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肺部感染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目的探索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肺部感染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APACHEⅡ)将患者分为三组,21例评分<20分的患者为A组,26例20分≤评分<40分的患者为B组,19例评分≥40分的患者为C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点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氧合指数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体表面积、氧合指数/体表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PACHEⅡ分数的增加,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体表面积水平逐渐升高,氧合指数/体表面积水平逐渐降低;三组患者治疗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体表面积逐渐降低,A组患者水平低于B组和C组(P<0.05),氧合指数/体表面积逐渐升高,A组患者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66例患者中死亡8例,病死率为12.12%,存活组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体表面积低于死亡组,氧合指数/体表面积高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对于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提示作用,同时对于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死亡风险以及预后情况也具有重要预示作用,该指标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疗效、监测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肺部感染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APACHEⅡ)将患者分为三组,21例评分<20分的患者为A组,26例20分≤评分<40分的患者为B组,19例评分≥40分的患者为C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点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氧合指数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体表面积、氧合指数/体表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PACHEⅡ分数的增加,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体表面积水平逐渐升高,氧合指数/体表面积水平逐渐降低;三组患者治疗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体表面积逐渐降低,A组患者水平低于B组和C组(P<0.05),氧合指数/体表面积逐渐升高,A组患者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66例患者中死亡8例,病死率为12.12%,存活组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体表面积低于死亡组,氧合指数/体表面积高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对于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提示作用,同时对于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死亡风险以及预后情况也具有重要预示作用,该指标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疗效、监测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