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6年重庆市4种主要慢性病早死率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60
1
作者 丁贤彬 唐文革 +2 位作者 焦艳 毛德强 吕晓燕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7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主要慢性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率和年度... 目的分析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主要慢性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趋势变化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进行判别。结果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由2010年的514.29/10~5上升至2016年的602.95/10~5,APC为3.25%,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2,P<0.01)。标化死亡率由2010年的341.95/10~5下降到2016年333.73/10~5,APC为-0.10%,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P=0.880)。男性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2016年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率由15.72%上升至15.96%,APC为0.50%,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5,P=0.171)。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早死率由2010年的19.78%上升至2016年的20.52%,APC为0.80%,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0,P<0.05)。心脑血管疾病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率每年分别以2.18%与2.76%的速度下降。而恶性肿瘤与糖尿病早死率每年以1.61%与2.33%的速度上升。结论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率处于较高的水平,男性早死率呈上升的趋势,恶性肿瘤与糖尿病是导致早死率上升的主要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早死亡概率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基于2017年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毛凡 姜莹莹 +4 位作者 刘韫宁 赵振平 王丽敏 王临虹 周脉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0-1286,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和危险因素暴露及防控现况。方法依托2017年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研究,获取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防控情况3个维度29个指...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和危险因素暴露及防控现况。方法依托2017年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研究,获取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防控情况3个维度29个指标的数据。对各指标进行了同向化(CHI得分越高表示心血管健康水平越好)、标准化和百分化后,通过加权求和得到各省不同维度得分及最终的心血管健康指数得分,并采用得分和秩次描述不同省份各维度CHI得分情况。结果黑龙江、西藏、吉林、河南、新疆的心血管病流行维度得分较低,天津、河北、辽宁、山西和北京的危险因素暴露维度得分较低,海南、贵州、云南、陕西和广西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防控维度得分较低。在行为危险因素方面,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18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身体活动不足率、肥胖率M(P_(25),P_(75))分别为26.8%(25.15%,29.25%)、17.80%(11.60%,19.45%)、12.00%(8.90%,17.95%),每天人均盐摄入水平为8.6(8.2,9.3)g;在代谢性危险因素方面,血脂异常的患病率(33.7%)高于高血压(26.0%)和糖尿病(9.7%)的患病率,而其知晓率(14.5%)、治疗率(7.9%)和控制率(5.4%)均低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关指标。结论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较为严峻,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行为 危险因素 早死概率
原文传递
2010-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亦晨 孙良红 +6 位作者 李小攀 陈涵一 张格 曲晓滨 陈华 周弋 肖绍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021-1028,共8页
目的肺癌是全球人口首位癌症死亡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了解2010-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区域内差异化的肺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肺癌死亡数据来源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目的肺癌是全球人口首位癌症死亡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了解2010-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区域内差异化的肺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肺癌死亡数据来源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与早死概率,分析各街镇居民肺癌死亡情况;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肺癌死亡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趋势面分析;采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0-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肺癌粗死亡率为64.5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4.01/10万,PYLLR为2.41‰,早死概率为1.71%。趋势面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居民肺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PYLLR与早死概率在南北方向上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在东西方向上,肺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PYLLR由西向东逐步降低。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呈空间正相关,肺癌粗死亡率与PYLLR空间自相关性则不显著。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癌粗死亡率高-高聚集区域为周家渡街道;肺癌标化死亡率高-高聚集区域为浦东新区中部及南部城乡结合地区与农村地区;肺癌PYLLR高-高聚集区域为周家渡街道与三林镇;肺癌早死概率高-高聚集区为浦东新区中部的川沙新镇与西南部的航头镇、宣桥镇、新场镇与惠南镇。结论 2010-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率较高,并导致了严重的疾病负担,中部与南部城乡结合地区与农村地区居民受肺癌的危害更大,应列为肺癌防控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死亡率 减寿率 早死概率 空间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亦晨 陈华 +6 位作者 孙良红 曲晓滨 李小攀 陈涵一 杨琛 周弋 徐望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9-734,共6页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糖尿病城乡分布的研究依然较少。目的了解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现状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区域内糖尿病防控策略提...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糖尿病城乡分布的研究依然较少。目的了解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现状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区域内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5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居民死亡数据库为基础,从中筛选2010—2020年报告的糖尿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浦东新区各街道、镇居民糖尿病死亡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年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浦东新区糖尿病死亡现状与变化趋势,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糖尿病死亡的空间分布图并分别开展趋势面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为37.9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90/10万,早死概率为0.52%。2010—2020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_(粗死亡率)=5.59%,Z=13.887,P=0.001;APC_(标化死亡率)=2.06%,Z=4.547,P=0.001;APC_(早死概率)=1.50%,Z=2.476,P=0.035)。趋势面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由北向南逐步降低,早死概率在南北方向上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APC由北向南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在东西方向上,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均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APC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均呈空间正相关(P_(粗死亡率)<0.001,P_(标化死亡率)<0.001,P_(早死概率)=0.003)。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的高-高聚集区域为浦东新区西部,均包含6个街道与1个镇且存在部分地理重叠;标化死亡率低-低聚集区为浦东新区中部的川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变化趋势 空间流行病学 上海
下载PDF
无锡市2008-2018年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璐 陈海 +4 位作者 钱云 董昀球 郭亮亮 杨志杰 申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1-296,共6页
目的分析无锡市居民2008-2018年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变化趋势,评估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无锡死因监测系统收集的2008-2018年户籍人口死亡数据和无锡市公安局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Joinpoint回归法、... 目的分析无锡市居民2008-2018年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变化趋势,评估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无锡死因监测系统收集的2008-2018年户籍人口死亡数据和无锡市公安局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Joinpoint回归法、期望寿命贡献分解法,分析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以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无锡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从2008年的11.25%下降到2018年的9.25%,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2.0%,95%CI:-2.6~-1.5),女性早死概率较低,且下降速度(由7.74%降至5.91%)快于男性(由14.49%降至12.51%)。2008-2018年无锡市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分别增加了1.86岁(由78.66岁增至80.52岁)和1.26岁(由83.85岁增至85.11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的降低对期望寿命增长起到"正向贡献",分别使期望寿命增加0.34岁(23.90%)、0.15岁(10.50%)、0.03岁(2.36%),其中40~55岁男性心脑血管疾病过早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增长呈"负向贡献"(-0.04岁)。男性糖尿病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APC=7.1%,95%CI:2.8~11.6),糖尿病过早死亡对无锡市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均呈"负向贡献",使期望寿命降低0.03岁(-2.14%)。结论2008-2018年无锡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对期望寿命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与女性相比,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较高且下降速度较慢,应重点关注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过早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早死概率 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分解法
原文传递
2015年山东省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水平和早死概率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吉玉 楚洁 +2 位作者 鹿子龙 郭晓雷 徐爱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18,共3页
利用2015年山东省居民死因网络报告登记资料,通过漏报率进行死亡率调整,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慢性病早死概率。2015年全省因四类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728287例(占全死因的85.83%),以心脑血管疾病(5... 利用2015年山东省居民死因网络报告登记资料,通过漏报率进行死亡率调整,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慢性病早死概率。2015年全省因四类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728287例(占全死因的85.83%),以心脑血管疾病(50.90%)、恶性肿瘤(25.69%)为主。早死概率为17.84%;男性早死概率(23.12%)高于女性(12.25%);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早死概率最高,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最高;从东向西呈增高趋势,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最高的达21.50%,沿海地区的东营市和威海市最低,分别为14.84%和1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死亡 早死概率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亦晨 曲晓滨 +6 位作者 陈华 孙良红 李小攀 陈涵一 杨琛 周弋 徐望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了解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情况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区域内因地制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数据来源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分别计算各街镇居民慢性阻... 目的了解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情况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区域内因地制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数据来源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分别计算各街镇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现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绘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空间分布图,利用趋势面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死亡率为58.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22.35/10万,早死概率为0.26%。趋势面分析显示,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由北向南逐步升高;在东西方向上,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由西向东逐步升高。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均呈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的高-高聚集区域位均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的农村地区。结论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存在城乡差异性。东南临海农村地区居民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空间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与“健康中国2030”下降目标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丁贤彬 许杰 +1 位作者 焦艳 吕晓燕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分析2015—2019年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及与"健康中国2030"下降目标的差距,为制定慢性病相关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5与2019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2015与2019年心脑血管疾病... 目的分析2015—2019年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及与"健康中国2030"下降目标的差距,为制定慢性病相关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5与2019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2015与2019年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2015与2019年死亡率的比较采用u检验。结果2015与2019年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分别为15.72%、13.94%,年均增长率为-2.96%。2015年与2019年相比,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早死概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9%、-6.76%、-3.81%和1.17%;男性4类慢性病合计、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早死概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1.12%、-11.26%、5.09%和-2.71%;女性4类慢性病合计、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早死概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95%、-5.40%、-12.31%、-3.04%和-5.30%。2019年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已经提前达到2020年的目标,按目前的年均增长率推算"健康中国2030"目标可以提前实现。结论2015—2019年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年均下降率较大,"健康中国2030"目标可提前实现,应重点加强糖尿病和男性慢性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早死概率 死亡率 “健康中国2030”
原文传递
2016年重庆市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及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丁贤彬 焦艳 +1 位作者 毛德强 唐文革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恶性肿瘤早死亡概率及疾病负担,为开展肿瘤防治提供建议。方法采用SPSS 19. 0分析2016年全死因中死于恶性肿瘤(ICD-10:C00. 0-C97,D32. 0-D33. 9,D42. 0-D43. 9),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期望寿命损失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恶性肿瘤早死亡概率及疾病负担,为开展肿瘤防治提供建议。方法采用SPSS 19. 0分析2016年全死因中死于恶性肿瘤(ICD-10:C00. 0-C97,D32. 0-D33. 9,D42. 0-D43. 9),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期望寿命损失年、早逝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premature mortality,YLLs)、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结果2016年共计报告恶性肿瘤死亡56 073例,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为188. 21/105与148. 99/105。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248. 94/105)高于女性(125. 43/105)(χ2=77. 761,P <0. 001),农村(191. 16/105)高于城市(180. 51/105)(χ2=5. 998,P <0. 05)。恶性肿瘤早死概率为8. 32%,恶性肿瘤早死概率男性(11. 15%)高于女性(5. 17%)(χ2=443. 046,P<0. 001),城市(8. 52%)高于农村(8. 34%)(χ2=384.175,P <0.001)。2016年重庆市恶性肿瘤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年为3. 17年,YLLs率为45. 80年/1 000人,占全死因YLLs率的30. 18%,YLLs率男性(61. 42年/1 000人)高于女性(20. 17年/1 000人),农村(47. 08年/1 000人)高于城市(42. 47年/1 000人),AYLL为24. 34人年。结论重庆市恶性肿瘤死亡率高,早死亡概率高,疾病负担重,政府应重视肿瘤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早死亡概率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2016年重庆市脑卒中早死概率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丁贤彬 焦艳 +1 位作者 毛德强 唐文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脑卒中死亡率、早死亡概率、潜在寿命损失及分布情况,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方法:2016年居民死亡个案数据(死亡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部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采用... 目的:了解重庆市脑卒中死亡率、早死亡概率、潜在寿命损失及分布情况,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方法:2016年居民死亡个案数据(死亡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部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10,ICD-10)对脑卒中(I60-I64)死亡个案进行编码,数据经SPSS 19.0统计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亡概率、潜在寿命损失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16年重庆市脑卒中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7.35/105与63.19/105,脑卒中死亡占总死亡的16.04%。男性脑卒中死亡率(130.74/105)与标化死亡率(75.72/105)均高于女性(103.50/105与50.51/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0,P=0.000;χ~2=27.346,P=0.000)。农村脑卒中死亡率(137.95/105)与标化死亡率(73.44/105)均高于城市(63.54/105与35.27/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8,P=0.000;χ~2=37.190,P=0.000)。50岁前脑卒中死亡率均低于50/105,5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016年脑卒中早死亡概率为2.88%,男性脑卒中早死亡概率(3.74%)高于女性(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999,P=0.000)。农村脑卒中早死亡概率(3.33%)高于城市(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43,P=0.000)。脑卒中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s,AYLL)为10.87人年。结论:重庆市脑卒中死亡率与早死亡概率高,农村居民与男性是重点人群,应加强脑卒中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死亡率 早死亡概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
下载PDF
2016年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贤彬 唐文革 +2 位作者 毛德强 焦艳 沈卓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 分析2016年重庆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及去死因期望寿命情况,为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重庆市2016年居民死亡个案数据(死亡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 目的 分析2016年重庆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及去死因期望寿命情况,为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重庆市2016年居民死亡个案数据(死亡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部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对死亡个案进行编码,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四类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2016年重庆市报告死亡病例218 004例,死亡率为731.73/10万。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共计179 637例,占总死亡的82.40%;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02.95/10万与455.82/10万;早死概率为15.96%,男性(25.39%)高于女性(10.78%)。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早死概率分别为6.01%、8.32%、2.05%和0.43%。分别去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糖尿病后,增长的期望寿命分别是6.02、3.19、1.89与0.19年。结论 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高,男性高于女性,应针对不同性别间的危险因素开展干预和人群的健康管理,降低早死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死亡率 预期寿命 早死概率
原文传递
2010-2016年北京市房山区慢性病死亡及四类慢病早死概率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莹 赵清水 张丽娜 《首都公共卫生》 2018年第6期307-309,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房山区2010-2016年慢性病死亡情况及四类慢病早死概率。方法利用北京市户籍居民死因监测系统中2010-2016年死亡登记资料,按照国际统一ICD-10编码分类、汇总、统计,分析慢性病死亡情况及四类慢病早死概率。结果 2010-201... 目的分析北京市房山区2010-2016年慢性病死亡情况及四类慢病早死概率。方法利用北京市户籍居民死因监测系统中2010-2016年死亡登记资料,按照国际统一ICD-10编码分类、汇总、统计,分析慢性病死亡情况及四类慢病早死概率。结果 2010-2016年房山区户籍人口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户籍人口慢性病死亡率呈升高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由2010年的460.36/10万下降至2016年的430.40/10万;四类慢病中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明显上升,四类慢病早死概率由2010年的15.44%下降至2016年的14.39%。结论房山区慢性病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四类慢病早死概率有所下降,说明近些年的慢病防控措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男性早死概率高于女性,慢性病防控应关注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死亡 四类慢病 早死概率
下载PDF
2015-2020年陕西省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邱琳 王维华 +1 位作者 刘蓉 飒日娜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分析2015―2020年陕西省4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简称慢性病)的死亡情况、早死概率、变化趋势,以及预测陕西省"健康中国2030"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实现情况。方... 目的分析2015―2020年陕西省4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简称慢性病)的死亡情况、早死概率、变化趋势,以及预测陕西省"健康中国2030"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实现情况。方法利用2015―2020年陕西省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平均增长速度、早死概率预测值、早死概率目标值,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变化趋势的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结果2015―2020年,陕西省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比例均达到83.00%以上,占慢性病死亡数比例均达到94.00%以上;总人群、男性和女性的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总人群APC=2.02%、男性APC=2.12%、女性APC=1.92%),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总人群APC=-2.96%、男性APC=-2.47%、女性APC=-3.54%),趋势性χ^(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历年男性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2015―2020年陕西省总人群、男性和女性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总人群APC=-1.78%、男性APC=-1.19%、女性APC=-3.05%),趋势性χ^(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6年间陕西省总人群、男性和女性早死概率分别以1.98%、1.34%、3.43%的速度下降,根据下降速率预测,到2030年,除女性外,陕西省总人群、男性早死概率均无法达到"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的目标值。结论2015―2020年陕西省4类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但总人群和男性早死概率无法实现目标值,建议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慢性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原文传递
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丁贤彬 焦艳 +5 位作者 毛德强 许杰 吕晓燕 杨弦弦 唐文革 罗凯颖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糖尿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死亡个案(ICD-10:E10-E14),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概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 目的了解重庆市糖尿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死亡个案(ICD-10:E10-E14),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概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change, APC),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变化APC采用t检验。结果糖尿病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0年的9.58/10万、6.23/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6.20/10万、8.82/10万,APC分别为7.25%与4.81%,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5、9.39,P值均<0.001)。糖尿病早死概率由2010年的0.36%上升至2018年的0.47%,APC为3.46%,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P<0.001)。男性与女性糖尿病早死概率均呈现上升,年均上升幅度分别为4.08%与2.94%,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7.29,P<0.05)。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糖尿病早死概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年均上升幅度分别为2.94%与4.39%,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6.65,P<0.05)。结论 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早死概率高,呈上升的趋势,应切实加强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原文传递
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雪菲 陆英丽 +2 位作者 杜国霞 孙晓翠 易法令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1-905,共5页
目的分析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适合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防治策略提供相关基础。方法分析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数据,并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以及早死概率相关公式计算心血管疾病... 目的分析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适合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防治策略提供相关基础。方法分析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数据,并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以及早死概率相关公式计算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早死概率、平均增长速度以及预测值等指标。结果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总人群、男性、女性、城市和农村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3.67%、3.54%、2.12%、0.60%、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P<0.05);各年心血管病死亡率水平男性始终较女性高,农村高于城市。各年龄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长,但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速度最快的是1~4岁组(AAPC=-6.44%,P<0.05),下降速度最慢的是15~<45岁组(AAPC=-0.10%,P<0.05)。居民心血管病早死概率由2009年的7.83%下降到2019年的6.41%,下降速度为0.86%;男性、女性、城市、农村下降速度分别为0.70%、0.97%、0.65%、0.92%。相同年份男性早死概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2030年,除女性早死概率外,男性、城市、农村的早死概率分别为7.98%、5.16%、6.15%,均高于“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值。结论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整体上升趋势,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负担仍较重,尤其是老年、男性以及农村地区居民。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危险因素干预工作,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早死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原文传递
2016年重庆市心肌梗死早死概率及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丁贤彬 焦艳 +1 位作者 毛德强 唐文革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9-1061,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重庆市首位的死因,重庆市2015年心肌梗死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为44.07/10万与28.02/10万。《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Zhou等研究表明缺血性... 心脑血管疾病是重庆市首位的死因,重庆市2015年心肌梗死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为44.07/10万与28.02/10万。《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Zhou等研究表明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等慢性病对寿命损失年的影响更大。2010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为6.83人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原文传递
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及“健康中国2030”指标达标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少芳 轩水丽 +5 位作者 邢天放 潘盼 秦露伟 杨文杰 康锴 底秀娟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5-900,共6页
目的分析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早死概率变化情况,探讨实现“健康中国2030”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整理2015—2020年河南省36个国家级监测点的... 目的分析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早死概率变化情况,探讨实现“健康中国2030”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整理2015—2020年河南省36个国家级监测点的死亡数据资料,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通过与“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目标(下降30%)比较,评价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结果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87.67%升高到90.47%,呈上升趋势(APC=0.57%)。总人群、男性、女性的四类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早死概率由2015年的17.98%下降到2020年的17.19%;男性(APC=-0.81%)、女性(APC=-1.45%)、城市(APC=-0.91%)、农村(APC=-0.90%)均呈下降趋势。相同年份早死概率比较,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农村高于城市。四类慢性病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降最为明显(APC=-6.81%),其次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糖尿病呈上升趋势(APC=1.94%)。根据平均下降速度预测,到2030年,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外,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以及分病种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均难以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结论2015—2020年河南省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但难以实现目标。应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工作,降低慢性病的早死概率,为顺利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健康中国
原文传递
1980—2020年上海市金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水平及早死概率趋势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晓云 高霞 +2 位作者 汤喜红 马碧萍 舒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3期47-51,共5页
目的 了解1980—2020年上海市金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水平及其所致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制订相应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死亡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收集41年来金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个案,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 目的 了解1980—2020年上海市金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水平及其所致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制订相应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死亡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收集41年来金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个案,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组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等指标。结果 1980—2020年,金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死亡率为154.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66/10万。41年间,男性和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1.79%、-2.52%,P<0.001)。同期,30~69岁和70岁及以上年龄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APC=-8.79%、-4.79%,P<0.001)。41年间,男性和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APC=-9.61%、-10.71%,P<0.001)。结论 41年间,金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仍是对金山区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慢性病之一,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来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和早死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2030年我国常见危险因素所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早死概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饶蓁蓁 傅晏红 +6 位作者 李若曈 徐婷玲 刘江美 董文兰 于石成 胡国清 周脉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7-573,共7页
目的采用预测模型评估实现我国常见危险因素对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的影响。方法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估算的中国数据,计算各个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分值,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可归因死亡例... 目的采用预测模型评估实现我国常见危险因素对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的影响。方法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估算的中国数据,计算各个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分值,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可归因死亡例数,并预测2030年该疾病的死亡例数、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结果根据危险因素在1990—2015年的自然变化趋势,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例数(612.44万例)和死亡率(428.53/10万)较2015年将分别增长59.92%和52.87%;2030年我国男性和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死概率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男性由11.43%降至11.28%,女性由5.79%降至4.43%。如果到2030年所纳入危险因素全部达标,可避免228.92万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在单个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的情况下,血压、总胆固醇和细颗粒物暴露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可分别减少死亡133.28、60.91和30.68万例。其中,血压控制对缺血性心脏病和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的贡献最大,分别可减少67.73和39.11万例的死亡。结论危险因素的控制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意义较大,如果2030年所有危险因素的控制目标均实现,可降低心脑血管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卒中 死亡率 危险因素 早死概率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亦晨 孙良红 +7 位作者 李小攀 陈涵一 曲晓滨 陈华 杨琛 肖绍坦 周弋 徐望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3-399,共7页
目的了解2010-2020年浦东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恶性肿瘤死亡数据通过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获得,分别计算各街镇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及其年变化... 目的了解2010-2020年浦东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恶性肿瘤死亡数据通过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获得,分别计算各街镇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及其年变化百分比(APC)。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0-2020年浦东新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40.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5.01/10万,早死概率为6.09%。2010-2020年浦东新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逐年上升,APC=0.67%,Z=5.004,P<0.001;标化死亡率(APC=-2.06%,Z=-15.906,P<0.001,)与早死概率(APC=-2.18%,Z=-13.525,P<0.001)均呈下降趋势。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APC呈空间正相关,Moran’sⅠ分别为0.124、0.195和0.221,Z值分别为1.982、2.793和3.189,P值分别为0.047、0.005和0.001;而早死概率、粗死亡率APC和标化死亡率APC空间自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104、1.061和-0.156,P值分别为0.269、0.289和0.876。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粗死亡率高-高聚集区域位于城区南码头、上钢和周家渡街道;标化死亡率高-高聚集区域为农村地区的惠南镇与宣桥镇;早死概率APC高-高聚集区为城区的花木、潍坊、塘桥与沪东街道。结论2010-2020年浦东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变化趋势存在地区差异。西部退休产业工人聚集区域和南部农村地区恶性肿瘤的危害更严重,可作为恶性肿瘤的重点防控区域,在此类地区推进健康教育和常见癌症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年变化百分比 空间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