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种不同脱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郭炜妍
王宝华
+5 位作者
白静
张军伟
唐明贵
王印华
安立红
浦践一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比较程序化脱机法、智能化脱机法和经验性脱机法三种脱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优劣。方法选取9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程序组和智能组有创机械通气(MV)时间、IC...
目的比较程序化脱机法、智能化脱机法和经验性脱机法三种脱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优劣。方法选取9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程序组和智能组有创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分别为18.8%、25.0%、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住院病死率、脱机成功率和48 h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程序化脱机法和智能化脱机法与经验性脱机法比较,均可减少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脱机
程序化脱机
智能化脱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化撤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桑岭
刘晓青
+2 位作者
何为群
徐远达
黎毅敏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目的比较SmartCare智能化撤机(SC)和程序化撤机(SB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撤机阶段的患者舒适度、医护人员工作量、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和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准备撤机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SC组和SBT组,撤机计划开始后...
目的比较SmartCare智能化撤机(SC)和程序化撤机(SB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撤机阶段的患者舒适度、医护人员工作量、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和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准备撤机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SC组和SBT组,撤机计划开始后每日给予两组患者和医护人员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舒适度和工作量,0分为舒适度最差和工作量最多,10分为舒适度最好和工作量最少。同时记录两组血气分析的次数、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自行拔管率、48 h内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纳入COPD患者40例,SC组19例,SBT组21例。患者和医护人员前3 d的VAS评分SC组均显著高于SBT组(P<0.05)。撤机时间SC组[(4.7±2.7)d]少于SBT组[(5.5±3.2)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气分析次数、撤机成功率、48 h内再插管率、自行拔管率和VAP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C法相对于SBT法,可以提高COPD患者撤机阶段的舒适度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有相似的撤机成功率,但未能证实可以缩短COPD患者的撤机时间及减少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智能化撤机
程序化撤机
视觉模拟评分
舒适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不同脱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郭炜妍
王宝华
白静
张军伟
唐明贵
王印华
安立红
浦践一
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5期404-407,共4页
基金
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2140209A-66)
文摘
目的比较程序化脱机法、智能化脱机法和经验性脱机法三种脱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优劣。方法选取9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程序组和智能组有创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分别为18.8%、25.0%、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住院病死率、脱机成功率和48 h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程序化脱机法和智能化脱机法与经验性脱机法比较,均可减少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脱机
程序化脱机
智能化脱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Key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aning
Smart-care
weaning
protocol
-
directed
wean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分类号
R56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化撤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桑岭
刘晓青
何为群
徐远达
黎毅敏
机构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文摘
目的比较SmartCare智能化撤机(SC)和程序化撤机(SB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撤机阶段的患者舒适度、医护人员工作量、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和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准备撤机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SC组和SBT组,撤机计划开始后每日给予两组患者和医护人员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舒适度和工作量,0分为舒适度最差和工作量最多,10分为舒适度最好和工作量最少。同时记录两组血气分析的次数、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自行拔管率、48 h内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纳入COPD患者40例,SC组19例,SBT组21例。患者和医护人员前3 d的VAS评分SC组均显著高于SBT组(P<0.05)。撤机时间SC组[(4.7±2.7)d]少于SBT组[(5.5±3.2)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气分析次数、撤机成功率、48 h内再插管率、自行拔管率和VAP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C法相对于SBT法,可以提高COPD患者撤机阶段的舒适度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有相似的撤机成功率,但未能证实可以缩短COPD患者的撤机时间及减少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智能化撤机
程序化撤机
视觉模拟评分
舒适度
Key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martCare
weaning
protocol
-
directed
wean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
Comfort
分类号
R563.9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种不同脱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研究
郭炜妍
王宝华
白静
张军伟
唐明贵
王印华
安立红
浦践一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智能化撤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桑岭
刘晓青
何为群
徐远达
黎毅敏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