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unds of Urban Life: Fan Chengda’s New Exploration of Sound Description in Poetry
1
作者 YAO Hua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literature on sound descrip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has predominantly centered around Tang poetry and its lyrical aesthetics,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recurring typified images such a...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literature on sound descrip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has predominantly centered around Tang poetry and its lyrical aesthetics,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recurring typified images such as“the call of the cuckoo,”“the howl of the ape,”“the toll of the bell,”and“the pitter-patter of the night rain.”The research paradigm has been somewhat one-dimensional.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oems of Fan Chengda,a poet from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to showcase the new exploration that Song poetry has made in sound description.Fan’s poetry,characterized by its realistic portrayal of everyday life,offers rich descriptions of the“sounds of urban life”—An imagery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the urban forms and commercial culture of the Song Dynasty.Through detailed narratives,Fan reinforces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s and symbolic meaning of this imagery.Depart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focus on artistic conception prevalent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Fan’s work highlights the depiction of reality and affinity for everyday life.By presenting real-world sounds in a distorted manner,draw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of“dreams,”Fan carries forward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pioneered by the Northern Song poet Huang Tingjian.Moving beyond the lyrical aesthetics of Tang poetry marked by the“fusion of emotion and the natural setting,”Fan explores a novel approach,articulating his inner world through the medium of sound,showcasing the distinctive artistic qualities of Song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 Chengda SOUND sounds of urban life DREAM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Song poetry
原文传递
斯蒂芬·茨威格小说的心理描写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茨威格擅长心理描写,其小说以多种方式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进而形成了塑造人物舍弃表象直取事物本质的特征。这一手法彰显了茨威格对传统现实主义写法的超越。
关键词 茨威格 心理描写 人物形象
下载PDF
普鲁斯特的小说理论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克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5,共7页
普鲁斯特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注重挖掘心理真实,表现内宇宙。他注重以往心理描写的大作家和现实主义巨匠的成功经验,用以丰富自己的创作。同时他认为作家从题材中撷取出什么东西是至为重要的,哪怕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和丑恶事... 普鲁斯特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注重挖掘心理真实,表现内宇宙。他注重以往心理描写的大作家和现实主义巨匠的成功经验,用以丰富自己的创作。同时他认为作家从题材中撷取出什么东西是至为重要的,哪怕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和丑恶事物,都能从中表现出美和有价值的内容。他的小说理论富有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斯特 小说理论 心理描写 法国文学
下载PDF
在严寒中毁灭自我——看莎菲女士的茫茫前路
4
作者 王冠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0-115,共6页
《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日记体的文体和自述式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患有肺病但对生命和生活充满热情、个性坦白而有些特立独行的女孩,在遭遇了种种世俗的误解后,对真挚的情感灰心失落,直至走向死亡的悲剧。作品一经发表就给五四退潮后苦... 《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日记体的文体和自述式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患有肺病但对生命和生活充满热情、个性坦白而有些特立独行的女孩,在遭遇了种种世俗的误解后,对真挚的情感灰心失落,直至走向死亡的悲剧。作品一经发表就给五四退潮后苦闷的小知识女性群体找到了抒发胸臆的窗口,莎菲也成为丁玲笔下在那个时代以毁灭自我来反抗茫茫未知前路的小知识女性的代表。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法,对这个在烦闷和纠结心理中前行、追逐坦白真挚的人际关系、敢于凝视男性的时代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索她在等不到理想春天的严寒中毁灭自我的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菲 丁玲 心理描写 凝视男性
下载PDF
试析《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心理描写和对比艺术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子林 杜妍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7-79,共3页
《采薇》一诗不仅以句取胜,尤其以篇取胜。全诗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对比艺术的表现手法,从整体上呈现了军人异于常人的战争观念,刻画了戍卒们苦不堪言、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了诗歌艺术的张力。
关键词 《采薇》 心理描写 对比艺术
下载PDF
极端内倾与情感迸泻——路翎小说心理描写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翟永明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8-92,共5页
心理描写是路翎小说的主要特色,由于强调极端的内倾,所以他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往往是浓墨重彩激情四溢,在情感的奔涌流泻中造成一种冲击力。就心理描写内容来讲,这种内倾集中表现在精神奴役的创伤、原始生命力的张扬、情理相悖的苦痛三个... 心理描写是路翎小说的主要特色,由于强调极端的内倾,所以他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往往是浓墨重彩激情四溢,在情感的奔涌流泻中造成一种冲击力。就心理描写内容来讲,这种内倾集中表现在精神奴役的创伤、原始生命力的张扬、情理相悖的苦痛三个方面。但有时路翎会因过度沉迷于人物内心深处而不能自拔,导致心理描写出现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 小说 心理描写
下载PDF
《美国的悲剧》中的心理描写分析
7
作者 郑莉 《河西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8-50,共3页
以往对《美国的悲剧》的评论多集中在作品的主题——悲剧性上,而忽略了对主人公心灵的透视。本文从弗罗伊德心理学的角度,说明《美国的悲剧》是一部心理描写的典范之作。克莱德的灵魂在小说中一次次地扭曲、变形,最终归于平静的心灵轨迹... 以往对《美国的悲剧》的评论多集中在作品的主题——悲剧性上,而忽略了对主人公心灵的透视。本文从弗罗伊德心理学的角度,说明《美国的悲剧》是一部心理描写的典范之作。克莱德的灵魂在小说中一次次地扭曲、变形,最终归于平静的心灵轨迹,使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富有感染力,体现了德莱塞卓越的心理描写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扭曲 心理描写 悲剧
下载PDF
论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史诗式结构和心理描写艺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思聪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87-92,共6页
全面展示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宏阔视野与把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表现的创作原则,决定了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史诗性质。托尔斯泰革新和完善了欧洲开放型长篇小说艺术,创造出了近代史诗式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托尔... 全面展示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宏阔视野与把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表现的创作原则,决定了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史诗性质。托尔斯泰革新和完善了欧洲开放型长篇小说艺术,创造出了近代史诗式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托尔斯泰拓展了人类精神世界这一广阔的艺术空间,又为心理描写创造了多种独特技巧。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史诗式结构 心理描写艺术
下载PDF
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音乐创作 被引量:2
9
作者 尹新春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103-106,共4页
从舒曼的艺术生平、钢琴作品、以及对其代表作套曲《狂欢节》的分析与鉴赏等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基本特征和不朽贡献,令人信服地表明。
关键词 浪漫主义 音乐肖像 套曲 心理描写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文本中的听觉叙事——以《呐喊》《彷徨》为中心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楚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6,共15页
鲁迅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多重的感官叙事技巧,除了大量的视觉叙事之外,对听觉叙事的灵活运用也十分值得关注。这不仅拓展了作品的表意空间,更折射出作家本人的思维特性和写作态度。鲁迅小说文本中的听觉叙事在传达作品的象征意蕴、营构... 鲁迅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多重的感官叙事技巧,除了大量的视觉叙事之外,对听觉叙事的灵活运用也十分值得关注。这不仅拓展了作品的表意空间,更折射出作家本人的思维特性和写作态度。鲁迅小说文本中的听觉叙事在传达作品的象征意蕴、营构作品的典型情境、深化作品的心理特写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极其重要的意义。综合把握鲁迅笔下听觉叙事的特质,发掘其在音景色彩、词语选择、结构形态等诸多层面的艺术考量,有助于呈现鲁迅小说文本广阔的探讨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叙事 象征 情境 心理特写
原文传递
穿越意识流动的迷雾——解析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爽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83-85,共3页
结合意识流小说的总体特征和写作技巧,从小说的题目、篇章结构和叙述方式等方面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的艺术特点和独特风格。
关键词 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意识流 篇章结构 心理活动 叙述方式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Between “The Story of an Hour” and “The Unicorn in the Garden”
12
作者 刘颖 张丽芳 《海外英语》 2020年第3期207-210,215,共5页
Flash fiction is a kind of mini-sized story that contains no more than 1,000 words.This kind of fiction emerged alo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Due to its short length,simple plot and limited words,it focuses o... Flash fiction is a kind of mini-sized story that contains no more than 1,000 words.This kind of fiction emerged alo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Due to its short length,simple plot and limited words,it focuses on shaping the personality ofcharacters.Both the two flash fictions,"The Story of an Hour"and"The Unicorn in the Garden",express a similar theme of mar-riage,but they employ different ways to create characters.With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be-tween the two works,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shaping characters from point of view,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and language descri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 FICTION CHARACTERIZATION point of view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language description
下载PDF
曼斯菲尔德与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手法的异同
13
作者 牛建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68-71,共4页
英国作家曼斯菲尔德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她的文学创作受到俄国作家契诃夫的深刻影响。他们的作品有着极其相似的魅力。比较他们的主题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的异同 ,可以看到他们都善于从日常事件中发掘主题思想 ,注重情节在作品中的运用 ... 英国作家曼斯菲尔德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她的文学创作受到俄国作家契诃夫的深刻影响。他们的作品有着极其相似的魅力。比较他们的主题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的异同 ,可以看到他们都善于从日常事件中发掘主题思想 ,注重情节在作品中的运用 ,强调人物的心理刻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曼斯菲尔德 契诃夫 创作手法 题材 情节 心理刻画 比较研究 平行研究 英国 俄国 比较文学
下载PDF
智者的游戏:无奈与宽容——试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坚强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3-55,共3页
《围城》运用夸张手法 ,错位描写和心理揭示等方法 ,构成别具风格的讽刺艺术 ,表现出智者的调侃和深层的无奈。
关键词 夸张 错位 心理描写
下载PDF
历史尘埃下的现实主义精魂——论罗烽的中短篇小说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宁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89-94,共6页
罗烽作为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说立足于新文学现实主义的精神根基,以知识分子的强烈历史使命感,从社会现实出发,自觉地表现了抗战时期的中国社会场景,塑造了知识分子和农民两类人物形象,在艺术上重视心理深度的刻画,再现了上世... 罗烽作为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说立足于新文学现实主义的精神根基,以知识分子的强烈历史使命感,从社会现实出发,自觉地表现了抗战时期的中国社会场景,塑造了知识分子和农民两类人物形象,在艺术上重视心理深度的刻画,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战时的社会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烽小说 现实主义 人物塑造 心理刻画
下载PDF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劲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5-48,共4页
坡的哥特式小说的独创性在于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尤其是多层次地描写被扭曲的人的心理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道德教诲的内容。他的哥特式小说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梦幻、背景、动物、灵肉等方面并且他的小说艺... 坡的哥特式小说的独创性在于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尤其是多层次地描写被扭曲的人的心理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道德教诲的内容。他的哥特式小说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梦幻、背景、动物、灵肉等方面并且他的小说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坡 哥特式小说 心理描写 艺术
下载PDF
从叙事聚焦看《红楼梦》中的心理描写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艳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4-35,共2页
《红楼梦》开创了我国小说中心理描写的新天地,其中叙事聚焦的不自觉运用很值得研究,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情形都有出现,这使《红楼梦》成为一幅立体、巨型的心理写意画卷。
关键词 红楼梦 心理描写 叙事聚焦
下载PDF
《梅雨之夕》和《尤利西斯》中西意识流之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珊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6-42,共7页
“意识流”的起源、流行、发展和成熟都是在西方,传入中国后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意识流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内心独白与内心分析。通过对施蛰存的小说《梅雨之夕》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人物的心理描写分析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的起源、流行、发展和成熟都是在西方,传入中国后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意识流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内心独白与内心分析。通过对施蛰存的小说《梅雨之夕》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人物的心理描写分析意识流小说的典型特征。《梅雨之夕》采用“循规联想”和“道德印象”的“意识流”表现技巧;《尤利西斯》则采用“自由联想”和“感官印象”的“意识流”表现技巧。两部意识流作品的表现手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区别,通过比较进一步阐明了“意识流”小说的本质及中国化的变异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之夕》 《尤利西斯》 意识流 心理描写
下载PDF
《觉醒》的浪漫主义色彩
19
作者 率华娟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94-97,共4页
《觉醒》是美国小说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本文从追求理想的主题、丰富的象征运用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分析这部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 浪漫主义 主题 象征 心理描写
下载PDF
自我感觉与内心矛盾——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心理描写的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红雁 吕书之 《理论观察》 2004年第1期52-53,共2页
郁达夫小说心理描写的特征——自我感觉与内心矛盾 ,以《沉沦》中大量的心理描写为例 ,分析和印证了这一特点 。
关键词 心理描写 自我感觉 郁达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