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气胸患者术后VAS、GQOL-74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彭勇 张广云 +1 位作者 江振强 周衍彬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气胸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GQOL-74)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胸外科2016年1月-...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气胸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GQOL-74)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胸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15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三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手术前及术后3d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癌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AVAS评分、GQOL-74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3.64±0.94)d、住院时间(6.28±1.54)d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51.21±10.47)min、术中出血量(38.87±10.14)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RP、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RP(42.71±5.04)mg/L、TNF-α(1.38±0.18)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GQOL-74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3.08±1.03)分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74.58±7.22)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应用于自发性气胸创伤小,疼痛程度轻,恢复快,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自发性气胸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无管化与常规双腔气管插管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赖习华 吴稚晖 +3 位作者 陈广 彭静 江威霖 李文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93-995,1003,共4页
目的探讨无管化操作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单纯自发性气胸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44例,A组22例(无管化单孔),B组22例(常规双腔气管插管),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 目的探讨无管化操作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单纯自发性气胸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44例,A组22例(无管化单孔),B组22例(常规双腔气管插管),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气道不适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22例均顺利完成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1例因术后气胸再次留置胸腔引流管后复张,其余患者均术后顺利康复出院。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2.2±0.8)d,显著短于B组(3.3±0.8)d(t=-4.543,P=0.000);A组术后疼痛VAS评分(3.1±0.6)分,明显低于B组(4.1±0.9)分(t=-4.283,P=0.000);A组术后气道不适发生率9.1%(2/22),明显低于B组50.0%(11/22)(χ^2=8.844,P=0.003)。结论对年轻自发性气胸单纯肺大疱患者采用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患者胸部切口疼痛感降低,气管舒适性、尿道舒适性良好,住院时间缩短,符合肺大疱切除快速康复理念,可以进一步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管化 单孔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 快速康复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任春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27期3473-3475,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切除肺大泡围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胸腔镜切除肺大泡手术患者64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 目的:总结胸腔镜切除肺大泡围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胸腔镜切除肺大泡手术患者64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引流量的情况。结果64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72.4±1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93.4±23.6)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0.475,0.863;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3±1.8)d,平均引流量为(45.3±12.4) 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753,8.231;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 心理护理 围术期
原文传递
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行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小青 周一凡 +3 位作者 黄爱兰 马利 于美钢 唐学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比较非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保留自主呼吸... 目的:比较非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下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毕清醒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VAS评分和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中全麻药(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手术开始后30 min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全麻辅助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行肺大泡切除术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全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全麻 自主呼吸 肺大泡切除 单孔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47例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小红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特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9月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组)23例,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特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9月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组)23例,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B组(观察组)24例,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并发症少、伤口疼痛感觉轻,护理效果优于A组,患者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胸腔镜手术的肺大泡患者实施护理非常重要,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肺大泡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护理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胸腔镜下保留自主呼吸与全身麻醉单肺通气肺大泡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直雷 宋俊杰 +3 位作者 洪道先 陈勇 何东海 张晗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5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探讨对比胸腔镜下保留自主呼吸与全身麻醉单肺通气肺大泡切除术术中及术后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条件的60例肺大泡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单肺通气肺大泡切除术,观察组接受保留自... 目的:探讨对比胸腔镜下保留自主呼吸与全身麻醉单肺通气肺大泡切除术术中及术后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条件的60例肺大泡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单肺通气肺大泡切除术,观察组接受保留自主呼吸肺大泡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复苏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间段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2),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有创平均动脉压(Invasive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复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前两组各项心肺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15,30min后及手术结束30min后SV,CO,PaCO2,PaO2,MAP,HR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全身麻醉单肺通气,保留自主呼吸方案能有效避免气管插管造成的呼吸道机械性损伤及异物造成的呼吸道感染,其对每搏量、心输出量、心率、动脉压等心肺功能影响较少,有利于动脉血PaCO2和PaO2保持在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泡切除术 胸腔镜 全身麻醉单肺通气 保留自主呼吸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法在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廖峰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4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法在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气胸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单孔操作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胸腔镜三孔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法在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气胸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单孔操作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胸腔镜三孔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在手术情况方面,观察组手术、术后拔管、住院等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显著较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程度(除轻度疼痛外)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中应用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法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传统胸腔镜三孔法治疗要低,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肺大疱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 应用价值 疼痛 安全性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华阳 周小平 程功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期109-111,118,共4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对胸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对80例胸腔镜肺大泡手术的患者行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对胸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对80例胸腔镜肺大泡手术的患者行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于麻醉成功后手术前行肋间神经阻滞,部位为操作切口和闭式引流切口所在肋间及其上下各1个肋间的椎旁行肋间神经阻滞术,两组均实行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全麻苏醒期间谵妄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拨管时间及谵妄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超前疼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可以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降低全麻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优良,病人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超前镇痛 肺大泡切除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汪莉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6期8133-8134,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双侧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术前访视、术中密切配合并监测动脉血氧、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并做好术后随访及出院指导。结果:68例患...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双侧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术前访视、术中密切配合并监测动脉血氧、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并做好术后随访及出院指导。结果:6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行单肺气道管理盲插支气管封堵器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童 张倩雯 +2 位作者 尹万鹏 王玉 尚宇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28-433,共6页
目的探讨盲插支气管封堵器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中行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3月于我院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支气管封堵器组(BOD组)和双腔支气管组(DLT组),每组25例;BOD组患者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和C... 目的探讨盲插支气管封堵器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中行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3月于我院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支气管封堵器组(BOD组)和双腔支气管组(DLT组),每组25例;BOD组患者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和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实现单肺通气,DLT组患者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和拔管即刻(T4)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定位时间和一次成功率,单肺通气期间气道峰压(Ppeak)、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肺萎陷质量评分(LCS),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结果盲插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气管导管均可完成单肺通气要求。两组在插管即刻(T2)和拔管即刻(T4)的MAP及HR均较T1时明显升高(P<0.05),且DLT组MAP及HR较BOD组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10 min和30 min后两组患者Ppeak均升高,但随着时间推移,DLT组明显高于BOD组;两组患者PaO2均降低,但DLT组明显低于BO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CO 2和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D组插管置入定位时间明显短于DLT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优于DLT组,术后咽痛明显低于DL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萎陷LC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中,盲插支气管封堵器单肺通气效果良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插管成功率高、定位时间短、术后咽喉损伤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单肺通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封堵器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肺大泡切除术
下载PDF
肺大疱微创切除术中采用不同胸膜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建国 宗国宾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9期3946-3949,共4页
目的比较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经肺大疱切除术后采用不同胸膜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香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分别经物理固... 目的比较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经肺大疱切除术后采用不同胸膜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香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分别经物理固定法(48例,物理固定组)或化学固定法(31例,化学固定组)做术后胸膜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的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事件(持续漏气、转至ICU治疗)的发生率、气胸复发方面的差异。结果物理固定组和化学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06±8.55)mL和(19.11±8.61)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固定组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化学固定组[7.63(3.18,11.45)d比13.31(5.74,19.55)d,9.08(4.84,11.97)d比14.20(11.33,18.77)d](均P<0.01)。物理固定组和化学固定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3.44±1.09)分比(7.60±1.03)分,(2.50±1.23)分比(7.59±1.10)分](P<0.01),其中化学固定组术后VAS评分的改善更明显(P<0.01)。术后物理固定组和化学固定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5%(6/48)和9.68%(3/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经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并施行化学胸膜固定术,为安全、有效的外科处理方法,可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气胸 肺大疱切除术 胸膜固定法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典 李进领 +2 位作者 刘坚 廖益永 黄建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5期587-588,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术野满意度、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术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应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中,可改善手术视野和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泡切除术 胸腔镜 保留自主呼吸 喉罩全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在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蔡东妙 汪海松 徐林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在肺大疱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肺大疱切除术的84例患者根据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麻醉...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在肺大疱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肺大疱切除术的84例患者根据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水平比对照组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应用于肺大疱切除术患者中,可加快康复进程,改善血气水平,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应用效果良好,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自主呼吸麻醉 肺大疱切除术 血气指标 不良反应 肺大疱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3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秀萍 朱梅 张娱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6期119-120,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肺大泡患者给予胸腔镜下肺大泡除术,对患者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指导系统呼吸训练,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胸前引流管观察、恢复期的指导等护理。结果:全...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肺大泡患者给予胸腔镜下肺大泡除术,对患者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指导系统呼吸训练,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胸前引流管观察、恢复期的指导等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减少护理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护理体会
下载PDF
肺大泡切除术中低潮气量双肺通气最佳呼吸频率的研究
15
作者 周旋 南锡浩 +3 位作者 张艳丽 芦相玉 陈猛 张月顺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4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肺大泡切除术中低潮气量双肺通气最佳呼吸频率。方法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17例患者。采取肺大泡切除术联合低潮气量。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低潮气量6mL/kg,呼吸比1∶2,6cmH2O以及呼吸频率20... 目的探讨肺大泡切除术中低潮气量双肺通气最佳呼吸频率。方法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17例患者。采取肺大泡切除术联合低潮气量。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低潮气量6mL/kg,呼吸比1∶2,6cmH2O以及呼吸频率20次/min。观察治疗结果。结果17例患者手术过程以及麻醉均较为顺利,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动态血压分压下降至87%、86%以下,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低呼气末正压、呼吸频率20次/min、低VT有利于肺大泡切除术术中机械通气,可增加有效通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肺通气 低潮气量 肺大泡切除术 最佳呼吸频率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与单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郭权威 杨建宝 +5 位作者 付鹏 钟承华 况军 颜峻 谭剑峰 张建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9期110-114,共5页
背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是胸外科常见的急症。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是PSP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术中是否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目前尚未达成一致。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与单纯... 背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是胸外科常见的急症。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是PSP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术中是否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目前尚未达成一致。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与单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PSP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2016年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宁县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的PSP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64例(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和对照组56例(行单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止痛药使用情况、肺漏气发生情况、血胸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肺漏气发生率、术后血胸发生率、复发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相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存在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等缺点,且在预防术后复发及减少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方面并未见明显优势,因此对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PSP患者,不建议首选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缝扎术 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廉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2期208-20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择期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50例,按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效果,并发症率,护理服务满意... 目的研究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择期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50例,按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效果,并发症率,护理服务满意率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优质护理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文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232-233,共2页
目的 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 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中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手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