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5·12地震住院伤员心身状态调查及急性期心理干预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小麟 张麒 +7 位作者 胡晓林 赵涵 刘亚萍 杨群莲 王英 黄雪花 杨晓蓉 李静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2505-2508,共4页
目的:了解地震住院伤员的身心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应用作者根据应激理论设计的应激身心反应调查表[1],通过对地震伤员的观察和访谈,对在2008年5月12日至5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371名地震伤员进行身心... 目的:了解地震住院伤员的身心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应用作者根据应激理论设计的应激身心反应调查表[1],通过对地震伤员的观察和访谈,对在2008年5月12日至5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371名地震伤员进行身心状态的评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①地震伤员灾后急性期心身应激反应较严重,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症状是睡眠困难,对突然的噪音或声音感到紧张害怕,心情沮丧,感到身体紧张,心情难以平静;②不同性别地震伤员身心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女性反应症状重于男性;③年龄在小于12岁、12~18岁和41~50岁年龄段地震伤员的身心反应与其他年龄段地震伤员的身心反应存在差异;④地震伤员的身心反应与其性别、年龄、文化、个人受伤情况有关。结论:地震伤员灾后身心反应严重,急性期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地震 伤员 身心反应 心理干预
原文传递
四川省某综合医院芦山地震住院伤员身心状态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海燕 杨俊华 +5 位作者 黄雨兰 汪瑾宇 邹志礼 陈旭 王婧 周波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住院伤员的身心状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2013年4月21日-5月15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0名地震伤员,运用急性应激障碍(ASDS)、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住院伤员中,26人(37.1%)有...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住院伤员的身心状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2013年4月21日-5月15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0名地震伤员,运用急性应激障碍(ASDS)、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住院伤员中,26人(37.1%)有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参与过救援"、"目睹过支离破碎的尸体"、"经历亲友受伤或死亡"的伤员比没有经历这些的伤员有更明显的急性应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人(4.3%)有明显的抑郁症状,8人(11.5%)有焦虑症状、5人(7.2%)有压力症状,而ASD伤员的抑郁、焦虑、压力症状明显高于非ASD伤员(P<0.05)。结论芦山地震震后伤员身心反应强烈,部分有明显的急性应激障碍症状,不同创伤暴露经验的伤员其应激障碍症状及严重程度不同;ASD患者更易出现抑郁、焦虑、压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 地震 住院伤员 身心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