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DR、DQ基因型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周信芳 狄文英 +2 位作者 陶建英 蒋创 戴建荣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11期64-65,66,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II类抗原DR、DQ基因型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GDM孕妇及同期入院的42例正常健康孕妇,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检测HLA-II类抗原DR和DQ的等位基因。结果研究中发现,DQA1*0101、DQA1*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II类抗原DR、DQ基因型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GDM孕妇及同期入院的42例正常健康孕妇,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检测HLA-II类抗原DR和DQ的等位基因。结果研究中发现,DQA1*0101、DQA1*0201、DQB1*0609、DRB l*07-DQA1*0201-DQB1*0201基因频率在GDM中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有差异(Ρ<0.05)。DQB1*0301基因频率在GDM中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Ρ<0.05)。结论人类白细胞II类抗原DR、DQ基因型与GDM的易感性和保护性存在关联。DQA1*0101、DQA1*0201、DQB1*0609、DRB l*07-DQA1*0201-DQB1*0201基因是GDM的易感基因。DQB1*0301基因是GDM的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 DR、DQ基因型 妊娠期糖尿病 易感基因 保护基因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中药复方对心肌梗死的药效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晶晶 范雪梅 +3 位作者 孟宪生 王义明 梁琼麟 罗国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79-82,共4页
目的:麝香保心丸、双龙方等具有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均可有效治疗心肌梗死,该文以麝香保心丸、双龙方为研究对象,从基因表达的角度探讨该类中药复方治疗心肌梗死的药效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心肌梗死模型,药物干预7 d后取心... 目的:麝香保心丸、双龙方等具有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均可有效治疗心肌梗死,该文以麝香保心丸、双龙方为研究对象,从基因表达的角度探讨该类中药复方治疗心肌梗死的药效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心肌梗死模型,药物干预7 d后取心肌梗死区边缘缺血组织,建立基因表达谱,筛选治疗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RT-PCR对芯片数据进行验证。结果:两种益气活血方干预后,大鼠心肌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筛选得到224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能量代谢相关的甘油三磷酸脱氢酶活性、糖酵解/糖质新生等通路。结论:心肌梗死是一种多基因表达异常的心血管疾病,益气活血中药在发挥其治疗作用时,对224个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具有相似调节作用,且主要通过改善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异常,达到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麝香保心丸 基因表达谱 心肌梗死 药效机制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志军 高秀梅 +2 位作者 康利源 王怡 刘艳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72-174,共3页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SHR肾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降压和减轻高血压肾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灌服养血清脑颗粒SHR,8周后处死大鼠,取出肾脏,药物组和模型组各2个样品,分别进行总RNA提取,探针标记与杂交,...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SHR肾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降压和减轻高血压肾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灌服养血清脑颗粒SHR,8周后处死大鼠,取出肾脏,药物组和模型组各2个样品,分别进行总RNA提取,探针标记与杂交,检测与分析。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异常表达基因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SHR 肾脏保护 高血压肾损害 基因芯片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植物生理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4
作者 任军 黄志霖 +1 位作者 曾立雄 施征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0,共6页
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影响着植物栽培、作物生产、花卉开花和果树结实等一系列活动,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根本解决方法。文中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抗寒性与形态结构... 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影响着植物栽培、作物生产、花卉开花和果树结实等一系列活动,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根本解决方法。文中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抗寒性与形态结构、膜系统、保护性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基因等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认为,与抗寒性相关的各个因素最深入层次都涉及基因组序列排列、信号传导、基因表达。今后加强结合分子层面、代谢组学和栽培措施改善植物抗寒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可为植物抗寒机理探索提供深层次基础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抗寒性 生理机制 膜系统 保护性酶 渗透调节物质 基因
原文传递
Metallothionein:An overview 被引量:23
5
作者 N Thirumoorthy KT Manisenthil Kumar +2 位作者 A Shyam Sundar L Panayappan Malay Chatterj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7期993-996,共4页
Metallothioneins (MTs) were discovered in 1957 by Margoshes and Vallee and identified as low-molecular weight and sulphydryl rich protein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most mammalian tissues contain age related basal ... Metallothioneins (MTs) were discovered in 1957 by Margoshes and Vallee and identified as low-molecular weight and sulphydryl rich protein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most mammalian tissues contain age related basal levels of MTs since they are involved in metalloregulatory processes that include cell growth and multiplication.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biology of this intriguing tumor, various biomarkers such as oncogenes, p53 tumor suppressor gene, war 1 protei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telomerase,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nd cytogenetic changes have been examined. One biomarker which has recently shown to be expressed in various human tumors but still less reported in carcinoma is MT.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MT proteins in cold acetone-fixed paraffin embedded liver sections was performed by the streptavidin-avidin-biotin immuno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OTHIONEINS protective function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Anti-oxidant character Metal regulatory gene ONCOgene Apoptosis GENOTOXIC Non-genotoxic environment Detoxification
下载PDF
低钾胁迫对番茄叶片活性氧及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凯龙 王艺潼 +1 位作者 韩晓雪 姜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3,共8页
以2种不同低钾耐性大果番茄(钾敏感型番茄081018和耐低钾型番茄081034)为材料,比较低钾处理下2种番茄叶片中活性氧产生及抗氧化酶系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明确植物叶片对低钾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1)钾敏感型番茄在低钾胁迫时,... 以2种不同低钾耐性大果番茄(钾敏感型番茄081018和耐低钾型番茄081034)为材料,比较低钾处理下2种番茄叶片中活性氧产生及抗氧化酶系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明确植物叶片对低钾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1)钾敏感型番茄在低钾胁迫时,叶片中各种保护酶(SOD及其同工酶、POD、CAT、APX)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同时活性氧(O2.-、H2O2)和MDA含量急剧增加;耐低钾型番茄在低钾胁迫条件下,其各类保护酶活性均比对照水平有所升高,而且O2.-、H2O2和MDA的含量增加也较少。(2)钾敏感型番茄在低钾胁迫时叶片内Cu/Zn-SOD、CAT和AP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有下降趋势,而同期耐低钾型番茄在低钾胁迫时Cu/Zn-SOD、CAT和APX的表达却明显增加,这与其对应的酶活性变化趋势同步。研究表明,低钾胁迫使耐低钾型番茄具有较高保护酶基因表达量,产生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可降低活性氧的破坏作用,防止膜渗透性增加,使之对低钾的适应性较强,而钾敏感番茄品系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低钾胁迫 保护酶 活性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与HLA-DQA1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牛秀敏 常征 +3 位作者 常颖 于宁 李纯梅 张慧英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易感性与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5例GDM患者(GDM组)及35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对照组)的HLA-DQA1基因多态性频率。结果:GDM组孕妇与对照...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易感性与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5例GDM患者(GDM组)及35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对照组)的HLA-DQA1基因多态性频率。结果:GDM组孕妇与对照组孕妇相比较,HLA-DQA1*0201基因频率明显升高(22.86%vs11.4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LA-DQA1*0201基因在天津及秦皇岛地区汉族GDM患者中频率较高,可作为GDM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未发现GDM的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HLAⅡ类基因 易感基因 保护基因
下载PDF
分泌型烟草腺毛形态和叶面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马旭东 王召军 +2 位作者 闫筱筱 崔红 张洪映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6,共7页
西柏烷二萜和蔗糖酯是腺毛分泌物的主要成分。为了明确不同类型腺毛的分泌物差异,以不同腺毛类型的烟草品系TI1068和TI35为材料,分析了表皮毛的形态结构、叶面化学成分、西柏烷二萜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蚜虫的嗜好性。表皮毛形态学观... 西柏烷二萜和蔗糖酯是腺毛分泌物的主要成分。为了明确不同类型腺毛的分泌物差异,以不同腺毛类型的烟草品系TI1068和TI35为材料,分析了表皮毛的形态结构、叶面化学成分、西柏烷二萜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蚜虫的嗜好性。表皮毛形态学观察发现,TI1068和TI35同时具有长柄腺毛、短柄腺毛和保护毛3种表皮毛类型;TI1068以长柄分泌型腺毛为主,含有微量保护毛;TI35以保护毛为主,含有微量长柄腺毛;TI1068和TI35的短柄腺毛数量无显著差异。叶面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明,TI1068和TI35均含有西柏烷二萜、蔗糖酯和烷烃;TI1068叶面中3类物质总量是TI35的10倍;TI1068的叶面主要化学成分是西柏烷二萜和蔗糖酯,而TI35的叶面主要成分是烷烃,TI1068和TI35中烷烃的种类和总量差异不明显。西柏烷二萜合成基因GGPPS、CBTS和CYP71D16在TI1068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TI35。蚜虫嗜好性选择结果显示,蚜虫对TI1068的嗜好性极显著低于TI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长柄腺毛 短柄腺毛 保护毛 叶面化学成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Ⅰ.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的合成与克隆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全贞 李英杰 +1 位作者 谢毅 任大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99-207,共9页
本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并化学合成了编码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保护性抗原MSA_1,MSA_2和RESA上多个免疫原性决定簇(含T、B细胞位点)以及来自白细胞介素-1(IL-1)和破伤风类毒素(TT)上的外源性T细胞激活位点的复合基因HGFC。全基因共由246... 本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并化学合成了编码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保护性抗原MSA_1,MSA_2和RESA上多个免疫原性决定簇(含T、B细胞位点)以及来自白细胞介素-1(IL-1)和破伤风类毒素(TT)上的外源性T细胞激活位点的复合基因HGFC。全基因共由246个碱基对组成,编码一个75肽的复合抗原。合成后的基因克隆在M13mp18载体上,并经序列分析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杂合基因合成和克隆的成功,为在基因水平上进行多价疟疾疫苗的蛋白质工程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保护性抗原 合成 疟疾疫苗
下载PDF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 of liver preservation solutions 被引量:5
10
作者 Xiao-Ning Feng, Xiao Xu and Shu-Sen Zheng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03, China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6年第4期490-494,共5页
BACKGROUND: A safe and effective preservation solution is a precondition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hich is accepted as the rad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The increasing use of marginal... BACKGROUND: A safe and effective preservation solution is a precondition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hich is accepted as the rad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The increasing use of marginal donors and non-heart beating donors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organ allocation network call for better preservation. New preservation solutions like histidine- tryptophan-ketoglutarate (HTK) solution and Celsior solu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liver preservation, and protective gene intervention and other modifications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recent advances in liver preservation solutions. DATA SOURCES: An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MEDLINE (1990-2005) on liver preservation solution, biliary complication, protective gene and other related subjects. RESULTS: Although the high viscosity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UW) solution proved harmful to the hepatic microcirculation, three solutions showed equivalent preservation effects. When the cold ischemia time was shor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solutions in the incidence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 So far, modifications of preservation solution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Several types of protective genes like A20, Bcl-2, Bcl-XL and HO-1 were reported to have definite liver protective effects. The addition of other substrates like TNF-α antibody, tacrolimus (FK506) and fructose-1, 6-bisphosphate (FBP) can also improve the preservation effect. However, addition of insulin to UW solution is harmful to the graft. CONCLUSIONS: In centers with highly-developed transplantation techniques, HTK and Celsior solutions are acceptable in liver preservation. Protective genemodification and addition of substrates like TNF-α antibody, FK506 and FBP are prominent approaches to improve liver pre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preservation solution biliary complication protective gene MICROCIRCULATION
下载PDF
镉胁迫对桉树(Eucalyptus)保护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颂娟 王秋月 +1 位作者 华丽君 黄真池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06-2012,共7页
为了探讨镉胁迫对桉树保护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广林9号’桉三月龄幼苗为材料,用0.1 mmol/L、0.2 mmol/L、0.3 mmol/L CdCl_2溶液(分别对应低,中,高浓度)连续灌根处理15 d后,测定叶绿素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检测叶组织过氧... 为了探讨镉胁迫对桉树保护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广林9号’桉三月龄幼苗为材料,用0.1 mmol/L、0.2 mmol/L、0.3 mmol/L CdCl_2溶液(分别对应低,中,高浓度)连续灌根处理15 d后,测定叶绿素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检测叶组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酶活性,分析5类共15个保护酶基因的转录变化。高浓度Cd^2+胁迫下桉树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POD、GPX和CAT的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从APX(ascorbate peroxidase)、BPX (class Ⅲ peroxidases)、CPX (catalase peroxidases)、GPX (glutathione peroxidase)和CAT (catalase) 5类基因家族中的每类选出3个基因进行qPCR分析。Cd^2+胁迫下,15个基因中仅有GPX3、CPX1、CPX2和CAT3的转录被抑制,其他11个基因总体表现出转录水平升高的趋势。设对照植株中同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为1,中浓度Cd^2+处理后BPX3的转录水平升高到13.9,高浓度Cd^2+处理后CAT2的转录水平升高到38.2。结果表明:Cd^2+胁迫引起保护酶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却抑制了酶活性,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本研究可为桉树重金属抗性生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镉胁迫 保护酶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汞胁迫对桉树3个保护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生鸿 邓倩仪 +2 位作者 黄洁婷 赖少娟 黄真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6,共6页
以广林9号桉(GL9)3月龄幼苗为材料,用0、25、50、75μmol/L HgCl_(2)溶液(对应对照、低、中、高浓度)连续浇灌处理15 d后,测量株高,检测叶片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过氧化物酶(classⅢperoxidases,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以广林9号桉(GL9)3月龄幼苗为材料,用0、25、50、75μmol/L HgCl_(2)溶液(对应对照、低、中、高浓度)连续浇灌处理15 d后,测量株高,检测叶片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过氧化物酶(classⅢperoxidases,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活性,分析9个保护酶基因的转录变化,探讨汞胁迫对保护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处理后各组间的株高、叶绿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高浓度Hg^(2+)处理使MDA含量升高到对照的3.35倍,达27.88 nmol/g。与对照相比,Hg^(2+)处理后GPX活性降低,POD和CAT活性在25μmol/L Hg^(2+)处理下最高。从3类保护酶基因中的酶类选出3个基因进行qPCR分析。Hg^(2+)处理后POD3、CAT2、GPX1的转录上调且低浓度处理上调更显著,其他6个基因的转录则呈下调趋势。设对照中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1,低浓度Hg^(2+)处理后这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81、4.58和2.56,高浓度Hg^(2+)处理后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1、2.02和1.08。结果表明,Hg^(2+)胁迫影响保护酶活性使膜脂过氧化加剧,低浓度的Hg^(2+)诱导POD3、CAT2和GPX1基因转录上调,增强桉树对汞胁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胁迫 桉树 保护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HLA-DRB1和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天疱疮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桂菊 张勇 +2 位作者 朱海琴 王颖 潘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8-951,共4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天疱疮的遗传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地区的58例天疱疮患者(病例组)和89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技术(PCR-SSP)对两组HLA-DRB1和H...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天疱疮的遗传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地区的58例天疱疮患者(病例组)和89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技术(PCR-SSP)对两组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组间比较,以等位基因频率的比值比(OR)评价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共检测到13种HLA-DRB1等位基因和5种HLA-DQB1等位基因。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HLA-DRB1*14和HLA-DQB1*0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7.24%和1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P=0.000,P值的校正值Pc<0.05,OR=12.150)和6.74%(P=0.001,Pc<0.05,OR=3.238);病例组HLA-DQB1*06等位基因频率为15.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0%(P=0.003,Pc<0.05,OR=0.411)。结论 HLA-DRB1*14和HLA-DQB1*05可能是上海地区天疱疮患者的易感基因,而HLA-DQB1*06则可能是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抗原-DRB1 白细胞抗原-DQB1 等位基因 天疱疮 易感基因 保护基因
下载PDF
42℃极端高温胁迫对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mcgregori)保护酶及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芙萍 陈青 +2 位作者 伍春玲 卢辉 梁晓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925,共7页
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mcgregori)是新入侵中国的木薯重要害螨,原产地为南美洲,是一种热带土著害螨,近年来该螨扩张范围不断增大,对高温的适应性是其种群扩散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发现,42℃极端高温胁迫1 h后,木薯单爪螨成螨保护酶基... 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mcgregori)是新入侵中国的木薯重要害螨,原产地为南美洲,是一种热带土著害螨,近年来该螨扩张范围不断增大,对高温的适应性是其种群扩散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发现,42℃极端高温胁迫1 h后,木薯单爪螨成螨保护酶基因PPO、POD、As A-POD、CAT和Cu/Zn SOD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高达对照的5.19、4.38、152.23、321.42和3.41倍,且与其酶活性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酶活性值分别升高为对照的1.81、12.52、9.00、1.75和1.14倍。热激蛋白基因Hsp7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为对照的56.85倍。因此说明,保护酶POD、As A-POD、CAT、SOD和PPO以及热激蛋白Hsp70可能在木薯单爪螨应对高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温下保护酶及热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量及其活性的升高可能导致木薯单爪螨对高温的耐受能力逐渐增强,从而逐渐适应热区高温环境,并可能增强其后续的繁殖能力而使其种群不断增长,扩张范围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单爪螨 高温 保护酶 热激蛋白 基因表达 酶活性
下载PDF
破伤风毒素保护性抗原在毕氏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慧 荫俊 +1 位作者 侯晓军 邢洪光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PCR方法,从C.Tetani 64008菌株中扩增大小为1353 bp的破伤风毒素与靶细胞起结合作用的重链C端基因(Tetc),直接连接pGEM-T载体进行测序,并以pPIC9K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线形化的重组质粒电转化毕氏酵母细胞GS115和KM71,甲... 采用PCR方法,从C.Tetani 64008菌株中扩增大小为1353 bp的破伤风毒素与靶细胞起结合作用的重链C端基因(Tetc),直接连接pGEM-T载体进行测序,并以pPIC9K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线形化的重组质粒电转化毕氏酵母细胞GS115和KM71,甲醇诱导获得了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存在于培养上清中,占分泌蛋白的10%。通过免疫印迹可以检测到重组表达产物。活性测定表明,重组蛋白具特异结合活性。本研究通过实现破伤风毒素保护性抗原在酵母系统中的分泌表达。研究其影响因素,为其它细菌毒素蛋白高效可溶性表达,及进一步抗原片段介导保护性免疫研究及抗毒素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毒素 保护性抗原 毕氏酵母 基因表达 分泌表达
下载PDF
拮抗菌株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16
作者 罗政刚 车永梅 +4 位作者 刘知祥 王耀斌 叶青 李伟 刘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黑胫病和青枯病是危害烟草生长的主要土传病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F012和F028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等多种植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研究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 黑胫病和青枯病是危害烟草生长的主要土传病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F012和F028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等多种植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研究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平板对峙试验中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抑菌率为77.91%,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1.7 mm;盆栽试验中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防效分别为74.49%和77.27%;混合发酵液能显著上调烟草叶片抗病关键基因NtPAL、NtEDS1、NtPR1和NtPR2的表达,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多酚氧化酶等保护酶活性。由以上结果可知,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可以激活烟草防御系统,提高烟草对黑胫病和青枯病的抵抗能力。F012和F028菌株将是研制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理想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混合发酵液 烟草黑胫病 烟草青枯病 保护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外源NAA对甜瓜嫁接愈合关键期保护性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颖 刘义玲 +1 位作者 汤雨凡 许传强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3,共7页
通过分析外源施用植物激素NAA(萘乙酸)条件下甜瓜嫁接愈合3个关键时期(隔离层形成期、愈伤组织形成期、维管束桥形成期)保护性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析外源施用NAA对甜瓜愈合过程中生理及其基因表达特性的影响。以蘸取清水的嫁... 通过分析外源施用植物激素NAA(萘乙酸)条件下甜瓜嫁接愈合3个关键时期(隔离层形成期、愈伤组织形成期、维管束桥形成期)保护性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析外源施用NAA对甜瓜愈合过程中生理及其基因表达特性的影响。以蘸取清水的嫁接苗为对照,外源施用40 mg·L-1NAA的嫁接苗为处理,薄皮甜瓜‘银泉一号’为接穗,白籽南瓜‘圣砧一号’为砧木,采用顶端贴接法嫁接。利用石蜡切片筛选嫁接愈合关键时期,测定嫁接愈合过程中4种关键代谢酶(SOD、POD、PPO和PAL)活性,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测定其相关基因表达量。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外源NAA处理后,愈伤组织形成期和维管束桥形成期较对照提前1 d。SOD、POD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最高值,且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AL酶活性在愈合过程中均高于对照,且在维管束桥形成时期达到最高值。PPO酶活性在隔离层形成期显著高于对照,随后其活性略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除CmPOD外,外源NA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CmFe-SOD、CmCu-Zn-SOD、CmMn-SOD、CmPPO相对表达量,且其变化趋势与酶活性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表明,外源施用NAA后,缩短了甜瓜嫁接苗的愈合期,并且能够诱导影响嫁接愈合的关键酶基因表达,提高其相关酶活性,进而促进甜瓜嫁接苗的愈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嫁接愈合 NAA 保护性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海南地区女性HLA-DQB1和DRB5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熊军 张应爱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098-3101,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汉族女性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和HLA-DRB5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海南地区41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和38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且病理证实无宫颈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汉族女性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和HLA-DRB5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海南地区41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和38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且病理证实无宫颈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克隆测序技术对两组HLA-DQB1和DRB5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共检测到12种HLA-DQB1等位基因和8种HLA-DRB5等位基因。其中HLA-DQB1*06011,HLA-DQB1*030101和HLA-DQB1*03032与HLA-DRB5*01:01:01分别是海南地区汉族女性HLA-DQB1和DRB5的优势表达基因。无宫颈癌患者HLA-DRB5*0206等位基因频率(18.4%)显著高于宫颈癌患者(0)(P=0.013)。结论 HLA-DRB5*0206可能是海南地区女性宫颈癌的保护基因,可能降低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HLA-DRB5不同等位基因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5 等位基因 易感基因 保护基因
下载PDF
接种Forl对番茄幼苗生长、根系保护性酶及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宇 李芬 +3 位作者 王辉 朱文莹 李文丽 王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45,共6页
以番茄品种‘Moneymaker’幼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的方法,研究了接种该病原菌后番茄幼苗形态、生理及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病原菌对番茄幼苗生长、根系保护性酶活性及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该病防治提供... 以番茄品种‘Moneymaker’幼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的方法,研究了接种该病原菌后番茄幼苗形态、生理及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病原菌对番茄幼苗生长、根系保护性酶活性及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12 d后,番茄幼苗主要生长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病情指数高达62.3%。随着接种天数增加,接种和对照处理幼苗根系活力均呈上升趋势,但接种处理增幅较为缓慢,且接种后6 d和12 d均显著低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另外,随着接种天数增加,接种处理幼苗根系中乙烯信号标记基因ETR4与Pti4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水杨酸合成关键基因ICS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而PAL的相对表达变化幅度较小;防御信号基因PR1a的响应较为强烈,相对表达量最高升至200倍左右;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1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 幼苗生长 保护性酶 防御基因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疫苗研究Ⅳ──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PfCMR)的克隆与高效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劲 余新炳 +3 位作者 罗树红 吴小舟 方建民 谢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0,共4页
将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PfCMR)与表达质粒pWR450—1分别经BamHI、EcoRI双酶切后回收、纯化和重组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再经含氨苄青霉素LB培基初筛后,挑白色菌落扩增,用PCR复筛和双酶切鉴定,阳性克隆子pWR450—1—B14用I... 将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PfCMR)与表达质粒pWR450—1分别经BamHI、EcoRI双酶切后回收、纯化和重组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再经含氨苄青霉素LB培基初筛后,挑白色菌落扩增,用PCR复筛和双酶切鉴定,阳性克隆子pWR450—1—B14用IPTG诱导,在JM109中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65kDa处出现较宽的蛋白条带。用SOS显色法证实此表达蛋白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表达的融合蛋白与抗恶性疟原虫多克隆免疫血清特异结合.其滴度高达1:3200;Westernblot分析显示,表达蛋白能与特异性抗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上述结果提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生物学和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保护性抗原 复合基因 疟疾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