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例原则的适用范围与限度 被引量:204
1
作者 梅扬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70,共14页
比例原则是对限制公民权利的国家权力的限制,其适用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比例原则保护的是一种相对权利,审查的是国家权力行使的合理性问题,不可克减的公民权利以及目的正当性不在其适用范围内。比例原则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功能,... 比例原则是对限制公民权利的国家权力的限制,其适用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比例原则保护的是一种相对权利,审查的是国家权力行使的合理性问题,不可克减的公民权利以及目的正当性不在其适用范围内。比例原则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功能,没有必要也不应当在民法、刑法等部门法中普遍适用,理应回归行政法这一固有领地。为适应国家任务的多样性,比例原则在关注侵益行政行为的同时,也应当向授益行政行为和互益行政行为的领域拓展,但“最小侵害”的严格标准和“法益均衡”的目标追求,决定了其主要用于规制常态意义下的行政权力行使,在紧急状态中的适用要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人权保障 法益均衡 紧急状态
原文传递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邓思清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112,共21页
在诉讼效率日益凸显的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迫切需要解决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逸而给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带来的难题,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缺席审判制度。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审判的现... 在诉讼效率日益凸显的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迫切需要解决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逸而给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带来的难题,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缺席审判制度。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审判的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贪官外逃事件愈演愈烈,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及时有效打击犯罪,解决涉案财产和有关赔偿问题,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诉讼,避免因中止诉讼而导致的诉讼拖延等问题,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建立符合国情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席审判 有诉必审 效率侧重 人权保障
原文传递
关于《监察法(草案)》的八点修改意见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光中 姜丹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4-173,共10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反腐防腐的重大决策部署,改革试点工作也将在全国推开。制定《监察法》以立法形式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十分必要。根据公布的《监察法(草案)》笔者提出八点修改建议:修改《宪法》应...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反腐防腐的重大决策部署,改革试点工作也将在全国推开。制定《监察法》以立法形式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十分必要。根据公布的《监察法(草案)》笔者提出八点修改建议:修改《宪法》应先行于制定《监察法》,人大应对监察委员会进行有效监督,"尊重和保障人权"应写入《监察法》,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的表述应该修改,留置应当遵循法治程序,职务犯罪调查应允许律师介入,检察机关应拥有独立的审查起诉权,应当由全国人大依据立法程序主导《监察法》起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草案)》 修宪先行 保障人权 人大主导
原文传递
中国民法典中不能设置人格权编 被引量:46
4
作者 梁慧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4,共7页
人格权与人格有本质联系,与其他民事权利有本质区别。人格权不能依权利人的意思、行为而取得或处分,不适用民法总则编关于法律行为、代理、时效、期日、期间等的规定。如果人格权单独设编,就违反了民法典总则与分则的逻辑关系。认为只... 人格权与人格有本质联系,与其他民事权利有本质区别。人格权不能依权利人的意思、行为而取得或处分,不适用民法总则编关于法律行为、代理、时效、期日、期间等的规定。如果人格权单独设编,就违反了民法典总则与分则的逻辑关系。认为只要民法典单独设置人格权编,就可以将人权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制定了民法典,其中仅有乌克兰民法典对人格权单独设编。该法典过度强调结社自由权和集会自由权,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多次发生政治变革,因而不具有借鉴意义。德国、美国等国都是用侵权法保护人格权。中国民法典编纂应当尊重中国经验,在民法总则编的自然人一章专设一节规定人格权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总则 商品化权 一般人格权 乌克兰民法典 人权保护
下载PDF
刑法规范的合宪性解释 被引量:33
5
作者 时延安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7,174,共9页
作为一种独立的刑法解释方法,合宪性解释要求将宪法规范运用刑法解释当中,使通过解释得出的结论与宪法的规范含义相一致,避免与宪法规范相矛盾。运用这一解释方法,发挥宪法规范(主要是权利规范)对刑法解释活动的限制功能,以保障人权不... 作为一种独立的刑法解释方法,合宪性解释要求将宪法规范运用刑法解释当中,使通过解释得出的结论与宪法的规范含义相一致,避免与宪法规范相矛盾。运用这一解释方法,发挥宪法规范(主要是权利规范)对刑法解释活动的限制功能,以保障人权不受刑罚权行使的不当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解释 刑法解释方法 人权保障 财产权
原文传递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效果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方权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22,共26页
为期两年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已经结束,从试点情况看,个案的处理效率有所提升,但通过速裁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总量及比例仍然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危险驾驶类案件,因此,速裁程序对刑事诉讼效率的整体提升仍然有限。对速裁程序案件犯罪嫌疑... 为期两年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已经结束,从试点情况看,个案的处理效率有所提升,但通过速裁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总量及比例仍然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危险驾驶类案件,因此,速裁程序对刑事诉讼效率的整体提升仍然有限。对速裁程序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与非监禁刑的比例虽然较高,但由于速裁程序案件主要为危险驾驶类案件,因此,速裁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水平的有限提升也很难归功于程序本身。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设定局限,以及控辩双方选择适用速裁程序的动力不足,限制了进入速裁程序案件的总量,制约了速裁程序对诉讼效率的提升;社会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局限,限制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以及非监禁刑的适用,制约了速裁程序在加强人权保障水平方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 效果 诉讼效率 人权保障
原文传递
议会主权下的英国弱型违宪审查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蕊佚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75,180,共12页
维护议会主权与对人权的司法保护,为何在英国被认为存在矛盾?根源在于英国对其宪政传统——议会主权——的维护。英国通过在1998年《人权法》中建立弱型违宪审查机制的折中方式调和了这一矛盾。英国宪政改革的难题也是其他议会主权国家... 维护议会主权与对人权的司法保护,为何在英国被认为存在矛盾?根源在于英国对其宪政传统——议会主权——的维护。英国通过在1998年《人权法》中建立弱型违宪审查机制的折中方式调和了这一矛盾。英国宪政改革的难题也是其他议会主权国家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时所必然面对的。英国弱型违宪审查的制度和原理为其他奉行议会至上原则的国家建立违宪审查机制提供了一个参考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型违宪审查 议会至上 人权保护 “不一致宣告”
原文传递
法的人本主义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步云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是中外历史上人本主义、民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中有关这一命题各种进步理念的高度概括和理论升华。它的具体内涵可归纳为如下十点: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是中外历史上人本主义、民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中有关这一命题各种进步理念的高度概括和理论升华。它的具体内涵可归纳为如下十点: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是发展的中心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崇尚和彰显人性;坚持人的独立自主;尊重人的首创精神;权利优位于义务;权利优位于权力;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权是现代法律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应成为现代法律的根本价值准则。依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可以将其概括为"法的人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权保障 法的人本主义
原文传递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律师帮助权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秦文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2,共8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组织重塑和权属调整将全面整合反腐资源,建立起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从而全面打击腐败行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但是,当下对于此次改革的文件内容仍相对原则化,很多具体制度的设计方向在相应文件...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组织重塑和权属调整将全面整合反腐资源,建立起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从而全面打击腐败行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但是,当下对于此次改革的文件内容仍相对原则化,很多具体制度的设计方向在相应文件中均未涵涉,尤其未对被调查对象权益保护的相关问题如律师辩护权的内容有所关切。而为保障国家监察在法治轨道下运行,避免相应公权力滥用,对于律师辩护权在改革背景下的新定位,尤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律师帮助权在新体系下的存焉与否、位置如何、制度设计都已成为亟待回应的问题。不论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性质与任务等宏观视角出发,还是从保障人权、推动程序正义、制约公权力等具体理念出发,新的国家监察体制的职务犯罪体系均应吸纳律师帮助权,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修正,在明确介入时间、确定权力内容、完善救济机制的基础上,将律师帮助权落到实处,最终实现改革的社会效果、政策目标和理论意义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委员会 律师帮助权
原文传递
强行侦查权之司法制约的比较考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昌林 《河北法学》 2003年第1期52-58,共7页
错案的根源在于侦查。故欲保证案件质量 ,则须加强对侦查权的制约。用刑事裁判制约侦查权 ,不但为现代各国刑事诉讼立法所承认 ,也被国际公约所认可。我国刑事诉讼法未规定刑事裁判权对侦查权的制约 ,侦查权基本上处于不受制约的境地。... 错案的根源在于侦查。故欲保证案件质量 ,则须加强对侦查权的制约。用刑事裁判制约侦查权 ,不但为现代各国刑事诉讼立法所承认 ,也被国际公约所认可。我国刑事诉讼法未规定刑事裁判权对侦查权的制约 ,侦查权基本上处于不受制约的境地。如此 ,则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为履行国际公约规定的义务 ,强化对侦查权的制约和对犯罪嫌疑人之人权的保障 ,我们应当设立刑事裁判权制约侦查权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权 制约 刑事 裁判权 犯罪嫌疑人 国际公约 司法 利得 制度 规定
下载PDF
中国宪法文本中“法治国家”规范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韩大元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4,173,共8页
清末民国时期,法治国家开始成为法学的基本概念,学界对其基本内涵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在我国宪法文本中,"法治国家"是政治共同体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生活的原则、规则与未来指向性的价值体系,其实质要素包括人的尊严、自由和平... 清末民国时期,法治国家开始成为法学的基本概念,学界对其基本内涵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在我国宪法文本中,"法治国家"是政治共同体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生活的原则、规则与未来指向性的价值体系,其实质要素包括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形式要素包括法律至上、人权保障与权力制约。从宪法文本的规范体系来看,"法治国家"包含法治社会,从价值内涵来说,"法治国家"同时也是"宪政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宪法文本 人权保障 法治社会
原文传递
论对法律的违宪审查 被引量:19
12
作者 胡锦光 《北方法学》 2007年第2期58-66,共9页
宪法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控制、分配和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以达到保障人权的基本目的。而控制国家权力的运行是完成宪法功能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前提。在宪法所控制的国家权力之中,最主要的是立法权的行使,即作为立法权表现形式的法律。宪法... 宪法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控制、分配和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以达到保障人权的基本目的。而控制国家权力的运行是完成宪法功能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前提。在宪法所控制的国家权力之中,最主要的是立法权的行使,即作为立法权表现形式的法律。宪法对法律的控制,又可以分为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作为事后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对法律实施违宪审查。而在此领域,我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制度上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法律 违宪审查 宪法功能 人权保障
下载PDF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之评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侯宇 《行政与法》 2006年第9期88-90,共3页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初衷是要遏制日益膨胀的行政处罚权,消除执法扰民现象,而实际执行的情况却是大相径庭。可以说该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已暴露出弊端。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该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质疑,并提出了如何有效...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初衷是要遏制日益膨胀的行政处罚权,消除执法扰民现象,而实际执行的情况却是大相径庭。可以说该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已暴露出弊端。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该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质疑,并提出了如何有效制约行政执法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集中处罚 行政处罚 权力制约 人权保障
下载PDF
深化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重点问题探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光中 唐彬彬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7,共16页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深化司法改革的新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新修改势必提上日程。本文主张,此次修改应体现以下重要内容:第一,将保障人权列为立法的宗旨,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第二,保障人民法院独立公正审判,...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深化司法改革的新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新修改势必提上日程。本文主张,此次修改应体现以下重要内容:第一,将保障人权列为立法的宗旨,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第二,保障人民法院独立公正审判,完善管辖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第三,践行庭审实质化,探索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第四,完善辩护制度,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第五,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规定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第一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司法改革 刑事诉讼法新修改 保障人权 独立公正审判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原文传递
论我国刑事拘留的紧急性要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谢小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学界通说认为刑事拘留是紧急状态下的临时强制措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拘留不再以紧急性为要件,实践中其系逮捕的常规前置程序,成为非紧急羁押措施。然而,刑事拘留定位为紧急强制措施才符合宪法精神,否则会扩张警察权力,... 学界通说认为刑事拘留是紧急状态下的临时强制措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拘留不再以紧急性为要件,实践中其系逮捕的常规前置程序,成为非紧急羁押措施。然而,刑事拘留定位为紧急强制措施才符合宪法精神,否则会扩张警察权力,架空检察机关批捕权,损害犯罪嫌疑人权利。未来的改革应使之回归紧急强制措施,取消需要拘留证的规定,缩短刑拘期限,弱化对逮捕的程序控制,并以事前证明标准、事后权利保障防止刑事拘留权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拘留 逮捕 强制措施 司法保留 人权保障
下载PDF
刑法的可能性:预测可能性 被引量:18
16
作者 马荣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9,共14页
当把预测可能性与刑法相联系,便形成刑法的预测可能性这一论题,而刑法的预测可能性意味着刑法从制定到运行,即整个刑法实践都要立基于公民包括罪犯和被害人对刑法立法及其运作的可预知性、可等待性乃至可期盼性,即刑法对于公民而言的期... 当把预测可能性与刑法相联系,便形成刑法的预测可能性这一论题,而刑法的预测可能性意味着刑法从制定到运行,即整个刑法实践都要立基于公民包括罪犯和被害人对刑法立法及其运作的可预知性、可等待性乃至可期盼性,即刑法对于公民而言的期待可能性或可被期待性。从刑法的基本原则到刑法立法、刑法司法、刑罚执行,预测可能性都在为刑法的可能性提供着认知层面的说明,而刑法的保障人权和维持秩序两项机能都可在预测可能性那里得到诠释。刑法的预测可能性的形成及其判断离不开常识、常理、常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可能性 刑法的可能性 人权保障 秩序维持 心理学
原文传递
关于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的公开听证程序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叶青 周登谅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2年第4期83-86,共4页
羁押性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广泛使用,但是采取羁押措施决定的作出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被羁押人也不能申请中立司法机构予以审查,从而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合法权利的保护。本文试从对羁押性强制措施的现状分析入手,试图... 羁押性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广泛使用,但是采取羁押措施决定的作出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被羁押人也不能申请中立司法机构予以审查,从而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合法权利的保护。本文试从对羁押性强制措施的现状分析入手,试图通过建立公开听证程序来完善我国的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以达到加强人权保护、完善诉讼制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羁押人 强制措施 适用 听证程序 公开 诉讼制度 人权保护 中国 完善 现状分析
原文传递
论人性尊严的宪法保障 被引量:16
18
作者 侯宇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人性尊严是人权的最高价值,也是人权保障的核心,它倡导只有人才是终极关怀,人决不能沦为国家或他人的手段或工具,人性尊严的主张不仅要求人的生物性存在,而且要求更进一步关怀人的生存面貌与价值,使人的存在本身成为生命中最崇高的意义... 人性尊严是人权的最高价值,也是人权保障的核心,它倡导只有人才是终极关怀,人决不能沦为国家或他人的手段或工具,人性尊严的主张不仅要求人的生物性存在,而且要求更进一步关怀人的生存面貌与价值,使人的存在本身成为生命中最崇高的意义。人性尊严滥觞于基督教,后来成为人本主义的精髓,历经文艺复兴后逐步演变为现代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实现并保障每个人享有作为人的尊严,是宪法保障基本人权的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尊严 基本权利 公权力 人权保障
下载PDF
论我国宪法指导下刑法理念的更新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秉志 王鹏祥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1,共6页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所蕴涵的控权思想和人权保障价值被贯穿于整个中国刑事立法之中,对我国的刑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国刑法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我国刑法理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基本树立了罪刑法定的理念,适度犯罪化...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所蕴涵的控权思想和人权保障价值被贯穿于整个中国刑事立法之中,对我国的刑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国刑法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我国刑法理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基本树立了罪刑法定的理念,适度犯罪化的理念,保障人权的理念和注重刑罚效果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刑法理念 罪刑法定 保障人权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应遵守比例原则——兼论相关检察监督 被引量:15
20
作者 金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96-100,共5页
刑事强制措施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长期以来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但法律有关强制措施强度及其适用的规定存在着明显不足,客观上导致其在实践中被不正确适用甚至滥用。引进比例原则,对强制措施的适用加以合理限制,使其与被追诉... 刑事强制措施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长期以来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但法律有关强制措施强度及其适用的规定存在着明显不足,客观上导致其在实践中被不正确适用甚至滥用。引进比例原则,对强制措施的适用加以合理限制,使其与被追诉人适用的刑罚相谐调,有利于其在刑事诉讼中发挥合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保障人权 自由裁量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