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孕酮、β-HCG及CA125水平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胡琼 冯彦娜 +2 位作者 欧黎丽 陶红艳 陈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8期1534-15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癌抗原125(CA125)水平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1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早孕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孕酮、β-HCG 48h内...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癌抗原125(CA125)水平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1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早孕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孕酮、β-HCG 48h内增长率及CA125水平,研究三项指标分别检测和联合检测对宫外孕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观察组血清孕酮、β-HCG48 h增长率及CA125检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应用时CA125对于宫外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β-HCG 48 h内增长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特异性及敏感性均显著优于单一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β-HCG及CA125指标水平的分别检测或联合检测,对宫外孕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显著优于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血清孕酮 Β-HCG CA125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CA199及子宫内膜厚度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黄欢 张庆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癌抗原199(CA199)及子宫内膜厚度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列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正常体检的正常宫内妊娠...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癌抗原199(CA199)及子宫内膜厚度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列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正常体检的正常宫内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β-HCG、孕酮、CA199及子宫内膜厚度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上述指标的诊断效能并比较曲线下面积差异,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β-HCG与孕酮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β-HCG、孕酮、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5.94 nmol/L为截点值,孕酮预测早期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75.21%,特异度为88.77%,曲线下面积为0.839,优于β-HCG、CA199和子宫内膜厚度指标。但孕酮与β-HCG ROC指标AUC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孕酮AUC高于CA199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孕酮和β-HC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51,P<0.01)。结论孕酮和β-HCG能较好地诊断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优于CA199和子宫内膜厚度指标,且对于预测异位妊娠具有同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蔡娜 朱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15期2753-2756,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与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3例E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无子宫内膜疾病63例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ER...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与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3例E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无子宫内膜疾病63例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ER和PR水平,分析ER、PR水平与EP发病的相关性和对EP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腺体ER、PR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间质中ER在两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子宫内膜间质PR表达在两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内膜腺体ER、PR水平与EP发病分别呈正相关性(P<0.05)和负相关性(P<0.05)。内膜间质ER水平与EP发病无相关性(P>0.05),间质PR水平与EP发病呈负相关性(P<0.05)。腺体ER、PR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明显大于腺体ER、PR水平分别单独诊断的AUC 0.737和0.766(均P<0.05)。间质ER、PR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的AUC为0.744,明显大于间质ER水平单独诊断时的AUC 0.583(P<0.05),与间质PR水平单独诊断的AUC 0.73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P发生与腺体ER、腺体和间质PR表达情况相关,与间质ER表达情况无关。腺体ER、PR水平联合检查提高了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子宫内膜息肉 相关性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雌二醇、孕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对早期先兆性流产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巩敏红 周红 +1 位作者 周凤慧 李毅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9期98-101,共4页
目的:研究雌二醇(E_2)、孕酮(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对早期先兆性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妊娠女性130例,按照临床检查情况分为A组及B组,A组均为早期先兆性流产妊娠女性,... 目的:研究雌二醇(E_2)、孕酮(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对早期先兆性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妊娠女性130例,按照临床检查情况分为A组及B组,A组均为早期先兆性流产妊娠女性,B组均为早期输卵管妊娠女性;再选择正常早孕孕妇65例纳入C组,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于入院后次日及第8d行E_2、P、β-HCG检测,比较三组检测结果及诊断符合率。结果:C组E_2、P、β-HCG检测值均显著高于A组、B组(P均<0.05);A组E_2、P、β-HCG检测值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5);入院8d后A组E_2检测值较入院次日显著降低(P<0.05),P检测值降低幅度较小(P>0.05),β-HCG检测值较入院次日显著升高(P<0.05);8d后B组E_2、P、β-HCG检测值均较入院次日无显著变化(P均>0.05);8d后C组E_2、P、β-HCG检测值均较入院次日显著升高(P均<0.05)。联合诊断符合率(95.00%)远高于E_2(83.33%)、P(81.67%)、β-HCG(78.33%),P均<0.05;结论:E_2、P、β-HCG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较E_2、P、β-HCG单独检测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孕酮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早期先兆性流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探讨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何永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6期154-155,共2页
目的对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和50例流产患者,并以同期与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孕妇血清孕... 目的对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和50例流产患者,并以同期与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孕妇血清孕酮水平和β-HCG水平。结果流产孕妇不同孕周的血清孕酮和β-HCG均低于正常孕妇和正常妊娠的先兆流产孕妇(P〈0.05);血清孕酮12.2ng/ml、β-HCG 5 000 IU/ml可作为先兆流产孕妇治疗是否有效的标志;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血清孕酮和β-HCG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孕酮联合β-HCG水平是诊断早期先兆流产的重要指标,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检测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孕酮 Β-HCG 早期先兆流产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孕酮、β-HCG、PAPP-A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建民 冉烈 +5 位作者 马桂玲 王颖 张微惠 张健 莫彩虹 张晓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0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妇女血液中孕酮、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5~12周早期妊娠妇女699例,根据妊娠结局(所有患者均通过随访确诊)分为5组,正常妊娠组385例、先兆流产组98例、稽留流产...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妇女血液中孕酮、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5~12周早期妊娠妇女699例,根据妊娠结局(所有患者均通过随访确诊)分为5组,正常妊娠组385例、先兆流产组98例、稽留流产组53例、异位妊娠组76例、胎儿宫内发育不良组87例。监测各组血清孕酮、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结果:血清孕酮、PAPP-A、β-HCG动态检测结果在稽留流产、异位妊娠、胎儿宫内发育不良组与先兆流产组间,在先兆流产组与正常妊娠组间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早期,血清孕酮、PAPP-A和β-HCG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妊娠结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异位妊娠患者血清CA125、P、AMH表达及诊断、预测药物治疗疗效价值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淑娟 葛冰磊 金纪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7期1664-166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孕酮(P)、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对诊断异位妊娠及药物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病例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76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孕酮(P)、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对诊断异位妊娠及药物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病例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76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A125、P、AMH水平,根据病例组药物治疗1个月后疗效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CA125、P、AMH水平诊断异位妊娠及预测治疗疗效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CA125水平(32.57±4.31IU/ml)高于对照组(26.74±3.78IU/ml),AMH(106.71±10.26ng/ml)、P(31.75±3.89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115.62±12.14ng/ml、35.49±4.21ng/ml)(均P<0.05);ROC曲线显示,CA125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AMH的敏感性优于P、特异性低于P,而3项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953.1个月治疗后,病例组有61例治疗有效(80.3%).有效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无效组,AMH、P水平高于无效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单独指标预测治疗效果时P的敏感性最高,CA125的特异性最高,而3项联合预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58.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血清CA125水平异常升高,AMH、P水平异常降低,3项指标均为诊断异位妊娠及预测药物治疗疗效的有效指标,而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抗苗勒氏管激素 糖类抗原125 孕酮 诊断价值 预测治疗效果
下载PDF
早孕期经阴道超声联合孕酮、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诊断先兆流产发生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超 方亚平 +2 位作者 李斌 穆立凤 李志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分析早孕期经阴道超声联合孕酮(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先兆流产发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6例为先兆流产组,正常早孕孕妇90例为正常妊娠组,检测两组血清P及β-HCG水平,阴... 目的:分析早孕期经阴道超声联合孕酮(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先兆流产发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6例为先兆流产组,正常早孕孕妇90例为正常妊娠组,检测两组血清P及β-HCG水平,阴道超声测量孕囊及卵黄囊直径,检测孕囊绒毛间隙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收缩期上升支加速度时间(ACT),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及P、β-HCG水平对先兆流产的诊断价值。结果:先兆流产组RI、ACT及卵黄囊直径大于正常妊娠组,PSV、血清P及β-HCG水平、孕囊直径小于正常妊娠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RI、PSV、ACT、囊直径、卵黄囊直径、孕酮、β-HCG水平及4项联合(囊直径、卵黄囊直径、孕酮、β-HCG)预测先兆流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942、0.658、0.863、0.804、0.920、0.946、0.997。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P、β-HCG检测诊断早孕期先兆流产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可提高早孕期先兆流产的诊断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阴道超声 孕酮 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霞 刘景丽 +2 位作者 吴健松 李向荣 陈亮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105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3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24例,甲状腺腺瘤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105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3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24例,甲状腺腺瘤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4例。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标本中ER和PR及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临床意义。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45岁者的E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45岁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R阳性表达率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3.945、3.688, P <0.05);甲状腺滤泡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32, 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P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χ2=3.861, P <0.05)。甲状腺滤泡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31, 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ER及PC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6.561、8.412、4.520、7.695, 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P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5.519, 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者的ER、PR及PCNA染色阳性分级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4.520,5.988,3.256,3.635,3.968,5.509, P均<0.05)。 Spearman相关性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滤泡癌中,ER与PR呈正相关( r =0.459、0.618, 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CNA蛋白表达与ER及PR均呈负相关( r =-0.456、-0.442, P均<0.05)。甲状腺滤泡癌中,PCNA蛋白表达与ER呈负相关( r =-0.635, P <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中ER、PR、PCNA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ER、PR、PCNA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进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细胞核增殖性抗原 表达 价值
下载PDF
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治疗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梁瑞宁 赵美兰 +1 位作者 李佩双 刘玲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4215-4217,共3页
目的:观察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PCOS患者30例,采用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肥胖、多毛、痤疮等临床症状及血睾酮(T)、胰岛素(INs)、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黄体... 目的:观察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PCOS患者30例,采用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肥胖、多毛、痤疮等临床症状及血睾酮(T)、胰岛素(INs)、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等的变化情况。治疗期间,测BBT同时测定孕酮值,观察其排卵情况。结果: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不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肥胖、痤疮等临床症状(P<0.05),还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T、INS和LH水平(P<0.05),并能恢复部分患者的有排卵月经周期,30例患者出现的排卵周期数为46,且46个周期中BBT上升第3天测定的孕酮值均>3 ng/ml,提示总排卵率51%。结论: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治疗PCO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 排卵率 BBT 孕酮值
原文传递
孕中期子宫动脉超声联合性激素检测预测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青京 陈昌钊 +2 位作者 符俊娟 张婷 颜雪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893-1896,共4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子宫动脉超声检查联合性激素检测预测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LO-FGR)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LO-FGR孕妇68例(观察组),规律产前检查健康孕妇68例(对照组)临床资料。两组孕妇均于...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子宫动脉超声检查联合性激素检测预测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LO-FGR)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LO-FGR孕妇68例(观察组),规律产前检查健康孕妇68例(对照组)临床资料。两组孕妇均于孕25~27周时行子宫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S/D),同时测定血清游离雌三醇(FE_(3))、孕激素(P)水平。分析子宫动脉超声指标与性激素水平预测LO-FGR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动脉超声PI(0.77±0.21、0.60±0.17)、RI(0.50±0.19、0.42±0.14)、S/D(2.04±0.77、1.62±0.54),血清FE_(3)(16.33±1.89 nmol/L、25.69±3.27 nmol/L)及P(14.72±3.85 ng/ml、24.66±5.02ng/ml)]均有差异(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动脉超声检查预测LO-FG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95%CI 0.621~0.822),灵敏度为79.8%,特异度为69.8%;血清FE_(3)在最佳截断值17.27 nmol/L时预测LO-FGR的AUC为0.606(95%CI 0.506~0.709),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65.2%;血清P在最佳截断值15.69 ng/ml时对预测LO-FGR的AUC为0.624(95%CI 0.510~0.724),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59.9%;超声联合血清检测预测LO-FGR的AUC为0.902,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1.3%。结论:发生LO-FGR的孕妇子宫动脉超声血流指标及血清FE_(3)、P水平均异常改变,超声联合血清激素检测预测LO-FGR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孕中期 超声子宫动脉血流指标 游离雌三醇 孕激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预测复发性流产妇女早期流产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红艳 徐亚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852-185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复发性流产妇女早期流产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与免疫治疗效果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30日—2018年12月30日在本院行常规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产妇209例,其中无妊娠早期流产史孕妇125...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复发性流产妇女早期流产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与免疫治疗效果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30日—2018年12月30日在本院行常规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产妇209例,其中无妊娠早期流产史孕妇125例(正常妊娠组),复发性流产再妊娠孕妇84例(根据本次孕早期是否流产分为流产组35例和未流产组49例)。分析3组孕早期(孕4、6、8、10、12周)P、HCG水平,以及对复发性流产妇女早期妊娠流产的预测价值。对流产组进行免疫治疗,观察P、HCG水平与免疫治疗效果可能关系。结果:复发性流产再妊娠孕妇(流产组和未流产组)自然流产次数及孕次大于正常妊娠组(P<0.05)。孕4、6、8、10、12周HCG水平、P水平流产组最低,未流产组次之,正常妊娠组最高(P<0.05)。ROC曲线显示,孕8周HCG、P水平对复发性流产再妊娠孕妇早期流产具有预测价值(P<0.05),且HCG联合P预测价值更高(AUC=0.81,灵敏度81.5%)。流产组35例接受免疫治疗15例成功,治疗成功组HCG、P水平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结论:孕早期P联合HCG检测预测复发性流产早期妊娠流产的价值较高,且两指标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妇女免疫治疗效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再妊娠 早期流产 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免疫治疗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检测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时间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康锋 代凤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437-1440,1452,共5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检测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术后复发时间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28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24.29%)发生... 目的:探究乳腺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检测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术后复发时间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28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24.29%)发生复发,早期复发患者28例(41.18%),晚期复发患者40例(58.82%)。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DCE-MRI检查,并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R和HER-2的表达。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定各指标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结果: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患者在淋巴结转移数上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年龄、体重指数(BMI)、月经状况、病理分型、亚型、组织学分级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在K^(trans)上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K_(ep)和V_(p)上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PR和HER-2的表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K^(trans)、PR、HER-2单项检测及三项联合检测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3、0.722、0.727、0.889。结论:DCE-MRI参数及PR、HER-2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时间的重要预测指标,且三者联合检测对复发时间预测效能更高,可为临床及早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时间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阴道超声结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上官云 林燕斌 +2 位作者 赖桂凤 李玉娟 黄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6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结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8月内厦门市思明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转外院手术或复查随访的异位妊娠患者34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正...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结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8月内厦门市思明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转外院手术或复查随访的异位妊娠患者34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正常妊娠者34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同时取血液样本,检测β-hCG、P、E2指标,分析阴道超声及血清指标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的β-hCG、P、E2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血清指标、联合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血清指标及联合诊断三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阴道超声、血清指标,特异度高于血清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阴道超声的准确度高于血清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异位妊娠诊断中应用阴道超声结合血清β-hCG、P、E2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尽量避免漏诊、误诊,为后期诊疗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阴道超声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雌二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酮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士滨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评价孕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孕酮水平对诊断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疑似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检查的门诊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动... 目的评价孕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孕酮水平对诊断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疑似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检查的门诊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监测两组血清HCG水平和孕酮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HCG、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孕酮联合诊断早期先兆流产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孕酮和HCG诊断(P<0.05)。结论对孕妇血清HCG与孕酮水平动态联合监测,有助于预测早期先兆流产,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早期先兆流产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早孕复发性流产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β-hCG、孕酮表达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云和 张媛 +1 位作者 章小琴 李燕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在早孕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中表达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产前检查的早孕期妇女102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46...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在早孕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中表达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产前检查的早孕期妇女102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46例)、流产组(35例)、RSA组(21例),检测3组孕妇停经6、7、8周时血清HIF-1α、β-hCG、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SA组孕妇血清HIF-1α、β-hCG、P水平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3项指标对早孕RSA预测价值。结果:停经6、7、8周时血清HIF-1α水平RSA组最高、流产组次之、正常妊娠组最低,血清β-hCG和P水平RSA组最低、流产组次之、正常妊娠组最高(均P<0.05);RSA组孕妇血清HIF-1α与β-hCG呈负相关(P<0.05),血清HIF-1α、β-hCG与P均无相关性(P>0.05);血清HIF-1α、β-hCG、P联合检测对早孕RSA预测价值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在早孕RSA患者血清中HIF-1α呈高表达,β-hCG、P呈低表达,血清HIF-1α、β-hCG、P联合检测对早孕RSA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早孕期 低氧诱导因子-1Α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结合阴道超声检测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薛玉华 吴海兰 袁桂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2期31-34,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结合阴道超声检测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有高危因素的6~9周早孕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行单纯阴道超声检查... 目的:评价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结合阴道超声检测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有高危因素的6~9周早孕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行单纯阴道超声检查,试验组给予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阴道超声检测。比较两组胚胎发育异常率、早期流产率;比较流产与未流产患者的血清β-hCG、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结果:试验组胚胎发育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但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者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水平均低于未流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孕(6~9周)患者中实施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阴道超声检测,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析,可及时早期发现胚胎发育不良,给予针对性保胎措施,提高了保胎成功率,减少胚胎停育的误判,避免盲目期待无活力胚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Β-HCG 雌二醇 孕酮 阴道超声检测 早期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序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晶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序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10月我院诊断为功血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4)和联合组(n=95)。对照组单纯应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序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10月我院诊断为功血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4)和联合组(n=95)。对照组单纯应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联合组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序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组住院时间、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平滑肌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恢复正常排卵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月经量>80 ml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SH和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和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序贯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功血症状,有效促进子宫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积极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酸雌二醇 黄体酮 序贯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LDH1、ER、PR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邱爽 刘永利 +2 位作者 葛艳 高立永 张蓓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7期1519-1522,1526,共5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ALDH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6月在本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相关疾病患者104例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ALDH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6月在本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相关疾病患者104例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ER、PR和ALDH1表达并分析与病理特征关系及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阳性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ALDH1阳性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否绝经、是否肥胖无关(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LDH1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分期、深浅肌层浸润及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患者是否绝经及是否肥胖无关(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LDH1的表达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ER与PR表达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LDH1对子宫内膜癌有一定诊断价值(AUC=0.875),而ER、PR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较低(AUC=0.587、0.666)。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ALDH1表达异常,ALDH1有望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乙醛脱氢酶A1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HCG、孕酮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丽 黄邵芬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血清β-HCG、孕酮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东升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血清β-HCG、孕酮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东升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血清β-HCG、孕酮联合检测,对照组仅给予血清孕酮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经联合检测后血清β-HCG、孕酮水平较仅给予血清孕酮检测对照组的水平低(P<0.05);观察组经血清β-HCG、孕酮联合检测后临床检验有效率显著优于仅给予血清孕酮检测的对照组,其临床检验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均显著优于仅给予血清孕酮检测的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β-HCG、孕酮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早期先兆流产诊断中更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临床根据血清β-HCG、孕酮检测值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兆流产 Β-HCG 孕酮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