离子的吸收与积累... 以低浓度(50 mmol/L)和高浓度(150 mmol/L)NaCl处理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1年生幼苗,研究了2种栎树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对盐分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及其根系形态学参数变化以及根系对盐离子的吸收与积累。结果表明,高浓度盐胁迫明显抑制了2种栎树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P<0.05),而低浓度盐胁迫对弗吉尼亚栎地上部干重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抑制了麻栎地上部干重(P<0.05);2种栎树的根冠比在盐胁迫下呈增加趋势,特别是在高浓度盐胁迫下,2种栎树的根冠比明显增加(P<0.05),盐胁迫下增加生物量在根部的分配是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方式之一。2种栎树根部生物量积累在盐胁迫下变化不明显,但2种栎树根系形态学参数在盐胁迫下的响应不同,弗吉尼亚栎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在盐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特别是在低浓度盐胁迫下,根系形态学参数明显增加(P<0.05),但麻栎根系形态学参数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通过对不同径级根系总长的分析发现,弗吉尼亚栎根系总长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直径小于2 mm的细根总长的增加,细根长度的增加对于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Na+和Cl-在根系的含量分析表明,盐胁迫下2种栎树根系盐离子的积累均有明显增加,但弗吉尼亚栎根系盐离子的含量在低浓度和高浓度盐胁迫下的差异不明显,而麻栎在高浓度盐胁迫下根系盐离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弗吉尼亚栎。综合2种栎树盐胁迫下的生物量分配策略和根系形态学响应以及盐离子的积累规律,证明2种栎树尽管在生物量分配策略方面具有相同的特点,但根系的响应策略截然不同,弗吉尼亚栎在盐胁迫下能够扩大根系吸收范围,维持较高的K+/Na+比值,而麻栎在盐胁迫下根系由于吸收过多的盐离子,导致根系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影响了根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弗吉尼亚栎 麻栎 根系形态学
下载PDF
不同光环境对麻栎和刺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9
2
作者 徐飞 郭卫华 +1 位作者 徐伟红 王仁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98-3107,共10页
通过搭建遮阳棚设置3个光照强度,模拟森林幼苗生长的林缘、林窗和林下光环境,研究麻栎和刺槐幼苗形态结构、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极度弱光环境限制了幼苗的株高、基径、总叶面积、冠面积、叶面... 通过搭建遮阳棚设置3个光照强度,模拟森林幼苗生长的林缘、林窗和林下光环境,研究麻栎和刺槐幼苗形态结构、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极度弱光环境限制了幼苗的株高、基径、总叶面积、冠面积、叶面积指数和总叶数等形态指标的增长,与全光环境相比,适度遮荫有利于幼苗的形态生长,光照对麻栎形态的异速生长曲线影响较小,刺槐较麻栎的曲线变化更明显一些,弱光降低了异速生长指数。随遮荫程度的增加,麻栎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逐渐降低,刺槐的净光合速率则在适度遮荫下最大,两者的光能利用效率均显著增大,水分利用效率先升后降。随光照强度的减弱,麻栎各器官的生物量积累降低,叶面积比率的增加和根冠比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光能的捕获,而刺槐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则在适度遮荫下达到最优;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上升,而叶绿素a/b则逐渐下降。麻栎和刺槐显示出不同的生存策略和光利用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它们在阔叶林群落中不同的演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光环境 形态 生物量分配 光合特性 麻栎 刺槐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下麻栎人工林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53
3
作者 成向荣 虞木奎 +2 位作者 葛乐 张春祥 王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5-1180,共6页
选择江淮山地丘陵区分布较广的麻栎人工林进行间伐试验,通过样地调查,分析不同间伐处理5年后麻栎林分的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间伐15%(T15)、间伐30%(T30)和间伐50%(T50)处理的树木碳密度分别增加9.1%、29.6%... 选择江淮山地丘陵区分布较广的麻栎人工林进行间伐试验,通过样地调查,分析不同间伐处理5年后麻栎林分的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间伐15%(T15)、间伐30%(T30)和间伐50%(T50)处理的树木碳密度分别增加9.1%、29.6%和28.4%,不同间伐处理树木碳密度在各器官的分配特征均为树干>根系>树枝>树皮>树叶.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地凋落物碳密度逐渐降低,土壤(0~50cm)碳密度略有增加,但凋落物和土壤碳密度在间伐与未间伐处理之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林分总碳密度大小为T30>T50>T15>CK,总碳密度分别比CK增加16.3、14.5和3.6tC.hm-2,但间伐与未间伐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15、T30和T50间伐处理的土壤呼吸均高于CK,仅T30处理与CK之间差异显著.在江淮山地丘陵区,间伐有利于麻栎人工林碳密度的增加,其中以间伐30%最适宜林分碳储量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间伐 碳密度 生物量
原文传递
两种立地条件下麻栎人工林地上部分养分的积累和分配 被引量:41
4
作者 唐罗忠 刘志龙 +3 位作者 虞木奎 方升佐 赵丹 王子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1-670,共10页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是一种分布广、用途大、耐干旱瘠薄的乔木树种,掌握其生长规律和养分利用特性对麻栎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十分必要。对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两种立地条件下的麻栎人工林的生长和养分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是一种分布广、用途大、耐干旱瘠薄的乔木树种,掌握其生长规律和养分利用特性对麻栎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十分必要。对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两种立地条件下的麻栎人工林的生长和养分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含石量较高、养分含量较少的立地条件下,12年生的麻栎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为49180.2kg.hm–2;林木养分总累积量为633.9kg.hm–2,其中N、P、K、Ca、Mg的累积量分别为119.9、18.7、88.5、368.6和38.2kg.hm–2。在土壤含石量较少、养分含量较高的立地条件下,12年生麻栎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为90774.8kg.hm–2;林木养分总累积量为993.6kg.hm–2,其中N、P、K、Ca、Mg的累积量分别为203.5、23.0、146.9、553.6和66.6kg.hm–2。所以,立地条件对麻栎生长和养分累积具有显著影响。较差立地条件下的麻栎对土壤养分的富集系数较大,但其凋落物的养分含量较低。研究显示,麻栎可以通过养分奢侈吸收、提高养分内循环、减少养分损失等途径来适应低养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养分积累 养分利用 麻栎 立地条件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种源麻栎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标 虞木奎 +3 位作者 孙海菁 成向荣 单奇华 方炎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17-1824,共8页
采用5个不同盐浓度处理,研究了盐胁迫对山东费县、安徽滁州和四川万源3个种源地麻栎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3个种源的麻栎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净光合速率(Pn)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叶绿素a在山东种源中降幅最大,... 采用5个不同盐浓度处理,研究了盐胁迫对山东费县、安徽滁州和四川万源3个种源地麻栎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3个种源的麻栎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净光合速率(Pn)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叶绿素a在山东种源中降幅最大,下降了21.5%~36.1%,四川种源降幅最小,在3.5%~19.8%之间.所有种源对照组的Pn均成"单峰"曲线,未出现"午休"现象;高盐浓度处理下则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通径分析,Pn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差和叶温的影响,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光强是次要因子.不同种源对照处理的麻栎叶片光合特征受原种源地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麻栎的耐盐胁迫能力大小为:四川万源种源>安徽滁州种源>山东费县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种源 盐胁迫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通径分析
原文传递
桥山栎林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相关关系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张维伟 薛文艳 +1 位作者 杨斌 赵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91-4001,共11页
为了解森林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黄土高原桥山林区典型麻栎纯林、麻栎阔叶混交林和麻栎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计算物种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并进行了冗余分析,结果表明:(1)麻栎油松混交林... 为了解森林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黄土高原桥山林区典型麻栎纯林、麻栎阔叶混交林和麻栎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计算物种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并进行了冗余分析,结果表明:(1)麻栎油松混交林主要以乔木层胸径、树高、枝下高等最高;麻栎阔叶混交林以灌木层盖度、地径、冠幅、高度等最高;麻栎纯林以草本地径、草本盖度及草本冠幅最高。(2) 3种类型林分乔木层重要值最高的均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灌木层为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草本层为苔草(Carex tristachya)。(3)麻栎油松混交林乔、灌层物种多样性较高,麻栎阔叶混交林以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高。(4)不同类型麻栎林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关系有差异。松栎混交林中,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的为乔木胸径、新稍长及灌木高度;麻栎阔叶混交林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的为灌木层高度及冠幅;麻栎纯林中,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的为乔木胸径。(5)麻栎油松混交林、麻栎阔叶混交林的胸径、树高、物种多样较麻栎纯林高,具有较高木材生产能力和生态防护功能,是未来森林经营培育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特征 冗余分析
下载PDF
麻栎资源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志龙 虞木奎 +1 位作者 唐罗忠 方升佐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6期93-96,共4页
麻栎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硬阔叶用材树种,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树种。从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苗木培育、造林经营管理和加工利用等方面总结了我国麻栎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麻栎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麻栎 研究进展 利用对策
下载PDF
春季麻栎树干边材木质部液流垂直变化及其滞后效应 被引量:26
8
作者 赵文飞 王华田 +1 位作者 亓立云 张迎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0-325,共6页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茎流探针(TDP)和微型自动气象站组成的测定系统,对泰山林科院林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人工林树干不同高度边材液流及其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对影响边材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和滞后效应分析...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茎流探针(TDP)和微型自动气象站组成的测定系统,对泰山林科院林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人工林树干不同高度边材液流及其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对影响边材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和滞后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立木,树干上位边材液流流速上升快,高峰期持续时间短,但高峰流速较高,最大流速在0.002cm.s-1以上;树干下位边材液流流速上升、下降慢,液流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最大流速不超过0.001cm.s-1。太阳净辐射是麻栎边材液流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且成正相关,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对边材液流的影响较小,空气温度与麻栎边材液流的影响成正相关,相对湿度与边材液流速率成负相关。边材液流与主要环境因子日周期波动在时间上存在延迟效应,延迟效应因树干高度和环境因子而变。树干上、中和下部边材液流与太阳净辐射变化的滞后时间分为80、20和30min,与空气温度的滞后时间分别为60、130和110min,与空气相对湿度的滞后时间分别为170、160和9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边材液流 滞后效应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水涝胁迫下不同种源麻栎生长与生理特性变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晓磊 马风云 +2 位作者 陈益泰 施翔 孙海菁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6-19,33,共5页
通过水涝处理,研究了麻栎不同种源苗木的生长和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苗木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和生理指标在不同种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水涝胁迫普遍抑制了麻栎根系的生长,降低了根冠比;但建德和上饶种源生物量分配参数与对照无... 通过水涝处理,研究了麻栎不同种源苗木的生长和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苗木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和生理指标在不同种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水涝胁迫普遍抑制了麻栎根系的生长,降低了根冠比;但建德和上饶种源生物量分配参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受影响程度较小。随淹水时间延长,麻栎不同种源叶片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相对叶绿素含量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淹水至40 d后,脯氨酸含量普遍下降,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则继续上升或出现下降趋势,各种源增加或下降的幅度有差异。根据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初步认为,上饶和建德种源具有较强的耐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种源 淹水 生物量分配 生理特性
下载PDF
麻栎人工林生长规律模拟与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魏国余 覃德文 +2 位作者 孙灿岳 秦武明 阳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5-150,共6页
以广西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27年生麻栎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麻栎人工林测树因子各年间变化动态进行检测,研究树高(H)、胸径(D)、材积(V)与树龄(T)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麻栎人工林树高和胸径的平均生长量曲线... 以广西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27年生麻栎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麻栎人工林测树因子各年间变化动态进行检测,研究树高(H)、胸径(D)、材积(V)与树龄(T)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麻栎人工林树高和胸径的平均生长量曲线和连年生长量曲线出现了多个交叉点,变化幅度较大,但其单株材积生长曲线27a间处于不断攀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且各生长曲线表明麻栎的生长在0-4a为速生期;所拟合回归模型R2均达到0.9以上,检验精度较高,其中树高和胸径最优生长模型均为Korf方程,单株材积最优生长模型为坎派兹模型。得出麻栎人工林在27a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造林前期生长迅速,材积生长尚未达到数量成熟,仍有生长趋势。拟合模型精度较高,可运用于生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人工林 生长量曲线 最优生长模型
下载PDF
麻栎种源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异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慧 郭卫红 +3 位作者 杨秀清 韩有志 虞木奎 吴统贵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25-2230,共6页
结合林木育种方法,以3个麻栎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9个麻栎种源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地点(环境)显著影响叶片碳、氮、磷、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解释量占总变异量的13.2%~66.7%,而种源(遗传)的影响并不显... 结合林木育种方法,以3个麻栎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9个麻栎种源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地点(环境)显著影响叶片碳、氮、磷、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解释量占总变异量的13.2%~66.7%,而种源(遗传)的影响并不显著,解释量只占总变异量的2.9%~11.0%.叶片氮与碳氮比、氮与氮磷比、磷与碳磷比、磷与氮磷比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无论是地点间还是东西部种源间均存在共同的标准化主轴斜率.表明在单一树种(麻栎)水平上,种源间具有相似的碳、氮、磷生化过程,其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环境的影响;而化学计量特征在地点间和东西部种源间稳定的相关系数反映出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特定耦合比例不受环境和种源的影响,支持化学计量学的内稳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种源 变异 麻栎
原文传递
桥山林区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格局及关联性 被引量:18
12
作者 薛文艳 杨斌 +1 位作者 张文辉 于世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75-3384,共10页
为探究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以黄土高原南部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用L(r)函数对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内麻栎种群各发育阶段数量结构均为不规则倒&qu... 为探究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以黄土高原南部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用L(r)函数对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内麻栎种群各发育阶段数量结构均为不规则倒"J"型,种群结构稳定,能实现持续更新。(2)麻栎种群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受生境异质性影响较大,纯林样地中,种群在0—10 m尺度上表现为高强度聚集分布,5—35 m尺度表现为低强度聚集;混交林样地中,0—5 m尺度上表现为高强度聚集分布,5—35 m尺度上则表现为低强度聚集分布。(3)随着种群的发育及尺度的增大,麻栎种群空间聚集强度减弱,纯林样地内,麻栎幼苗在0—6 m的小尺度表现为聚集分布,6—12 m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幼树在各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中龄树与成龄树在各尺度上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混交林样地中,仅幼苗在0—6 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余各阶段在各尺度下均趋于随机分布。(4)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尺度空间关联性不同,纯林样地中,幼苗与幼树在1—2 m小尺度上呈负相关,幼树与中龄树在8 m尺度呈正相关,其余各生长阶段之间在任意尺度上均无关联性;混交林样地中,幼树与中龄树在2—12 m尺度上表现为正相关,其余各生长阶段之间在各尺度上均无关联。在未来的森林经营中,应对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境的种群进行不同抚育措施,促进种群良性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 发育阶段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麻栎次生林枯落物持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唐禾 陈永华 +2 位作者 张建国 薛文艳 张文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09,115,共7页
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的一项重要手段,能够影响枯落物持水性能。以桥山林区麻栎次生林为对象,通过典型取样法、烘干法、浸泡法,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未间伐、间伐15%—轻度间伐、间伐25%—中度间伐、间伐35%—重度间伐)对样地内枯落物持... 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的一项重要手段,能够影响枯落物持水性能。以桥山林区麻栎次生林为对象,通过典型取样法、烘干法、浸泡法,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未间伐、间伐15%—轻度间伐、间伐25%—中度间伐、间伐35%—重度间伐)对样地内枯落物持水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伐使枯落物总储量减少,随着间伐强度提高分解层储量先增多后减少,中度间伐时最多(3.833t/hm^2),轻度间伐次之(21.838t/hm^2);(2)轻度间伐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高(7.60mm),重度间伐强度下最小(6.21mm);(3)轻度间伐下枯落物总有效拦蓄量及分解层有效拦蓄量都最大,分别为56.79,38.56t/hm^2,未分解层有效拦蓄量为18.21t/hm^2,仅次于未间伐样地(22.59t/hm^2);(4)不同间伐强度下枯落物吸水速率随浸水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且两者均显著相关,轻度间伐强度下吸水速率均最大。以上结果表明,轻度间伐能提高麻栎次生林枯落物持水性能,可为桥山林区麻栎次生林森林抚育间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持水性能 麻栎 抚育间伐 有效拦蓄量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源麻栎苗期变异和初步选择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志龙 虞木奎 +4 位作者 唐罗忠 方升佐 王新洋 张春祥 曹一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6-492,共7页
利用13个省(区)的36个种源麻栎种子在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麻栎苗高、根长、地径、高径比、生物量、热值和能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麻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表现"S"型曲线,7—9月为生长速生期;... 利用13个省(区)的36个种源麻栎种子在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麻栎苗高、根长、地径、高径比、生物量、热值和能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麻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表现"S"型曲线,7—9月为生长速生期;麻栎不同器官热值大小排序为叶>茎>根,生物量为根>茎>叶,能量为茎>根>叶。主成分分析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各器官生物量决定。初步选出安徽太湖、安徽太平、浙江开化、江苏句容、浙江建德、浙江龙泉和贵州榕江种源为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地理种源 苗期性状 生物量 热值
下载PDF
麻栎不同播种量及施肥生理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侯昆 于成琦 +4 位作者 赵庆喜 霍玉华 白荣芬 姬少玲 池艳莉 《吉林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不同播种量及施肥对麻栎苗木生长均有一定影响,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麻栎的适宜播种量为1800kg·hm-2和2250kg·hm-2;麻栎播种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内,N、P含量的高低不仅与施肥量有关,而且与苗木所处物候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 不同播种量及施肥对麻栎苗木生长均有一定影响,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麻栎的适宜播种量为1800kg·hm-2和2250kg·hm-2;麻栎播种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内,N、P含量的高低不仅与施肥量有关,而且与苗木所处物候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状况、苗木本身生长节律等密切相关;不同施肥区,麻栎苗木叶绿素含量在速生期时最高,到生长后期相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播种量 施肥 苗木 生理效应 播种苗 速生期 含量 利用状况 适宜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广布种麻栎地理分布的影响和主导气候因子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关心怡 石慰 曹坤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1-668,共8页
为了解麻栎(Quercusacutissima)的潜在分布特征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响应,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在当前气候条件下麻栎的潜在分布格局,预测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格局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 Maxent模型有... 为了解麻栎(Quercusacutissima)的潜在分布特征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响应,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在当前气候条件下麻栎的潜在分布格局,预测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格局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 Maxent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值大于0.95。当前气候条件下,麻栎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陕西、河南、山西、甘肃、北京、辽宁等北方省市。此外,在日本、朝鲜半岛、老挝、越南、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亦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麻栎适生区域,麻栎总适生区域面积达11.57?105 km2。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麻栎适宜分布区域向北和西南方向扩展,新增适生区面积为(2.49~3.02)?105 km2;适生区域丧失主要集中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和缅甸东部等地。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暖季降水量、等温性、最干季均温、最冷月最低温,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4.2%、13.7%、8.8%和7.8%。这为麻栎的栽培和保育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麻栎 气候因子 地理分布 适生区
下载PDF
区域尺度上麻栎叶片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晶媛 张慧 +2 位作者 虞木奎 方炎明 吴统贵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4-762,共9页
叶片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自我调控能力。区域尺度上单一物种叶片功能和形态性状的变化规律尚存在争议。以25个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天然林种群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区域尺度上比叶面积(... 叶片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自我调控能力。区域尺度上单一物种叶片功能和形态性状的变化规律尚存在争议。以25个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天然林种群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区域尺度上比叶面积(SLA),单位叶重的氮质量分数(Nmass)、磷质量分数(Pmass)、叶氮磷比(N∶P),单位叶面积的氮质量分数(N_(area))、磷质量分数(Parea)等功能性状和叶片面积(LA)、周长(LP)、叶长度(LL)、叶宽度(LW)、叶片长宽比(L∶W)等形态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1)麻栎叶片面积变化范围为28.53~59.41 cm^2;周长为31.21~47.54 cm;叶长为11.72~17.25cm;叶宽为3.41~5.46 cm;叶长宽比为2.79~3.75;比叶面积为77.38~152.71 cm^2·g^(-1);Nmass为17.90~26.20 mg·g^(-1);Pmass为0.68~1.61mg·g^(-1);N_(area)为1.42~2.63 mg·cm^(-2);Parea为0.07~0.13 mg·cm^(-2);N∶P为14.01~28.80。(2)随着海拔的增加,麻栎比叶面积、Nmass及叶宽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5),而N_(area)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5)。(3)麻栎叶片面积和长度随等效纬度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5)。(4)麻栎叶片面积、长度及宽度随年均温度的升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5)。(5)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麻栎叶长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而叶片面积与其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功能性状主要受海拔引起的水热变化的影响,而叶片形态性状则主要受到海拔、纬度及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区域尺度上植物叶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环境机制,为预测植物性状在未来环境下的变化及适应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性状 气象因子 海拔 纬度 麻栎
下载PDF
麻栎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丹 诸葛强 +1 位作者 唐罗忠 虞木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8-171,共4页
以麻栎幼苗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麻栎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培育21天左右,腋芽可长至1~2cm,展叶3~4片,发芽率达83.3%;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 以麻栎幼苗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麻栎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培育21天左右,腋芽可长至1~2cm,展叶3~4片,发芽率达83.3%;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02mg/L,增殖系数为4.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培养4周后生根率可达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幼苗茎段 组织培养 增殖 生根
下载PDF
不同处理下的麻栎扦插成活率和内含物含量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罗忠 赵丹 +2 位作者 田野 杨玉娟 虞木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以麻栎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插穗材料和处理方法对扦插成活率和内源激素等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麻栎枝条扦插具有明显的部位效应,插条中部的扦插成活率最高,而梢部成活率最低。在硬枝扦插试验中,以1年生的苗木萌条作为插穗,其效果... 以麻栎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插穗材料和处理方法对扦插成活率和内源激素等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麻栎枝条扦插具有明显的部位效应,插条中部的扦插成活率最高,而梢部成活率最低。在硬枝扦插试验中,以1年生的苗木萌条作为插穗,其效果明显好于大树伐桩萌条,且经过200 mg.L-1的ABT-1号生根粉处理2 h的扦插成活率高达40%。在嫩枝扦插试验中,大树伐桩萌条的扦插效果普遍较差,而苗木萌条扦插效果较好;在3个时期的扦插试验中,6月份的效果最好,且经过200 mg.L-1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2 h的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56.7%。麻栎扦插成活率与内源激素iPA、IAA、ZR及GA浓度呈正相关,与ABA浓度呈负相关。插穗中的ABA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种类激素,这可能是导致麻栎扦插生根困难的重要原因。还讨论了麻栎扦插成活率与C、N、P以及多酚氧化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扦插 成活率 激素 内含物
下载PDF
麻栎种子萌发的抑制机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艳 李庆梅 +3 位作者 刘广全 刘勇 侯龙鱼 李国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4-170,共7页
栎属(Quercus)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大陆,是北半球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周浙昆,1992)。在过去的30多年,亚洲、东北美洲、欧洲及地中海沿岸等均出现栎林的衰退现象(Giertychetal.,2010;Bonneretal.,1987)... 栎属(Quercus)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大陆,是北半球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周浙昆,1992)。在过去的30多年,亚洲、东北美洲、欧洲及地中海沿岸等均出现栎林的衰退现象(Giertychetal.,2010;Bonneretal.,1987),自然更新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导致更新成功率低,种子的自然更新远远抵不上栎林的减少量(Houetal.,2010)。因此,栎类容器苗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容器育苗要求种子快速整齐地萌发和生长,因为如果萌发延续时间较长,最先长出的叶片会遮住临近的幼苗,并阻挡水分的运输(Giertychetal.,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处理 冷藏 内源抑制物质 种子 麻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