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PML/RARA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迎 魏辉 +5 位作者 刘兵城 林冬 周春林 刘凯奇 秘营昌 王建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 PML/RARA)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2014年108例初诊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PML/RARA亚型的特点。结果最常见的PML/R...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 PML/RARA)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2014年108例初诊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PML/RARA亚型的特点。结果最常见的PML/RARA亚型为L型(67例,62.0%),其次为S型(30例,27.8%)、V型(11例,10.2%)。 V型患者合并出血的比例(45.5%)低于L型(74.6%)和S型(86.7%),P均<0.05;V型患者中位纤维蛋白原水平(1.98 g/L)高于L型(1.18 g/L)和S型(1.05 g/L),P均<0.05。 S型患者(26.7%)较L型(7.6%)和V型(0)更易伴发FMS样酪氨酸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P均<0.05。 S型患者CD34表达阳性率(24.1%)高于L型(6.3%)和V型(11.1%),P均<0.05。高、中、低危组维甲酸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56.3%、28.8%、17.5%( P均<0.05)。三种PML/RARA亚型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PML/RARA亚型的APL临床特点不尽相同,L型最常见,V型出血发生率较低,S型较易伴FLT3/ITD突变和CD34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 维甲酸受体α基因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亚型 基因突变 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突变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新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于丽 吴静 +2 位作者 王迪 肖骁 张凤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3-1006,共4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1957年首次被描述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个常见亚型,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15%,以t(12; 17)(q22; q12)易位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未成熟的粒细胞在发育早期分化阻滞。而影响APL细胞分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基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1957年首次被描述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个常见亚型,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15%,以t(12; 17)(q22; q12)易位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未成熟的粒细胞在发育早期分化阻滞。而影响APL细胞分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基因表达异常、自噬、氧化应激、表观遗传学等。目前,通过促进APL细胞分化的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延长持续缓解时间。本文主要对调控APL细胞分化的因素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异常 自噬 氧化应激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PML基因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琼玉 张爱军 +4 位作者 马慧群 王世捷 马云云 邹兴伟 李蕊联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PML基因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及鼠尾鳞片表皮实验模型,观察PML基因重组腺病毒乳膏外用对鼠尾鳞片及阴道上皮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 PML基因重组腺病毒乳膏具有显著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PML基因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及鼠尾鳞片表皮实验模型,观察PML基因重组腺病毒乳膏外用对鼠尾鳞片及阴道上皮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 PML基因重组腺病毒乳膏具有显著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表皮颗粒层生成的作用。结论 PML基因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表皮细胞正常分化和抑制表皮细胞增殖有关,PML基因局部外用有望用于银屑病等角化异常性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PML基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常见白血病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尹佳 孙爱宁 +10 位作者 田孝鹏 田竑 王蓉娴 杨贞 王秀丽 吴德沛 仇惠英 潘金兰 岑建农 梁建英 陈苏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种常见白血病基因突变是否协同参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发病机制,探讨这些突变与APL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收集了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4例初治APL患者标本,采用基因组DNA-...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种常见白血病基因突变是否协同参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发病机制,探讨这些突变与APL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收集了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4例初治APL患者标本,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各个基因的突变情况及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表明,84例APL患者中合并突变的患者51例(60.7%),其中FLT3-ITD突变发生率最高,达到27.4%(23/84);其次,WT1突变12例,FLT3-TKD突变9例,TET2突变7例,N-RAS突变5例,ASXL1突变4例,EZH2突变2例,MLL-PTD、IDH1及CBL各突变1例;而JAK1、DNMT3、c-Kit、NPM1、IDH2、RUNX1、JAK2(V617F)等常见白血病相关基因未发现突变。结合临床资料,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较高,N-RAS突变阳性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较低,与野生型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FLT3-ITD突变或N-RAS突变的患者总体生存期较无相关突变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15;17)易位(69/84)患者与附加其他染色体异常(13/84)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FLT3-ITD突变是APL患者常见的分子突变类型,其与N-RAS突变均为AP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APL中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不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基因突变 DNA突变分析
下载PDF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励 陈国强 沈志祥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为了解早幼粒白血病基因和维甲酸受体 α(promyelocytic leukemia- retinoic acid receptorα,PML- RARα)的致病机理 ,对野生型 PML 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报道 ,结合本研究所的部分研究结... 为了解早幼粒白血病基因和维甲酸受体 α(promyelocytic leukemia- retinoic acid receptorα,PML- RARα)的致病机理 ,对野生型 PML 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报道 ,结合本研究所的部分研究结果 ,提示 PML 的高表达有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PML可能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且 PML功能的发挥与其 3个重要功能区和核内定位有关 ;PML与 APL发病有关。表明 PML具有多重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APL 维甲酸受体Α 生物学功能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静 张卓 周晋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0期1894-1899,共6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特征性标志为染色体t(15;17)(q22;q21)易位,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视黄酸受体α(RARα)融合基因。PML-RARα融合基因在APL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典型APL患者因缺乏PML-RARα...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特征性标志为染色体t(15;17)(q22;q21)易位,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视黄酸受体α(RARα)融合基因。PML-RARα融合基因在APL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典型APL患者因缺乏PML-RARα融合基因,故为RARα与其他伙伴基因融合形成X-RARα融合基因,主要包括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蛋白-RARα、核仁磷酸蛋白-RARα、核有丝分裂器蛋白-RARα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B-RARα等。未来,深入研究APL相关融合基因不仅有助于明确其发病机制,还有望为APL的治疗提供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 视黄酸受体α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玉玉 焦玉燕 +1 位作者 李斑斑 滕清良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42例APL患者发病时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等特点,并比较APL患者的免疫分型、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等因素。结果42例APL患者中,6例出现早期死亡,早期...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42例APL患者发病时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等特点,并比较APL患者的免疫分型、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等因素。结果42例APL患者中,6例出现早期死亡,早期死亡率14.3%。其中4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肌梗死。死亡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计数均较完全缓解组患者低,5例为CD2+,5例为CD34和(或)HLA-DR+,4例存在FT3-ITD基因突变,与完全缓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白细胞血症、低血小板计数、低纤维蛋白原、CD2+、CD34和(或)HLA-DR+、FT3-ITD基因突变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早期死亡 免疫表型 融合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Inhibition factors of arsenic trioxid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被引量:4
8
作者 Sui Meijuan Zhang Zhuo Zhou J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9期3503-3506,共4页
Objective To summarize limitations involved in arsenic trioxid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because current studies show that some individuals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have relatively p... Objective To summarize limitations involved in arsenic trioxid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because current studies show that some individuals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have relatively poor outcomes during treatment with arsenic trioxide. Data sources Most relevant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e PubMed database between 2000 and 2013 with the keyword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rsenic trioxide", "thiol" or "methylation". In addition, a few older articles were also reviewed. Study selection Data and articles related to arsenic trioxide effect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and reviewed. We developed an overview of limitations associated with arsenic trioxide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researches about the arsenic trioxide therapeutic effect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nd summarizes three mainly limitations which can influence the arsenic trioxide therapeutic effect to different degrees. Firs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rsenic and glutathio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ytotoxicity decrease when glutathio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second, arsenic methylation, stable arsenic methylation products weaken the apoptosis effect of arsenic trioxide in leukemia cells; third, gene mutations affect the 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 to arsenic trioxide and increase the resistance of leukemia cells to arsenic trioxide. Conclusions The chief limitations are listed in the review. If we can exclude all of them, we can obtain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f arsenic triox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rsenic trioxide THIOL METHYLATION gene mutation
原文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鞠满凯 张磊 《医学综述》 2016年第8期1477-1480,共4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已有较深入研究,经典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染色体t(15;17)易位形成PML/维甲酸受体α(RARα)融合基因,进而产生PML/RARα融合蛋白导致疾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更多的融合基因被发现,且有相对各异的...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已有较深入研究,经典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染色体t(15;17)易位形成PML/维甲酸受体α(RARα)融合基因,进而产生PML/RARα融合蛋白导致疾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更多的融合基因被发现,且有相对各异的性质。虽然经典的PML/RARα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大多数,但其他类型基因对药物敏感性却各有不同,应明确其发病机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发病机制 融合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柳金 齐振华 +2 位作者 曹萍 陈方平 杨光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8,共2页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APL)患者染色体易位t(15 ;17) ,导致产生该病特异的融合基因PML -RARa ,由于PML外显子的使用差异而产生了融合基因异构体。该研究用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原位杂交 ,分别检测PML -RARa异构体L型与S型患者骨髓细胞bcl- ...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APL)患者染色体易位t(15 ;17) ,导致产生该病特异的融合基因PML -RARa ,由于PML外显子的使用差异而产生了融合基因异构体。该研究用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原位杂交 ,分别检测PML -RARa异构体L型与S型患者骨髓细胞bcl- 2基因表达水平 ,同时比较临床特征及治疗相关预后 ,结果提示 ,PML-RARa二种转录本之间 ,在bcl- 2基因表达、临床特征、诱导缓解时间、复发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急性 白血病 融合基因异构体 预后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邬成业 朱尊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534-537,共4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具有独特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的一个亚型,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α)基因重排产生新的早幼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具有独特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的一个亚型,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α)基因重排产生新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RARα融合基因是APL发生的根源,但RARα基因重排本身并不能触发整个白血病表型,继发的基因突变可能与APL的发病有关。除FMS样酪氨酸激酶3、神经母细胞瘤RAS病毒癌基因同源物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等一些重现性的基因突变外,DNA甲基转移酶3A、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等急性髓系白血病常见的基因突变在APL患者中很少被检测到。因此,APL有其特定的分子突变谱。本文就APL的分子基础、典型PML-RARα融合基因、非典型PML-RARα融合基因、APL变异易位、APL的基因突变以及APL微小残留病灶分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分子生物学 融合基因 微小残留病灶
原文传递
不典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关键发病和全反式维甲酸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晓苏 陈佳琦 +1 位作者 陈雪 刘红星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砷剂的成功应用,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已经获得极大成功。但仍有部分患者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表达谱表现为APL表型,但PML::RARA阴性,也被称为不典型APL。在不典型APL... 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砷剂的成功应用,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已经获得极大成功。但仍有部分患者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表达谱表现为APL表型,但PML::RARA阴性,也被称为不典型APL。在不典型APL患者中已报道20余种维甲酸受体相关的融合基因,并且发现所有可评估的RARG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和约半数少见型RARA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对ATRA耐药,但目前缺乏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结合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告,对我国在不典型APL的关键发病和ATRA耐药机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全反式维甲酸 耐药
原文传递
变异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校辉 邢江涛 +4 位作者 张玉娜 李建英 苗蕊 胡蕊 朱芸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871-875,共5页
目的了解伴CD14、CD7高表达的变异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形态学改变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对APL的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伴CD14、CD7高表达的APL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APL患者细胞形态学与... 目的了解伴CD14、CD7高表达的变异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形态学改变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对APL的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伴CD14、CD7高表达的APL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APL患者细胞形态学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5有相似之处,核扭曲折叠比较明显,胞浆中颗粒细小,双核异常早幼粒细胞多见。免疫抗原:常规表达CD13、CD33、CD117和细胞质髓过氧化物酶(cMPO),高表达CD14、CD7。白血病基因定性筛查:PML-RARα融合基因为阳性,NPM-MLF1融合基因为可疑阳性。结论APL易与AML-M2、AML-M5混肴。有些APL细胞形态较规则,似AML-M2,可通过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细胞遗传学t(15;17)(q22;q21)易位排除AML-M2;有些APL细胞形态扭曲,折叠明显,胞质中颗粒细小,似AML-M5,可通过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强阳性、特异性酯酶阳性)排除AML-M5。综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对APL作出诊断,伴有相关抗原表达以及变异性融合基因不影响对AP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变异性 免疫抗原 CD14 CD7 融合基因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CD59表达缺失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辉 田征 +5 位作者 王晓静 刘凯奇 张翠萍 王慧君 秘营昌 王建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105-1108,共4页
CD59是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通过抑制膜攻击复合物保护细胞免受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本研究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CD59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9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CD59的表达及NB4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 CD59是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通过抑制膜攻击复合物保护细胞免受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本研究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CD59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9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CD59的表达及NB4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前后CD59的表达。用PCR方法扩增白血病患者和NB4细胞的pig-A基因编码序列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9例初治APL患者中12例CD59膜表达缺失,高于其他非APL细胞(40例non-APL中14例缺失,p=0.042)。对6例治疗前CD59表达缺失APL患者CR后再次检测CD59的表达,6例患者CD59的表达在CR后均恢复正常,这提示CD59的表达缺失只发生在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上。检测发现APL细胞系NB4的CD59表达也缺失,NB4细胞经ATRA处理后CD59的表达并没有随着细胞分化而出现变化。对NB4细胞和1例CD59表达缺失APL患者的pig-A基因编码序列测序显示,pig-A基因编码序列没有突变,因此APL的CD59表达缺失并不是由于pig-A基因的突变造成的。结论:APL细胞较多地有CD59表达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D59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 pig-A基因
下载PDF
青黛作用于急性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视化“药靶蛋白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雪 孙长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692-1698,1704,共8页
目的:目前青黛已是治疗急性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有效药物,但其分子机制与物质基础仍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构建青黛与APL可视化药靶蛋白模型,以探究青黛作用于APL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APL微阵列芯片分析APL差异表达... 目的:目前青黛已是治疗急性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有效药物,但其分子机制与物质基础仍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构建青黛与APL可视化药靶蛋白模型,以探究青黛作用于APL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APL微阵列芯片分析APL差异表达基因,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青黛活性成分,结合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匹配活性成分的靶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String用于挖掘并构建APL可视化蛋白互作数据,将其读入Cytoscape,通过Centiscape实现网络拓扑分析。综合APL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ybyl与青黛活性成分构建药靶蛋白模型。结果:筛选出3张APL微阵列芯片,164个差异表达基因,9种青黛活性成分,541个靶基因,这些靶点较多地参与细胞凋亡、药物结合、癌症途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这些都在APL中起重要作用。拓扑分析显示ELANE,CTSS为核心基因,将其与青黛9种活性成分进行药靶蛋白模型预测,显示靛玉红和靛蓝与核心基因结合度最佳。结论:APL是受多基因调控的复杂疾病,而青黛成分中靛玉红和靛蓝可通过结合ELANE,CTSS作用于AP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幼粒细胞白血病 青黛 药靶蛋白模型 靛玉红 靛蓝 基因 网络药理 生物信息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As_(2)O_(3)对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 维尼拉·吐尔洪 +1 位作者 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 努尔比亚·阿布都热西提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体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6月首次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PL的5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接受全反式维甲...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体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6月首次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PL的5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接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As_(2)O_(3)治疗的观察组24例,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的对照组26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4、28 d,测定骨髓中增殖、凋亡、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周、4周时骨髓中增殖相关基因染色体10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凋亡相关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高温需求蛋白A2(HtrA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TIMP2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C-myc、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细胞FLICE样抑制蛋白(c FLIP)、生存素、侵袭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R7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时骨髓中PTEN、BAX、HtrA2、Caspase-3、TIMP1、TIMP2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myc、CyclinB1、CDK1、cFLIP、生存素、MMP2、MMP9、CXCR4、CXCR7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As_(2)O_(3)治疗初发APL能够明显调控增殖、凋亡、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基因
原文传递
三氧化二砷通过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伟杰 张钟月 +2 位作者 娄世同 李冬荟 王留兴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6期461-466,共6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通过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核糖核酸干扰技术,观察PML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迁移的影响,进一步观...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通过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核糖核酸干扰技术,观察PML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迁移的影响,进一步观察As_(2)O_(3)联合沉默PML表达对MDA-MB-23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迁移的影响。结果沉默PML的表达可以降低MDA-MB-231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细胞的克隆数量,抑制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As_(2)O_(3)联合PML沉默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As_(2)O_(3)联合PML沉默组的细胞克隆数最少,细胞迁移数最少。结论沉默PML的表达可以降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As_(2)O_(3)可以增强PML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可能作为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对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 三氧化二砷 三阴性乳腺癌 细胞增殖 侵袭迁移
下载PDF
他扎罗汀对进行期银屑病增殖表皮中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琼玉 阎呼玲 +2 位作者 刘平 彭振辉 谭升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探讨他扎罗汀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3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扎罗汀治疗组及对照组,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外用他扎罗汀治疗前后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在银... 目的探讨他扎罗汀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3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扎罗汀治疗组及对照组,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外用他扎罗汀治疗前后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在银屑病治疗组皮损中,可见PML不仅表达于基底层(86.96%),且以灶状表达于基底上层(78.26%);他扎罗汀治疗后14d全层几乎无PMLmRNA表达(基底层为8.69%,基底上层为4.35%)。对照组处理前后PML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他扎罗汀可能通过下调进行期银屑病表皮中PML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 他扎罗汀
下载PD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s a single agent induces complete remission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leukemia of M_(2a) subtype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子兴 王阳 +2 位作者 王玮 贡静霞 薛永权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8-61,146-147,共6页
Objective To present a special case with the karyotype and molecular marker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M 2 who was induced to complete remission by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alone.Methods A recently hospi... Objective To present a special case with the karyotype and molecular marker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M 2 who was induced to complete remission by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alone.Methods A recently hospitalized young female patient with acute leukemia was initially diagnosed as M 3 subtype based on morphological French-American-British (FAB) classification. Karyotype analysis using standard G and R banding techniques and RT-PCR were applied to further define the diagnosis. After primarily cultured bone marrow cells from the iliac aspiration were tested for in vitro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oral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lone, 60?mg per day until complete remission was achieved. Peripheral blood and bone marrow changes were monitored over the whole treatment course.Results The characteristic chromosomal aberration for M 3, the t(15;17)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was not found while a t(8;21) translocation was verified. Furthermore, an amplified product of the AML-1/ETO fusion gene instead of the PML/RARα fusion gene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the diagnosis was corrected from M 3 to M 2. Primary cultured bone marrow cells can be fully induced to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 after 4 days exposure to ATRA. A hematological complete remission was achieved after 40 days treatment with ATRA as a single therapeutic agent, suggesting an alternative pathway mediating ATRA-induced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Conclusion A leukemia patient with a subtype other than M 3, such as M 2 in this case, may also be induced to complete remission by the mechanism of ATRA-induced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 This implies that there may be a pathway other than PML/RARα fusion gene product which mediates ATRA-induced myeloid maturation in leukemia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trans retinoic acid ·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 M 2 myeloid leukemia · RT-PCR · fusion gene
全文增补中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relap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ith arsenic trioxide in a hemodialysis-dependent patient: 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20
作者 Hee Jeong Lee Sang-Gon Park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1期5347-5352,共6页
BACKGROUND Arsenic trioxide(ATO)is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ho do not achieve molecular remission or who have molecular or morphologic relapse.However,there are no guidelines for adjusting ATO dosage in patients with... BACKGROUND Arsenic trioxide(ATO)is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ho do not achieve molecular remission or who have molecular or morphologic relapse.However,there are no guidelines for adjusting ATO dosag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renal failure or on dialysis.Herein,we report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relap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in a patient on hemodialysis with ATO single agent and review the cases in literature.CASE SUMMARY A 46-year-old woman who has been on hemodialysis to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for 15 years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pancytopenia.She had been seen for pancytopenia 3 years ago and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APL.She also received chemotherapy for APL but unfortunately was lost to follow-up after her second 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She was noted to have pancytopenia by her nephrologist during hemodialysis 1 mo ago.Bone marrow biopsy and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tests revealed a diagnosis of relapsed APL.Treatment for relapsed APL with ATO single agent was started and she achieved molecular remission after administering 24 doses of ATO.Thus far,four consolidation therapies have been performed with the ATO single agent,and,to date,the molecular remission has been maintained as negative promyelocytic leukemia/retinoic acid receptor-αfusion gene as confirmed by RTPCR testing for two years.CONCLUSION This is a rare case of relapsed APL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the single agent ATO in a patient on hemodi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trioxide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ANCYTOPENIA HEMODIALYSIS promyelocytic leukemia/retinoic acid receptor-αfusion gene Case repor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