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束CT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侯敏 王洪云 +3 位作者 宋大立 蔡智芳 张洪杰 肖玲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锥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颌手术患者术前行CBCT扫描,提取不同的影像资料,定位正颌手术重要解剖结构位置。结果:该成像技术对正颌手术患者上颌骨翼腭管和下颌管的位... 目的:探讨锥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颌手术患者术前行CBCT扫描,提取不同的影像资料,定位正颌手术重要解剖结构位置。结果:该成像技术对正颌手术患者上颌骨翼腭管和下颌管的位置关系等重要结构均有良好的显示,为正颌手术方案设计提供了放射学的颌骨评估基础,指导了临床正颌外科的定位设计。结论:CBCT可为正颌外科提供更精准的结构解剖影像,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颌外科 翼腭管
下载PDF
应用数字化技术对穿翼种植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梁燕 董宝财 +2 位作者 马文 王立冬 黎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60-365,共6页
目的:分析及测量穿翼种植的相关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上颌磨牙缺失并伴有牙槽嵴萎缩性吸收患者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运用SimPlant 11.04软件重建患者颌骨及翼腭管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使用13、15、1... 目的:分析及测量穿翼种植的相关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上颌磨牙缺失并伴有牙槽嵴萎缩性吸收患者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运用SimPlant 11.04软件重建患者颌骨及翼腭管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使用13、15、18 mm的虚拟种植体模拟穿翼种植,并测量穿翼种植体在近远中向及颊舌向与眶耳平面的夹角,分析植体与翼腭管在矢状位及冠状位的空间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6颗虚拟种植体,植体与眶耳平面在近远中向的夹角为(69.15±4.92)°,在颊舌向为(77.61±3.41)°。植体与翼腭管的空间关系均可分为3种:X型、平行、相交。结论:穿翼种植体植入前,须常规对植入路径分析和规划,以规避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管 翼上颌区 穿翼种植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锥型束CT在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敏 张兰成 +3 位作者 张锡忠 宋大立 杜清香 柳春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 探讨提高Le Fort Ⅰ型截骨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对84例上颌正颌手术患者术前行锥型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提取不同的影像资料,测量定位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区域重要解剖结构位置.结果 84例中... 目的 探讨提高Le Fort Ⅰ型截骨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对84例上颌正颌手术患者术前行锥型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提取不同的影像资料,测量定位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区域重要解剖结构位置.结果 84例中,术前检查发现上颌窦严重发育不全3例,其各骨壁距离测量值远小于正常值;上颌第3磨牙高位阻生11例;上颌窦分隔8例,鼻中隔偏曲4例;上颌窦囊肿3例.该成像技术对正颌手术患者上颌骨翼腭管位置关系,上颌骨各骨壁的厚度,上颌窦分隔,上颌窦内潜伏病变,上颌高位阻生牙的定位,翼上颌联合情况,以及鼻中隔偏曲情况均有良好的显示,为上颌正颌手术方案设计提供了放射学的颌骨评估基础,可指导Le Fort Ⅰ型截骨的定位设计.结论 CBCT可为上颌Le Fort Ⅰ截骨提供更精准的结构解剖影像,从而提高手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LE FORT Ⅰ型截骨 翼腭管
原文传递
上颌LeFort Ⅰ型截骨术翼腭管相关解剖结构研究
4
作者 李延超 华泽权 朱浩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使用锥形束CT(CBCT)研究翼腭管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临床LeFort Ⅰ型截骨术提供指导。方法 从CBCT数据库中随机选取30例正常成年人颌面部CBCT数据,比较左右侧各测量标志点数值之间的差异。结果上颌窦内侧壁从犁状孔边缘... 目的 使用锥形束CT(CBCT)研究翼腭管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临床LeFort Ⅰ型截骨术提供指导。方法 从CBCT数据库中随机选取30例正常成年人颌面部CBCT数据,比较左右侧各测量标志点数值之间的差异。结果上颌窦内侧壁从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平均距离是35.25 mm。颧牙槽嵴至翼腭管25.41 mm,翼腭管至中线16.68 mm,犁状孔边缘至中线的距离是13.87 mm,骨性鼻中隔长度是46.27 mm。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连线与矢状面的夹角为6°14′。比较左右侧各测量标志点数值之间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CBCT测量LeFort Ⅰ型截骨术相关的翼腭管的解剖数据准确、有效,可为避免损伤腭降血管等结构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锥形束CT 上颌骨 翼腭管
下载PDF
翼腭窝骨性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彬华 刘环海 +9 位作者 彭渝 彭浒 万安云 纪振华 万锋 刘海斌 刘新 朱秋蓓 周先伟 廖建春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研究翼腭窝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开展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人干性颅骨标本20个(40侧),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下观测蝶腭孔、筛骨嵴、圆孔、翼腭管、翼管的形态、大小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翼上颌... 目的 研究翼腭窝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开展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人干性颅骨标本20个(40侧),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下观测蝶腭孔、筛骨嵴、圆孔、翼腭管、翼管的形态、大小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翼上颌裂高度为(15.30±0.43)mm,蝶腭孔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5.10±1.84)mm和(5.09±1.53)mm,蝶腭孔到中线的距离为(12.49±1.51)mm,前鼻棘至蝶腭孔前缘的距离为(51.32±3.28)mm,圆孔的直径为(3.14±1.26)mm,圆孔至中线的距离为(19.95±2.79) mm,前鼻棘至圆孔的距离为(61.86±3.67)mm,翼管至中线的距离为(10.82±2.98)mm,前鼻棘至翼管的距离为(59.47±3.42)mm。结论 熟悉翼腭窝、蝶腭孔、圆孔和翼管等解剖关系,有助于有效安全地开展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 显微解剖 圆孔 蝶腭孔 翼管
原文传递
成人翼腭管CB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天平 侯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翼腭管的解剖形态,为经翼腭管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提供指导。方法:利用锥体束CT(CBCT)观测200个正常国人翼腭管的解剖形态。结果:矢状面上翼腭管的走行有四类:1)斜线形,向前下方走行,此类型最为多见,所占比例为89.25%;2)突... 目的:研究成人翼腭管的解剖形态,为经翼腭管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提供指导。方法:利用锥体束CT(CBCT)观测200个正常国人翼腭管的解剖形态。结果:矢状面上翼腭管的走行有四类:1)斜线形,向前下方走行,此类型最为多见,所占比例为89.25%;2)突向前方的弧形,此类型所占比例为5.25%,占第二位;3)折线形,占3.25%。4)突向后方的弧形,此类型最为少见,占2.25%。翼腭管的形态有3类:1)上窄下宽的喇叭口状,此形态最为多见,占88%;2)上下径较一致管状,此形态较为少见,比例占10%;3)不规则形,约占2%。翼腭管的长度平均为(15.76±2.32)mm,翼腭管与颌平面的夹角平均为(55.77±3.37)°。结论:通过CBCT可明确观测翼腭管的形态,对临床有定位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翼腭管走行 翼腭管形状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下载PDF
翼腭管注射无水乙醇治疗上颌神经痛报告
7
作者 顾倩平 孟箭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翼腭管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价值。方法:回顾近5年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观察5年,术后3个月有74.4%患者疼痛全部和部分消失,6个月有70.5%,1年有67.9%,2年有57.7%,5年时只有51.3%。结论... 目的:探讨翼腭管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价值。方法:回顾近5年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观察5年,术后3个月有74.4%患者疼痛全部和部分消失,6个月有70.5%,1年有67.9%,2年有57.7%,5年时只有51.3%。结论:患者在治疗后疼痛完全或部分消失的比例随时间推移而降低。此治疗方法虽不能彻底根治,但方法简单,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管 无水乙醇 注射治疗 上颌神经痛 病例报告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翼腭管药物注射治疗后鼻道出血的临床体会
8
作者 杨军 《渝州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60-61,共2页
通过对24倒后鼻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笔者认为止血方法可首选翼腭管注射法。此法具有快捷、无痛苦、疗效好等优点。即使注射法失败再采用后鼻道填塞法,也不失抢救时机。
关键词 后鼻道出血 翼腭管注射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