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uter navigation-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screw placement for pelvic fractures 被引量:21
1
作者 Tong Yu Xue-Liang Cheng +3 位作者 Yang Qu Rong-Peng Dong Ming-Yang Kang Jian-Wu Zh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2期2464-2472,共9页
Pelvic fractures are often caused by high-energy injuries and accompanied by hemodynamic instability.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has a large amount of bleeding,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pelvic fractur... Pelvic fractures are often caused by high-energy injuries and accompanied by hemodynamic instability.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has a large amount of bleeding,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pelvic fracture.Navigationguided,percutaneous puncture-screw implant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 preferred procedure due to its advantages,which include less trauma,faster recovery times,and less bleeding.However,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pelvic anatomy,doctors often encounter some problems when using navigation to treat pelvic fracture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indications,contraindications,surgical procedures,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of this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sacral fractures,sacroiliac joint injuries,pelvic ring injuries,and acetabular fractures.We also analyze the causes of inaccurate screw placement.Percutaneous screw placement under navigational guidan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small soft-tissue damage,minimal blood loss,short hospital stays,and quick recovery.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surgeries performed by new doctors and experienced ones.However,computer navigation technology requires extensive training,and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avoid complications such as screw misplacement,intestinal injury,and serious blood vessel and nerve injuries caused by navigational dr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navigation Percutaneous puncture SCREW Pelvic fracture Sacral fracture Acetabular fracture Iliac fracture pubic fracture
下载PDF
骨盆前环骨折的微创钢板固定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唐明杰 周祖彬 +3 位作者 于晓巍 高悠水 彭晓春 孙玉强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探讨耻骨支骨折进行微创钢板固定的力学稳定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微创骨折钢板固定技术与传统钢板固定技术对耻骨支骨折钢板固定后稳定性的影响;并对2005—2012年101例126侧使用微创技术进行耻骨支骨折固定的患... 目的探讨耻骨支骨折进行微创钢板固定的力学稳定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微创骨折钢板固定技术与传统钢板固定技术对耻骨支骨折钢板固定后稳定性的影响;并对2005—2012年101例126侧使用微创技术进行耻骨支骨折固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耻骨支骨折手术固定所需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随访耻骨支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传统和微创两种技术进行耻骨支骨折钢板固定,盆骨上最大应力分别为7.35MPa和5.59MPa,最大位移分别为4.31mm和4.38mill,骨折断端间相对位移分别为0.029nlm和0.012mm;与未固定时比较,骨折端面位移分别减小26%和59%。临床结果显示,耻骨支骨折手术所需平均时间及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5min及94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5~50个月(平均24.3个月)随访。根据Matta复位标准评估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118侧(93.7%),良8侧(6.3%)。117侧骨折于术后12周内获愈合,另9侧骨折于术后6个月获愈合。本组无医源性神经和血管损伤发生。结论使用钢板对耻骨支骨折进行微创固定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固定技术;其疗效满意,创伤小且更为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 骨盆 骨折固定术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诊断 被引量:7
3
作者 全昌斌 由昆 +3 位作者 张毅军 李小龙 王敬哲 贾树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18-820,共3页
目的 探讨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6例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表现。男 18例 ,女 48例 ,年龄 18~ 2 1岁。其中 5 5例为参加入伍基础训练的新兵 ,11例为参加高强度正步训练的老兵。结果 单纯耻骨... 目的 探讨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6例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表现。男 18例 ,女 48例 ,年龄 18~ 2 1岁。其中 5 5例为参加入伍基础训练的新兵 ,11例为参加高强度正步训练的老兵。结果 单纯耻骨下支骨折 6 2例 ,其中右侧 2 6例、左侧30例、双侧 6例 ,同侧耻骨上下支双骨折 4例。 3例发病 2周内X线检查为阴性 ;6 6例 4周至 8个月X线检查有明显的透亮骨折线 (34例 )或 (和 )致密骨痂 (6 5例 )。结论 X线检查是本病首选的影像手段 ,大多数病例根据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支应力性骨折 X线诊断 CT 诊断
原文传递
微创骨膜下隧道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江军 赵敏 +5 位作者 杨俊 高伟 史柏娜 付美清 熊斌 余专一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年第11期637-640,共4页
目的报道运用微创骨膜下隧道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5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骨盆前环骨折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f44.1±13.9)岁;耻骨支骨折26例,髋臼前柱骨折9例。... 目的报道运用微创骨膜下隧道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5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骨盆前环骨折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f44.1±13.9)岁;耻骨支骨折26例,髋臼前柱骨折9例。5例合并后环骨折,11例合并四肢骨折,3例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3例合并尿道损伤,3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合并颈髓损伤。按损伤骨科理论给予稳定骨盆、抗休克处理、患肢骨牵引等处理,生命体征平稳后全部行微创骨膜下隧道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6±7.4)个月,手术时间30—60min(不包括后环及其它部位骨折固定时间),平均(45.4±6.4)rain,出血量50—90ml(不包括其它骨折固定),平均(65.4±10.6)ml。采用Matta标准对术后x线评估:解剖复位18例,复位良好14例,复位较差3例,采用Lindahl标准对骨盆功能评分:优28例,良7例,平均得分(76.8±1.4)分。结论采用微创骨膜下隧道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出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 髋臼 骨盆骨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三种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双侧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勇 马玉鹏 +7 位作者 邹德鑫 孙秀江 成功 廉伟 董圣杰 赵宇驰 曲文庆 吴浩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10-2113,共4页
目的对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骨盆前环双侧骨折(双侧耻骨纵行骨折)的稳定性生物力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双侧耻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 目的对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骨盆前环双侧骨折(双侧耻骨纵行骨折)的稳定性生物力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双侧耻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及其组合固定前述骨折的模型,以髋关节中点的各向位移作为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对模拟垂直下压载荷、前后剪切载荷、左右牵拉载荷状态下骨折的稳定性进行量化和比较。位移越小稳定性越好。结果在前后、左右加载状态下,3种微创内固定方式及其组合的各模型髋关节中点的前后、横向、竖直位移值均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差异,总体而言,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与经皮前环钉棒系统组合(前后:2.52 mm,左右:0.60 mm)<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前后:2.74 mm,左右:0.75 mm)<经皮长接骨板与经皮前环钉棒系统组合(前后:2.96 mm,左右:1.37 mm)<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前后:3.05 mm,左右:1.53 mm)<经皮长接骨板(前后:3.51 mm,左右:4.38 mm)。结论3种微创内固定治疗前环双侧耻骨骨折的稳定性,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最优,经皮前环钉棒系统次之,经皮长接骨板最差。经皮前环钉棒系统有明显增加经皮长接骨板和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的固定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 耻骨骨折 微创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 被引量:7
6
作者 梅正峰 雷文涛 +3 位作者 黄东辉 赵琦辉 赵凤东 范顺武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双侧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59岁,平均40.5岁。按Tile骨折分类法:A型8例,B型6例,C型...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双侧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59岁,平均40.5岁。按Tile骨折分类法:A型8例,B型6例,C型2例。16例中单独使用改良Stoppa入路11例,联合髂窝入路4例,联合后路1例。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评价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切口长度为8~10 cm,平均9 cm;手术时间75~13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400~900 ml,平均600 ml。1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7~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无伤口化脓感染、异位骨化,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无腹壁疝发生。根据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标准,耻骨支骨折复位优9例,良6例,可1例。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总分85.32±8.50,其中优8例,良6例,一般2例。结论: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具有切口方便直接、手术视野清晰、易于复位、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一个理想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耻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浮动伤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连欣 王永会 +2 位作者 郝振海 周东生 刘健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采用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48例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患者资料,男31例,女17例;年龄20-61岁,平均36.5岁;车祸伤35例,坠落伤8例...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采用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48例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患者资料,男31例,女17例;年龄20-61岁,平均36.5岁;车祸伤35例,坠落伤8例,挤压伤5例。骨盆骨折AO分型:B型13例,C型35例。其中45例合并骨盆后环骨折,14例合并髋臼骨折,17例合并四肢骨折,11例合并胸腹部损伤,6例合并泌尿生殖系统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25d,平均7d。骨盆前环同定方法:重建钛板同定双侧耻骨支骨折41例,微创空心钉同定7例。同时同定后环损伤4l例,其中12例采用骶髂前钢板同定,5例采用骶髂螺钉同定,18例采用髂骨后“M”型板同定,6例采用髂腰同定。结果4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6周。采,}=}j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其中优21例,良16例,可7例,优良率为84.1%(37/44)。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为65-100分,平均81.5分,其中优30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90.9%(40/44)。术后3天,2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经换药2-3周后治愈;术后5-15d,平均10d,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给予低分子肝素等保守治疗1-6个月,平均3.5个月后血栓治愈;术后5-7d,平均6t1,3例l叶I现耻骨疼痛,给予抗炎止痛药物、理疗等治疗1年后疼痛解除。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脱m、感染及医原性神经、m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耻骨联合浮动伤是一类严重的骨盆’目’折,多数合并后环损伤,影响骨盆稳定性,切开复位内同定可以稳定骨盆,有助于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耻骨联合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军训致耻骨支应力性骨折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全昌斌 由昆 +3 位作者 李小龙 汤浩 贾树林 杨艳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0-742,共3页
为探讨军训所致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分析了 6 6例军训所致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男 18例 ,女 4 8例 ,年龄 18~2 1岁 ,5 5例为参加入伍基础训练的新兵 ,11例为参加大强度正步训练的老兵。6 6例均诉患侧腹股沟内... 为探讨军训所致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分析了 6 6例军训所致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男 18例 ,女 4 8例 ,年龄 18~2 1岁 ,5 5例为参加入伍基础训练的新兵 ,11例为参加大强度正步训练的老兵。6 6例均诉患侧腹股沟内缘疼痛 ,运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 ,疼痛首次出现在军训后第 3~ 10周 ,持续时间为 1周~14个月 ,2 2例在卫生队就诊者均误为肌肉拉伤。 6 6例共有 76处骨折 ,一侧耻骨下支骨折 5 6例 ,双侧耻骨下支骨折 6例 ,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4例。提示本病并非罕见 ,但临床极易误漏诊 ;加深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支应力性骨折 军事医学 诊断 影像学表现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经皮空心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锡明 于蕾 刘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35例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4例行经皮空心钉固定,21例行髂腹股沟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随... [目的]评价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35例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4例行经皮空心钉固定,21例行髂腹股沟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经皮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经皮组早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Majeed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第1 d、1个月经皮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经皮组Majeed评分均显著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间骨折复位Matta评级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并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脱位 耻骨骨折 经皮内固定 开放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不同髓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耻骨上支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永泽 陈心敏 +3 位作者 郑利钦 李木生 梁子毅 林梓凌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65-669,共5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价弹性髓内钉治疗耻骨上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与空心螺钉髓内固定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位志愿者骨盆CT数据,运用逆向工程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并截骨模拟耻骨上支骨折,分别与不同内植物进行装配得到...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价弹性髓内钉治疗耻骨上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与空心螺钉髓内固定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位志愿者骨盆CT数据,运用逆向工程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并截骨模拟耻骨上支骨折,分别与不同内植物进行装配得到空心钉模型、单弹性钉模型和双弹性钉模型,在ANSYS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材料赋值、加载载荷等步骤后提交运算。结果:弹性钉模型骨盆整体移位较空心钉模型小,其中双弹性钉模型整体位移最小,但空心钉模型内植物位移最小,单弹性钉模型内植物位移最大;空心钉固定应力虽小但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弹性钉应力大但无明显应力集中,尤其双弹性钉应力分布较为均匀且骨盆整体应力最小。结论:3种固定方式均能有效改善骨盆前环稳定性,空心钉固定、双弹性钉固定的总体生物力学性能无明显差距,均优于单弹性钉固定。弹性钉固定同时具有微创手术的优势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作为治疗耻骨上支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耻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下载PDF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耻骨上支外侧髓内拉力螺钉置钉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轶 袁欣华 +2 位作者 王伟斌 扶青松 庞清江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0期911-914,共4页
目的:评价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耻骨上支外侧髓内拉力螺钉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耻骨上下支骨折患者20例,选择拉力螺钉固定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导向模板辅助置钉,对照组常规手术... 目的:评价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耻骨上支外侧髓内拉力螺钉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耻骨上下支骨折患者20例,选择拉力螺钉固定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导向模板辅助置钉,对照组常规手术置钉,试验组中男7例,女3例,年龄(46.20±3.03)岁,其中左侧耻骨上下支骨折6例,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4例;对照组中男6例,女4例,年龄(48.50±2.25)岁,左侧耻骨上下支骨折5例,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出血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手术时间为(31.0±5.3)min,术中透视次数为(3.5±2.1)次,出血量为(75.6±10.5)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5.0±6.8)min,术中透视次数为(27.6±3.2)次,出血量为(85.5±12.5)ml。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导向模板可实现逆向耻骨上支外侧髓内拉力螺钉置钉的精确置入,并且可以显著节省手术时间及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射线暴露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耻骨骨折 3D打印 导向模板
下载PDF
Effects of Curved Periacetabular Osteotomy on the Stress Fields of the Pubic Rami and Ischium: A Finite Element Model Analysis
12
作者 Norio Imai Yoichiro Dohmae +3 位作者 Ken Suda Dai Miyasaka Tomoyuki Ito Naoto Endo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3年第4期199-203,共5页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pubic or ischial stress fracture may be a complication after curved periacetabular osteotomy (CPO). The discontinuity of the superior pubic rami is a risk factor for this complication. We inv...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pubic or ischial stress fracture may be a complication after curved periacetabular osteotomy (CPO). The discontinuity of the superior pubic rami is a risk factor for this complica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stress field differences in standing and sitting positions after CPO. Methods: We us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inferior pubic rami and ischial fractures with or without discontinuity of superior pubic rami. We used the “union model”, obtained from a bony union at the osteotomy site of the superior pubic rami from 38-year-old woman who had undergone CPO for left hip dysplasia. We deleted the bony union region and created a discontinuity in the superior pubic rami equal to the non-union, creating the “discontinuity model”. We compared the stress field and stress value in the simulated standing and half weight-bearing positions on the operative side, one-legged standing position on the non-operative side, and the sitting position. Findings: In 4 cases, the inferior rami experienced the highest stress. Stress values in the discontinuity mode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union model: 1.7 times in the case of one-legged standing on the operative side, 2.4 times in the case of half weight-bearing on the operative side, 3.8 times in the case of one-legged standing on the non-operative side, and 2.0 times in the sitting position, respectively. Interpretation: We recommend patients delay weight bearing on the operative side, avoid the sitting position as long as possible, and sit down slowly to prevent inferior pubic rami and ischial fractures after C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ved Periacetabular OSTEOTOMY Ischial fracture INFERIOR pubic Ramifracture Stress Fiel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下载PDF
外伤性膀胱前间隙出血CT表现及与耻骨骨折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张艳 袁梅 +1 位作者 陈小军 吴建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6期41-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膀胱前间隙出血CT征象及与耻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2年4月间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和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耻骨骨折患者39例,分析骨折部位和类型与膀胱前间隙出血的相关性,探讨膀胱前间隙... 目的:探讨外伤性膀胱前间隙出血CT征象及与耻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2年4月间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和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耻骨骨折患者39例,分析骨折部位和类型与膀胱前间隙出血的相关性,探讨膀胱前间隙出血形成的原因及出血扩展范围。结果:本研究39例患者共72处耻骨骨折,其中14例并发膀胱前间隙出血,另有1例无耻骨骨折但腹壁挫伤所致膀胱前间隙出血病人。骨折部位和膀胱前间隙出血相关性分析显示耻骨上支前部骨折是引起膀胱前间隙出血的主要原因(χ^(2)=24.2506,P<0.001),关联性分析显示耻骨上支前部骨折和耻骨上支后部骨折在膀胱前间隙出血形成中具有相关性(Z=11.73,P<0.001),耻骨上支前部骨折错位是引起膀胱前间隙出血的原因(Z=2.96,P=0.003)。15例骨折病人根据出血量不同出血扩散至膀胱前、两侧间隙及腹膜前间隙。结论:外伤性耻骨骨折可以引起膀胱前间隙大量出血,耻骨上支前部骨折错位是引起膀胱前间隙出血的主要因素,而即使没有耻骨骨折暴力冲击下腹壁也是出血的少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前间隙 出血 耻骨骨折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分析推拿手法配合物理治疗对耻骨骨折早期排便困难的治疗效果
14
作者 冯明慧 李淑仪 邱美妞 《黑龙江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分析推拿手法配合物理治疗措施实施后,耻骨骨折早期排便困难患者各指标状况,评估该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80例耻骨骨折早期排便困难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随机分组法(两组,各40例)。组别设置:... 目的:分析推拿手法配合物理治疗措施实施后,耻骨骨折早期排便困难患者各指标状况,评估该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80例耻骨骨折早期排便困难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随机分组法(两组,各40例)。组别设置:研究组、对照组,上述组别分别给予患者推拿手法配合物理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上述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较高,P<0.05,统计学分析有意义;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结果有意义。结论:推拿手法配合物理治疗对耻骨骨折早期排便困难具有积极意义,该方案可行性较高,可以显著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耻骨骨折 早期排便困难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个体化钉道设计在髋臼前柱和耻骨上支骨折螺钉经皮置入中的应用
15
作者 祝相如 陈新 +5 位作者 张成栋 刘巧聪 刘国明 李绪文 王天瑞 扈延龄 《精准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计算机辅助个体化钉道设计在髋臼前柱和耻骨上支骨折螺钉经皮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40例(共45侧)使用通道螺钉技术进行治疗的髋臼前柱或耻骨上支骨折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使用计... 目的探讨术前计算机辅助个体化钉道设计在髋臼前柱和耻骨上支骨折螺钉经皮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40例(共45侧)使用通道螺钉技术进行治疗的髋臼前柱或耻骨上支骨折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使用计算机进行个体化钉道设计分为计算机辅助组(A组)和常规手法组(B组),A组患者术前均使用Mimics软件进行螺钉预置入,确定螺钉入钉点、螺钉方向和螺钉长度。B组按照手术操作者经验及以往解剖学研究得出的螺钉角度进行螺钉置入,不进行个体化设计。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每枚螺钉的置入时间(置钉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透视次数)、螺钉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髋关节Merle D′Aubignéand Postel评分与骨盆Majeed功能评分。结果A组患者置钉成功率高于B组(χ^(2)=8.666,P<0.05),A组置钉时间、透视次数较B组明显减少(t=5.910、8.138,P<0.05),A组螺钉长度较B组明显缩短(t=18.863,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时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使用计算机对髋臼前柱和耻骨上支螺钉位置进行个体化设计,能够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缩短螺钉长度,从而降低拉力螺钉置入难度,能够为无或轻度移位的髋臼前柱和耻骨上支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且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耻骨 骨折 闭合性 骨折固定术 骨螺丝 拉力螺钉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经会阴旁入路至骨盆耻骨下支-坐骨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16
作者 刘伟 程建文 +7 位作者 唐士婷 赵劲民 杨志 胡峰 李木文 刘鹏 玉洪荣 谭桢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823-830,共8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旁入路治疗骨盆耻骨下支-坐骨支骨折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5具10侧完整湿性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会阴旁入路, 明确入路体表设计标志及显露范围, 观察股后皮神经会阴支与手术入路切口的解剖特点;于入路切口上选... 目的探讨经会阴旁入路治疗骨盆耻骨下支-坐骨支骨折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5具10侧完整湿性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会阴旁入路, 明确入路体表设计标志及显露范围, 观察股后皮神经会阴支与手术入路切口的解剖特点;于入路切口上选取5个测量点, 测量每个点与股后皮神经会阴支体表投影的距离(L1~L5)。临床应用经会阴旁入路耻骨下支-坐骨支骨折复位固定11例, 男5例、女6例;年龄(41.55±14.32)岁(范围18~62岁)。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按照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 末次随访时测量内收肌群肌力, 并根据Majeed评分评价功能。结果解剖研究表明, 耻骨联合角顶点水平外侧旁开4 cm与坐骨结节以近4 cm的连线为会阴旁入路轴线, 经此入路可显露耻骨联合至坐骨结节范围, 入路切口测量点与股后皮神经会阴支的距离L1为(19.40±1.17)mm(范围18~21 mm)、L2为(16.60±2.76)mm(范围10~20 mm)、L3为(18.30±1.89)mm(范围16~21 mm)、L4为(19.20±1.93)mm(范围16~22 mm)、L5为(14.70±1.83)mm(范围13~18 mm)。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7.91±4.09)个月(范围13~26个月)。手术切口长度为(8.18±0.98)cm(范围7~10 cm), 手术时间为(59.64±12.17)min(范围43~85 min), 术中出血量为100(50, 130)ml。患者骨折均愈合, 愈合时间为(13.36±2.06)周(范围10~16周)。Matta评分为优6例、良4例、可1例。末次随访时内收肌群肌力4级4例、5级7例;Majeed评分为(86.55±9.59)分(范围66~100分), 其中优8例、良3例。术后出现性交痛2例、异位骨化2例, 所有患者均无会阴区感觉障碍及疼痛。结论会阴旁入路与股后皮神经会阴支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股后皮神经会阴支损伤的风险小。采用会阴旁入路治疗耻骨下支-坐骨支骨折切口隐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是治疗耻骨下支-坐骨支骨折的安全入路, 可获得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 坐骨 骨折固定术 解剖学 会阴
原文传递
军事训练致女兵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13
17
作者 庄颖 杨萌 +4 位作者 许章元 叶大林 李占清 陈建明 徐永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01-104,共4页
目的对军事训练过程中女兵发生耻骨支应力性骨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解放军59医院及体系部队卫生机构就诊的106名女兵发生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生13例共有18处... 目的对军事训练过程中女兵发生耻骨支应力性骨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解放军59医院及体系部队卫生机构就诊的106名女兵发生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生13例共有18处骨折,总发生率为12.26%(13/106)。单侧耻骨下支骨折8例,双侧耻骨下支骨折1例,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4例;左侧8例,右侧4例,双侧1例。出现首发症状的训练科目主要为负重行军、队列训练、越野跑等。13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漏诊,经治疗后均痊愈。随访2年均无复发,能继续参加军事训练。结论耻骨支应力性骨折是一种女兵常见军事训练伤,且易漏诊、误诊,应高度重视、加深认识,军事训练时注意性别差异,科学合理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 军事人员 女性 耻骨支骨折 骨折 应力性
下载PDF
内置外架系统结合空心钉治疗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前环损伤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同林 孙彩丽 +5 位作者 白洪涛 杨莉 王硕磊 李沅原 谢昆 岳联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内置外架系统(internal fixator,INFIX)结合空心钉治疗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2例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前环损伤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39.... 目的探讨应用内置外架系统(internal fixator,INFIX)结合空心钉治疗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2例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前环损伤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39.5岁(范围,23~64岁);交通伤4例,坠落伤3例,挤压伤5例;均为前后挤压伤。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1型6例,B3型3例,C1型1例,C2型2例。6例B1型损伤患者和3例B3型损伤患者后环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钉固定,1例C1型损伤患者和2例C2型损伤患者后环采用脊柱-骨盆三角固定治疗。记录每例患者INFIX结合耻骨联合空心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X线透视次数,术后摄骨盆X线片及行CT检查观察复位情况及螺钉位置,应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后功能恢复程度。结果12例患者手术时间42 min(范围,35~56 min),术中出血量28 ml(范围,15~40 ml),两侧INFIX置钉处切口长度2.7 cm(范围,2.2~3.5 cm),耻骨联合空心钉置钉处切口长度0.8 cm(范围,0.6~1.2 cm),X线透视次数38次(范围,26~55次)。术后X线片及CT检查示所有螺钉位置均准确,固定牢固,耻骨联合复位良好。术后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优10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12/12)。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范围,6~15个月)。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均示骨折愈合良好,耻骨联合复位未丢失,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4周(范围,10~18周);Majeed评分88.34分(范围,73~97分),其中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7%(11/12)。术后1例出现股神经压迫症状,去除INFIX后恢复正常;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应用INFIX结合空心钉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手术微创,术后疗效优良,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联合分离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螺旋CT表现 被引量:11
19
作者 全昌斌 姚茹国 +4 位作者 李小龙 汤浩 李乃林 蔡文智 贾树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65-868,共4页
目的 提高对临床易忽略的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认识 ,探讨其螺旋CT及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 2 6例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螺旋CT及三维重建表现 ,并与X线平片对比。结果 螺旋CT轴位扫描对骨折线、骨痂、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 目的 提高对临床易忽略的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认识 ,探讨其螺旋CT及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 2 6例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螺旋CT及三维重建表现 ,并与X线平片对比。结果 螺旋CT轴位扫描对骨折线、骨痂、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等细节显示清晰 ,SSD直观地显示了复杂的解剖结构及骨折的立体形态 ,斜位MPR有助于观察骨折的对位对线 ,MIP的优势并不明显 ,CT全部诊断正确 ,CT并发现骨痂旁气体生成及一侧耻骨下支双骨折各 1例。结论 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对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极高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支 应力性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技术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定量解剖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尹成国 刘军 +4 位作者 徐鹏 刘志勇 鲁嘉良 潘文龙 穆卫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通过对人尸体骨盆标本的局部解剖,确定经皮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螺钉技术的安全进出钉点、进钉角度、长度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距离,为该技术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成人防腐尸体骨盆标本15具,逐层显露耻骨联合及周围重要血... 目的通过对人尸体骨盆标本的局部解剖,确定经皮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螺钉技术的安全进出钉点、进钉角度、长度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距离,为该技术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成人防腐尸体骨盆标本15具,逐层显露耻骨联合及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精索或子宫圆韧带。测量耻骨联合多个部位的厚度及耻骨结节外缘至精索或子宫圆韧带距离。确定进、出针点并测量距上述重要结构的距离;测量进针深度及角度。模拟手术并通过拍片及CT重建证实手术效果。结果耻骨联合部位骨质厚度由上向下逐渐变薄,以耻骨结节部位最厚,该部位可完全容纳1枚7.3mm空心螺钉。进、出钉点距离股血管神经及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均〉5mm,手术操作安全。空心螺钉的适宜长度:男(73.6±1.3)mm,女(72.4±1.7)mm(t=3.146,P〈0.05),螺纹完全包埋于一侧耻骨结节内。导针在人体冠状面及横断面向尾侧、背侧倾斜成角,男性为(7.3±1.1)°、(6.4±1.0)°,女性为(6.8±1.5)°、(6.1±0.6)°。模拟手术标本拍片及CT检查证实空心螺钉钉道均位于骨质内,螺钉角度、长度均在所得实验数据范围内。结论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技术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是可行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联合分离 骨钉 骨折固定术 解剖学 局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