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NAND Flash存取性能及其宿主控制器接口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晓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55-257,共3页
介绍了高密度K9K8G08U0M NANDflash芯片的内部组成、引脚配置、各种读操作、页面编程、块擦除、写保护等操作时序和状态查询。提供了NAND flash存储器与其宿主控制器的标准接口逻辑。
关键词 读模式 编程模式 擦除模式 写保护 状态查询 FLASH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全局优化策略的某燃料电池车动力经济性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辛伟伟 韦尚军 +1 位作者 郑伟光 张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08-513,共6页
为验证某款燃料电池商用车动力系统选型的合理性,以该款车型动力系统的关键参数为基础,在MATLAB仿真平台上搭建包含复合能量源(包含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包)、电机系统(包含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及车辆传动系统(包含主减速器和车轮)的模型... 为验证某款燃料电池商用车动力系统选型的合理性,以该款车型动力系统的关键参数为基础,在MATLAB仿真平台上搭建包含复合能量源(包含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包)、电机系统(包含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及车辆传动系统(包含主减速器和车轮)的模型。采用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全局优化能量管理策略,设定空载、半载和满载3种载重模式,以欧洲典型行驶工况EUDC_LOW为仿真工况,分析车辆在不同载重模式下的动力经济性。仿真结果显示,在3种载重模式下,车辆配置的复合能量源均能满足车辆在指定行驶工况下的功率要求,但随着车辆载重的增大,蓄电池包终端SOC逐渐偏离初始值,考虑到商用车需要在大载重的模式下工作较长时间,较低的SOC不利于车辆保持最佳的动力性。针对该车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后续的研究和实车验证中,应考虑配置功率更大的车载燃料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商用车 能量管理策略 动态规划 载重模式
下载PDF
一种基于Message Passing的并行程序设计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温钰洪 王鼎兴 +1 位作者 沈美明 郑纬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13,共7页
本文首先分析介绍构造并行计算机系统的两种方法:Multiprocessors和Multicomputers,然后介绍一种Multicomputers并行计算机系统中基于messagepassing的并行程序设计环境以... 本文首先分析介绍构造并行计算机系统的两种方法:Multiprocessors和Multicomputers,然后介绍一种Multicomputers并行计算机系统中基于messagepassing的并行程序设计环境以及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它具有程序设计简单、直观等特点,易于构造程序模型,并能获得较好的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 并行程序 并行计算机
下载PDF
支耳类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毅 韩利萍 +2 位作者 王子汉 刘霞 张慧杰 《新技术新工艺》 2019年第2期19-23,共5页
针对支耳类零件的数控机械加工采用以往传统立卧转换加工工艺过程,效率低下,加工精度难以保证,以DMG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NX软件自动编程的加工方法。自动编程结合了型腔铣、深度轮廓加工及区域轮廓铣等3种加工模式。... 针对支耳类零件的数控机械加工采用以往传统立卧转换加工工艺过程,效率低下,加工精度难以保证,以DMG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NX软件自动编程的加工方法。自动编程结合了型腔铣、深度轮廓加工及区域轮廓铣等3种加工模式。该方法解决了采用传统工艺出现的问题,实现了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支耳类零件的高效加工,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G125P UG NX 机械加工 自动编程 五轴数控加工中心 加工模式
下载PDF
结晶岩中造岩矿物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岳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6-93,共8页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晶岩造岩矿物组合,利用已有同类岩石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岩石的化学全分析的结果,根据质量平衡原理,进行线性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最优化拟合,求得这些矿物实际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新疆东天山花岗...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晶岩造岩矿物组合,利用已有同类岩石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岩石的化学全分析的结果,根据质量平衡原理,进行线性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最优化拟合,求得这些矿物实际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新疆东天山花岗岩类的造岩矿物含量计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岩 造岩矿物 含量 定量计算
下载PDF
基于双层规划的市郊轨道交通多交路快慢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汤莲花 徐行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159,共8页
由于市郊客流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的特点,单一交路、站站停列车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流需求,因此根据市郊客流特点研究不同停站方案(如快慢车)、开行区段(如大小区段)组合的列车开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乘客出行广义费用的基础上... 由于市郊客流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的特点,单一交路、站站停列车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流需求,因此根据市郊客流特点研究不同停站方案(如快慢车)、开行区段(如大小区段)组合的列车开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乘客出行广义费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列车开行方案与乘客选择之间的主从博弈关系,建立了市郊线路多交路快慢车开行方案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了遗传—模拟退火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在算例研究中,针对某一具体市郊线路,对结合大小交路、快慢车的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求解得出相对于传统的单一交路、站站停开行模式,多交路快慢车结合的开行方案使乘客的总旅行时间和企业运营成本分别降低了2.25%和9.25%,验证了本文模型和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市郊轨道交通 开行方案 双层规划 快慢车 大小交路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一个基于多种评判模式的在线评判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桂平 刘君 +1 位作者 罗宪 陈旺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657-661,共5页
以编程能力为核心的软件开发能力是电子及信息类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线程序实践和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程序实践能力。在线评判系统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程序设计学科竞赛的推广中... 以编程能力为核心的软件开发能力是电子及信息类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线程序实践和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程序实践能力。在线评判系统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程序设计学科竞赛的推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各类程序设计学科竞赛在国内高校日益推广,参赛面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亟需一种能适应不同评判模式的在线评判系统。文中分析了在线评判系统现状,总结了单数据集、多数据集、带权重多数据集3种评判模式。设计与开发了一个基于多种评判模式的在线评判系统——MOJ。MOJ系统能适应不同的程序设计竞赛,也能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教学和竞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竞赛 程序实践能力 程序设计竞赛 在线评判系统 多种评判模式
下载PDF
模糊供求条件下高速公路大标段建设项目地材调配决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首绪 贺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解决高速公路大标段项目地材调配中周期内供求量不确定、供应点分散、需求点多和调配时间受约束的问题,实现高效率调配,在三级网络结构下建立了以运输总时间、总成本和需求满足率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用最可能值法确定了模糊数的... 为解决高速公路大标段项目地材调配中周期内供求量不确定、供应点分散、需求点多和调配时间受约束的问题,实现高效率调配,在三级网络结构下建立了以运输总时间、总成本和需求满足率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用最可能值法确定了模糊数的权重和置信水平,用平均权重法对模糊数进行了去模糊化。对运输时间和成本动态赋权,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最后以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项目为背景设计仿真算例,并用LINGO软件求解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充分考虑地材供求不平衡的两种关系,为调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供求 大标段 动态调度 三级网络结构 非线性规划 多种运输方式
下载PDF
网络I/O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9
作者 袁新宇 潘示怡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93-295,共3页
以 UNIX系统下 echo(回显 )网络服务的编程实现为例 ,系统介绍各种网络 I/ O方式。通过对比其特点 ,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合理选取网络 I/ O方式 ,并给出一个通用的 I/ O方式选择标准。
关键词 网络编程 UNIX操作系统 I/O方式
下载PDF
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改革对策探索
10
作者 张朝霞 张彩霞 +2 位作者 吕玉祥 马建芬 赵彤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期178-179,共2页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文章结合学院及学科专业特点,从教学资源建设、讲授模式与教学方法、考评方法等方面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进行探索,注重课堂中的双语教学及互动探讨式教学。学生的编程能力以及计...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文章结合学院及学科专业特点,从教学资源建设、讲授模式与教学方法、考评方法等方面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进行探索,注重课堂中的双语教学及互动探讨式教学。学生的编程能力以及计算机专业术语的表达与认知能力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本次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学生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对大学程序设计课程其他方面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C语言程序设计 授课模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