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伟 王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60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 目的观察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60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50例,60只眼),随访时间6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眼压控制情况,手术前后用药情况,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和前房角等。结果术后6个月眼压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全身或局部用降眼压药物平均(4.50±0.82)种,术后6月平均(0.23±0.57)种;术后用降眼压药物均较术前减少。34只眼(56.7%)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2只眼(36.7%)最佳矫正视力〉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前房深度为(1.69±0.362)mm,术后3个月时前房深度(3.19±0.50)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669,P=0.00)。术后PAS较术前减少34只眼,术后PAS范围无明显变化者10只眼。结论以患者的房角粘连范围、用药情况结合最佳矫正视力等参数为根据制定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分组标准是正确的;联合手术在降低眼压的同时还能提高视力,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可调节缝线 丝裂霉素
原文传递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视功能损害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雅娟 张巍 +4 位作者 孙同 王棉 吕冬梅 杨薇 刘险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眼底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 CDI)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 CPCAG)患者的不同病程阶段的眼动脉 ( OA)、视网膜中央动脉 ( CRA)、睫状后短动脉 ( PCAs)的血流参数进... 目的 :探讨眼底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 CDI)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 CPCAG)患者的不同病程阶段的眼动脉 ( OA)、视网膜中央动脉 ( CRA)、睫状后短动脉 ( PCAs)的血流参数进行检测 ,对 CPCAG患者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值 ( MD)与 OA、CRA、PCAs阻力指数 ( PI)的相关性分别进行研究。结果 :1 CPCAG患者无论是OA还是 CRA、PCAs,其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 EDV)、平均血流速度( Vmean)均较正常人减少 ,阻力指数 ( RI)较正常人高 ( P<0 .0 1 )。 2 CPCAG患者的视野 MD值与OA、CRA和 PCA的 RI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1 )。 3CPCAG组随着视野损害的不断进展 ,其眼底血流速度逐渐下降 ,在尚未出现眼底及视野改变的 CPCAG患者中 ,CRA的 EDV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5)。结论 :1 CPCAG患者存在着视盘和视网膜的血液供应障碍。 2 CPCAG患者的视野损害与眼底血管末梢阻力的增加有关。 3CDI对 CPCAG的早期诊断及病程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川芎嗪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患者视力和视野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焦军杰 万千 +2 位作者 李晓鹏 刘瑞芳 万新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后视力和视野的变化,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的、已行手术治疗,且眼压控制在21 mmHg(1 mmHg=... 目的探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后视力和视野的变化,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的、已行手术治疗,且眼压控制在21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的PCACG患者40例5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26眼和对照组20例28眼。对照组术后应用维生素B12注射液5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加入体积分数5%的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视力、视野变化。视野指标包括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MD)。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视力26眼中有效14眼,无效12眼,有效率53.8%;对照组视力28眼中有效2眼,无效26眼,有效率7.1%。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11,P=0.003)。治疗组治疗后MS、MD[(19.09±0.74)、(8.19±0.75)dB]较治疗前[(23.53±0.62)、(6.73±0.63)dB]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3.57,P<0.05);对照组治疗后MS、MD[(18.64±0.83)、(8.76±0.84)dB]较治疗前[(19.18±0.72)、(8.32±0.82)dB]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0.32,P>0.05);2组患者治疗后MS、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4、3.21,P<0.05)。结论川芎嗪可以明显改善PCACG术后眼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患者的视力和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川芎嗪 视力 视野
下载PDF
mGCC及RNFL检测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马英慧 杨洁 +2 位作者 崔秀成 刘刚 张铁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厚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承德医学院... 目的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厚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采用RTV100—20CT对CPACG患者35例(35只眼)及正常人30名(30只眼)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间平均上方、下方mGCC厚度及平均上方、下方RNFL厚度的差异,评估各检测指标对早期CPACG的诊断效能。结果早期CPACG组平均mGCC厚度、上方mGCC厚度、下方mGCC厚度、平均RNFL厚度、上方RNFL厚度及下方RNFL厚度分别为(94.87±7.89)、(95.02±8.16)、(94.65±8.91)、(99.28±9.57)、(99.63±10.11)、(99.20±10.18)um,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6.12±17.75)、(117.02±16.28)、(116.04±21.28)、(124.81±21.71)、(125.32±19.91)、(124.35±25.89)um,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mGCC厚度、上方mGCC厚度、下方mGCC厚度、平均RNFL厚度、上方RNFL厚度及下方RNFL厚度ROC曲线下面积(AROC)分别为0.933、0.957、0.862、0.928、0.948、0.871;各检测参数AROC比较,平均RNFL厚度和下方RNFL厚度、平均mGCC厚度和下方平均mGCC厚度、平均mGCC厚度和上方平均mGCC厚度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配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频域OCT检测的mGCC及RNFL厚度对早期CPACG均具有良好地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原文传递
川芎嗪对术后眼压正常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焦军杰 万千 +2 位作者 李晓鹏 刘瑞芳 万新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术后眼压正常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 closure glaucoma,PCACG)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PCACG患者40例(54眼),均已行手术治疗,且眼压控制在21mmHg(1kPa=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术后眼压正常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 closure glaucoma,PCACG)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PCACG患者40例(54眼),均已行手术治疗,且眼压控制在21mmHg(1kPa=7.5mmHg)以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26眼)和对照组20例(28眼)。对照组术后应用维生素B12注射液50μg肌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入50g·L-1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观察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眼动脉(ocular artery,OA)、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S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时间平均最大血流速(time averaged maximum velocity,TAM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OA和CRA的PSV、EDV、RI、TAMV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CA的PSV、EDV、TAMV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OA、SPCA和CRA的PSV、EDV、RI、TAMV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OA和CRA的PSV、EDV、RI、TAMV有一定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CA的PSV、EDV、TAMV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改善PCACG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降低SPCA的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川芎嗪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高阳 刘洁梅 张良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72只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42只眼)与对照组25例(3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72只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42只眼)与对照组25例(30只眼),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全成功:观察组34只眼(80.95%),对照组16只眼(53.33%)(P=0.012),术后视力提高患眼数:观察组26只眼(61.90%),对照组11只眼(36.67)(P=0.035),术后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患眼:观察组1只眼(2.38%),对照组6只眼(20.00%)(P=0.018),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眼:观察组2只眼(4.76%),对照组7只眼(23.33%)(P=0.029),术后眼压:观察组(16.7±1.5)mmHg,对照组(18.9±2.5)mm Hg(P=0.036)。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能提高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生物羊膜移植术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古文怡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0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则实行传统...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则实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患者的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66,P〈0.05);观察组的正常前房率为96.0%,对照组的正常前房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眼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术后初期浅前房、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发生来说,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起到显著降低的效果,因此有助于该疾病手术成功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 眼压 成功率
下载PDF
晶体因素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鹏 王莉 高丹宇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ACG)发病机制中晶体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A/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等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42眼及正常眼24例45眼的晶体参数进行测量和计算。比较组... 目的:研究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ACG)发病机制中晶体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A/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等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42眼及正常眼24例45眼的晶体参数进行测量和计算。比较组间晶体参数的差异。结果: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组比较,晶体中央及周边部厚度、前、后表面曲率半径、相对位置、晶体体积、虹膜晶体接触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PCACG组的晶体直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随年龄增加,前房深度、晶体体积、晶体前、后表面曲率均有增加。结论:晶体因素导致的瞳孔阻滞是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主要诱因,包括晶体较厚,前、后表面曲率较大和相对位置偏前、虹膜晶体接触距离较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晶体 发病机理
下载PDF
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in Chinese——A Clinical Exploration of Its Pathogenesis And Natural Course 被引量:1
9
作者 Xinghuai Sun, Xunchuan Ji, Yingzhao Zheng, Bingkuan Guo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Eye &. ENT Hospital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1, China 《眼科学报》 1994年第3期176-185,共10页
Fourty-three cases (86 eyes) of 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 additional 44 cases (77 eyes) of 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and 30 normal subjects (34 eyes) were also random... Fourty-three cases (86 eyes) of 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 additional 44 cases (77 eyes) of 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and 30 normal subjects (34 eyes) were also randomly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s for comparison in the clinical study. Ultrasonic biometric measurements of the anterior chamber depth, lens thickness and axial length of the eyeball were performed. Using an potic microgauge attached to the slit-lamp, the entrance of anterior chamber angle w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ultrasonic biometery
下载PDF
GRP94、EIF2α在原发型闭角性青光眼小梁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滕兴波 曹智 +4 位作者 孙海霞 刘宪金 杨伟舟 朱艳 朱玉广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因子GRP94、EIF2α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患者小梁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内质网应激在PCACG小梁组织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探讨PCACG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用HE染色法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小梁组织镜下显微... 目的通过检测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因子GRP94、EIF2α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患者小梁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内质网应激在PCACG小梁组织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探讨PCACG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用HE染色法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小梁组织镜下显微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小梁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94、 EIF2α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PCACG患者小梁组织排列不规则,小梁网眼窄小,Schlemm管腔变窄且不规则。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小梁网组织GRP94、EIF2α少量表达,实验组小梁组织中GRP94、EIF2α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CG患者小梁组织中存在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EIF2α通道参与了小梁组织的氧化损伤,促进了眼内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P94 EIF2Α 内质网应激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文传递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根杰 《慢性病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8例38眼PC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患者入院后行颞侧小切口白内障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8例38眼PC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患者入院后行颞侧小切口白内障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分析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35眼(92.11%),视力有显著性提高(χ2=18.524,P<0.001)。术后眼压处于正常范围,前房深度明显增加(t=5.146,P<0.01),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PCACG合并白内障方法简单经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原文传递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洪安 陶奕瑾 +3 位作者 袁援生 魏嘉 范道青 杨文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2期98-101,104,共5页
目的评估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SMS治疗模式("手术-药物-二次手术")和LMS治疗模式("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药物-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连续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 目的评估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SMS治疗模式("手术-药物-二次手术")和LMS治疗模式("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药物-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连续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2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2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66眼行SMS治疗模式,B组146眼行LMS治疗模式。随访12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模式下眼压、杯/盘比值及视野的变化情况。结果首次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成功率为84.9%,12个月时为80.1%;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6个月的眼压控制成功率为27.4%,12个月时为17.1%。SMS治疗模式组和LMS模式组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10.2%和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治疗至6个月和12个月时,SMS模式和LMS治疗模式的垂直杯/盘比及视野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S模式和LMS治疗模式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年期随访在控制视野及视神经进展方面效果相似,但从控制眼压方面SMS治疗模式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LMS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小梁切除术 药物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
13
作者 林燕瑜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5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行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73例患者的102例患眼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超声乳...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行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73例患者的102例患眼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视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视力,眼压,房角,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7%,均无再次手术者。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前房注射过滤空气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14
作者 文勇 白美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探讨前房注射过滤空气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8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眼。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在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前房注射过滤空气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8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眼。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在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并发症、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日及术后3日观察组眼压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术后3日观察组眼压已快速下降而恢复正常。对照组早期较低的眼压逐渐上升并趋于正常,观察组眼压则由高降低趋于稳定,眼压下降缓慢,眼压波动幅度极小。观察组术后浅前房、恶性青光眼和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减少恶性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及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前房注射过滤空气 非计划再次手术 浅前房 恶性青光眼 前房房水闪辉
下载PDF
视盘分级法评估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与OCT视神经纤维检查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军 谢琳 +2 位作者 贺翔鸽 乐莉 王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用视盘损害分级(disc damage likelihood scale,DDLS)方法评估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ACG)视神经损害,探讨其与光学断层相干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视神经纤维厚... 目的用视盘损害分级(disc damage likelihood scale,DDLS)方法评估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ACG)视神经损害,探讨其与光学断层相干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视神经纤维厚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我院眼科PCACG患者共38例(73眼),通过双面Volk 90D前置镜在裂隙灯下对视盘直径及其盘沿最窄处宽度测量,按DDLS分级标准进行分级;Stratus OCT 3000成像仪、RNFL3.4程序获取象限位、钟点位及自选参数的视网膜神经纤维(retina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DDLS分级与OCT视盘周围3.4 mm处RNFL检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共38例(73眼)中大直径视盘17眼(占23.3%),中等直径视盘41眼(占56.2%),小直径视盘15眼(占20.6%);上方、下方、颞侧象限RNFL厚度均值与DDLS分级评分相关(r=-0.673,P=0.0001;r=-0.605,P=0.0001,r=-0.499,P=0.0014),鼻侧方象限RNFL厚度均值与DDLS分级评分不相关(r=-0.352,P=0.0602);11、7、6、10、12钟点位RNFL厚度与DDLS分级评分具有相关性(r=-0.673,P=0.0001;r=-0.605,P=0.0001;r=-0.531,P=0.0006;r=-0.525,P=0.0007;r=-0.520,P=0.0008),而3、2、8点位无统计学意义(r=-0.320,P=0.0501;r=-0.320,P=0.0510;r=-0.297,P=0.0702);DDLS分级评分与OCT检查自选参数Avg、Smax、Imax的RNFL厚度也呈中度相关(r=-0.582,P=0.0001;r=-0.504,P=0.0012;r=-0.478,P=0.0024)。结论 DDLS分级方法对PCACG视神经损害的评估与OCT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主要检查参数检查具有相关性,DDLS分级方法适用于PCACG视神经损害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盘损害分级评估
下载PDF
小梁组织切除与否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
16
作者 李霞 李珺 +4 位作者 曹智 滕兴波 刘宪金 孙海霞 朱玉广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评价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小梁组织切除与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常规小梁切除术后的组织切片结果。根据结果分为小... 目的评价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小梁组织切除与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常规小梁切除术后的组织切片结果。根据结果分为小梁切除眼组和巩膜切除眼组。术后常规随访1周~12个月,主要观察患者的眼压及有无脉络膜脱离等情况。比较有无切除小梁组织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 32眼均经病理检查,其中11眼(34.4%)可见到小梁组织和Schlemm管,为小梁切除眼组;21眼(65.6%)仅见巩膜组织,为深层巩膜切除眼组。两组手术后均能降低眼压,手术前后眼压差异具有显著性(t=9.2145,P<0.05)。术后随访各时间点,两组间眼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巩膜切除眼组发生脉络膜脱离3眼,小梁切除眼组没有发生脉络膜脱离,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0.3319,P<0.05)。结论小梁切除与否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降眼压效果无影响,但无小梁组织切除眼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梁组织切除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 小梁切除术 组织分析 眼压 脉络膜脱离
原文传递
原发慢性闭角青光眼房水动力学改变与房角关闭范围,眼压及视功能损害的关系
17
作者 张巍 吴雅臻 朱文荣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对40例57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和正常对照组30例60眼,进行了房水荧光素浓度曲线的测定。结果显示,PCACG房角关闭≥:180°组,房水荧光素下降率比对照组减少30.21%,所致视功能损害为青光眼早期和中期改变。而房角关闭≥270... 对40例57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和正常对照组30例60眼,进行了房水荧光素浓度曲线的测定。结果显示,PCACG房角关闭≥:180°组,房水荧光素下降率比对照组减少30.21%,所致视功能损害为青光眼早期和中期改变。而房角关闭≥270°组,房水荧光素下降率比对照组减少58.95%,所致视功能损害主要是青光眼晚期改变。证明PCACG房角关闭范围越大,房水荧光素下降率越低,眼压越高,视功能损害也就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房水动力学 荧光素
下载PD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odified minimally invasive trabecul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被引量:3
18
作者 Zhenggen Wu Chukai Huang +3 位作者 Ce Zheng Yuqiang Huang Wanqi Zhang Di Ma 《Eye Science》 CAS 2015年第4期160-166,共7页
Background: 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ACG) is one of the main types of glaucoma in China. Trabeculectomy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 for glaucoma in the world. Conventional tra... Background: 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ACG) is one of the main types of glaucoma in China. Trabeculectomy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 for glaucoma in the world. Conventional trabeculectomy is prone to anesthesia-related complications intraoperative and opera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in PCACG treatment. Modified minimally invasive trabeculectomy mayb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Methods: We conducted a p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and performed modified fornix-based trabeculectomy in 27 patients(30 eyes) under topical anesthesia; we then observed intraoperative anesthesia and cooperation ef ect,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visual field, and the use of ocular hypotensive drug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t least 12 months.Results: All operations were completed successfully with no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ll 27 patients(30 eyes) were followed up for at least 12 months. No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visual acuity was observed at days 1 or 7 and at months 1, 3, 6, and 12 after operation; however, a signii cant decrease in IOP was observed at days 1 and 7 and at months 1, 3, 6, and 12 after operation. Moreover, no significant progression in visual field mean defect was observed at month 12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number of ocular hypotensive drugs required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months 6 and 12 after operation. By month 12 after operation, the overall success rate was 93.33%(28/30).Conclusions: Modii ed minimally invasive trabeculectomy is safe and ef 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PCA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治疗 切除术 青光眼 安全性 原发性 改良式 小梁 慢性
下载PDF
GCIPL厚度测量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厉君 黄雪桃 +1 位作者 林丁 段宣初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Cirrus HD 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参数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描述性研究。收集2014 年12 月至2016 年3 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CACG患者...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Cirrus HD 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参数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描述性研究。收集2014 年12 月至2016 年3 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CACG患者66 例(76 眼)作为CACG组,根据Hodapp-Anderson-Parris分期方法,将CACG患者分为早期组(37 眼)、中期组(10 眼)和晚期组(29眼)。另选择与CACG组匹配的正常志愿者30 例(30 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irrus HD OCT检查与视野检查,测量黄斑区及其各分区域的GCIPL厚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4 组患者各区GCIPL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GCIPL厚度与平均视野缺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及早、中、晚期组平均GCIPL分别为(85±14)μm、 (84±9)μm、 (72±21)μm、 (62±15)μm, 4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5.89,P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正常对照组与早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0),与中、晚期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ACG组平均GCIPL厚度与平均视野缺损呈正相关(r =0.636,P <0.001)。结论:GCIPL厚度参数对中晚期CACG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联合视野检查可以作为CACG的诊断分期及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 平均视野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