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叶紫薇呈色生理及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冯露 吴际洋 +5 位作者 鞠易倩 叶远俊 程堂仁 王佳 潘会堂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3-101,共9页
紫叶紫薇品种‘Ebony Embers’叶片呈现紫红色,是优良的观叶植物。为了对比紫叶和绿叶紫薇品种的叶色呈现机理和光合特性,以‘Ebony Embers’和绿叶品种‘Arapaho’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色素含量及分布、可溶性糖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结... 紫叶紫薇品种‘Ebony Embers’叶片呈现紫红色,是优良的观叶植物。为了对比紫叶和绿叶紫薇品种的叶色呈现机理和光合特性,以‘Ebony Embers’和绿叶品种‘Arapaho’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色素含量及分布、可溶性糖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Ebony Embers’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Arapaho’,且花青苷含量的变化与叶片红色程度变化一致,为紫叶呈色的关键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靠近表皮的部分;2)‘Ebony Embers’叶片可溶性糖显著高于‘Arapaho’,并且在紫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Ebony Embers’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而‘Arapaho’均为双峰曲线,‘Ebony Embers’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始终低于‘Arapaho’,表明‘Ebony Embers’的光合能力低于‘Arapaho’,但其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与叶绿素含量差异无关。‘Arapaho’光饱和点显著高于‘Ebony Embers’,说明‘Ebony Embers’耐强光的能力较弱;4)2个品种的F_v/F_m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Ebony Embers’的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II和ETR均显著低于‘Arapaho’,而NPQ和q N则显著高于‘Arapaho’,表明绿叶紫薇PSⅡ电子传递活性较高,而紫叶紫薇的热耗散效率高于绿叶紫薇,拥有更高的光保护能力。研究结果为培育紫薇优良彩叶品种及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薇 紫叶 色素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辣椒叶片花青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隋益虎 陈劲枫 +2 位作者 杨学玲 李晶晶 史建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4,共6页
选用3个紫色辣椒和2个绿色辣椒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并构建3个杂交组合的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椒叶片花青素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的分离群体叶片花青素含量呈现出多峰或... 选用3个紫色辣椒和2个绿色辣椒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并构建3个杂交组合的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椒叶片花青素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的分离群体叶片花青素含量呈现出多峰或单峰偏态分布,表现为主基因+多基因的数量遗传特征;通过多世代联合分析表明,辣椒叶片花青素含量遗传模式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模型);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较高,为78.89%~91.47%,多基因遗传率较低,为5.19%-17.00%。建议:对辣椒紫叶性状的遗传选择可在分离早期世代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花青素 紫叶 分光光度法 遗传
下载PDF
紫甘蓝不同叶位叶片色素含量及需光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美玲 艾希珍 郑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1-225,共5页
以早红和超紫为试材,研究紫甘蓝结球初期上、中、下位叶片的色素含量及需光特性。结果表明,两个紫甘蓝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以上位叶最低,中、下位叶差异不明显;花青素含量则以上位叶最高,中位叶最低。不同叶位叶片的PLA活性和可溶... 以早红和超紫为试材,研究紫甘蓝结球初期上、中、下位叶片的色素含量及需光特性。结果表明,两个紫甘蓝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以上位叶最低,中、下位叶差异不明显;花青素含量则以上位叶最高,中位叶最低。不同叶位叶片的PLA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水平与花青素含量相似。光合速率以中叶位最高,上位叶最低。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作用光饱和点为908~1038μmol·m^-2·s^-1(早红)和853~1058μmol·m^-2·s^-1(超紫),中位叶〉上叶位〉下位叶;光补偿点为63~140μmol·m^-2·s^-1(早红)和38~78μmol·m^-2·s^-1(超紫),上叶位〉中位叶〉下位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蓝 花青素 需光特性 叶位
下载PDF
水稻紫色叶及两用核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任光俊 李青茂 +1 位作者 彭兴富 陆贤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3期35-38,共4页
在成都生态条件下,选用不育期较长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8902-393S 和 KS-14分别与紫色叶水稻品种马来红和菲律宾紫稻杂交,配制4个组合。观察 F_1、F_2代的叶色与花粉育性表现。结果表明:F_1代均为绿色叶可育杂种;F_2代,绿叶:紫叶为3:1或13... 在成都生态条件下,选用不育期较长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8902-393S 和 KS-14分别与紫色叶水稻品种马来红和菲律宾紫稻杂交,配制4个组合。观察 F_1、F_2代的叶色与花粉育性表现。结果表明:F_1代均为绿色叶可育杂种;F_2代,绿叶:紫叶为3:1或13:3;可育:不育为15:1或13:3;紫色叶基因与两用核不育基因表现为独立遗传。根据育种目标,在 F_2中选择了一些农艺性状较优良的紫叶核不育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叶 遗传 两用核不育水稻
全文增补中
江西紫色土有效硼含量及对烤烟硼元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唐先干 韩延 +3 位作者 何宽信 齐飞 李祖章 杨启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2009年在江西紫色土烟区点采集土壤样与烟叶样进行检测,分析不同酸碱度紫色土有效硼含量特征及对烤烟硼元素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紫色土有效硼含量较高,为2.04 mg/kg;不同酸碱度紫色土有效硼含量分布为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 2009年在江西紫色土烟区点采集土壤样与烟叶样进行检测,分析不同酸碱度紫色土有效硼含量特征及对烤烟硼元素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紫色土有效硼含量较高,为2.04 mg/kg;不同酸碱度紫色土有效硼含量分布为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紫色土烤烟含硼量较高,平均含量为48.5 mg/kg,不同酸碱度紫色土烟叶含硼量分布为碱性紫色土烟叶>中性紫色土烟叶>酸性紫色土烟叶;不同酸碱度紫色土烤烟其不同叶位的烟叶含硼量分布为酸性与中性紫色土烤烟上部叶硼含量高于中、下部烟叶,但碱性紫色土烤烟中部叶硼含量低于上、下部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烤烟 养分分布 有效硼 叶位
下载PDF
辣椒不同紫色程度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光响应模型拟合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叶英林 欧立军 邹学校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1-1114,共14页
以紫色叶片辣椒‘CS3’与绿色叶片辣椒‘LS1’杂交F_2代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从浓紫到纯绿(Z-1、Z-2、Z-3、Z-4、Z-5、Z-6、Z-7)7个不同紫色程度辣椒的光合特性,同时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模型和直... 以紫色叶片辣椒‘CS3’与绿色叶片辣椒‘LS1’杂交F_2代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从浓紫到纯绿(Z-1、Z-2、Z-3、Z-4、Z-5、Z-6、Z-7)7个不同紫色程度辣椒的光合特性,同时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等4种模型进行光响应拟合,并通过比较拟合优度决定系数(R^2)、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及暗呼吸速率(R_d)等参数,分析了4个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1)当光合有效辐射(PAR)达到1 200μmol·m^(-2)·s^(-1)以后,紫色程度较高的辣椒(Z-1、Z-2、Z-3、Z-4、Z-5)的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P_n–PAR)仍然保持着上升趋势,没有出现光饱和或光抑制现象,且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迅速增大,胞间CO_2浓度(C_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PAR为2 000μmol·m^(-2)·s^(-1)时,Z-4的P_n最高,为(20.16±0.58)μmol·m^(-2)·s^(-1),Z-5的WUE(CO_2/H_2O)最高,为(2.02±0.01)μmol·μmol^(-1)。(2)4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不同紫色程度辣椒叶片P_n的光响应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64~1.000之间。比较R^2得出,拟合效果优劣顺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模型,仅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获得了Z-2、Z-4、Z-5、Z-6、Z-7辣椒的LSP。根据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Z-4的LSP最大,为(2 958.41±923.48)μmol·m^(-2)·s^(-1)。得出结论,(1)紫色辣椒弱光利用能力属于中上水平,对强光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不容易出现光饱和或光抑制现象,光合潜力较大,且暗呼吸消耗较小,有利于积累有机物,在选育耐强光的高产品种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2)叶片紫色程度浅的辣椒有利于筛选节水型材料;(3)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拟合结果与实测值更为接近,且能获得更多的光合参数信息,较适用于拟合紫色辣椒光响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紫色叶片 光合作用 光响应曲线 光响应模型 曲线拟合
原文传递
不结球白菜紫色叶片花青素相对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朱红芳 李晓锋 +2 位作者 朱玉英 侯瑞贤 郭欣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1期141-146,共6页
为研究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communis Tsen et Lee]叶片紫色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紫色和绿色不结球白菜亲本纯系各一个配制正反交组合,并构建该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 为研究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communis Tsen et Lee]叶片紫色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紫色和绿色不结球白菜亲本纯系各一个配制正反交组合,并构建该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 nm处测定6世代家系的不结球白菜叶片花青素相对含量,最后花青素相对含量的遗传规律采用多世代联合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杂交组合后代的花青素相对含量介于2个亲本之间,呈现出多峰或单峰偏态分布,且偏向于紫色亲本。其遗传模式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模型);其中F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59.17%,多基因遗传率为27.58%,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为19.48%;B1(F1×紫)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4.12%。环境因素对不结球白菜花青素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在光照充足及温度适宜的秋季,且在分离早期世代进行不结球白菜紫叶性状的遗传选择,其中B1的遗传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花青素 紫叶 分光光度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江西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氮、磷、钾含量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唐先干 秦文婧 +2 位作者 李祖章 何宽信 袁福生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0,65,共6页
为了研究江西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养分分布规律,2009年在紫色土烟区对点采集土样与烟叶样进行化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江西紫色土养分含量全氮0.78g/kg、全磷0.75g/kg、全钾17.7g/kg、碱解氮52.8mg/kg、有效磷14.4mg/kg、速效钾152.2mg/kg... 为了研究江西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养分分布规律,2009年在紫色土烟区对点采集土样与烟叶样进行化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江西紫色土养分含量全氮0.78g/kg、全磷0.75g/kg、全钾17.7g/kg、碱解氮52.8mg/kg、有效磷14.4mg/kg、速效钾152.2mg/kg,土壤养分呈低氮、低磷、高钾的规律,紫色土烤烟中烟叶含钾量较高,但烟叶含磷量较低,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应注意合理施用磷肥。在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中,烟叶含氮量与含磷量都无显著性差异,但碱性紫色土更能促进烤烟对钾的吸收;不同叶位的烟叶含氮量与含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酸性与中性紫色土烤烟其不同叶位的烟叶含磷量均从下至上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烤烟 养分分布 叶位
下载PDF
紫叶和绿叶水东芥菜遗传规律及其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海渤 杨桂玲 +2 位作者 朱云娜 王素琴 冯慧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掌握紫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及品质特征,为高花青素芥菜品种选育提供研究方向,本试验构建了紫叶-绿叶水东芥菜遗传群体及近等基因系群体,开展了紫叶水东芥菜和绿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以及农艺性状、色差、色素含量、营养品质指标等方... 为掌握紫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及品质特征,为高花青素芥菜品种选育提供研究方向,本试验构建了紫叶-绿叶水东芥菜遗传群体及近等基因系群体,开展了紫叶水东芥菜和绿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以及农艺性状、色差、色素含量、营养品质指标等方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水东芥菜紫叶性状的是1对显性基因;紫叶水东芥菜单株鲜质量显著低于绿叶水东芥菜,其余农艺性状两者差异不显著;紫叶水东芥菜叶片为紫红色,绿叶水东芥菜叶片为翠绿色,紫叶水东芥菜叶片色泽比显著高于绿叶水东芥菜;紫叶水东芥菜叶片花青素、总酚、类黄酮含量高达5353.3、5076.7、5669.7 mg·kg^(-1)(FW),与绿叶水东芥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VC、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与绿叶水东芥菜差异不显著。综上,紫叶水东芥菜与绿叶水东芥菜相比,基本保持原绿叶水东芥菜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而花青素、总酚、类黄酮等保健功能成分含量极显著提高,可作为一种高花青素保健蔬菜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水东芥菜 紫叶 绿叶 花青素 总酚 类黄酮
下载PDF
与紫色大白菜花青苷合成相关的基因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德双 张凤兰 +5 位作者 于拴仓 余阳俊 赵岫云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19-2625,共7页
紫色大白菜含有花青素,是大白菜球色育种的选育目标之一。花青素常结合一个或多个糖苷形成花青苷。花青苷是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能引起植物的叶片、薹叶和根茎等呈现紫色、红色和蓝色等颜色。花青素是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吸引昆... 紫色大白菜含有花青素,是大白菜球色育种的选育目标之一。花青素常结合一个或多个糖苷形成花青苷。花青苷是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能引起植物的叶片、薹叶和根茎等呈现紫色、红色和蓝色等颜色。花青素是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吸引昆虫传粉、抵御紫外线伤害等生理功能和抗氧化衰老、抗癌等保健功能。目前,紫色大白菜可追述到的来源主要有4种:紫红色芥菜、紫色小白菜、紫菜薹和紫红色芜菁。近年来,紫色大白菜新品种因其色泽艳丽、风味独特和花青苷等日益受到消费者喜爱。与大白菜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等内容是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全面综述了大白菜紫色基因的来源、遗传特性、染色体定位、克隆、功能分析及与花青苷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等有关内容,为进一步开展控制不同来源的紫色大白菜花青苷合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Brassica.rapa L.ssp.pekinensis) 紫色叶片 花青苷 基因
原文传递
紫叶芥菜花青素分布及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海渤 余梓婷 +4 位作者 叶帝源 张飞洪 陈伟杰 冯慧敏 万正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3,共6页
紫叶芥菜是富含花青素的一种新型保健蔬菜。本试验在建立紫叶-绿叶芥菜近等基因系的基础上,研究紫叶芥菜花青素的微观分布、花青素含量以及花青素对芥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芥菜花青素分布于叶片上下表皮,其含量显著高于绿叶... 紫叶芥菜是富含花青素的一种新型保健蔬菜。本试验在建立紫叶-绿叶芥菜近等基因系的基础上,研究紫叶芥菜花青素的微观分布、花青素含量以及花青素对芥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芥菜花青素分布于叶片上下表皮,其含量显著高于绿叶芥菜,但叶绿素含量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相同光照辐射强度或相同CO2浓度条件下,紫叶单株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绿叶单株,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羧化速率极显著低于绿叶单株,电子传递速率、最大光合速率显著低于绿叶单株;紫叶芥菜花青素含量与其光合作用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随着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紫叶 花青素 叶绿素 光合作用
下载PDF
芥菜新品种‘紫妃芥菜’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慧敏 李芷娴 +3 位作者 朱云娜 李冬琳 刘堂茂 李海渤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3-84,共2页
‘紫妃芥菜’是以包心芥菜hau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2-4母’为母本,紫叶包心芥菜‘20P11Z’为父本,通过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芥菜新品种,株形半直立,株高33 cm,株幅39 cm,叶片阔倒卵形,板叶型,叶缘波状,无刺毛,叶色深紫,叶面有光泽,半包... ‘紫妃芥菜’是以包心芥菜hau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2-4母’为母本,紫叶包心芥菜‘20P11Z’为父本,通过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芥菜新品种,株形半直立,株高33 cm,株幅39 cm,叶片阔倒卵形,板叶型,叶缘波状,无刺毛,叶色深紫,叶面有光泽,半包心,平均单株质量254 g;质地脆嫩。含可溶性固形物4.1%,总糖13 g·kg^(-1),蛋白质13.1 g·kg^(-1),粗纤维0.8%,维生素C 510 mg·kg^(-1),总花青素含量为4854 mg·kg^(-1)。中抗病毒病。适宜在广东省种植,产量38314.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紫叶 花青素 品种
原文传递
紫色稻颜色深浅多元化分析及种质筛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柯裴蓓 汪波 周根友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0-73,共4页
为研究紫色稻颜色深浅的多元化,筛选更多紫色稻颜色深浅多元化的种质资源,以地方品种及自选品种(品系)144份紫色稻为研究材料,对紫色稻的着色部位、着色深浅度进行分析,筛选多元化紫色稻资源。结果表明,紫色稻叶片在苗期、分蘖期呈现紫... 为研究紫色稻颜色深浅的多元化,筛选更多紫色稻颜色深浅多元化的种质资源,以地方品种及自选品种(品系)144份紫色稻为研究材料,对紫色稻的着色部位、着色深浅度进行分析,筛选多元化紫色稻资源。结果表明,紫色稻叶片在苗期、分蘖期呈现紫色,后期逐渐脱色;紫色稻种皮颜色与谷壳颜色无显著相关;紫色稻种皮、谷壳颜色深浅度呈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稻 紫色种皮 紫色谷壳 紫色叶片
下载PDF
红芽直立茶紫色叶形成机制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悦 曲浩 +7 位作者 李友勇 段志芬 杨盛美 尚卫琼 矣兵 杨兴荣 孙雪梅 刘本英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9-418,共10页
云南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紫芽茶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红芽直立茶具有典型的紫色芽叶,富含花青素,是重要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技术对红芽直立茶的不同叶色进行研究,筛选到8779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 云南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紫芽茶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红芽直立茶具有典型的紫色芽叶,富含花青素,是重要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技术对红芽直立茶的不同叶色进行研究,筛选到8779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涉及到多个色素形成及积累的功能。构建茶叶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两个途径,紫色叶中大量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基因上调,与茶叶紫色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紫色叶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紫色叶具有更好的抗衰老能力。本研究将有助于对茶树紫色叶形成机制的认识,为特色茶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芽直立茶 紫色叶 转录组 类黄酮生物合成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下载PDF
添加紫叶和绿叶油菜绿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的影响
15
作者 冯慧敏 肖远业 +5 位作者 郭小丽 魏旭 张敏 霍奕汛 刘嘉杰 李海渤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9-1439,共11页
【目的】探究紫叶油菜绿肥对土壤肥力的贡献情况,为新品种油菜绿肥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室内培养试验,以紫叶油菜绿肥和绿叶油菜绿肥为供试材料,针对不同土壤(黄红壤、红壤)设置CK(对照,无油菜绿肥添加)、T1(添加低量紫、... 【目的】探究紫叶油菜绿肥对土壤肥力的贡献情况,为新品种油菜绿肥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室内培养试验,以紫叶油菜绿肥和绿叶油菜绿肥为供试材料,针对不同土壤(黄红壤、红壤)设置CK(对照,无油菜绿肥添加)、T1(添加低量紫、绿油菜绿肥)、T2(添加高量紫、绿油菜绿肥)等处理,分析添加不同油菜绿肥后,不同处理土壤pH、物理性粘粒含量(PC)、物理性砂粒含量(PS)、土壤有机质(S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以及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添加油菜绿肥后的各处理土壤pH呈下降趋势,其中黄红壤差异显著,降幅为3.70%~5.29%。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均显著提高,黄红壤增幅依次为10.35%~14.40%、258.58%~277.88%、135.06%~143.31%、41.83%~49.92%;红壤增幅依次为8.41%~20.76%、52.27%~70.99%、56.06%~83.05%、39.50%~50.54%。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均显著提高,黄红壤增幅依次为0.82%~16.35%、12.71%~37.46%、5.56%~19.01%;红壤增幅依次为547.44%~2592.31%、2652.29%~3468.81%、208.57%~629.52%,且上述指标均以T2增幅最大。紫叶油菜与绿叶油菜对SOM、AP、AK和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改良效果相同,但高量紫叶油菜比高量绿叶油菜更有利于提高土壤AN含量。【结论】T2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微生物数量,培肥效果最好。同等条件下,紫叶油菜与绿叶油菜相比培肥效果一致,而高量紫叶油菜在提高AN方面比高量绿叶油菜更占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绿肥 紫叶 微生物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紫色叶片水稻在“稻田画”应用中的品种筛选研究
16
作者 陈淑慰 郑伟才 +4 位作者 李昀哲 罗敏 王鸿昌 莫坚强 郑芝波 《农学学报》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为筛选适合东莞乃至华南地区种植的观赏性佳、抗性强、产量高、性状稳定的彩色稻品种,引进14个紫色叶片的彩色稻品种进行早晚造种植试验,在全生育期调查记录叶色、株高、抗倒性、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同品种早晚造及品种间比对、分析。... 为筛选适合东莞乃至华南地区种植的观赏性佳、抗性强、产量高、性状稳定的彩色稻品种,引进14个紫色叶片的彩色稻品种进行早晚造种植试验,在全生育期调查记录叶色、株高、抗倒性、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同品种早晚造及品种间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早造、晚造的叶色、生育期、株高、产量都有明显差异;14个彩色稻品种(系)间叶色和农艺性状也有显著差别,综合各个性状研究分析,筛选出分别适合早造、晚造种植的彩色稻品种。早造最优推荐为‘省紫’、‘花紫’、‘优紫’和‘紫叶红米’,其次是‘杭紫’、‘坚紫2号’、‘矮紫’和‘英紫’;晚造最优推荐为‘省紫’、‘花紫’和‘优紫’,其次是‘坚紫2号’、‘矮紫’、‘英紫’、‘紫叶红米’、‘江紫1号’、‘江紫2号’和‘紫红1号’;颜色最为好看的是‘英紫’,但它存在植株比较矮小、产量低等问题,为了“稻田画”图案的美观,可以选择小范围应用。研究可用于指导“稻田画”的制作用种,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粮食丰收,推动湾区都市高品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稻 紫色叶片 稻田画 农艺性状 品种筛选
下载PDF
高花青素芥菜新品种紫妃芥菜及其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
17
作者 冯慧敏 李芷娴 +4 位作者 朱云娜 李冬琳 刘堂茂 郑立军 李海渤 《蔬菜》 2024年第8期74-77,共4页
紫妃芥菜是韶关学院选育的紫叶芥菜新品种,以富含花青素为主要特点,目前在广东省韶关市、广州市、肇庆市等地均进行了一定面积的种植示范,但各地栽培技术不一,生产出的紫妃芥菜品质差异较大。为实现高花青素芥菜新品种紫妃芥菜的标准化... 紫妃芥菜是韶关学院选育的紫叶芥菜新品种,以富含花青素为主要特点,目前在广东省韶关市、广州市、肇庆市等地均进行了一定面积的种植示范,但各地栽培技术不一,生产出的紫妃芥菜品质差异较大。为实现高花青素芥菜新品种紫妃芥菜的标准化生产,进而生产出优质的紫妃芥菜,且增加种植经济效益,总结了紫妃芥菜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种子处理、直播种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通过标准化栽培技术生产的紫妃芥菜口感脆嫩、无渣、无苦味,叶色深紫色,叶片花青素含量高达4854 mg/kg,667 m^(2)产量可达2554.3 kg,平均667 m^(2)增收15325.8元,实现了紫妃芥菜的优质、高产、高效益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妃芥菜 栽培 花青素 紫叶 优质 标准化
下载PDF
紫化系茶树品种选育课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新强 李明 +5 位作者 张龙杰 黄杨 吴颖 韩震 王开荣 梁月荣 《茶叶》 CAS 2021年第4期195-199,共5页
叶色紫化茶树鲜叶花青素含量高,叶色特异,可用于开发特殊风味茶产品;其叶色斑斓的茶树还可以作为观赏园艺植物。本文介绍了作者所在课题组近10余年来在紫化系茶树品种选育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包括育种资源收集及创新,新品种选育,育种鉴... 叶色紫化茶树鲜叶花青素含量高,叶色特异,可用于开发特殊风味茶产品;其叶色斑斓的茶树还可以作为观赏园艺植物。本文介绍了作者所在课题组近10余年来在紫化系茶树品种选育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包括育种资源收集及创新,新品种选育,育种鉴定和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紫色叶 花青素 育种鉴定 彩色复合茶园 叶色分类
下载PDF
水稻紫叶基因定位与性状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旭珍 李燕骄 +3 位作者 李允振 刘芳 覃宝祥 李容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970-4975,共6页
紫叶稻因其直观的颜色表型在水稻育种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用途,常用作标记性状,受到遗传研究的关注。本研究利用籼稻紫叶材料PZ10分别于粳稻品种日本晴和Sasanishiki杂交,F1后代表现为绿色,F2代绿色和紫色的分离符合3:1比例,表明紫叶表型... 紫叶稻因其直观的颜色表型在水稻育种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用途,常用作标记性状,受到遗传研究的关注。本研究利用籼稻紫叶材料PZ10分别于粳稻品种日本晴和Sasanishiki杂交,F1后代表现为绿色,F2代绿色和紫色的分离符合3:1比例,表明紫叶表型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对该基因进行初步的分子标记定位,发现目标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分子标记C3175和C0023之间的6.76 c M区域内;进一步设计SSR和STS引物对该基因精细定位,发现1个紧密连锁的标记C1254,该标记位于C3184与C0523之间;结果分析显示,C1254和C0523与目标的紫叶性状表现共分离,表明紫叶目标基因位于C1254~C0523区域,这个区域约0.5 c M遗传距离。研究显示,该紫叶性状表现为全生育期紫色,可作为一个完全的标记性状使用;紫稻表型株系在株高、穗长、剑叶长、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指标上与绿色表型植株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有效穗数、剑叶宽、每穗粒数性状与绿叶稻有显著差异,表明紫叶虽然导致产量构成因素有所改变,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此外,紫稻和绿稻植株的光合作用没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 基因定位 性状分析 水稻
原文传递
具紫叶标记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紫标S系”的选育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协和 鹿占黔 +6 位作者 孙延璋 肖乾一 陈祖国 苏天锡 陈运华 赵高凤 王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2-19,共8页
紫标S系是杂交育成的具紫叶隐性遗传标记的、不育起点温度低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在日长14小时/天,日均温24℃左右(19~27℃变温)人控条件下,以及在贵州贵定(北纬26°35’,海拔1006米)自然光温条件下,不... 紫标S系是杂交育成的具紫叶隐性遗传标记的、不育起点温度低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在日长14小时/天,日均温24℃左右(19~27℃变温)人控条件下,以及在贵州贵定(北纬26°35’,海拔1006米)自然光温条件下,不育期的花粉不育度99.9%以上。套袋自实率为零。不育度达99.5%以上的不育株率为100%。不育期41天以上。育性转换明显。可育期自实率为21.4%~54.1%。农艺、异交性状优良。具有制种安全、易繁殖、易除杂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 紫叶 遗传 三系配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