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麦玉米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亚静 王红彦 +2 位作者 高春雨 王磊 毕于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44-250,共7页
为了解秸秆残留还田是秸秆直接还田的基本形式。该文通过逐步推导,给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系列公式,并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建立在5个参数的基础上,即农作物平均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例、枝叶脱落率和秸秆机械... 为了解秸秆残留还田是秸秆直接还田的基本形式。该文通过逐步推导,给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系列公式,并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建立在5个参数的基础上,即农作物平均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例、枝叶脱落率和秸秆机械收集损失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对试验数据收集整理,给出了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并估算出了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残留还田量,分别为7 106.92、4 543.48和6 392.95万t,合计为18 043.35万t,占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总产量的31.13%;三大作物人工收获秸秆残留还田量为1724.47万t,机械收获秸秆残留还田量为16 318.88万t,后者是前者的9.46倍;进而以农作物面积为权重,推算出全国的秸秆残留还田量为25 330.08万t,计算出单位面积耕地的残留还田量为1.87 t/hm2,与基本还田量的最低需求3.0 t/hm2相比尚需增加60%以上,与基本还田量的一般需求4.5 t/hm2相比尚需增加1.41倍。论文最后指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需要继续深入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一是开展更广泛的田间实测,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参数的精准度,尤其是收割留茬高度和秸秆机械收集损失率这两大参数的精准度,以便更确切地估算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残留还田量;二是针对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进行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研究,建立全国主要粮经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三是建立区域性的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逐步实现各区域秸秆残留还田量的定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秸秆 估算 秸秆残留还田量 定量估算方法 参数分析
下载PDF
储油罐气态污染物计算方法的选择及污染控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洪冰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3期59-62,共4页
储罐无组织排放的定量估算是石化企业污染源核查的重要项目。通过对比分析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美国石油学会(API)及中国石油化工(CPCC)系统经验公式等3种常用定量方法的应用情况,选择储罐区预测大气污染物的最佳方法,进而确定对储油... 储罐无组织排放的定量估算是石化企业污染源核查的重要项目。通过对比分析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美国石油学会(API)及中国石油化工(CPCC)系统经验公式等3种常用定量方法的应用情况,选择储罐区预测大气污染物的最佳方法,进而确定对储油罐的油品蒸发损耗量。结果表明:采用浮顶罐可减少小呼吸损耗,设置油气回收设施可减少大呼吸损耗,EPA公式较适合轻质油品,CPCC公式较适合拱顶罐,并提出减少油品损耗量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油罐 油气 污染源 蒸发损耗 定量方法 防治措施
下载PDF
Advances on methods for mapping QTL in plant 被引量:9
3
作者 ZHANG Yuan-M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23期2809-2818,共10页
Advances on methods for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are firstly summarized. Then, some new methods, including mapping multiple QTL, fine mapping of QTL, and mapping QTL for dynamic traits, are mainly describ... Advances on methods for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are firstly summarized. Then, some new methods, including mapping multiple QTL, fine mapping of QTL, and mapping QTL for dynamic traits, are mainly described. Finally, some future prospect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how to dig novel genes in the germplasm resource, map expression QTL (eQTL) by the use of all markers, phenotypes and micro-array data, identify QTL using genetic mating designs and detect viability loci. The purpose is to direct plant geneticists to choose a suitable method in the inheritance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 and in search of novel genes in germplasm resource so that more potential genetic information can be uncov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特征轨迹 参量估计 效应 极大可能性算法 贝叶斯定理法
原文传递
叶用型沙棘新品种数量性状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金争平 卢顺光 +1 位作者 温秀凤 金书源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5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以实测资料研究了叶用型沙棘数量性状估算方法,建立了新梢鲜叶嫩枝产量估算模型,为叶用型沙棘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利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沙棘 叶用型 数量性状 估算模型
下载PDF
技术进步测算方法在水运企业经济增长中的应用
5
作者 顾家骏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1997年第2期14-23,共10页
介绍定量测算科技进步的3种方法,即生产函数法、综合指标法和迭加法。这3种方法比较成熟,具有可操作性,着重介绍如何应用这3种方法,定量测算和分析科技进步在水运企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 经济增长 定量测算 水路运输 技术进步
下载PDF
CINRAD-SA双偏振雷达资料在降水估测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超 胡志群 +2 位作者 胡胜 张扬 李珊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对基于水平反射率ZH和差分传播相移率K_(DP)的降水估测综合法R(C)进行了改进,并对广州S波段双偏振雷达2016年2次飑线和2次台风降水过程的Φ_(DP)使用小波分析进行滤波处理,在此基础上使用变距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K_(DP)的值。分别使用R(C... 对基于水平反射率ZH和差分传播相移率K_(DP)的降水估测综合法R(C)进行了改进,并对广州S波段双偏振雷达2016年2次飑线和2次台风降水过程的Φ_(DP)使用小波分析进行滤波处理,在此基础上使用变距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K_(DP)的值。分别使用R(C)和R(Z_H)法对2次飑线和2次台风降水过程进行降水估算,将估算结果和雨量计小时雨量进行了对比,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对于飑线类型降水,R(C)法对5 mm·h^(-1)以上的降水估测精度要好于R(Z_H)法,且降水率越大,R(C)法优势越明显,当降水率≥20 mm·h^(-1)时,两次过程R(C)法比R(Z_H)法的平均相对误差(RE)降低了17. 2%,平均绝对误差(AE)减少了1.89 mm,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减少了1.66 mm;(2)对于台风类型降水,R(C)法对5 mm·h^(-1)以上的降水估测精度也好于R(Z_H)法,当降水率≥20 mm·h^(-1)时,两次过程R(C)法比R(Z_H)法的平均RE降低了33. 19%,平均AE减少了3. 95 mm,平均RMSE减少了4.05 mm;(3)对于飑线和台风两种类型降水R(C)法都明显改善了降水率较大时的R(Z_H)法低估问题,但R(C)法在降水率>10 mm·h^(-1)时也存在低估,可能是由雨滴谱资料观测误差导致拟合的系数偏小或雷达硬件造成的观测偏差等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降水估测 小波分析 综合法 差传播相移率 S波段双偏振雷达 飑线 台风
下载PDF
利用雷达资料对自动雨量计实时质量控制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红艳 王改利 +3 位作者 刘黎平 江源 王丹 李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7,共9页
自动雨量计资料是对降水的直接测量,在流域面雨量计算、气候研究、气象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风力、蒸发、灌溉、校准、漏斗堵塞、机械故障、信号传输等原因往往造成其存在不同类型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自动雨量计数据在... 自动雨量计资料是对降水的直接测量,在流域面雨量计算、气候研究、气象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风力、蒸发、灌溉、校准、漏斗堵塞、机械故障、信号传输等原因往往造成其存在不同类型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自动雨量计数据在定量使用前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目前,天气雷达以其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已经成为监测降水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采用两步校准法改善雷达估测降水,然后对雷达—雨量计对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确定自动雨量计质量控制的一些标准,从而对雨量计进行质量控制。最后用两个降水过程对自动雨量计质量控制的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两步校准法改善了雷达估测降水的系统性偏差,并减小了雨量计站点上的相对误差;可以利用雷达估测降水实现对自动雨量计的实时质量控制,就整个数据集而言,约0.1%的数据被怀疑为误判,误判的自动雨量计主要位于雨带的边缘。但该质量控制算法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雨带的边缘或没有天气雷达覆盖的区域,以及雷达资料存在数据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对雨量计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估测降水 两步校准法 雨量计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分类型最优法在江苏沿江地区降水估测中的应用与讨论 被引量:8
8
作者 徐芬 慕熙昱 +2 位作者 王卫芳 夏文梅 徐琪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提高现有天气雷达产品生成模块中处理系统算法精度、并为其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或数值预报模式提供合适的Z-I关系为目的,选择江苏沿江地区作为试验区域,采用分类型最优法建立相应的Z-I关系,并比较分类型最优法与单一Z-I关系对过程雨量... 为提高现有天气雷达产品生成模块中处理系统算法精度、并为其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或数值预报模式提供合适的Z-I关系为目的,选择江苏沿江地区作为试验区域,采用分类型最优法建立相应的Z-I关系,并比较分类型最优法与单一Z-I关系对过程雨量和分段雨量的估测能力。结果表明:分类型最优法比单一Z-I关系法明显提高过程雨量估测的精度,梅汛期降水估测精度提高近2.5倍,夏季台风降水估测由低估72%降低至低估45%。对不同雨量段进行估测比较后发现,分类型最优法对强降水雨量段改善较为明显,对雨强>10 mm/h的梅汛期对流云降水和台风降水所有雨量段的雨量估测改善明显。最后在气候统计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雷达估测降水产品色标数值等级,以达到优化雷达估测降水产品图像的显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定量估测降水 Z-I关系 试验区域精度 分类型最优法
下载PDF
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荀爱萍 赵玉春 +2 位作者 李菲 张妤晴 张晗昀 《暴雨灾害》 2023年第4期437-445,共9页
双偏振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进行定量降水估测(QPE),常用的双偏振雷达降水估测方法主要有基于反射率(ZH)的R(ZH)关系、基于ZH和差分反射率(Z_(DR))的R(Z_(H),Z_(DR))关系、基于差分传播相移率(K_(dp))的R(K_(dp))关系、基于K_(dp)和Z_(... 双偏振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进行定量降水估测(QPE),常用的双偏振雷达降水估测方法主要有基于反射率(ZH)的R(ZH)关系、基于ZH和差分反射率(Z_(DR))的R(Z_(H),Z_(DR))关系、基于差分传播相移率(K_(dp))的R(K_(dp))关系、基于K_(dp)和Z_(DR)的R(K_(dp),Z_(DR))关系四种。本文利用厦门X波段相控阵雷达组网试验的36个降水时段的小时降水资料,采用最优化处理法,对S波段双偏振雷达适用的四种降水估测方法分别进行优化,使其适用于X波段相控阵雷达,并将优化后估测方法的测雨效果与X波段雷达自带的定量降水估测产品(X-QPE)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1)使用偏振参量K_(dp)的降水估测关系能够改善雷达的降水估测效果,R(K_(dp))、R(K_(dp),Z_(DR))的测雨效果相对于R(Z_(H))、R(Z_(H),Z_(DR))有明显提升。其中R(K_(dp),Z_(DR))在降水估测的误差以及稳定性方面表现最优,其效果优于X-QPE。(2)R(K_(dp),Z_(DR))对于稳定性以及混合性降水的估测效果略差于X-QPE,对于大雨量级的降水效果略差于R(Z_(H)),但对于暴雨量级的降水、对流性质的降水以及深对流降水,R(K_(dp),Z_(DR))测雨效果的提升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定量降水估测 最优化处理法 统计评估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估测降雨技术在海河流域的应用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学军 魏琳 《海河水利》 2013年第5期46-50,共5页
由于雷达的测量范围广、时空分辨率高、能及时取得大面积定量降水资料等优点,将海河流域8部雷达首次进行组网拼图处理,根据实时降雨数据确定雷达的Z-I关系,并探讨出适合海河流域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方法,运用2012年"7·21"... 由于雷达的测量范围广、时空分辨率高、能及时取得大面积定量降水资料等优点,将海河流域8部雷达首次进行组网拼图处理,根据实时降雨数据确定雷达的Z-I关系,并探讨出适合海河流域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方法,运用2012年"7·21""7·25""7·30"3次强降雨进行分析检验,最后得出结论:直接用Z-I关系获得的降水效果最差;基于准同雨团样本概念雷达和雨量计的实时同步结合估测方法次之;变分同化校准法对强降水中心的位置和量级把握得较好,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精度更高的降水估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拼图 定量估测降水 变分同化校准法 精度检验
下载PDF
大学物理课堂例题真实化举析——估算篇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海云 冯艳全 +1 位作者 刘兆龙 缪劲松 《物理与工程》 2017年第S1期16-21,共6页
你知道费米曾如何迅速估算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吗?迅速估算、迅速判断是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等面对评估新思想、新技术与新的研究时通常使用的重要技能。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有必要通过相关的实例分析来培养学生这种定性或... 你知道费米曾如何迅速估算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吗?迅速估算、迅速判断是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等面对评估新思想、新技术与新的研究时通常使用的重要技能。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有必要通过相关的实例分析来培养学生这种定性或半定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费米问题"并利用大学物理中的力学、振动、电磁学和量子物理等相关的基本知识就小型飞机所需跑道长度、地磁场大小、动物的蹦跳高度和氢原子的尺度等几个实际问题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米问题 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 估算方法 物理模型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Attenuation Correction Technology in C-band Radar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12
作者 WANG N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application of the attenuation correction technology in C-band radar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 Method~ Based on CINRAD-CB radar data in Shaanxi, we conducted the attenuation ...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application of the attenuation correction technology in C-band radar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 Method~ Based on CINRAD-CB radar data in Shaanxi, we conducted the attenuation correction experiment by using iteration method and Kufa method respectively. Moreover, we conducted application expedment of the Kufa attenuation correction method in the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 mation. [ Result~ Attenuation correction technology could compensate for attenuation problem of the echo at the distant rang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he iteration method finally tended to that of the Kufa method. Moreover, iteration method spent more time. Therefore, Kufa attenuation correction technology was more suitable for business operation. When strong echo was near radar, generated attenuation was more obviou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attenuation correction was bigger. Attenuation correction technology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which was favor- able for improving accuracy of th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But we should conduct detailed planning on calculation scheme of the precipitation esti- mation because that different calculation schemes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accuracy of the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 Cendusien] This research provided a basis for improving accuracy of the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in Shaanxi. Key words Attenuation cor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nuation correction K-ufa methyl Iteration method i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China
下载PDF
4种配对方法在海南秋季雷达定量估测降水中的效果对比
13
作者 董凌宇 林晓斌 翁小芳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4期358-366,共9页
为了获得更稳定、更精确的海南秋季暴雨定量降水估测产品,利用2017—2018年9—11月海口多普勒雷达体扫复合仰角资料和自动气象雨量计资料,采用传统配对法、概率配对法、窗口概率配对法和窗口相关配对法,分别得到不同区域的气候Z-R关系,... 为了获得更稳定、更精确的海南秋季暴雨定量降水估测产品,利用2017—2018年9—11月海口多普勒雷达体扫复合仰角资料和自动气象雨量计资料,采用传统配对法、概率配对法、窗口概率配对法和窗口相关配对法,分别得到不同区域的气候Z-R关系,并对小时雨强和面雨量估测降水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配对法均存在对弱降水事件估测偏大,强降水事件估测偏小的倾向;估测降水的效果随雷达探测距离的增大而下降;PMM法优于其他3种方法,小时雨强的平均绝对误差在4 mm·h−1以下,面雨量偏差最低仅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估测 概率配对法 窗口概率配对法 窗口相关配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