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化境”说理论基点初探 |
何加红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0 |
4
|
|
2
|
试析《哥儿》与《围城》的共同点——以对教育制度的批判为中心 |
孙绍红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3
|
钱钟书小说创作心态管窥 |
伏涤修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4
|
批判与超越——论钱钟书独立的文化意识 |
赵红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5
|
从中国诗论之传统与诗风之转变谈《槐聚诗存》之评赏 |
叶嘉莹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6
|
《围城》与《活动变人形》幽默讽刺风格比较 |
牟文烨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7
|
论《围城》的主题与副题 |
张永辉
|
《保定学院学报》
|
2002 |
1
|
|
8
|
钱钟书论陆游诗 |
许龙
|
《嘉应大学学报》
|
2002 |
0 |
|
9
|
“有我在而无我执”——钱锺书诗歌与“心”意象 |
刘长华
|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杨绛的散文艺术 |
牛运清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11
|
钱谦益奉佛之前后因缘及其意义 |
谢正光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2
|
鲁迅、钱钟书翻译思想比较 |
任淑坤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9
|
|
13
|
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钟书的“不隔”说 |
蔡新乐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7
|
|
14
|
关于《围城》主人公方鸿渐悲剧的分析 |
王崇茂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
7
|
|
15
|
诗可以乐?——读钱锺书先生《诗可以怨》 |
张柠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6
|
历史不仅仅是历史——钱钟书历史修辞思想札论 |
胡范铸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7
|
“《易林》几与《三百篇》并为四言诗矩矱”——钱钟书论《易林》述评 |
陈良运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8
|
I.A.理查兹在清华大学及其对钱钟书的影响——从I.A.理查兹的第二次中国之行谈起 |
容新芳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9
|
现代“会通”观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以钱钟书“打通”说为中心的考察 |
李清良
谭立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20
|
“人性”:钱钟书史论中的“历史美学”要素 |
路新生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