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历史重建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志飞 王成善 +1 位作者 伊海生 刘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0-258,共9页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是高原腹地最大的第三纪沉积盆地,分布着厚度达5737.5m的新生代沉积。本文根据遍布整个盆地的野外实测剖面和地质观察点资料,采用典型剖面精确古地磁测年为基础的时间框架,开展沉积层序、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和...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是高原腹地最大的第三纪沉积盆地,分布着厚度达5737.5m的新生代沉积。本文根据遍布整个盆地的野外实测剖面和地质观察点资料,采用典型剖面精确古地磁测年为基础的时间框架,开展沉积层序、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和古水流变化综合对比研究,将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约56Ma至约16Ma)划分为7个演化阶段,其中在30Ma至约23Ma期间盆地经历抬升变形,没有沉积作用发生。结果显示,前6个阶段(约56Ma至30Ma),盆地沉积中心逐渐向北、向东迁移,盆地南缘和西缘的构造逆冲作用逐步加强,而且在晚渐新世发生强烈南北向地壳缩短,反映青藏高原腹地早期隆升过程是依靠南北向地壳缩短和北东向逆冲扩展作用来实现的。在早中新世(约23Ma至约16Ma),盆地沉积物遭受低度变形,表明此期间高原以差异隆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青藏高原隆升 新生代 可可西里盆地 年代地质学 地质构造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部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背景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刚 燕云鹏 刘建宇 《中国地质调查》 2017年第3期37-45,共9页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使其地质、地貌和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岩屑流和冰湖溃坝等地质灾害频发。利用遥感技术对青藏高原西部地质灾害的分布、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对灾害形成的背景进行了探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使其地质、地貌和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岩屑流和冰湖溃坝等地质灾害频发。利用遥感技术对青藏高原西部地质灾害的分布、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对灾害形成的背景进行了探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育于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及昆仑山的高山峡谷之中;冰湖一般分布于雪线附近;岩屑流发育在雪线之下基岩裸露区的陡坡上;融冻泥流则位于海拔更低的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过渡地带。高原内部的造山带为灾害提供了地形条件;冰川和大气降水为灾害提供了水源;冰川作用和频繁的融冻作用为灾害提供了物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是地质灾害发育的内因,高海拔高寒气候是灾害发育的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遥感 地质灾害 分布 形成条件 背景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环境效应与黄土高原构造侵蚀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润勇 彭建兵 +1 位作者 刘利年 潘爱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1,共7页
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亚洲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22 Ma B.P.改变了东亚地面行星风系并出现季风效应;8.5 Ma B.P.东亚季风效应增强,干旱化程度的加剧,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开始;3.6 Ma B.P.起,青藏高原隆升对全球气候... 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亚洲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22 Ma B.P.改变了东亚地面行星风系并出现季风效应;8.5 Ma B.P.东亚季风效应增强,干旱化程度的加剧,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开始;3.6 Ma B.P.起,青藏高原隆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与放大作用增强;1.2 Ma B.P.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现代冬夏季风气候效应逐级增强。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使黄土高原发生了阶段性抬升与构造变形,并引起多种黄土地质灾害与水土侵蚀,其中,黄土高原的抬升,导致侵蚀基准面下降,为重力侵蚀、沟谷溯源侵蚀和流水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构造变形会造成黄土产生构造裂隙、节理,增大黄土的侵蚀速率,促进黄土的坍塌和滑坡等侵蚀灾害的发生;地形突变带、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带等稳定性条件差的黄土分布区,是黄土侵蚀最剧烈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气候环境效应 黄土高原 构造侵蚀
下载PDF
论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断裂的成因——“八一泉运动”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本兴 屈建军 +3 位作者 沈永平 牛清河 俞祁浩 赵爱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1-596,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同位素测年,讨论了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断裂的形成与"八一泉运动"有关,纠正了前人所说的八一泉雅丹下部褶皱断裂地层属上新世地层的传统概念,实际上是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于中更新世晚期因发生八一泉构造运动形成... 通过野外调查和同位素测年,讨论了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断裂的形成与"八一泉运动"有关,纠正了前人所说的八一泉雅丹下部褶皱断裂地层属上新世地层的传统概念,实际上是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于中更新世晚期因发生八一泉构造运动形成的褶皱断裂的变形地层带.所称的上新世地层实际是中更新世晚期的变形地层,这也是227ka BP左右的"八一泉运动"的证据,讨论了它在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中的特殊阶段,及其对青藏高原以北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重新建立了青藏高原隆升与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的序列,并首次探讨了与中国东部冰缘期的对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状断裂 八一泉运动 青藏高原隆升 气候变化 库姆塔格沙漠
下载PDF
芙蓉洞洞穴演化形成所需历史时间估算方法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桥 雒昆利 +4 位作者 董明星 李会杰 李树文 叶成礼 刘强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7,共7页
对芙蓉洞与芙蓉江古水面高程差进行了测量,引用洞穴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代资料,通过和邻区地壳相对抬升速率对比,估算出芙蓉洞洞穴演化形成所需的历史时间约为12~18万a。相对于芙蓉洞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龄(16... 对芙蓉洞与芙蓉江古水面高程差进行了测量,引用洞穴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代资料,通过和邻区地壳相对抬升速率对比,估算出芙蓉洞洞穴演化形成所需的历史时间约为12~18万a。相对于芙蓉洞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龄(16万a)来说,洞穴演化形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进一步证明了两个清晰的洞穴发育阶段的存在。对于用洞穴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龄代替洞穴发育整个历史过程是需要谨慎的。通过估算方法反演所揭示的该区地壳相对抬升速率与青藏高原相对抬升速率相比,进一步证实了扬子地台和青藏高原虽然具有相同的驱动机制,但扬子地台近代隆升速率远远低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速度。同时,笔者还对扬子地台的隆升趋势作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近代扬子地台边缘隆升速度小,中间隆升速度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洞 同位素地质年代 青藏高原 隆升 历史时间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的生态地质环境响应遥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福岳 张瑞江 +1 位作者 陈华 孙延贵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21,共6页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形态,而且还改变了构造格局、河流走向、亚洲季风和大气环流等。以全国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为基础,从青藏高原隆升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高原生态地质环境特征、高原生态地质环境响...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形态,而且还改变了构造格局、河流走向、亚洲季风和大气环流等。以全国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为基础,从青藏高原隆升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高原生态地质环境特征、高原生态地质环境响应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质环境是控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形成、发展与演化的基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为现代冰川发育、荒漠化、地质灾害等的发生提供了外力因素;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是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动力来源;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地质环境 生态环境 响应 动力 催化剂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速率对冻土层形成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乔彦超 赵桂萍 +1 位作者 石耀霖 刘天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1-908,共8页
青藏高原隆升速率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由于海拔升高引起地表温度降低,形成了现今的青藏高原冻土层。抬升速率不同,冻土层的形成历史和现今状态也会不同,因此,冻土层内可能包含了高原抬升的有关信息。本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同一地点... 青藏高原隆升速率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由于海拔升高引起地表温度降低,形成了现今的青藏高原冻土层。抬升速率不同,冻土层的形成历史和现今状态也会不同,因此,冻土层内可能包含了高原抬升的有关信息。本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同一地点分别用2Ma时间和5Ma时间由1000m抬升到5000m的两种抬升速率下的情景。计算表明快速抬升和慢速抬升形成的冻土层厚度会有一定的差别,慢速抬升时有更长的热传导时间,形成的冻土层略厚,冻土层年龄较老。所以存在通过现今冻土层厚度、温度随深度变化、以及冻土年龄等资料,并在测得冻土准确参数的条件下,有助于估测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隆升 冻土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从能量输入角度讨论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邵兆刚 孟宪刚 +8 位作者 朱大岗 杨朝斌 雷伟志 王津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钱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4-520,共7页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壳演化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地质事件之一,在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以全球气候变暖为突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了科学家、各国政府及社会的极大关注。全球...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壳演化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地质事件之一,在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以全球气候变暖为突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了科学家、各国政府及社会的极大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气温递减规律形成机理和青藏高原本身的环境特征分析表明,青藏高原隆升不能带来高原表面温度的降低。随着高原面整体的不断升高,高原表面逐渐形成以高日温差为特征的强烈波动环境。高原表面这一环境特征,有利于高原面将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快速释放回太空,而不参与地球气候系统循环,在输入的太阳光能总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原隆升将直接导致全球气候系统降温;而地球大气随海拔高程呈指数衰减的性质,使高原的降温作用在隆升初期就非常强烈。在此基础上对高原隆升的植被、冰川等环境特征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揭示高原隆升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温度效应 气候变化 高原隆升
下载PDF
青藏高原抬升对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回顾
9
作者 原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815-9818,共4页
[目的]回顾青藏高原抬升对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构造运动的相关研究,选取利用我国北方黄土沉积的研究手段,特别是通过应用黄土沉积的古地磁测量方法对高原抬升影响的研究实例分析,综合探讨青藏高... [目的]回顾青藏高原抬升对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构造运动的相关研究,选取利用我国北方黄土沉积的研究手段,特别是通过应用黄土沉积的古地磁测量方法对高原抬升影响的研究实例分析,综合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这一重要新构造运动对我国的地貌、气候等产生的影响。[结果]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我国西北部区域气候明显转干转冷,并出现迅速干旱化的趋势,导致黄土堆积、植被类型更替以及人类活动的变迁。同时,虽然气候大环境以干旱为主,但这一区域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干湿变化的旋回交替。[结论]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特别是西北部地区的基本气候特征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抬升 区域气候 影响研究
下载PDF
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结构及高原隆升的液压机模型 被引量:20
10
作者 袁学诚 李廷栋 +2 位作者 肖序常 姜枚 耿树方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11-729,共19页
青藏地区可以昆仑断裂和雅鲁藏布缝合线为界分为3个岩石圈地球物理特征各不相同的区域:青海高原、藏北高原和藏南高原。青海高原位于昆仑山脉以北,是重力高和重力低毗连出现的盆山结构。藏南高原位于雅鲁藏布江以南,是印度板块分布的地... 青藏地区可以昆仑断裂和雅鲁藏布缝合线为界分为3个岩石圈地球物理特征各不相同的区域:青海高原、藏北高原和藏南高原。青海高原位于昆仑山脉以北,是重力高和重力低毗连出现的盆山结构。藏南高原位于雅鲁藏布江以南,是印度板块分布的地区,其上是印度板块的陆缘沉积。它的地壳结构是一个向南运动的逆冲推覆系统。INDEPTH反射剖面在藏南发现的主喜马拉雅逆冲断层(MHT)与宽角反射地震扇形剖面得到的T4震相反射面完全吻合。两种地震测深方法得到的结果之间不存在矛盾。T4震相在高喜马拉雅地区没有显示,MHT向南延伸到高喜马拉雅只是一个推论,因而MHT是否为印度板块的俯冲带仍有待于获取新的证据。在昆仑山脉以南到雅鲁藏布缝合带为藏北高原,是广泛发生局部熔融的强流变岩石圈。局部熔融地区呈漏斗状。在藏北广泛存在的深度为15~20km的上部地壳内的低速层是一个最富于流变性能的局部熔融层,它的埋藏深度平坦稳定,可能含大量水质流体。紧挨着上述上部壳内局部熔融层,在藏北岩石圈大范围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网状局部熔融。局部熔融体的底部从雅鲁藏布江地区的80km向北逐步加深到200km。漏斗的漏管处位于羌塘—可可西里。藏北局部熔融体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运移,受到亚洲板块的阻挡,沿雅鲁藏布缝合带向青藏高原高角度俯冲,在弧后羌塘—可可西里地区产生高热流上升地幔所致。根据卫星重力异常、航空磁测、地震接收函数研究、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地表地质均揭示,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缝合带的俯冲仅发生在亚东—唐古拉一线以西的西藏西部。在亚东—唐古拉一线以东,印度板块与西藏块体间仅仅发生碰撞,但没有发生俯冲。高原的整体隆升是由液压效应所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像一台液压机。印度板块对青藏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圈三维结构 高原隆升的液压机模型 印度板块俯冲
下载PDF
青藏高原层状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邵兆刚 孟宪刚 +7 位作者 朱大岗 杨朝斌 雷伟志 王津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钱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6-194,共9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形成时代最新和面积最广阔的高原,作为青藏高原典型的地貌特征,层状地貌成因研究对高原隆升、环境气候演化过程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和已有观测数据分析,对层状地貌形成进行探讨,重点从高原...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形成时代最新和面积最广阔的高原,作为青藏高原典型的地貌特征,层状地貌成因研究对高原隆升、环境气候演化过程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和已有观测数据分析,对层状地貌形成进行探讨,重点从高原现今地貌特征分析的角度,提出主平面和山顶面形成于高原隆升过程中。青藏高原是在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俯冲-碰撞的强烈挤压环境下,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动力地质作用具有差异性整体隆升的特征。希望能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夷平面 层状地貌 高原隆升
下载PDF
Review on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duced by Qinghai-Tibet Plateau Uplift
12
作者 YUAN Yu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9期46-49,54,共5页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uplift on regional climate in China.[Method] Trough relevant study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movement,the tectonic movement of ...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uplift on regional climate in China.[Method] Trough relevant study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movement,the tectonic movemen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especially the case of the impact caused by plateau phased uplift were studied based on paleomagnetic measurements.[Result]The increasing Qinghai-Tibet Plateau led to obvious transition from dry to cold in northwest China and it became dry quickly,which led to loess accumulation,replacement of vegetation types and human activity.Meanwhile,it was dry,and there was certain degree of climate changes in the area.[Conclusion] Qinghai-Tibet Plateau ha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n basic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nor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uplift Regional climate Tectonic movement Loess deposition Aridity China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阶段性变形隆升:西宁、贵德盆地高精度磁性地层和盆地演化记录 被引量:97
13
作者 方小敏 宋春晖 +3 位作者 戴霜 朱迎堂 高军平 张伟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0-242,共13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形成演化是检验高原隆升模型及其驱动季风-干旱环境形成假说的关键。青海贵德和西宁盆地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和盆地演化揭示出贵德和西宁盆地在早新生代两个盆地曾经为一个统一的、发育于东昆仑山前的弱挤压型陆内挠...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形成演化是检验高原隆升模型及其驱动季风-干旱环境形成假说的关键。青海贵德和西宁盆地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和盆地演化揭示出贵德和西宁盆地在早新生代两个盆地曾经为一个统一的、发育于东昆仑山前的弱挤压型陆内挠曲盆地或前陆盆地,可能包括兰州盆地、循化-化隆盆地和祁连山东部一些盆地在内的周边地区都向这个统一的盆地内注入水流和沉积物质,在西宁一带形成汇水中心,并在当时为行星风系的亚热带副高压带作用下形成巨厚的膏盐层。从约21Ma的中新世早期开始,前陆盆地挠曲下沉明显加剧,盆地早期地层被挤压变形,形成盆地中最显著的角度不整合,推测分隔贵德盆地东部的海宴—泽库右旋断裂强烈活动,分隔贵德和西宁盆地的拉脊山东部开始隆升,贵德盆地河流水系由北转向西流,至中中新世,隆升可能席卷整个拉脊山,贵德盆地水系明显南流,盆地挤压中心由早先的昆仑山前转移至拉脊山两侧。从约8Ma开始,拉脊山开始强烈阶段性幕式(3.6、2.6及1.8Ma)变形隆升,导致两侧断层以花状向盆地中心逐步扩展,断裂、掀斜和褶皱地层,盆地转变成山间盆地,并在约1.8Ma的强烈变形隆升后,黄河出现,紧接着形成上千米深切河谷和7级阶地,高原东北部现今构造地貌沉积格局最终形成。上述盆地形成演化过程总体揭示出印度板块碰撞早期最远端的高原东北部就已经开始变形隆升响应,这个过程阶段性由弱至强,至8Ma以来达到最大,反映了高原南北的同步变形隆升但幅度不同的动力学过程与形成模式,可能指示了脆性上地壳块体间柔性变形、块体内刚性挤压破裂变形和塑性下地壳连续变形增厚与流动的共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西宁-贵德盆地 磁性地层 盆地演化 高原变形隆升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2
14
作者 刘晓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1-332,共12页
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建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迁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亚洲 季风形成 气候变迁 环境演化
下载PDF
新生代全球变冷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志飞 王成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37-141,共5页
文中综合分析可以影响新生代全球变冷的四种原因,提出青藏隆升对新生代大气CO2浓度降低起主导作用,对新生代全球气温的降低起关键控制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青藏高原隆升加剧全球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化学风化、有机碳埋藏、植物的... 文中综合分析可以影响新生代全球变冷的四种原因,提出青藏隆升对新生代大气CO2浓度降低起主导作用,对新生代全球气温的降低起关键控制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青藏高原隆升加剧全球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化学风化、有机碳埋藏、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的。而且,青藏高原隆升有可能同洋流改变和行星轨道参数变化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共同对新生代全球变冷起控制作用。因此,目前首先解决的科学目标应该是:精确刻划青藏高原隆升时代和幅度,并确定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生代全球变冷的贡献,确定一种以青藏高原隆升为主导作用的控制新生代全球变冷的综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全球变冷 青藏高原 隆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