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文飞教授运用清热化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春玲 徐恒 +1 位作者 季清洁 冷文飞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4期70-72,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中医称之为"尪痹",痹证初期多会出现湿热痹阻证的证候表现。治疗宜着重清热化湿,通络止痛,冷文飞教授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以宣痹汤合三妙...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中医称之为"尪痹",痹证初期多会出现湿热痹阻证的证候表现。治疗宜着重清热化湿,通络止痛,冷文飞教授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以宣痹汤合三妙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冷文飞教授认为本方可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 清热化湿 宣痹汤 经验总结
下载PDF
中医清热化湿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普伟 陈金泉 +5 位作者 林锡芬 彭林 赖庆勇 杜刚毅 郑少康 顾向明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清热化湿法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86病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清热化湿组)44例和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42例,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中医清热化湿法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86病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清热化湿组)44例和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42例,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清热化湿法治疗活动期UC疗效显著,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化湿法 中医药疗法 TNF-Α IL-6
下载PDF
清热化湿法治疗II型视盘血管炎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赵永旺 彭清华 吴大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法对Ⅱ型视盘血管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2例Ⅱ型视盘血管炎患者按完全随机顺序编号,分成A、B两组。A组(21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B组(21例)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热凉血、行气化湿法,并随证加减...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法对Ⅱ型视盘血管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2例Ⅱ型视盘血管炎患者按完全随机顺序编号,分成A、B两组。A组(21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B组(21例)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热凉血、行气化湿法,并随证加减。通过对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OCT等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经过6~12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虽然两组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B组疗效优于A组(P〈0.05)。结论西医治疗联合清热化湿法有助于控制Ⅱ型视盘血管炎的炎症,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水肿消退,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湿 视盘血管炎
下载PDF
中药对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水通道蛋白3、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9
4
作者 陈更新 劳绍贤 +5 位作者 黄志新 胡玲 胡斌 张诗军 黄列平 罗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 (AQP) 3、4基因表达的关系及中药清热化湿方对其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6 8例 ,属脾胃湿热证者 5 3例 (其中湿重于热 19例 ,热重于湿 14例 ,湿热并重 2 0例 ) ,脾虚证者 15例。脾胃湿...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 (AQP) 3、4基因表达的关系及中药清热化湿方对其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6 8例 ,属脾胃湿热证者 5 3例 (其中湿重于热 19例 ,热重于湿 14例 ,湿热并重 2 0例 ) ,脾虚证者 15例。脾胃湿热证患者予中药清热化湿方治疗。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胃黏膜AQP 3、4的基因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患者AQP 3基因表达的水平高于健康人组 (10名 )和脾虚证组 ,但 3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AQP 4基因表达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和脾虚证组 (P <0 .0 5或P <0 .0 1) ;脾虚证组与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脾胃湿热证各亚型之间比较呈湿重于热 >湿热并重 >热重于湿的趋势 ;治疗后脾胃湿热证患者及湿重于热亚型AQP 3、4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 ,接近健康人组及脾虚证组水平。结论AQP 3、4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制之一 ,中药可能通过影响AQP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脾胃湿热证 胃黏膜水通道蛋白3 胃黏膜水通道蛋白4 基因表达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清热化湿祛瘀法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亿平 王东 +7 位作者 李传平 刘诗富 金华 吕勇 胡顺金 任克军 魏玲 茅燕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4-778,共5页
目的研究清热化湿祛瘀中药清肾颗粒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组人群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方案的28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36例,对照组146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 目的研究清热化湿祛瘀中药清肾颗粒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组人群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方案的28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36例,对照组146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具有清热化湿袪瘀功效的清肾颗粒,每次1袋(10 g),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为79.41%,优于对照组67.12%(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76%,明显高于对照组59.59%(P<0.01);试验组能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肾颗粒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在改善症状、降低证候积分值、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湿热证 清热化湿袪瘀 多中心
原文传递
健脾清热化湿法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效果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方石 王晓男 +1 位作者 闫秋 张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69-71,78,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西医三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Hp阳性且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型的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西医三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Hp阳性且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型的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应用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西医三联治疗,健脾清热化湿汤疗程1个月,西药三联疗程2周,对照组应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疗程2周,治疗1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Hp清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结果服药1个月后两组患者Hp阴转率(88.6%比7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0,P=0.034);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5.9±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积分[(8.7±2.1)分](t=6.715,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93.2%)显著高于对照组(75.0%)(χ^2=5.436,P=0.020)。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西药三联治疗Hp阳性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可显著改善临床中医证候,促进Hp阴转,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三联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热化湿汤 幽门螺杆菌 脾虚湿热型 慢性胃炎 三联疗法
下载PDF
健脾清热化湿汤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萎缩评分及PGI、PGII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干晓花 袁成业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化湿汤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萎缩评分及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I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脾胃湿热型CAG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化湿汤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萎缩评分及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I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脾胃湿热型CAG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n=47,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清热化湿汤治疗,每日1剂。12周后评价两组疗效,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萎缩评分,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PGI、PGII水平。结果:(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萎缩评估结果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萎缩评估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血清PGI、PGI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GI、PGI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CAG疗效较好,能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升高血清PGI、PGII表达水平,阻止胃黏膜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热化湿汤 脾胃湿热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症候积分
下载PDF
清热化湿解毒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2
8
作者 董鹂芸 张晴 韩变利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解毒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西安市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92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解毒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西安市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92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热化湿解毒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PV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0.45±0.24)pg/mL、(37.25±4.48)pg/mL和(1.13±0.3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7±0.28)pg/mL、(52.73±5.12)pg/mL和(1.47±0.4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gA、IgG和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gA、IgG、IgM水平分别为(3.17±0.31)g/L、(12.13±1.54)g/L和(1.32±0.16)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3±0.29)g/L、(11.12±1.45)g/L和(1.17±0.1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PV转阴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炎 人乳头瘤病毒 清热化湿解毒汤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建仪 陈升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及其对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及其对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清热化湿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有效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0.97,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水平均降低(t=3.56-7.31,P〈0.05或P〈0.01);且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t=3.95、4.2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80.95%(χ2=3.67,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略感轻微恶心,未呕吐;观察组另有1例患者轻微皮肤症状。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治疗有效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56%、20.00%(χ2=6.77,P〈0.01)。结论: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短期治疗后患者的炎症状态得以缓解,临床症状迅速消失或缓解,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复发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炎性因子 脾胃湿热型 清热化湿方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清热化湿逐瘀汤联合红藤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叶金力 梁瑞丽 +4 位作者 邢天伶 李瑞珠 骆杨 李建芹 李清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352-356,362,共6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逐瘀汤联合红藤方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期间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189例湿热瘀结型CPID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逐瘀汤联合红藤方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期间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189例湿热瘀结型CP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1组、联合2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康妇炎胶囊,联合1组给予康妇炎胶囊+红藤方保留灌肠,联合2组给予清热化湿逐瘀汤+红藤方保留灌肠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疼痛程度[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疼痛等级]、性功能评分(The 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生活质量评分(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WHOQOL-BREF)改善情况及治疗安全性、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联合2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3.65%(59/63)高于对照组76.19%(48/63)与联合1组82.54%(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1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联合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联合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疼痛等级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1组优于对照组,联合2组优于联合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SFI、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1组高于对照组,联合2组高于联合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3个月,对照组治愈患者中复发6例,联合1组复发4例,联合2组未见复发病例,3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逐瘀汤联合红藤方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CPID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盆腔疼痛,改善患者性功能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证 清热化湿逐瘀汤 红藤方保留灌肠 盆腔疼痛 性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益气清热化湿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珊珊 赵浩 +1 位作者 孔立 李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期20-21,105,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化湿法对脓毒症湿热蕴脾型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温胆汤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两组治...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化湿法对脓毒症湿热蕴脾型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温胆汤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细胞比率(NEU%)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CRP、PCT、WBC、NEU%值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CRP、PCT、WBC、NEU%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益气清热化湿法治疗脓毒症湿热蕴脾型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 湿热蕴脾 益气清热化湿法
下载PDF
基于CD14及IL-1β变化探讨清热化湿颗粒剂干预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涛 陈远能 +2 位作者 张保静 黄适 宋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7-790,共4页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CD14、IL-1β以及中医证侯变化,主客观指标合参,客观评价清热化湿颗粒剂(广藿香、厚朴、茯苓、法半夏、苦杏仁、薏苡仁、淡竹叶、白豆蔻、泽泻、蒲公英、丁香)干预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0例...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CD14、IL-1β以及中医证侯变化,主客观指标合参,客观评价清热化湿颗粒剂(广藿香、厚朴、茯苓、法半夏、苦杏仁、薏苡仁、淡竹叶、白豆蔻、泽泻、蒲公英、丁香)干预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予清热化湿方干预4周。详细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侯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胃黏膜及血清CD14、IL-1β变化。结果清热化湿类方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总有效率为76.66%,治疗前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CD14、IL-1β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治疗后,患者血浆CD14、IL-1β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可能通过调控CD14、IL-1β表达,明确缓解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效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 IL-1Β 清热化湿颗粒剂 慢性糜烂性胃炎
下载PDF
清热化湿祛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玉欣 赵鲁卿 +1 位作者 张声生 亢秀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7-1730,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祛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中药组。采用3%DSS诱导UC模型,于造模开始后的第3天开始给药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祛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中药组。采用3%DSS诱导UC模型,于造模开始后的第3天开始给药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中药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给予中药水煎剂和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计算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测量结肠长度,通过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采用DHE染色检测组织ROS表达情况,采用MDA、SOD测定盒检测组织MDA、SOD表达水平,并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5),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ROS、MDA以及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及中药组小鼠第8、9天DAI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长度显著延长(P<0.05),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ROS、MDA以及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表达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结论:清热化湿祛瘀方对UC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改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湿祛瘀方 溃疡性结肠炎 氧化应激 活性氧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益肾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肾两虚兼湿热证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戴芹 张佩青 +9 位作者 王小琴 聂莉芳 傅晓骏 彭文 王怡 李均 毕月萍 米秀华 袁敏 何立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 观察益肾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肾两虚兼湿热证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脾肾两虚兼湿热证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1~2期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 目的 观察益肾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肾两虚兼湿热证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脾肾两虚兼湿热证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1~2期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益肾清热化湿方,对照组加服氯沙坦钾片5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不同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SCr、BUN及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66/85)、82.4%(70/85)和89.4%(76/85),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7.2%(17/36)、55.6%(20/36)和61.1%(22/36),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高于治疗2个月后(χ~2=4.28,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2、4、6个月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益肾清热化湿方 脾肾两虚 湿热证 蛋白尿
原文传递
清热化湿方配合西药治疗阴道炎及对降低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英忠 《陕西中医》 2016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辅助治疗阴道炎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阴道微生态的改善效果及降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所收治的1200例阴道炎患者临床病例及治疗情况;其中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者600例,为对照组;另600例为治疗组,加...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辅助治疗阴道炎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阴道微生态的改善效果及降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所收治的1200例阴道炎患者临床病例及治疗情况;其中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者600例,为对照组;另600例为治疗组,加用清热化湿中药方剂;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冲洗液PH值、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乳酸脱氢酶(LDH)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治愈患者复发人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IgA、PH值、LDH及IL-1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变化,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7.0%,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4.2%与对照组8.0%比较,P>0.05。治疗组治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清热化湿中药方剂辅助治疗阴道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清热化湿方
下载PDF
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于靖 叶晖 +2 位作者 李江 李宁 张学智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幽门螺杆菌(Hp)在体外是否存在抗菌作用,比较在不同药物浓度条件下该药物对Hp标准菌株NCTC11637的杀菌作用。[方法]选取Hp NCTC11637(对照),随机抽取的5株临床耐药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 [目的]研究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幽门螺杆菌(Hp)在体外是否存在抗菌作用,比较在不同药物浓度条件下该药物对Hp标准菌株NCTC11637的杀菌作用。[方法]选取Hp NCTC11637(对照),随机抽取的5株临床耐药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在空白对照组(CK)和含不同药物浓度(0.5×MIC,1.0×MIC,2.0×MIC)的布氏肉汤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等量Hp悬浊液,分别于0、4、8、24h等比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培养72h后进行菌落计数。[结果]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Hp标准菌株的MIC值为8~16mg/ml,对5株临床耐药株的MIC 2~8mg/ml不等,平均MIC值为7~8mg/ml(MIC值均为折合后生药剂量),不同浓度的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在4、8、24h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的杀菌作用。[结论]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Hp标准菌株及临床耐药株均具有体外抑菌作用,该药物制剂对标准菌株NCTC11637具有明确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效能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清热化湿 抗菌作用
原文传递
清热化湿方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于靖 叶晖 +3 位作者 李宁 李江 陈瑶 张学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评价清热化湿方(黄连、栀子、蒲公英等)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杀菌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4只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 目的评价清热化湿方(黄连、栀子、蒲公英等)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杀菌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4只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热化湿方组、西药三联组(甲硝唑、克拉霉素、兰索拉唑)。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采用短期免疫抑制联合经口感染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小鼠均于给药4周后处死,通过快速尿素酶(RUT)及组织学染色判断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幽门螺杆菌的定植程度和胃黏膜炎症情况;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NF-κB p65、IL-1β、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模型对照组0/10、清热化湿方组3/10、西药三联组7/10。光镜下观察发现,模型对照组幽门螺杆菌定植量显著增加,存在局部炎症细胞聚集;西药三联组幽门螺杆菌呈局部少量聚集,多数无炎症细胞浸润;清热化湿方组幽门螺杆菌在局部聚集相对较多,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西药三联组和清热化湿方组Il1b、Il8、Tnfa、Nfkb 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西药三联、模型对照、清热化湿方3组间NF-κB p65核/浆光密度比值差异不显著。结论清热化湿方对感染小鼠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作用有限,但可明显改善胃黏膜炎症。清热化湿方组与西药三联组Il1b、Il8、Tnfa和Nfkb p65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表达趋势较为相似,可能与蛋白水平抑制所致的负反馈作用相关,从而影响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清热化湿方 根除率 炎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清热化湿方调节PI3K-AKT信号诱导自噬维持胃黏膜稳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癌的机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许文彬 陈远能 +3 位作者 张涛 陈玉 李华燕 平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35-2338,I000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小鼠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P110、P-AKT、beclin-1及CDK1等指标变化,分析清热化湿方药防治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100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应用Hp...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小鼠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P110、P-AKT、beclin-1及CDK1等指标变化,分析清热化湿方药防治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100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应用Hp感染联合N-甲基-N-亚硝基脲自由饮水法诱导胃癌模型,第30周起分组给药即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治疗组予低、中、高剂量清热化湿方灌胃;连续10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全部小鼠,分离胃组织,予HE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予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应迹法检测胃黏膜P110、P-AKT、beclin-1及CDK1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胃体、胃窦黏膜重度慢性炎症100%,不典型增生占65.3%,低分化腺癌57%;治疗组小鼠胃窦黏膜轻-中度慢性炎症,不典型增生占24%,未见癌变,以中、高剂量组更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见模型组上皮细胞微绒毛稀疏甚至脱落消失,细胞间复合连接松解消失,核固缩,异染色质块状分布于核膜下,细胞处于坏死期。治疗组可见上皮细胞体积明显变小,核染色质边集、核固缩,核膜断核碎裂;中、高剂量组见上皮细胞明显变小、空泡化,凋亡小体形成,可见自噬。模型组胃黏膜P110、P-AKT、beclin-1及CDK1蛋白及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治疗组P110、PAKT、beclin-1及CDK1表达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诱导细胞自噬,下调beclin-1及CDK1表达而发挥防治胃癌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 自噬 稳态 胃癌 清热化湿方药
下载PDF
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魏永辉 单海燕 +7 位作者 戚丹凤 刘钰 陈伟 李春耕 李松柱 赵宇琦 朱叶珊 张茹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5期817-819,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腹痛评分、腹泻评分、脓血便评分、里急后重评分、结肠镜评分、Mayo指数评分、黏膜组织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BDQ评分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调控炎症因子表达,促进肠黏膜组织修复,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清热化湿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超群 蔡虹 +7 位作者 陈高峰 陈龙 朱会明 王成宝 周亮 张如棉 陈建杰 张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5-753,共9页
目的 观察清热化湿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种不同疾病相同证候(湿热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44例湿热证患者中CHB、NAFLD患者各72例,再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 观察清热化湿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种不同疾病相同证候(湿热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44例湿热证患者中CHB、NAFLD患者各72例,再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每种疾病患者各36例。治疗组予清热化湿方颗粒剂口服,对照组予清热化湿方安慰剂颗粒剂口服,两组均每日1剂,每日2次,疗程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再进一步分析同一疾病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最终纳入统计分析12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4例(NAFLD患者34例,CHB患者30例),对照组63例(NAFLD患者33例,CHB患者30例)。所有患者中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的39.7%;CHB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40.0%;NAFLD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高于对照组的3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小便短赤、口苦、乏力、舌苔评分与中医证候总积分(P<0.05),且能明显降低TBiL、IBiL、ALT、ALP及BMI水平(P<0.05)。CHB患者治疗组在改善小便短赤、口苦、乏力、舌苔评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BMI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NAFLD患者治疗组在改善小便短赤、口苦、大便不爽、舌苔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显著降低ALP及BMI水平(P<0.05)。各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肾功能安全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化湿方可有效改善CHB及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湿热证 清热化湿方 异病同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