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东海赤潮原甲藻应属哪种 ? 被引量:25
1
作者 齐雨藻 王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88-1190,共3页
阐述并讨论了中国东海长江口外经常发生的原甲藻赤潮原因种的种类认知问题 .论述了自从Stein提出具齿原甲藻 (ProrocendrumdentatumStein)新种后迄今中外专家报告该种的描述及分布 ,并对比了具齿原甲藻与长江口的原甲藻的异同 .研究证... 阐述并讨论了中国东海长江口外经常发生的原甲藻赤潮原因种的种类认知问题 .论述了自从Stein提出具齿原甲藻 (ProrocendrumdentatumStein)新种后迄今中外专家报告该种的描述及分布 ,并对比了具齿原甲藻与长江口的原甲藻的异同 .研究证实我国东海的原甲藻与具齿原甲藻有较大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体积大小、藻体末端形态以及藻体前端突起的大小和形态等方面 .本文汇集了国内外对具齿原甲藻与我国原甲藻的研究成果 ,对比认为 ,我国长江口外经常发生赤潮的原甲藻为东海原甲藻 (ProrocendrumdonghaienseLu) .文中还讨论了由陆斗定发表的东海原甲藻需要补充修正的观点 .在过去的数年中 ,我国东海长江口海域频繁爆发大面积的原甲藻赤潮 ,但对于赤潮原因种原甲藻 (Prorocentrum)的定种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本种是具齿原甲藻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东海原甲藻 .为了阐明此种原甲藻的命名问题 ,于 2 0 0 2年 11月在深圳召开了题为“我国东海赤潮原因种原甲藻分类学国际研讨会” .认为是P .dentatum的依据是长期以来国际上通常把类似我国东海的原甲藻定为P .dentatum ,其根据是它的前端有突起等 .而持不同观点的专家认为我国东海的这种原甲藻在细胞长度上与Stein描述的原P .den tatum差异很大 ,并且除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齿原甲藻 东海原甲藻 中国东海
下载PDF
凤眼莲浸出液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舒阳 刘振乾 李丽君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研究了凤眼莲浸出液对赤潮藻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浸出液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凤眼莲鲜重表示。结果显示,在浸出液浓度大于2g·L-1时,活体凤眼莲浸出液和干凤眼莲浸出液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浸出液浓度达... 研究了凤眼莲浸出液对赤潮藻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浸出液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凤眼莲鲜重表示。结果显示,在浸出液浓度大于2g·L-1时,活体凤眼莲浸出液和干凤眼莲浸出液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浸出液浓度达到8g·L-1时,活体凤眼莲浸出液和干凤眼莲浸出液对东海原甲藻都具有杀灭作用,东海原甲藻全部死亡出现的时间分别为培养后的第4t和第5t。经121℃高温处理20min后的活体凤眼莲浸出液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仍然存在,抑制作用并没有显著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的抑藻物质具有用来控制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东海原甲藻 抑藻作用 他感作用 赤潮
下载PDF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丽平 颜天 +1 位作者 谭志军 周名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51-1155,共5页
通过对 2 0 0 2年 5月东海赤潮原因种 -东海原甲藻和亚历山大藻的单一藻种和两种藻混合情况下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 (ATHK )对轮虫有致死作用 ,其4 8hLC50 为 130 0cell·ml-1.藻的各组分毒性... 通过对 2 0 0 2年 5月东海赤潮原因种 -东海原甲藻和亚历山大藻的单一藻种和两种藻混合情况下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 (ATHK )对轮虫有致死作用 ,其4 8hLC50 为 130 0cell·ml-1.藻的各组分毒性比较研究表明 ,只有藻液和藻细胞具有这种毒害作用 ,藻在早期生长阶段的毒害作用较强 ,毒性大小与藻细胞活性相关 .东海原甲藻在高密度 (4× 10 4、5× 10 4、10× 10 4cell·ml-1)时对轮虫种群数量在第 5d时开始有影响 ;东海原甲藻在低密度 (1× 10 4、2× 10 4、3× 10 4cell·ml-1)时 ,轮虫能够以其为食并进行生长繁殖 .两种藻混合情况下 ,东海原甲藻能够减轻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轮虫的毒害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此次赤潮对东海的微型浮游动物种群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东海原甲藻 褶皱臂尾轮虫
下载PDF
凤眼莲根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洁生 杨维东 陈芝兰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7,共5页
观察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粉末及丙酮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生长的影响,比较分析根系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以及不同成分抑藻效果,探讨凤眼莲根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化学基础。结果显示,1.5g.L-1以... 观察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粉末及丙酮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生长的影响,比较分析根系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以及不同成分抑藻效果,探讨凤眼莲根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化学基础。结果显示,1.5g.L-1以上的凤眼莲根粉末可完全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实际浓度0.019g.L-1的凤眼莲根丙酮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可产生50%的抑制率。N-苯基-2-萘胺浓度为1mg.L-1时,第6天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率超过60%。浓度50μl.L-1时,亚油酸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率超过8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显示,凤眼莲根丙酮提取物中含有一定量的亚油酸和N-苯基-2-萘胺,同时还有大量的长链脂肪酸如十六酸、9-十六碳烯酸等。结果表明,凤眼莲根可显著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N-苯基-2-萘胺、亚油酸可能是凤眼莲根抑藻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N-苯基-2-萘胺 亚油酸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秀芳 刘永健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53-1057,共5页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是中国沿海频繁发生的大规模赤潮的原因种之一。文章对东海原甲藻的命名、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东海原甲藻与在日本、韩国等亚洲海域分布的被报道为Prorocentrum d...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是中国沿海频繁发生的大规模赤潮的原因种之一。文章对东海原甲藻的命名、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东海原甲藻与在日本、韩国等亚洲海域分布的被报道为Prorocentrum dentatum的原甲藻以及来自美国CCMP的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为同一种。东海原甲藻是一种喜长光照的赤潮藻类,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最适盐度为25-31。东海原甲藻能利用铵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最适生长的w(N)/w(P)比范围在8-20之间。作者构建了东海原甲藻cDNA文库并进行了EST分析,发现了22个与东海原甲藻生长发育、物质转换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标签。认为从基因表达及调控角度研究赤潮形成与消亡机制并阐明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命名 生理生态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桉木粉及其粗提物对几种常见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玉荣 杨维东 刘洁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研究了桉木粉及其粗提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等5种典型赤潮藻... 研究了桉木粉及其粗提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等5种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赤潮藻的治理以及除藻剂的筛选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托里桉木粉对5种赤潮藻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敏感性有所不同.1g/L托里桉木粉24 h对海洋卡盾藻(5.0×106/L)抑制率已达100%,48 h对塔玛亚历山大藻(9.7×106/L)、东海原甲藻(2.8×107/L)、球形棕囊藻(5.0×108/L)和赤潮异弯藻(4.7×107/L)48 h抑制率分别为56.0%、79.2%、52.5%和51.4%.托里桉木粉水-丙酮提取物(相当1 g/L托里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球形棕囊藻、海洋卡盾藻和赤潮异弯藻48 h抑制率分别为54.6%、45.8%、44.8%、72.1%和43.2%.这些结果提示,托里桉木粉可显著抑制赤潮藻的生长,其中存在的抑藻活性物质可能是抑制藻类生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托里桉 塔玛亚历山大藻 东海原甲藻 海洋卡盾藻 球形棕囊藻 赤潮异弯藻
下载PDF
玉米叶对我国几种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欧阳妤婧 杨维东 刘洁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研究了玉米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筛选新... 研究了玉米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筛选新的、无污染的、廉价高效的除藻剂提供思路,为不同的有害赤潮的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海洋卡盾藻、赤潮异弯藻、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明显不同。玉米叶可显著抑制塔玛亚历山大藻、海洋卡盾藻和赤潮异弯藻的生长,但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不大,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玉米叶对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与藻的种属与细胞结构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 塔玛亚历山大藻 海洋卡盾藻 赤潮异弯藻 东海原甲藻 球形棕囊藻
下载PDF
铁限制条件下东海原甲藻分泌铁载体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颜萍 何鹰 +4 位作者 郑晓玲 陈发荣 李瑞香 Lee Frank S C 王小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88-2791,共4页
在铁限制条件下,进行东海原甲藻分泌铁载体的动态研究。对藻类在富铁与缺铁条件下生长状况、生长过程中分泌铁载体的情况以及海藻接种量对铁载体分泌的影响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在缺铁条件下生长状况远不如在富铁条件下;... 在铁限制条件下,进行东海原甲藻分泌铁载体的动态研究。对藻类在富铁与缺铁条件下生长状况、生长过程中分泌铁载体的情况以及海藻接种量对铁载体分泌的影响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在缺铁条件下生长状况远不如在富铁条件下;随着藻类的生长,分泌铁载体不断增多,达指数生长期时,其分泌量也达到了最大值,之后藻类的生长和铁载体分泌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接种量东海原甲藻能分泌较多的铁载体,并在较短时间到达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载体 铁限制 CAS实验 东海原甲藻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他感作用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玫玫 赵卫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7,共6页
在实验室内将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培养液滤液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级处理后,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发现东海原甲藻的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分泌物在粒... 在实验室内将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培养液滤液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级处理后,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发现东海原甲藻的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分泌物在粒级100 ku~0.45μm的培养液中对中肋骨条藻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表明东海原甲藻可以产生大小不同的可促进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他感物质,且在100 ku~0.45μm范围含量较大。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促进作用在不同生长期作用强度不同,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消亡期,其次为平台期,指数生长期的藻液是3种藻液中促进作用最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感作用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胶体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钙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彩华 刘静雯 +1 位作者 卢珍华 詹玲玲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以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为材料,经热变性、离心处理,上清液依次经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和苯基-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分离纯化钙调蛋白(CaM).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东海原甲藻中CaM的相对分子质... 以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为材料,经热变性、离心处理,上清液依次经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和苯基-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分离纯化钙调蛋白(CaM).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东海原甲藻中Ca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ku.采用该实验方法首次有效地从海洋浮游植物东海原甲藻中分离纯化出钙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钙调蛋白 疏水纯化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吸收光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虹丽 朱建华 +2 位作者 杨安安 简伟军 林少君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7,77,共4页
以东海原甲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和室外的一系列培养实验,通过对不同生长时期其光吸收特性的变化和不同光强对其光吸收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东海原甲藻光吸收特性研究及其爆发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培养的不同时期东海原甲藻光吸... 以东海原甲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和室外的一系列培养实验,通过对不同生长时期其光吸收特性的变化和不同光强对其光吸收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东海原甲藻光吸收特性研究及其爆发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培养的不同时期东海原甲藻光吸收特性差异明显,在不同光强条件下,当遮光率为77.7%时,最适于东海原甲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吸收光谱 特性分析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细胞色素b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曲圆 甄毓 +2 位作者 袁健 米铁柱 于志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1-548,共8页
为定量检测现场样品中东海原甲藻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b,Cytb)基因,本研究设计了该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并对现场样品反转录反应体系中加入的模板数量和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有效区分不同... 为定量检测现场样品中东海原甲藻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b,Cytb)基因,本研究设计了该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并对现场样品反转录反应体系中加入的模板数量和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有效区分不同的藻类;针对现场样品,在20μL的反转录体系中,适宜加入的RNA模板的量为50~200ng;PCR模板稀释10倍或向定量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0.2μg·μL-1的牛血清蛋白(BSA)均能有效降低现场样品中抑制物的抑制作用,减小干扰.该方法的建立对从分子水平探讨东海原甲藻暴发和消亡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定量PCR 细胞色素B基因 内参基因
原文传递
东海主要重金属生态基准浓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长友 王修林 +1 位作者 孙百晔 苏荣国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4-548,共5页
采用现场培养实验的方法,研究了Cu、Pb、Zn和Cd重金属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的生态毒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重金属Cu、Pb、Zn、Cd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非观察效应浓度(NOEC)分别为3.7、32.6、133.2和128.0μg/L;生长... 采用现场培养实验的方法,研究了Cu、Pb、Zn和Cd重金属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的生态毒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重金属Cu、Pb、Zn、Cd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非观察效应浓度(NOEC)分别为3.7、32.6、133.2和128.0μg/L;生长抑制效应浓度EC05分别为4.6、56.3、142.8和151.3μg/L。估算了我国东海海水中重金属Cu、Pb、Zn和Cd的生态基准浓度分别为4.6、0.1、28和0.3μg/L。我国Cu、Pb和Cd的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高于东海海水生态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培养实验 重金属 东海原甲藻 生态基准浓度 东海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藻华和台湾暖流种源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宇兰 陆斗定 +3 位作者 王鹏斌 郭若玉 管卫兵 戴鑫烽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48,共11页
近20 a来,东海近岸海域频繁爆发了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藻华,造成了该海域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2013年前的调查研究显示东海原甲藻藻华发源于台湾暖流锋面,随台湾暖流锋面入侵近海而发展扩大,但受调查范围限制未能明确该藻华最早发生位置... 近20 a来,东海近岸海域频繁爆发了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藻华,造成了该海域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2013年前的调查研究显示东海原甲藻藻华发源于台湾暖流锋面,随台湾暖流锋面入侵近海而发展扩大,但受调查范围限制未能明确该藻华最早发生位置。本研究往南扩展了调查断面,于2013年春、夏季,在24°N^30°N海域进行了4次大面调查。结果显示东海原甲藻藻华最早发生于台湾海峡北端,且随台湾暖流锋面推进向北及近岸扩展。这不仅再次证实了台湾暖流锋面为东海原甲藻藻华的发生提供种源,而且明确了在东海区域东海原甲藻藻华最初发生的位置。这为该藻华的监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其他类似藻华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台湾暖流 种源 藻华
下载PDF
基于SST的东海原甲藻比生长率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艳拢 宋琍琍 +4 位作者 许苏清 万剑华 刘希真 赵建华 王紫竹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2-437,共6页
以东海近岸海域为研究区,结合2005年-2016年月均海水温度卫星遥感产品,根据比生长率的温度响应关系,模拟了东海原甲藻比生长率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海原甲藻比生长率的月际变化、年际变化,并与赤潮发生频次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东海近岸海域为研究区,结合2005年-2016年月均海水温度卫星遥感产品,根据比生长率的温度响应关系,模拟了东海原甲藻比生长率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海原甲藻比生长率的月际变化、年际变化,并与赤潮发生频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在每年4月-6月间的比生长率较高,相应的赤潮高发时段也出现在该时段;其中,5月份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频次约占全年的69%,这与藻种比生长率月际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赤潮一般发生在月度增温阶段,且赤潮发生频次与增温幅度呈正相关;此外,赤潮发生频次与比生长率年际变化趋势总体有一定相关性,但个别年份有所出入。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定量开展海洋生态系统评价技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 东海原甲藻 比生长率 赤潮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氮和磷对东海原甲藻吸收Cd(Ⅱ)及其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旭光 李顺兴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研究了不同氮和磷浓度下,东海原甲藻(Prorocen trum dongha ineseLu)对微量Cd(Ⅱ)的吸收及其在细胞亚结构和大分子物质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硝酸盐的添加促进了藻细胞对Cd(Ⅱ)的吸收,而磷酸盐的添加在低浓度Cd(Ⅱ)时对藻细胞吸收C... 研究了不同氮和磷浓度下,东海原甲藻(Prorocen trum dongha ineseLu)对微量Cd(Ⅱ)的吸收及其在细胞亚结构和大分子物质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硝酸盐的添加促进了藻细胞对Cd(Ⅱ)的吸收,而磷酸盐的添加在低浓度Cd(Ⅱ)时对藻细胞吸收Cd(Ⅱ)没有影响,但在高浓度Cd(Ⅱ)时则抑制藻细胞对Cd(Ⅱ)的吸收;尿素为氮源时,细胞中Cd(Ⅱ)的含量较硝酸盐为氮源时高.细胞内的Cd(Ⅱ)主要分布在可溶性物质中.硝酸盐的添加主要影响Cd(Ⅱ)在细胞亚结构中的分布,细胞壁中Cd(Ⅱ)的含量随培养液中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细胞器中的含量却随培养液中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培养液中磷浓度的添加增加了细胞壁内Cd(Ⅱ)的含量.Cd(Ⅱ)在各生化组成中的分布以蛋白质中含量最高,可达总Cd(Ⅱ)含量的55.0%~79.6%,脂类中含量最低,仅为总Cd(Ⅱ)含量的5.9%~7.1%,蛋白质内Cd(Ⅱ)的含量随培养液中硝态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内Cd(Ⅱ)的含量与藻细胞内的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Ⅱ) 东海原甲藻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核酸和蛋白对环境中氮磷浓度变化的响应
17
作者 刘云 宋秀贤 +2 位作者 曹西华 袁涌铨 俞志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61,共9页
通过设定不同的氮(N)、磷(P)浓度一次性培养东海原甲藻,研究了该藻的生长状况及不同生长阶段单位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磷浓度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最终生物量与初始的氮磷浓度呈正相关,不同培养组... 通过设定不同的氮(N)、磷(P)浓度一次性培养东海原甲藻,研究了该藻的生长状况及不同生长阶段单位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磷浓度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最终生物量与初始的氮磷浓度呈正相关,不同培养组的最大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DNA含量与培养液中氮浓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但与磷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RNA含量与氮磷浓度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含量也会发生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培养组的RNA含量显著下降(P<0.05);RNA/DNA比值与氮磷浓度均显著相关(P<0.05),而且与生长率呈线性相关关系。培养液中氮浓度显著影响到东海原甲藻单位细胞总蛋白含量,磷缺乏也会使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DNA RNA RNA/DNA比值 蛋白质 生长率
下载PDF
Cu、Pb、Zn和Cd对东海原甲藻的生态毒性效应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长友 王修林 +1 位作者 孙百晔 苏荣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4-268,共5页
采用现场调查、现场培养实验和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重金属Cu、Pb、Zn、Cd对东海原甲藻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在重金属浓度较低时处于非检测毒性生长状态,在重金属浓度较高时处于毒性生长状态,毒性效应随... 采用现场调查、现场培养实验和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重金属Cu、Pb、Zn、Cd对东海原甲藻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在重金属浓度较低时处于非检测毒性生长状态,在重金属浓度较高时处于毒性生长状态,毒性效应随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重金属离子与生物活性离子的竞争吸附是造成2种不同生长状态的原因.建立非检测毒性效应模型,获得Cu、Pb、Zn、Cd对东海原甲藻的非检测毒性浓度(NDEC)分别为4.1,45.2,131.7,138.9μg/L.2003年5月调查海区溶解态Cu、Pb、Zn、Cd浓度范围分别为1.0~5.8,0.10~0.57,3.8~7.5,0.01~0.05μg/L,Cu浓度超过其NDEC的面积达49%,估计造成东海原甲藻生物量降低5%,浓度最高的海区降低24%,Pb、Zn、Cd等对东海原甲藻的NDEC高于调查海区的浓度,不会对其生长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态毒性效应 模型 东海原甲藻 东海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在氮、磷限制胁迫下的补偿生长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荣霜 徐兆礼 高倩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0-1210,共11页
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最重要的甲藻赤潮生物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为研究材料,观察其对氮、磷营养限制胁迫的耐受程度以及恢复营养条件下补偿生长的情况。研究实验分营养限制和恢复营养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均... 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最重要的甲藻赤潮生物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为研究材料,观察其对氮、磷营养限制胁迫的耐受程度以及恢复营养条件下补偿生长的情况。研究实验分营养限制和恢复营养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均设置对照组、贫营养组、限氮组、限磷组和限氮限磷组。研究结果显示,在氮、磷营养限制胁迫下,东海原甲藻生长受到抑制,其中磷限制对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氮磷共同限制的抑制作用最大。限磷组最大细胞密度为78×104 cell·mL–1,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细胞各项生长参数和叶绿素a的含量,与细胞密度类似,其中限磷组的最大细胞日生长速率、最大平均相对生产率、最小细胞代时、最大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0.61 d–1、0.44 d–1、1.58 d和694.2μg·μL–1,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其他处理组则有显著差异(P〈0.05)。藻细胞所受到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而加强。后期,限磷组和其他处理组的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各细胞参数均显著劣于对照组(P〈0.05)。在恢复营养的培养前期,4个经过营养限制处理组的生长情况均显著优于持续营养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对照组(P〈0.05)。表明东海原甲藻细胞表现出较强的超补偿生长能力,其中磷限制后表现出的超补偿能力最强。由此可知,东海原甲藻补偿生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恢复营养培养后,各处理组比对照组细胞数增多,叶绿素a含量增高,细胞日生长速率和平均相对生长率提高,细胞数净增率高达10.30%~80.95%,细胞代时缩短。根据研究结果认为,东海原甲藻具有较强的耐受低磷能力,而在营养条件恢复情况下,经历低磷胁迫的东海原甲藻又具有最强超补偿生长能力,使得其在与硅藻竞争中居于优势,这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氮限制 磷限制 胁迫 补偿生长 赤潮
下载PDF
Effects of UVB on the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20
作者 LIU Jingwen JIAO Nianzhi +1 位作者 CAI Huinong HONG Huashe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23-131,共9页
PCNA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useful marker for the estimation of growth rates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at the species level. Since dinoflagellates are noted for having many prokaryotic features in that they are the on... PCNA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useful marker for the estimation of growth rates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at the species level. Since dinoflagellates are noted for having many prokaryotic features in that they are the only eukaryotes to have permanent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as well as lacking histones and a nucleosome, the sensitivity to UVB radiation and the validity of PCNA as a maker of growth rate in dinoflagellate need to be evaluated.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was investigated to valuate the UVB sensitivity in relation to cellular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PCNA as a growth indicator. The 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PCNA were studied using the methods of western blots technology and whole-cell immunoflurescence with one mono-antibody. UVB changed the cell morphology, halted the growth and increased the cell size, even caused cell death to a certain extent after treatment with UVB radiation in P. donghaien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ing the algal cultures in exponential phases with UVB radiation for 24 h caused chromatin release and increases in protein levels of PC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radiatio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