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热河地区盟旗和府厅州县交错格局的形成 被引量:16
1
作者 颜廷真 陈喜波 韩光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8-115,共8页
清初政府为了管理热河地区蒙古诸部 ,实行了盟旗制度。随着蒙地的开垦 ,汉人移居 ,为了加强管理 ,府厅州县遂之设立 ,从而出现了盟旗和府厅州县交错分布的格局。
关键词 热河地区 盟旗和府厅州县 交错格局 清代
原文传递
论《理虚元鉴》对虚劳证治的贡献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伟 谭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276-278,共3页
明末医家汪绮石所揖《理虚元鉴》是一部关于治疗虚劳病证的精详而独到的专著,该书编撰严谨,辨证论治、立法遣药,灵机活泼,独具一格。本文就《理虚元鉴》中"虚劳病"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从学术源流、虚劳病因病机、施治法则... 明末医家汪绮石所揖《理虚元鉴》是一部关于治疗虚劳病证的精详而独到的专著,该书编撰严谨,辨证论治、立法遣药,灵机活泼,独具一格。本文就《理虚元鉴》中"虚劳病"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从学术源流、虚劳病因病机、施治法则等角度阐述虚劳论治理论。绮石精研医术,以《易经》《内经》为宗,融诸家之所长,独创一家之言;绮石临证,独具慧眼,治病必求其因,首倡六端;审查病机,首创由"火"之论;详论治法,倡"三本二统"之说。绮石尊古而不泥,述而有作,治病求本,内外兼顾,善辨真伪;临证强调辨证论治须精深,四诊合参须圆活,药随症施,随症易方。书中论述对于临床虚劳性疾病的防治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虚元鉴 虚劳 绮石 学术特色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梁武帝代齐之前仕历考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大志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梁武帝萧衍代齐之前的生平仕历 ,史书所载多不够详密。本文试对其自建元四年至中兴二年间共计二十年的仕历、行年作初步的考证 。
关键词 梁武帝 仕历 齐代
下载PDF
明代元气论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征 王河宝 叶明花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元气,是中医学的重要范畴。元气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元气学说发展到明代,许多医家受宋明理学研究的影响,格物思辨的精神尤为突出,在元气的实质、特征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富有价值的成果,极大地充实了元气学说... 元气,是中医学的重要范畴。元气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元气学说发展到明代,许多医家受宋明理学研究的影响,格物思辨的精神尤为突出,在元气的实质、特征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富有价值的成果,极大地充实了元气学说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气 明代 生理功能 学术探讨
下载PDF
陕西西安唐都水监丞齐敷父子墓发掘简报
5
作者 张翔宇 张驰(拍照) +4 位作者 宋路燕(绘图) 柴瑞(绘图) 建雪婷(绘图) 段成刚 郭泰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8,共10页
2020年5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韩南韩北城中村改造项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用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发现2座盛唐时期墓葬,出土有陶俑、陶塔式罐、铜器、墓志等随葬器物共18件(组)。根据出土墓志,2座墓葬的墓主人身... 2020年5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韩南韩北城中村改造项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用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发现2座盛唐时期墓葬,出土有陶俑、陶塔式罐、铜器、墓志等随葬器物共18件(组)。根据出土墓志,2座墓葬的墓主人身份明确,分别为唐玄宗时期的都水监丞齐敷及其长子齐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森寨 都水监丞 齐敷 齐戎 唐代
下载PDF
“义阳三关”的演变与地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习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义阳三关"及其关名的前身是春秋以后的冥阝厄、直辕、大隧三塞,"义阳三关"一名为南朝梁人提出,实质上是对东晋、宋、齐时期三关与所处地域间行政隶属关系的确切反映,成为历代相延的惯称,这一惯称甚至上溯至西周、... "义阳三关"及其关名的前身是春秋以后的冥阝厄、直辕、大隧三塞,"义阳三关"一名为南朝梁人提出,实质上是对东晋、宋、齐时期三关与所处地域间行政隶属关系的确切反映,成为历代相延的惯称,这一惯称甚至上溯至西周、春秋时期。义阳及三关的重要历史地位是以其军事战略地位为基础的,它取决于义阳的边镇地位、战争双方作战与军运形式的区别。这种单一的地位基础决定了"义阳三关"历史地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阳三关 东晋、宋、齐时期 历史地位 信阳
下载PDF
戚继光剿抚苏阿普事功及遭史志湮没原因
7
作者 刘涛 《孙子研究》 2024年第2期76-92,共17页
戚继光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任命李超专剿苏阿普,进捣其大巢香寮土楼,歼灭其主力,命令李超与耿宗元互为犄角,追歼苏阿普残部,迫使苏阿普请降。戚继光审时度势接受苏阿普请降,将其安置在香寮附近,却被立功心切的地方官生事捕杀而重燃战... 戚继光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任命李超专剿苏阿普,进捣其大巢香寮土楼,歼灭其主力,命令李超与耿宗元互为犄角,追歼苏阿普残部,迫使苏阿普请降。戚继光审时度势接受苏阿普请降,将其安置在香寮附近,却被立功心切的地方官生事捕杀而重燃战火。戚继光安置苏阿普之举被俞大猷认为并非上策,戚继光剿抚苏阿普事功被定为最末,实遭非议与边缘处理。《明世宗实录》未提戚继光剿抚苏阿普事功,影响《明史》书写,实遭选择性失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继光 李超 苏阿普 土楼 明代
下载PDF
试论奇皇后对元末元丽政治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梅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3,共5页
元丽关系在古代中韩关系史上极为特殊,双方存在着不平等的朝贡关系,高丽贡女制度就是具体表现之一。由此元末出现了一位足以影响中韩外交关系的特殊人物——奇皇后。奇皇后在元末中韩关系,特别是恭愍王反元运动及元朝武装干涉高丽国王... 元丽关系在古代中韩关系史上极为特殊,双方存在着不平等的朝贡关系,高丽贡女制度就是具体表现之一。由此元末出现了一位足以影响中韩外交关系的特殊人物——奇皇后。奇皇后在元末中韩关系,特别是恭愍王反元运动及元朝武装干涉高丽国王废立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皇后 元朝 高丽 贡女制度
下载PDF
戚继光军事思想探论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国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04,共5页
戚继光作为一位军事家,在晚明边疆危机中积极投入抗倭战争,全面主持蓟镇防务,通过长期的军事实践,积累、创立了其军事思想。戚继光军事思想经历了奠基、形成、发展和完善诸阶段,蕴含着两个理论来源:以《武经七书》为教本的兵学和以《四... 戚继光作为一位军事家,在晚明边疆危机中积极投入抗倭战争,全面主持蓟镇防务,通过长期的军事实践,积累、创立了其军事思想。戚继光军事思想经历了奠基、形成、发展和完善诸阶段,蕴含着两个理论来源:以《武经七书》为教本的兵学和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儒学。其内容主要是练兵、练将及战争指导的论述,具有注重实际、贴近实战、讲求实效诸特征,因而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继光 军事思想 军事学 明朝
下载PDF
山西祁县子洪圣觉寺北朝石窟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20,150,151,共22页
山西省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共有八座洞窟、七所摩崖佛龛,主要开凿于北朝时期。第一期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太和年间,主要为三壁三龛式洞窟形制与三佛、千佛造像题材,佛像主要着传自印度的袒裸右肩式大衣与通肩式大衣,可能... 山西省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共有八座洞窟、七所摩崖佛龛,主要开凿于北朝时期。第一期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太和年间,主要为三壁三龛式洞窟形制与三佛、千佛造像题材,佛像主要着传自印度的袒裸右肩式大衣与通肩式大衣,可能受到了平城以及其他地区的影响。第二期洞窟的主要形制也是三壁三龛式,佛与菩萨像主要着传自南朝的汉民族式服装,并有秀骨清像风格出现,应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晚期,与平城、洛阳的影响有关。该期第5号窟的释迦与交脚弥勒、倚坐弥勒菩萨的组合,是本地石窟的特色之一。第三期洞窟开凿于北齐时期,属于三壁设坛窟,坛上雕三佛造像。第1号是一所开凿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儒教洞窟。圣觉寺石窟为我们研究北朝山西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寺 佛教艺术 圣觉寺 祁县 子洪 北朝
原文传递
汉易卦气说及其哲学意蕴——以孟喜卦气说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春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4,共5页
孟喜卦气说包括四正卦、十二月卦、七十二候和六日七分说等内容,以《周易》六十四卦符示涵摄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的阴阳消息。孟喜卦气说在彰显自然天道运行的同时,更注重效法天道设立政... 孟喜卦气说包括四正卦、十二月卦、七十二候和六日七分说等内容,以《周易》六十四卦符示涵摄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的阴阳消息。孟喜卦气说在彰显自然天道运行的同时,更注重效法天道设立政教的人文秩序建设,蕴含丰富、深刻的哲学文化内容。孟喜卦气说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历法,其哲学内涵被赋予神圣的"形式化",在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论证、权力运作和整个文化意识形态建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卦气 孟喜 历法 哲学意蕴 汉代
下载PDF
《归潜志》的文学史料学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芙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6,共4页
刘祁的《归潜志》保存了极为丰富的金朝文学的史料,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主要体现在: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金末文坛各种创作思想与审美取向;十分翔实地记载了对金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各种时代背景性因素;保存... 刘祁的《归潜志》保存了极为丰富的金朝文学的史料,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主要体现在: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金末文坛各种创作思想与审美取向;十分翔实地记载了对金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各种时代背景性因素;保存了许多有关作家家世、传记、创作和评论的资料;录存了大量的诗、词、文作品;为考订金朝文学史料的真伪、正误提供了不少重要的材料;流露出作者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观点以及对各种文学现象的审美判断。由于有关金人诗歌活动的史料流传稀少,《归潜志》尤其显得珍贵,它对今人认识、了解和研究金朝文学具有非常显著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祁 《归潜志》 金朝 史料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Two Halls of Hangzhou: Local Gazetteers and the Grading of Geography for a Song Dynasty City
13
作者 Benjamin B. Ridgway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4年第2期225-252,共28页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hifting geo-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Hangzhou as presented in two local gazetteers dating from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6). Focusing on literary works quoted in both of these g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hifting geo-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Hangzhou as presented in two local gazetteers dating from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6). Focusing on literary works quoted in both of these gazetteers that describe two of Hangzhou's famous halls on West Lake, I argue that geographic discourses on these halls manifest a tension between two conflicting presentations of Hangzhou's geo-political significance as understood by literati elite of the Southern Song. In writings concerning the Hall of Possessing Beauty (Youmei tang 有美堂), Hangzhou was viewed as a city of rising economic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Writings on the Hall of Centrality and Harmony (Zhonghe tang 中和堂), in contrast, depict Hangzhou as an imperial refuge for a court in flight and associate it with the motif of territorial loss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when the city became the dynastic capital. By examining how these two views of Hangzhou are contrasted, this essay concludes that gazetteers functioned to grade and rank different kinds of landscapes in order to make geo-political arguments about the proper reconstitution of the empire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gazetteers Hangzhou West Lake Song dynasty Ouyang Xiu Gaozong GEOGRAPHY landscape NOSTALGIA irredentism environmental energy(qi
原文传递
齐鲁治国风格之比较
14
作者 余全有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西周初年,周王将其两个股肱之臣——周公旦和姜太公封于今山东境内。虽两国地域毗连,但因采取了不同的治国方略,使两国走上不同的历史发展轨道。在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两国的实力及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大为不同,齐国保持了强国地位,而鲁... 西周初年,周王将其两个股肱之臣——周公旦和姜太公封于今山东境内。虽两国地域毗连,但因采取了不同的治国方略,使两国走上不同的历史发展轨道。在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两国的实力及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大为不同,齐国保持了强国地位,而鲁国却一直未能称雄于诸侯。两国不同的治国、用人方式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齐国 鲁国 治国风格 用人方式
下载PDF
简析清代农书《马首农言》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树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9期248-252,共5页
为了弘扬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继承传统农学精华,对晚清大学士祁隽藻撰写的《马首农言》一书,进行了全面探讨。对该书中关于整体提高"三农"经济、文化、风俗的改革性主张以及该农书中介绍的核心技术锄耕作业进行了总结,指出祁隽... 为了弘扬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继承传统农学精华,对晚清大学士祁隽藻撰写的《马首农言》一书,进行了全面探讨。对该书中关于整体提高"三农"经济、文化、风俗的改革性主张以及该农书中介绍的核心技术锄耕作业进行了总结,指出祁隽藻的《马首农言》所论所述,切合实际,针对性强,曾对当时及以后的国内"三农"活动,产生过积极的指导作用,并认为这是一部思想性和学术水准很高的著作。今天,重新认识和研究《马首农言》,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吸取其颇具价值的文化营养,意义甚为重大,特别是对于培养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包括净化乡间民风而言,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析 祁隽藻 清代 农书 马首农言
下载PDF
沈?与《南船纪》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世德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3年第1期14-20,共7页
内容提要沈(户攵山)(1491-1568年),江苏吴江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水利和造船专家.他学问渊博,尤邃于《易》,对于古今情势和变革的见解都十分卓越,一生著作丰富,其中主要科技著作有《南船纪》、《吴江水利考》等.《南船纪》主要... 内容提要沈(户攵山)(1491-1568年),江苏吴江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水利和造船专家.他学问渊博,尤邃于《易》,对于古今情势和变革的见解都十分卓越,一生著作丰富,其中主要科技著作有《南船纪》、《吴江水利考》等.《南船纪》主要记载明朝的造船工料定额,十分详尽,是很有价值的古代造船技术典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水利 造船
下载PDF
明代赴朝鲜使臣祁顺与朝鲜名臣徐居正之交往略考以《(丙申)皇华集》为中心
17
作者 帅倩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2-16,24,共6页
1476年正月,户部郎中祁顺出使朝鲜,与朝鲜左参赞徐居正相识。与以往明使赴朝后,朝鲜文臣被动应和明使诗作不同,徐居正主动向祁顺发起"斗诗"挑战,二人在折冲樽俎的较量中,最终结为莫逆之交。此后虽未曾再见面,但仍书信往来不... 1476年正月,户部郎中祁顺出使朝鲜,与朝鲜左参赞徐居正相识。与以往明使赴朝后,朝鲜文臣被动应和明使诗作不同,徐居正主动向祁顺发起"斗诗"挑战,二人在折冲樽俎的较量中,最终结为莫逆之交。此后虽未曾再见面,但仍书信往来不断。本文试以《(丙申)皇华集》为中心,探讨祁顺与徐居正不同于其他《皇华集》中所记录的中朝使臣交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顺 徐居正 明代 朝鲜 皇华集
下载PDF
论杂传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及其演变
18
作者 武丽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2-86,共5页
杂传作为古代史书的重要类别,兴起于西汉末,兴盛于汉魏两晋。阮孝绪《七录》中杂传一目.的设立,标志着这一著述样式最终争得了古代目录学中的一席之地。唐代杂传数量不少,是在南北朝杂传衰落以后的一次复兴。它一方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 杂传作为古代史书的重要类别,兴起于西汉末,兴盛于汉魏两晋。阮孝绪《七录》中杂传一目.的设立,标志着这一著述样式最终争得了古代目录学中的一席之地。唐代杂传数量不少,是在南北朝杂传衰落以后的一次复兴。它一方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著述传统,另一方面表现出向近代传记过渡的趋势。从宋代《崇文总目》开始,"传记"之目就取代了"杂传",杂传与杂记最终完成了其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合流。这一名称一直延用到清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传 阮孝绪 《七录》 唐代 《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小序 宋代 《崇文总目》
下载PDF
从萧齐宗室之争考察刘勰之丕植优劣论
19
作者 周兴陆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花费较多笔墨辨析曹丕曹植的优劣,是有深心用意的。历史上的“扬植抑丕”论是被建构起来的“旧谈”,刘勰严正地对之加以批驳,对曹氏兄弟的文学成就作出新的评判。曹植不仅是文人,更是宗王。联系萧齐皇室的宗王斗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花费较多笔墨辨析曹丕曹植的优劣,是有深心用意的。历史上的“扬植抑丕”论是被建构起来的“旧谈”,刘勰严正地对之加以批驳,对曹氏兄弟的文学成就作出新的评判。曹植不仅是文人,更是宗王。联系萧齐皇室的宗王斗争来看,刘勰对曹植任性使气的裁抑,是着眼于对萧齐政局的关注和担忧,这对于保护宗王全身远害和稳定朝政,都有意义。这是刘勰论曹丕曹植的现实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曹植 宗王 萧齐 宗室之争
下载PDF
刘祁《归潜志》史论研究
20
作者 张宝珅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105-115,155,156,共13页
金末士人刘祁在金亡后撰《归潜志》以记其昔日所闻所见所感,内容包含刘祁对古今史事、古今人物、古今士风、金朝制度政策以及金亡原因的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史论特征。总体看来,刘祁的史论具有论点立足现实、论据以儒为本、论证客观... 金末士人刘祁在金亡后撰《归潜志》以记其昔日所闻所见所感,内容包含刘祁对古今史事、古今人物、古今士风、金朝制度政策以及金亡原因的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史论特征。总体看来,刘祁的史论具有论点立足现实、论据以儒为本、论证客观公正等三个主要特点。尤其是他对时事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末蒙初时期士人对待历史与现实的思想心态,其所体现出的深邃洞察力至今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祁《归潜志》 史论 金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