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8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固气比状态下的粉煤气力输送 被引量:78
1
作者 龚欣 郭晓镭 +6 位作者 代正华 封金花 陈金峰 郑耀辉 陈锋 熊浪 于遵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0-644,共5页
在自建的气力输送系统上,进行了高固气比状态下粉煤气力输送研究.分别在内径为15、20、32mm的管道中进行了输送实验,考察了操作参数对粉煤质量流量、固气比、表观气速等气力输送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输送固气比达到200~580kg&... 在自建的气力输送系统上,进行了高固气比状态下粉煤气力输送研究.分别在内径为15、20、32mm的管道中进行了输送实验,考察了操作参数对粉煤质量流量、固气比、表观气速等气力输送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输送固气比达到200~580kg·kg^-1;随气体流量增加,粉煤的质量流量增大,而固气比降低;与输送压力的影响相比,管径对粉煤质量流量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给出了基于本系统描述各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经验方程,表明较小的气量和较大的输送管径更有利于实现高固气比状态下的粉煤气力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输送 高固气比 粉煤
下载PDF
煤粉颗粒粒度对煤质分析特性与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0
2
作者 姜秀民 李巨斌 邱健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3-647,共5页
采用Malvern 公司的马尔文粒度仪测量煤粉颗粒的平均粒度和粒度分布、及Leco 公司的MAC- 500 型工业分析仪测量煤粉的工业分析成分, 对合山劣质烟煤、晋城贫煤的各4 种不同粒径的细化和超细化煤样进行了试验研究,... 采用Malvern 公司的马尔文粒度仪测量煤粉颗粒的平均粒度和粒度分布、及Leco 公司的MAC- 500 型工业分析仪测量煤粉的工业分析成分, 对合山劣质烟煤、晋城贫煤的各4 种不同粒径的细化和超细化煤样进行了试验研究, 应用库仑滴定法测定了煤粉颗粒粒度对煤质全硫元素分析的影响. 结果表明, 煤粉颗粒粒度对煤质分析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并进一步影响煤粉的热解、着火、燃烧等特性. 煤粉颗粒粒度是进行煤质分析与燃烧系统设计的重要物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粒度 煤质分析特性 煤粉 燃烧特性
下载PDF
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5
3
作者 樊越胜 邹峥 +1 位作者 高巨宝 曹子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18-121,共4页
燃烧煤粉的锅炉在其点火和低负荷稳定运行时,需消耗大量的燃料油,因此有必要寻找更经济实用的解决办法。研究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不论对煤粉局部富氧的助燃还是煤粉的富氧点火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 燃烧煤粉的锅炉在其点火和低负荷稳定运行时,需消耗大量的燃料油,因此有必要寻找更经济实用的解决办法。研究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不论对煤粉局部富氧的助燃还是煤粉的富氧点火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的STA409C型热天平研究了神木煤和蒲白煤3个不同粒度下的煤样在不同体积氧浓度下(20%、30%、40%、60%、100%)的燃烧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浓度的增大,煤样燃烧分布曲线向低温区移动,煤样的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均呈下降趋势,着火时间提前且燃烧时间缩短,煤粉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有较大提高,并且,随煤粉粒径的增大,综合燃烧特性的改善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煤粉 燃烧特性 粒径 氧浓度
下载PDF
煤粉加压密相输送实验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沈湘林 熊源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03-107,共5页
该文建立了一个接收端压力为3MPa,输送压差可达1MPa的高压密相气力输送实验系统,在其上用氮气进行了干煤粉加压密相输送实验,研究了该系统作为干煤粉加压气化炉供煤装置的工作特性,包括输送稳定性、以及输送压差与煤粉输送速率和输送管... 该文建立了一个接收端压力为3MPa,输送压差可达1MPa的高压密相气力输送实验系统,在其上用氮气进行了干煤粉加压密相输送实验,研究了该系统作为干煤粉加压气化炉供煤装置的工作特性,包括输送稳定性、以及输送压差与煤粉输送速率和输送管中煤粉浓度的关系等。研究结果表明,该干煤粉加压密相输送系统工作稳定,实现了高浓度低速连续的密相输送。在3MPa下,输送煤粉的固气比达到586kg/m3(气)、输送速率通量达到3775.6kg/(m2·s),输送气体速率范围为4.2m/s^6.9m/s,达到了干煤粉加压气化炉的工艺要求。分析表明,在高压、高浓度密相输送情况下,输送管中的煤粉浓度是影响输送管道压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气力输送 密相 煤粉 煤气化
下载PDF
电厂煤粉粒径、浓度和速度的在线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蔡小舒 潘咏志 +4 位作者 吴伟亮 欧阳新 苏明旭 俞基安 胡杰 《动力工程》 CSCD 1999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电厂煤粉管道的运行状况对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一定的影响,但缺少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该文介绍了结合光脉动法和相关测速法同时在线测量煤粉粒径、浓度和速度的技术和装置。图5 表4
关键词 煤粉 在线测量 光脉动法 粒径 浓度 发电厂
下载PDF
煤粉对煤层气井产气通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张芬娜 綦耀光 +2 位作者 徐春成 孟尚志 刘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8-435,共8页
基于Kozeny的毛细管岩石模型,建立煤粉影响后产气通道渗透率的模型;分析煤粉对产气通道渗透率和导流能力的影响,在以往渗流观点基础上,研究煤层气沿产气通道渗流模式,依据该渗流模式运用分段方法建立煤储层整体压降模型,探讨煤粉对煤层... 基于Kozeny的毛细管岩石模型,建立煤粉影响后产气通道渗透率的模型;分析煤粉对产气通道渗透率和导流能力的影响,在以往渗流观点基础上,研究煤层气沿产气通道渗流模式,依据该渗流模式运用分段方法建立煤储层整体压降模型,探讨煤粉对煤层气井产气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影响后近井地带产气通道的渗透率与煤粉颗粒粒径大小和填充率有关,远井地带产气通道的渗透率与煤粉的堵塞程度有关.随着煤颗粒粒径的增大,堵塞程度的增加,产气通道的渗透率减少.在填充煤粉颗粒粒径由0.01mm增大到0.3mm后,产气通道的渗透率由569.96μm2减少到30.91μm2;在粒径比不变的情况下,当填充率小于1时,填充率对产气通道的渗透率影响较小,当填充率大于1时对产气通道的渗透率影响较大;随着沉积厚度的增加,裂缝的等效裂宽越小,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减少,导流能力随沉积厚度的变化呈线性递减关系.煤粉在产气通道内的填充沉积不仅使煤储层整体压降程度变小,而且使煤层气的有效解吸面积变小,进而影响煤层气的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煤粉 产气通道 产气潜能
原文传递
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46
7
作者 王向辉 门卓武 +2 位作者 许明 翁力 刘科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36-41,共6页
为改善低阶煤煤质、提高其利用经济性和安全性,阐述了国内外主流的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技术的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分析了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粉煤热解一般采用固体... 为改善低阶煤煤质、提高其利用经济性和安全性,阐述了国内外主流的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技术的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分析了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粉煤热解一般采用固体热载体热解工艺,具有加热速度快、焦油产量高、热解煤气热值高等优点,是解决大量粉煤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粉煤热解工艺存在的关键技术未实现突破、经济效益差、焦油品质难以有效控制、废水处理难度大等问题,提出未来应从实现热解关键技术突破、优选热解反应器、开发热解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可提高焦油产率和改善焦油品质的新工艺、开发新型焦油分离和回收技术、开发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开发具有高能源转化效率的多联产工艺等7方面进行粉煤热解提质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粉煤 热解提质 固体热载体 多联产 煤拔头
下载PDF
不同种类煤粉燃烧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杨冬 路春美 王永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1,共4页
为研究煤粉燃烧过程中NO_x的排放特性,在一维煤粉燃烧实验台上,对单煤及其混煤进行NO_x析出特性的燃烧试验研究,具体分析煤质特性、燃烧工况对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在试验的基础上,对NO_x的排放规律进行理论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煤中的挥... 为研究煤粉燃烧过程中NO_x的排放特性,在一维煤粉燃烧实验台上,对单煤及其混煤进行NO_x析出特性的燃烧试验研究,具体分析煤质特性、燃烧工况对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在试验的基础上,对NO_x的排放规律进行理论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煤中的挥发分含量、含氮量、煤粉细度和过量空气系数对NO_x的排放浓度有较大的影响;煤中挥发分、含氮量含量高,NO_x排放浓度也高;在富燃情况下,煤粉越细,NO_x排放浓度就越小。对优化燃烧、控制NO_x排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燃烧 NOx 排放特性 污染物控制
下载PDF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40
9
作者 何海军 纪任山 王乃继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共4页
我国工业锅炉年燃烧原煤约5.0亿t,燃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为提高我国工业锅炉整体装备技术水平,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开发出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技术系统,该系统热效率不低于90%、污染物排放远低于... 我国工业锅炉年燃烧原煤约5.0亿t,燃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为提高我国工业锅炉整体装备技术水平,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开发出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技术系统,该系统热效率不低于90%、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为我国工业锅炉整体技术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锅炉 煤粉 燃烧 节能环保
下载PDF
煤粉流动特性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谢晓旭 沈湘林 +1 位作者 汤雪美 陈晓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利用Jenike剪切测试方法测定了4种不同煤种煤粉的剪切强度,得出煤粉的流动函数,以此研究了煤粉的含水率、粒径分布、表面特征等因素对煤粉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煤种,相似粒径分布的煤粉,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流动函数值不断减小... 利用Jenike剪切测试方法测定了4种不同煤种煤粉的剪切强度,得出煤粉的流动函数,以此研究了煤粉的含水率、粒径分布、表面特征等因素对煤粉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煤种,相似粒径分布的煤粉,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流动函数值不断减小,流动能力变差;对同一种煤的3个不同粒径分布的煤粉试样的试验结果表明:相近水分的同种煤粉,随着煤粉中细粉含量的增加,煤粉的流动函数值变小,流动能力变差;研究还发现,在其它条件类似的情况下,煤粉表面结构的差异对煤粉的流动性有时也有较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流动函数 含水率 粒度分布
下载PDF
低NO_x煤粉燃烧器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34
11
作者 周俊虎 赵玉晓 +3 位作者 刘建忠 杨卫娟 周志军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共6页
针对日益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从直流燃烧和旋流燃烧两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低NOx煤粉燃烧器的技术特点、应用状况及其优缺点,从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低NOx煤粉燃烧器。
关键词 低NOX燃烧器 氮氧化物排放 燃烧 煤粉
下载PDF
煤层气井产气通道内煤粉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綦耀光 张芬娜 +4 位作者 刘冰 孟尚志 朱洪迎 杜继芸 莫日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27-1633,共7页
基于脱落煤粉滚动启动条件和运移,建立了煤粉脱落、运移和堵塞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分析了煤粉排出量对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依据该渗透率模型,研究煤粉适度排出理论,建立煤粉适度排出模型和携煤粉地层液速度窗口模型,使脱落的... 基于脱落煤粉滚动启动条件和运移,建立了煤粉脱落、运移和堵塞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分析了煤粉排出量对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依据该渗透率模型,研究煤粉适度排出理论,建立煤粉适度排出模型和携煤粉地层液速度窗口模型,使脱落的煤粉适度排出,疏通渗流通道,增加渗透率提高单井产气量。结果表明:煤粉的脱落增加了煤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而煤粉的沉积堵塞减少了煤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渗透率随煤粉的排出量的增加呈二次关系增大,煤层排出脱落煤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物性,提高煤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采取压裂增产的煤层气井支撑剂粒径为20/40目正排列时,通过的最大煤粉粒径为0.16 mm,排液量大于13.53 m3/d有利于粒径小于0.1 mm脱落的煤粉排出,最大限度地提高煤层渗透率,增加煤层气单井产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煤粉 适度排煤粉 地层液流速
下载PDF
电厂煤粉管道中煤粉运行状况诊断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蔡小舒 潘咏志 +3 位作者 欧阳新 吴伟亮 俞基安 胡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3-86,共4页
煤粉管道及制粉系统的运行状况对锅炉燃烧及安全运行有很大影响 ,但一直缺少有效的检测诊断。用基于光脉动原理的煤粉在线检测仪对 6 0 0MW机组煤粉管中煤粉运行进行诊断研究。测量结果表明 ,煤粉管道堵塞的原因之一是煤粉粒度过大 ,浓... 煤粉管道及制粉系统的运行状况对锅炉燃烧及安全运行有很大影响 ,但一直缺少有效的检测诊断。用基于光脉动原理的煤粉在线检测仪对 6 0 0MW机组煤粉管中煤粉运行进行诊断研究。测量结果表明 ,煤粉管道堵塞的原因之一是煤粉粒度过大 ,浓度和粒度不均匀等 ,与磨煤机有很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煤粉管道 制粉系统 运行状况 锅炉
下载PDF
催化剂对煤粉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徐万仁 杜鹤桂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2-277,共6页
在燃烧试验台上考察了不同类型催化剂对烟煤、无烟煤的催化燃烧作用。燃烧率测定、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Fe ̄(3+0、Fe ̄(2+)、Ca ̄(2+)及其与CaCO_3的混合物有较强的催化作用,且对无烟煤更... 在燃烧试验台上考察了不同类型催化剂对烟煤、无烟煤的催化燃烧作用。燃烧率测定、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Fe ̄(3+0、Fe ̄(2+)、Ca ̄(2+)及其与CaCO_3的混合物有较强的催化作用,且对无烟煤更显著。其中CaCO_3-M(Fe、Ca)二元催化剂更适于工业应用,其最佳加入量为5~7w/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煤粉 燃烧特性
下载PDF
W火焰锅炉结渣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31
15
作者 方庆艳 周怀春 +1 位作者 汪华剑 史铁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7,共7页
采用结渣模型耦合气固两相流动燃烧模型,对一台DG1025/18.2–II14型W火焰锅炉结渣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运行状况,对结渣位置、程度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锅炉的结渣位置主要是下炉膛侧墙、拱部燃烧器区域和前后墙局部区... 采用结渣模型耦合气固两相流动燃烧模型,对一台DG1025/18.2–II14型W火焰锅炉结渣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运行状况,对结渣位置、程度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锅炉的结渣位置主要是下炉膛侧墙、拱部燃烧器区域和前后墙局部区域。炉膛中心区域温度比两侧高,气流膨胀更迅速,压力更高,挤压两侧气流沿炉膛宽度方向向侧墙运动,产生偏斜,火焰冲刷侧墙,是导致W火焰锅炉侧墙结渣的根本原因。锅炉变工况运行时,切停或切换部分燃烧器,使炉内局部空气动力场偏斜,冲刷已关闭了燃烧器的拱部和前后墙区域,则是导致拱部燃烧器区域和前后墙局部区域结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W火焰锅炉 结渣 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Shell粉煤气化炉的分析与模拟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辅臣 龚欣 +2 位作者 代正华 周志杰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05,216,共5页
以受限容器内多喷嘴对置射流下的流体流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Shell粉煤气化炉内的流场特征,发现炉内存在5个特征各异的流动区域,即射流区、撞击区、撞击扩展流区、回流区和管流区。从气化炉内主要的化学反应着手,结合流动、混合与化学反... 以受限容器内多喷嘴对置射流下的流体流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Shell粉煤气化炉内的流场特征,发现炉内存在5个特征各异的流动区域,即射流区、撞击区、撞击扩展流区、回流区和管流区。从气化炉内主要的化学反应着手,结合流动、混合与化学反应的相互影响,分析了炉内各流动区域的化学反应过程,建立了气化炉的数学模型,对气化过程进行数学模拟,预测了工艺条件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气(CO+H2)产率随氧煤比的变化有一最佳值,随蒸汽煤比不同,对应的氧煤比在0.54Nm3/kg~0.56Nm3/kg之间。有效气产率随蒸汽煤比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l粉煤气化炉 数学模型 数学模拟 流场特征 粉煤气化 洁净煤技术
下载PDF
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唐志国 朱全利 +1 位作者 唐必光 贾祥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在煤粉燃烧一维热态实验炉上进行了不同煤种和不同细度的煤粉分级燃烧实验,通过改变分级风送入的位置、一次风过量空气系数、煤粉细度和富燃区燃烧温度等实验工况,以分析分级燃烧时各种因素对煤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锅炉 空气分级燃烧 氮氧化物排放 环境保护 电站
下载PDF
富氧气氛中煤粉燃烧特性改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樊越胜 邹峥 +1 位作者 高巨宝 曹子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的STA409C型热天平研究了神木原煤在不同氧的体积分数下的燃烧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氧的体积分数的增大,煤样的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均呈下降趋势,着火时间提前,燃烧时间缩短,煤粉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高... 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的STA409C型热天平研究了神木原煤在不同氧的体积分数下的燃烧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氧的体积分数的增大,煤样的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均呈下降趋势,着火时间提前,燃烧时间缩短,煤粉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高;当氧的体积分数小于40%左右时,煤粉燃烧特性的改变较大,当氧的体积分数大于40%时,改善趋势变缓.因此,采用膜法富氧燃烧或助燃时,宜采用的氧的体积分数范围为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富氧 燃烧特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煤层气开发中煤粉产出机理及管控措施 被引量:26
19
作者 魏迎春 李超 +3 位作者 曹代勇 张傲翔 姚征 熊先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73,共6页
煤粉问题是制约煤层气连续稳定排采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韩城煤层气区块为研究区,采用煤层气井现场监测、实验测试分析、物理模拟实验、现场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从煤粉产出的影响因素及成因、煤粉产出规律及管控措施方面,开展了煤粉产... 煤粉问题是制约煤层气连续稳定排采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韩城煤层气区块为研究区,采用煤层气井现场监测、实验测试分析、物理模拟实验、现场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从煤粉产出的影响因素及成因、煤粉产出规律及管控措施方面,开展了煤粉产出机理及管控措施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煤粉产出的因素分为煤储层物性静态地质因素与煤层气开发动态工程因素两类。指出了不同煤体结构煤产出煤粉的倾向性及特征不同。碎粒煤和糜棱煤产出的煤粉体积分数高,产出煤粉量大。产出煤粉的成分以无机矿物和镜质组为主。在煤层气不同排采阶段,产出煤粉的体积分数和粒度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煤粉产出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煤层气井生产实践,从地质预防、储层改造、设备优选、生产预警、排采控制和工艺治理方面,提出了一套煤粉管控措施体系。应用于韩城区块煤层气井的煤粉管控,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粉 影响因素 煤粉产出机理 管控措施
下载PDF
煤粉颗粒粒度分形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姜秀民 杨海平 +1 位作者 李彦 刘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418,共5页
采用英国Malvern公司的MAM5004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合山、晋城各4种不同粒径煤样的粒度分布.采用美国LECO公司的MAC-500型工业分析仪分别测得各煤样的固定碳及挥发分含量.根据实验数据研究了煤粉颗粒的分形特征及其煤粉粒度分布分形... 采用英国Malvern公司的MAM5004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合山、晋城各4种不同粒径煤样的粒度分布.采用美国LECO公司的MAC-500型工业分析仪分别测得各煤样的固定碳及挥发分含量.根据实验数据研究了煤粉颗粒的分形特征及其煤粉粒度分布分形维数与其固定碳及挥发分含量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考虑能量、环境、安全的煤粉燃烧锅炉的煤粉经济细度新概念.煤粉的分形维数可以反映煤粉的物理结构特性,并提供反映煤粉燃烧特性与炉内的燃烧状况的信息.煤粉颗粒的分形维数愈大,细度愈小,愈均匀,煤粉燃烧性能愈好,超细化煤粉燃烧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煤粉洁净高效燃烧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颗粒分布 分形 经济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