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问题 被引量:85
1
作者 陈瑞华 《中国司法鉴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不仅带来了司法鉴定体制的变化,而且促成了相关证据规则的完善。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种类,"鉴定意见"不再具有"鉴定结论"的效力,而要像其他证据一样,在证明力和证据能力方面经受法庭上的审查过程... 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不仅带来了司法鉴定体制的变化,而且促成了相关证据规则的完善。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种类,"鉴定意见"不再具有"鉴定结论"的效力,而要像其他证据一样,在证明力和证据能力方面经受法庭上的审查过程。违背法定的鉴定主体资格、鉴定程序、鉴真方法或鉴定文书的形式要件,鉴定人所提供的鉴定意见应被排除于法庭之外。有关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规则,不仅维护了法律程序的实施,而且可最大限度地增强该证据的证明力。从未来刑事证据法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在宏观层面的司法体制和中观层面的鉴定程序方面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处于微观层面的鉴定证据规则才能有更大的制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意见 鉴定体制 鉴定程序 证据能力 证明力
下载PDF
大数据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初探 被引量:67
2
作者 林喜芬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6,共10页
在数据时代,大数据应用于刑事证据已然成为理论和实务的重要议题之一。当前在刑事案件中,大数据证据主要被用于侦查破案线索、弹劾被告辩解、补强言词证据、印证性的间接证据等,在作用方式上包括了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库比对和基于算法... 在数据时代,大数据应用于刑事证据已然成为理论和实务的重要议题之一。当前在刑事案件中,大数据证据主要被用于侦查破案线索、弹劾被告辩解、补强言词证据、印证性的间接证据等,在作用方式上包括了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库比对和基于算法模型的大数据分析。关于大数据证据的法律定位及运用规则,不宜囿于刑事诉讼法的现有证据种类,而应回归到证据方法的概念,对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库比对宜采取庭上展示和辩方质证的证据方法,对基于算法模型的大数据分析宜采取专家辅助人提供检验意见和出庭接受质证的方法。在大数据证据的证据能力审查上,应能经受住相关性检验和科学可靠性检验;在证明力评价层面,应结合大数据应用的信息连接点选择、算法歧视可能性、逻辑架构合理性、算法结论稳健性等判断大数据证据的可信性以及对待证事实的证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证据 证据方法 相关性 可采性 严格证明 证明力
原文传递
证据保管链制度研究 被引量:67
3
作者 陈永生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5-191,共17页
证据保管链制度要求建立自侦查阶段收集证据至审判阶段将证据提交法庭的完整记录体系;除少数例外情形,所有接触证据的人员都必须出庭作证。这一制度对规范侦查、起诉人员收集、运输、保管证据等行为,协助法官和辩护方审查判断证据的真伪... 证据保管链制度要求建立自侦查阶段收集证据至审判阶段将证据提交法庭的完整记录体系;除少数例外情形,所有接触证据的人员都必须出庭作证。这一制度对规范侦查、起诉人员收集、运输、保管证据等行为,协助法官和辩护方审查判断证据的真伪,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只要求对证据的收集进行记录,而不要求对证据的运输、保管、鉴定等也进行记录,更不要求接触证据的人员出庭作证;这对保障实物证据的证明力极为不利。我国在未来立法时有必要借鉴域外经验,建立系统的证据保管链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保管链 记录体系 出庭作证 证明力
原文传递
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聂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523-528,共6页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子证据以完全不同于传统证据的独特表现方式,成为了一种新型证据。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电子证据的规定尚不完善,导致在法学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其收集原则、可采性和证明...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子证据以完全不同于传统证据的独特表现方式,成为了一种新型证据。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电子证据的规定尚不完善,导致在法学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其收集原则、可采性和证明力等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证据的可采性 证明力
下载PDF
“不得作为定案根据”条款的学理解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纵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77,共9页
由于我国的刑事证据立法及司法解释欠缺指导理论,在立法和司法解释制定过程中也未能清晰界定基本的证据法概念,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将各类不同的证据规则都以"不得作为定案根据"条款的形式进行规范。从证据法理上可将我国... 由于我国的刑事证据立法及司法解释欠缺指导理论,在立法和司法解释制定过程中也未能清晰界定基本的证据法概念,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将各类不同的证据规则都以"不得作为定案根据"条款的形式进行规范。从证据法理上可将我国的"不得作为定案根据"条款大致分为四类,即狭义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据的客观性保障规则、证明力评价规则、严格证明规则。对于这四类规则,要分别从法理出发探讨其合理性及适用问题。对于狭义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来说,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以典型案例等有效方式对其实践适用进行指引;对于证据的客观性保障规则来说,要使其具有必要的灵活性,并改变其适用方式;对于证明力评价规则来说,那些对法官采信证据形成不当限制的规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适用;对于严格证明规则来说,要将严格证明解释为一个独立的成为定案根据的条件,并且完善举证质证方式、心证公开等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证据能力 证明力 严格证明
原文传递
民事司法鉴定意见的评价机制论纲 被引量:14
6
作者 汤维建 徐枭雄 《中国司法鉴定》 2018年第3期1-9,共9页
民事司法鉴定意见在现代型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立法的缺失以及司法实践中法官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民事司法活动中鉴定意见的评价效果一直备受诟病。解决这一困境的重要方法就是尽快确立统一化和科学化的鉴定意... 民事司法鉴定意见在现代型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立法的缺失以及司法实践中法官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民事司法活动中鉴定意见的评价效果一直备受诟病。解决这一困境的重要方法就是尽快确立统一化和科学化的鉴定意见评价规范体系,通过完善鉴定人、当事人和法官对民事司法鉴定意见进行评价的配套制度及评价规则,使民事司法鉴定意见发挥其应有的科学证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鉴定意见 证据能力 证明力
下载PDF
论警讯录音录像证据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纪奎 《证据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警讯录音录像制度。如何科学理解、切实贯彻落实这一制度是摆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科学理解警讯录音录像制度方面,对"犯罪嫌疑人"应做实质性解释,对"可能&qu... 2012年《刑事诉讼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警讯录音录像制度。如何科学理解、切实贯彻落实这一制度是摆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科学理解警讯录音录像制度方面,对"犯罪嫌疑人"应做实质性解释,对"可能"的界定应以法定最高刑为准,在录音或录像方式的选择上应坚持录像优先原则。为了切实发挥录音录像制度的功能,我们应建立警讯录音录像的随案移送和审前开示制度,并对违反录音录像规定的行为确立相应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裁措施。在程序性制裁方面,应当可反驳地推定违反警讯录音录像规定获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述不具有可采性。即便控方推翻了这一推定,也应允许对警讯笔录的证明力做不利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讯录音录像 警讯笔录 审前开示 可采性 证明力
原文传递
公安讯问笔录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及证明力探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包冰锋 《证据科学》 2019年第5期527-536,共10页
公安讯问笔录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问题为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广为关注,但存在诸多争议。由于公安讯问笔录制作主体及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学界普遍认为公安讯问笔录具有较高的司法权威,从而于民事诉讼中具有当然的证据能力且证明力较大,... 公安讯问笔录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问题为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广为关注,但存在诸多争议。由于公安讯问笔录制作主体及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学界普遍认为公安讯问笔录具有较高的司法权威,从而于民事诉讼中具有当然的证据能力且证明力较大,但其实不然。公安讯问笔录的本质是特定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其应归属于证人证言或当事人陈述,而非笔录证据。因此,在民事审判中,讯问笔录并不当然具有证据效力,应当对其进行实质审查,不能误以为属于笔录类证据而仅对其进行形式审查。基于此,民事法官应以自由心证主义为基点,依据民事证据规则对公安讯问笔录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进行审查判断,使其在民事诉讼领域发挥应有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讯问笔录 证据能力 证明力 自由心证主义
原文传递
DNA鉴定人出庭作证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袁丽 《证据科学》 CSSCI 2013年第5期574-586,共13页
DNA鉴定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能锁定犯罪嫌疑人、串并案件、提供侦查线索,是重要的技术破案手段。DNA证据通常是可靠的,被大多数人认可,以前DNA鉴定人出庭作证非常少见。但是,DNA证据也并非完美,在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还有个别DNA... DNA鉴定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能锁定犯罪嫌疑人、串并案件、提供侦查线索,是重要的技术破案手段。DNA证据通常是可靠的,被大多数人认可,以前DNA鉴定人出庭作证非常少见。但是,DNA证据也并非完美,在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还有个别DNA检验出错,因而法庭必须加强对DNA证据的审查。随着我国新刑诉法的出台,DNA鉴定人出庭作证将是今后日常工作之一,通过质证,排除非法证据,准确阐释证据的证明力,最终实现刑事诉讼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本文亦针对在探索阶段鉴定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给予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证据 出庭作证 证明力 刑事诉讼法 司法鉴定
原文传递
论经验法则在证据证明力评价中的运用——以刑事司法为视角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世贵 陆怡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164,208,共15页
经验法则是评价证据证明力大小的重要依据。当前,经验法则在证明力评价中的运用模式可分为印证评价模式、盖然性评价模式和混合型评价模式。由于经验法则的运用难以通过法律进行规制,因而无论在何种模式中,其均面临着提出主体不明、射... 经验法则是评价证据证明力大小的重要依据。当前,经验法则在证明力评价中的运用模式可分为印证评价模式、盖然性评价模式和混合型评价模式。由于经验法则的运用难以通过法律进行规制,因而无论在何种模式中,其均面临着提出主体不明、射程和推理方式不明确、外部规制作用有限、被告人对经验法则在证明力评价中的运用缺乏救济手段四重困境。对证明力评价中经验法则的运用机制进行完善,要从接纳不同主体提出的经验法则、加强对法官运用经验法则评价证明力的指引、落实证明力评价中对经验法则运用的裁判说理、明确证明力评价中误用和滥用经验法则的救济方式四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法则 证明力评价 运用模式 裁判说理 救济方式
下载PDF
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康彪 谭钟毓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7年第3期85-92,共8页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已经感受到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与此同时,网络侵权、计算机犯罪、电子商务纠纷案件也大量涌现出来,而目前我国电子证据方面的立法还相对滞后,司法实践中运用电子证据的规则不一.因此,加...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已经感受到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与此同时,网络侵权、计算机犯罪、电子商务纠纷案件也大量涌现出来,而目前我国电子证据方面的立法还相对滞后,司法实践中运用电子证据的规则不一.因此,加快电子证据立法、正确界定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法律定位 可采性 证明力
下载PDF
刑事证据能力反思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66-74,共9页
以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制度改革,对证据能力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证据能力理论需以证据的两步认证模式为支撑:证据能力的审查程序和证明力的调查程序。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判断中,均涉及关联性问题,对于证据能力的关联性规则需通过... 以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制度改革,对证据能力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证据能力理论需以证据的两步认证模式为支撑:证据能力的审查程序和证明力的调查程序。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判断中,均涉及关联性问题,对于证据能力的关联性规则需通过逻辑上的关联性和法律上的关联性来加以完善。证据能力规则的构建可从三要件说入手,分别是以法定证据形式和关联性规则为基础的积极要件、以证据能力排除规则为核心的消极要件和以证据准入资格和严格证明为制约的程序要件。同时,在证据能力规则的适用中应强调其程序的独立性,将无证据能力之案件材料对事实认定者的心证影响降至最低,以确保证据裁判原则和庭审实质化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能力 证明力 关联性 排除规则 严格证明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的概念与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欣 马英川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6,共6页
瑕疵证据已成为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由于某些研究过于强调"中国的司法国情",过分追求实然效果,忽略了从证据法学的理论对瑕疵证据作出严谨的逻辑论证,从而导致有关瑕疵证据的基本定位出现偏差、概念界定不清、特... 瑕疵证据已成为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由于某些研究过于强调"中国的司法国情",过分追求实然效果,忽略了从证据法学的理论对瑕疵证据作出严谨的逻辑论证,从而导致有关瑕疵证据的基本定位出现偏差、概念界定不清、特征描述混乱。其实,瑕疵证据属于不适格证据中的一种形式,其主要解决证据能力问题,而判断证据能力的标准是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因此,证据的三个属性才是瑕疵证据研究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瑕疵证据 证据属性 证据能力 证明力
原文传递
刑事证据排除规则之体系梳理——以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区分为进路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6,共11页
证据规则用以规范的是哪些案件材料可以或不得被裁判者用来认定案件事实的问题,分为证据采用规则和证据排除规则。其中,证据排除规则是决定案件材料能否转化为定案根据的关键。证据排除规则是一个层次化、系统化的规范体系,应作广义理... 证据规则用以规范的是哪些案件材料可以或不得被裁判者用来认定案件事实的问题,分为证据采用规则和证据排除规则。其中,证据排除规则是决定案件材料能否转化为定案根据的关键。证据排除规则是一个层次化、系统化的规范体系,应作广义理解。以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区分为视角,又可进一步分为证据能力的排除规则和证明力的排除规则。证据能力排除规则是以价值论为导向的保障性规则,如鉴真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等;证明力排除规则是以认识论为导向的事实认定规则,如补强证据规则、瑕疵证据排除规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规则 证据排除规则 证据能力 证明力 真实性
下载PDF
刑事证据制度转型:由证据概念、证据属性到证据资格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9,共8页
无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概念的界定,还是传统证据法理论的“证据三性说”,均难以对证据与定案根据作出明确的区分,故而无法为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引,应实现由概念研究向规则研究、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转化。证据资格是... 无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概念的界定,还是传统证据法理论的“证据三性说”,均难以对证据与定案根据作出明确的区分,故而无法为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引,应实现由概念研究向规则研究、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转化。证据资格是某案件材料作为证据进入庭审程序所需要满足的法律条件,具有动态化、层次化的特点,旨在以诉讼程序为依托,并通过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实现对证据的筛选和把关。作为我国刑事证据的新的理论模型和分析工具,证据资格的提出有助于推动“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证据制度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概念 证据属性 证据资格 证明力
下载PDF
区块链信息的证据属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梦 《信息安全研究》 2020年第12期1082-1087,共6页
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及国内外应用使得其与当下社会生活、法律关系已密不可分,继而在纠纷发生后必然要承担查清事实、维护权利、证成归责的证据功能.区块链电子证据既在各自特点下分为多种类型,又具有共同的技术特征,它们是其证据基本属性... 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及国内外应用使得其与当下社会生活、法律关系已密不可分,继而在纠纷发生后必然要承担查清事实、维护权利、证成归责的证据功能.区块链电子证据既在各自特点下分为多种类型,又具有共同的技术特征,它们是其证据基本属性——证据能力及证明力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证据的2个基本属性在司法适用中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不可将有一定区别的它们完全割裂开来考察.尽管实证法肯定了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司法适用,但它仍然面临着多种可能致其丧失证据能力或证明力降低的挑战,实践中亦有多个案例间接回应了上述挑战,其共通原理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证据 证据类型 证据能力 证明力
下载PDF
让科学证据走下神坛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建华 《中国司法鉴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8,共4页
科学证据迅速"蹿红",说明了人们对科学有极高期待。但现在人们对科学证据有奉若神明之趋势,这又人为制造了证据理论的另一混乱局面。从历史根源、法律根源、科学根源及社会根源等四个方面剖析人们迷信科学证据的原因,然后讨... 科学证据迅速"蹿红",说明了人们对科学有极高期待。但现在人们对科学证据有奉若神明之趋势,这又人为制造了证据理论的另一混乱局面。从历史根源、法律根源、科学根源及社会根源等四个方面剖析人们迷信科学证据的原因,然后讨论科学证据回归理性的途径,让科学证据走下神坛,与其它证据携手共同维护司法的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证据 证明力 司法鉴定
下载PDF
商标问卷调查的司法应用--现状、问题及其完善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贤凯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71,共11页
商标问卷调查已成为国外司法审判中的常规证据,在我国也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对司法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商标问卷调查的司法应用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商标问卷调查的应用率极低;第二,商标问卷调查主要由当事人在较难证明的案件中... 商标问卷调查已成为国外司法审判中的常规证据,在我国也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对司法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商标问卷调查的司法应用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商标问卷调查的应用率极低;第二,商标问卷调查主要由当事人在较难证明的案件中提出,用于测度商标法中的多种问题;第三,商标问卷调查的采信率整体偏低。对研究样本中所载的问卷调查进行微观分析,发现我国司法中应用的商标问卷调查在专家资质、对象选择、模型设计、规范执行、科学报告等五个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明确商标问卷调查的证据属性,消除引入此类证据的不确定性;构建引入商标问卷调查的合理程序,保障其中立性和客观性;制定应用商标问卷调查的司法指引,引导当事人提升问卷调查质量,帮助法官正确审查问卷调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问卷调查 消费者调查 混淆 淡化 商标功能 证明力
下载PDF
遗传标记分析对DNA证据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丽 《证据科学》 CSSCI 2012年第6期737-749,共13页
DNA分析技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操作技术和高度自动化检测仪器,能够达到同一认定的地步,与其他物证技术相比具有高度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是科学证据中的佼佼者。然而,DNA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包括遗... DNA分析技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操作技术和高度自动化检测仪器,能够达到同一认定的地步,与其他物证技术相比具有高度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是科学证据中的佼佼者。然而,DNA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包括遗传标记分析的影响。同一份生物物证,检测的遗传标记类型不同,采用识别体系大小不同,其结果解释不同,获得DNA证据的证明力大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标记 DNA证据 证明力 同一认定 司法鉴定
原文传递
信息网络犯罪中大数据证据的定位与运用
20
作者 李宁 梁勐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8,共12页
大数据时代,信息网络犯罪频发且更具隐蔽性,大数据证据的出现对此类案件的事实认定具有重要价值。考虑到大数据证据自身属性和实践情况,中国当前的司法实践应当将其暂时归入鉴定意见的法定证据种类,等时机成熟时再通过修改法律将其单列... 大数据时代,信息网络犯罪频发且更具隐蔽性,大数据证据的出现对此类案件的事实认定具有重要价值。考虑到大数据证据自身属性和实践情况,中国当前的司法实践应当将其暂时归入鉴定意见的法定证据种类,等时机成熟时再通过修改法律将其单列为独立证据种类。关于大数据证据在信息网络犯罪中的运用,通过考察发现存在真实性、可采性、证明力的适用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探索未来大数据证据的发展出路,包括探索专业人员辅助审查机制、以控权和赋权保障控辩平衡、规制算法歧视与构建相关性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犯罪 大数据证据 真实性 可采性 证明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