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5
1
作者 谢咏湘 李映兰 +3 位作者 石莲桂 李君 许贵如 王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构建急诊预检分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14名临床护理专家、管理专家进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调查。结果:专家熟悉系数为0.849,判断系数为0.835,权威系数为0.705;经过两轮咨询后确定的急诊... 目的:构建急诊预检分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14名临床护理专家、管理专家进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调查。结果:专家熟悉系数为0.849,判断系数为0.835,权威系数为0.705;经过两轮咨询后确定的急诊预检分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50个,专家咨询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07。结论:急诊预检分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信度较高,可为急诊预检分诊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培训、考核、准入等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 护士 核心能力 评价
下载PDF
我国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楠 赵骥 +5 位作者 国春丽 贾玉平 杜仁龙 韩辉 王吉善 陈晓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47,57,共4页
目的以我国发热门诊现状为背景,结合对129家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相关调查,分析其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搜集的医院发热门诊情况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调查医院的发热门诊系统整体滞后,在... 目的以我国发热门诊现状为背景,结合对129家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相关调查,分析其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搜集的医院发热门诊情况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调查医院的发热门诊系统整体滞后,在设备设施建设、预检分诊管理、防控设备管理、人员配备及培训、环境清洁消毒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结论综合医院应利用现有条件,结合传染病诊疗相关资源,对发热门诊进行合理配置、严格流程、规范化管理,在面临传染性疾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时,应具备第一时间鉴别上报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及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 综合医院
下载PDF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门诊管理与策略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成 徐婕 +8 位作者 耿向南 李春雨 严瑾 王哲 丁霞芬 卢姗 张劲松 张雪静 陈彦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18-819,858,共3页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人群普遍易感。面对这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院门诊部严格防控疫情,持续改进门诊管理和防控策略,加强发热预检分诊、推进互联网门诊、智.能疫情预测等多项措施...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人群普遍易感。面对这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院门诊部严格防控疫情,持续改进门诊管理和防控策略,加强发热预检分诊、推进互联网门诊、智.能疫情预测等多项措施,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防控 预检分诊 互联网门诊 疫情预测 门诊管理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晓庆 沈小玲 +2 位作者 黄赣英 傅蓉 钱丽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1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构建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14名急诊护理专家、急诊医疗专家进行专家咨询。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100%... 目的构建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14名急诊护理专家、急诊医疗专家进行专家咨询。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熟悉程度系数为0.929,判断系数为0.915,权威系数为0.922;经过2轮咨询后确定的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46项三级指标。结论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要素较齐全,构建方法科学,可为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评价、培训、考核、准入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分诊 护士 岗位胜任力 德尔菲技术 急症护理
下载PDF
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欧阳敏 张九华 +1 位作者 王洁霞 刘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科急诊预检应用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的急诊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标准,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手工登记的预检分诊制度,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5... 目的:探讨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科急诊预检应用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的急诊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标准,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手工登记的预检分诊制度,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作为观察组,采取电子分诊标签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此期间的分诊准确情况、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患者挂号时间、预检信息登记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在采取电子分诊标签的观察组期间,患者分诊正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对照组大大降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平均挂号时间、预检分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期间,患者的平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分诊标签可以明显提高急诊科在预检分诊中的分诊准确性,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急诊科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在条件准许下可适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分诊标签 急诊科 预检分诊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宏秋 游兆媛 +2 位作者 丁舒 刘颖青 秦玲玲 《中国数字医学》 2019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科学、实用的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应用于临床。方法:以改良版FRENCH为基础,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制定出一个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该系统能根据患者主诉、生命体征等主、客观指标自动判定患者分诊级别,实现智能分诊。结果:... 目的:建立一个科学、实用的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应用于临床。方法:以改良版FRENCH为基础,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制定出一个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该系统能根据患者主诉、生命体征等主、客观指标自动判定患者分诊级别,实现智能分诊。结果:统计比较使用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前后(2017年1-6月与2018年1-6月)的数据,患者就诊期间不良事件由5起降为0;分诊时间由(198.55±69.70)s降到(131.35±26.33)s;患者满意度由82%提高到91%。结论:智能化预检分诊提高了分诊效率、分诊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 智能化
下载PDF
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在急诊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颖琪 陈莉 《天津护理》 2016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探讨信息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取2014年4~7月与2015年4~7月就诊患者信息,对比二次分诊率及应用前后医护满意率等指标.结果:系统应用前后同期患者诊疗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 急诊二次分诊率明显下... 目的 探讨信息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取2014年4~7月与2015年4~7月就诊患者信息,对比二次分诊率及应用前后医护满意率等指标.结果:系统应用前后同期患者诊疗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 急诊二次分诊率明显下降CP〈0.05).结论: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实现了急诊预检分诊的信息化,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就诊安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 信息化
下载PDF
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在儿童急诊分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时璇 吴金霞 +2 位作者 王敬艳 冯丽婵 何庆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5期3547-3549,共3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在儿科急诊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前)急诊患儿4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0月—2018年12月(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实施... 目的:探讨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在儿科急诊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前)急诊患儿4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0月—2018年12月(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及使用成熟后)急诊患儿4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分诊登记时长、患儿家属对分诊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分诊准确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91.3%(P<0.01);观察组患儿分诊登记时长为(42.69±11.32)s,短于对照组的(95.87±67.22)s(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分诊护士服务态度、管理候诊秩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了儿童急诊分诊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儿童急诊分诊的质量和效率,在保证急诊患儿生命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分诊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预检分诊 儿童急诊 管理
下载PDF
发热病人分诊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卫芬 戴素萍 +1 位作者 符莎莎 刘小玉 《浙江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病人分诊系统,帮助分诊护士作出决策。方法:急诊分诊护士使用发热病人分诊系统对发热病人进行分诊,从系统后台调取2020年2月5-29日经发热病人分诊系统分诊的发热病人平均分诊时间、新型冠状病毒...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病人分诊系统,帮助分诊护士作出决策。方法:急诊分诊护士使用发热病人分诊系统对发热病人进行分诊,从系统后台调取2020年2月5-29日经发热病人分诊系统分诊的发热病人平均分诊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诊准确率等数据,评价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共632例发热病人经发热病人分诊系统进行分诊,分诊至发热门诊高危区域86例(17.09%),确定为疑似新冠肺炎病例25例(29.06%),经最终筛查后确诊新冠肺炎8例(32%)。分诊至发热门诊普通区域的546例患者,就诊后无1例疑似及确诊病例。分诊准确率为100%。发热病人分诊系统启用后发热病人分诊平均耗时(1.09±0.34min)明显短于系统启用前(2.31±0.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病人分诊系统能使急诊分诊护士快速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诊准确率,缩短患者候诊时间,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病人分诊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检分诊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芳芳 马俊杰 +1 位作者 孙爱华 赵瑾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6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急诊预检未正确分诊的原因,实施整改措施,比较整改前后的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结果:整改后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高于整改前(P<0.05);无形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急诊预检未正确分诊的原因,实施整改措施,比较整改前后的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结果:整改后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高于整改前(P<0.05);无形效果各维度得分也有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并有效的提高了来诊患者对分诊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分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加护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预检分诊 正确率
下载PDF
感染性疾病门诊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丽萍 武华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7年第5期21-22,25,共3页
目的了解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运行状况,提出改进建议。方法调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32所,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综合性专科医院27所,单纯性专科医院5所。调查的内容为门诊预检分诊,感染性疾病科建筑区域布局及病人就医流程,日常工作运行情... 目的了解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运行状况,提出改进建议。方法调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32所,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综合性专科医院27所,单纯性专科医院5所。调查的内容为门诊预检分诊,感染性疾病科建筑区域布局及病人就医流程,日常工作运行情况,医务人员的相关消毒隔离、疾病知识等。结果27所二、三级医疗机构中,设有预检分诊台、分诊标志的23所,占85.1%;预检分诊处配备了防护用品,对传染病分诊病员进行登记的10所,占37%;建筑区域布局、就诊流程基本合格的6所,占22.2%;对传染病相关预检分诊和消毒隔离基础知识提问,回答基本准确的15所,占55.5%:27所医疗机构中感染性疾病门诊仅能在白天正常运转的2所,占7.4%;5所专科医疗机构,2所按要求设置了传染病分诊点。公布了转诊医院,配备了相关用品,占40%。结论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和管理仍不到位,与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各地区政府应在财政上定向给与扶持,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推动和指导医疗机构的工作。医疗机构应重视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使感染性疾病科能真正运行起来,为应对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门诊 区域布局 预检分诊
下载PDF
4.20芦山地震救治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艺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310-312,共3页
目的:总结芦山地震伤员的救治体会与经验教训,为以后救治伤员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总结芦山大地震中伤员救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地震伤员的科学救治流程可明显提高地震伤员的救治成功率,但在实际救援工作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深... 目的:总结芦山地震伤员的救治体会与经验教训,为以后救治伤员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总结芦山大地震中伤员救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地震伤员的科学救治流程可明显提高地震伤员的救治成功率,但在实际救援工作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结论: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科学的预检分诊,先进设备,有效组织领导,志愿者参与,全社会总动员是提高地震伤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救治 应急预案 预检分诊 志愿者
原文传递
淄博市博山区98起成批伤事件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素云 王歌今 +1 位作者 马牧野 翟德森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6期714-716,共3页
目的 分析淄博市博山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成批伤事件患者特点,为医院有效救治成批伤员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淄博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记录的成批伤病例,包括成批伤发生时间、事件类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目的 分析淄博市博山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成批伤事件患者特点,为医院有效救治成批伤员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淄博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记录的成批伤病例,包括成批伤发生时间、事件类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结果 不同年度救护的成批伤事件起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度救护的成批伤事件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批伤事件中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及人数最多,时间分布周六、周日最多.结论 医院应根据成批伤员的特点建立良好的预检分诊登记流程,制定相应的救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成批伤 救治 预检分诊
原文传递
4种评估量表在早期识别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裔雅萍 陈佳 +1 位作者 陈佳琦 谢欢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8期3779-3781,共3页
[目的]探讨辛辛那提院前卒中评分量表(CPSS),洛杉矶院前卒中评分量表(LAPSS),面、臂、语言、时间评分量表(FAST)及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ROSIER)在急诊预检分诊中早期识别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某院进行就诊的100例疑... [目的]探讨辛辛那提院前卒中评分量表(CPSS),洛杉矶院前卒中评分量表(LAPSS),面、臂、语言、时间评分量表(FAST)及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ROSIER)在急诊预检分诊中早期识别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某院进行就诊的100例疑似脑卒中病人为观察对象,对所有病人采用CPSS、LAPSS、FAST及ROSIER量表分别进行评估,对比该4种量表在应用过程中的准确率、医护满意度及耗时长短。[结果]FAST量表的满意度及耗时相对具有优势,但阳性率最低;LAPSS量表的满意度及阳性率最高,但耗时较长;CPSS量表的满意度、阳性率及耗时均为第三;ROSIER量表的耗时最长,阳性率相对较高,但其满意度相对较低。[结论]4种量表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对于早期识别脑卒中病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在应用过程中可考虑针对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分诊 量表 阳性率 满意度 平均时长
下载PDF
热成像测温仪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兵 肖万玲 +1 位作者 张淑琴 薛海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热成像测温仪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预检分诊中的体温检测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2月16日至3月7日在预检分诊处就诊的患者,按就诊日期分成水银体温计组、红外线额温计组和... 目的:探讨热成像测温仪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预检分诊中的体温检测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2月16日至3月7日在预检分诊处就诊的患者,按就诊日期分成水银体温计组、红外线额温计组和热成像测温仪组,每组7 d。各组患者均需进行体温测量、流行病学调查及就诊指引。统计观察这三种方法的患者总量、发热患者数量及工作效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水银体温计组患者1994例,其中发热(体温≥37.3℃)94例,占本组分诊数的4.71%;红外线额温计组2686例,发热111例,占4.13%;热成像测温仪组3270例,发热159例,占4.86%。水银体温计组、红外线额温计组、热成像测温仪组患者单个预检分诊耗时分别为(8.80±0.25)min、(3.10±0.13)min、(1.20±0.11)min,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成像测温仪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预检分诊工作中,能更快、更有效检测体温,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防止门诊患者聚集和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热成像测温仪 预检分诊
下载PDF
改善预检分诊专员效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李艳 李瑾娴 《中国医院统计》 2019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分析改善预检分诊专员效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某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3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观察组改善预检... 目的分析改善预检分诊专员效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某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3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观察组改善预检分诊专员效能,比较2组医生接诊时间、护士预检评估时间、静脉抽血时间、患者到达医院急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生接诊时间、护士预检评估时间、静脉抽血时间及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改善预检分诊专员效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提高抢救效率,缩短DNT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预检分诊 抢救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盖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3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93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51例急诊患者分组依据为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采取护理措施的不同;...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93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51例急诊患者分组依据为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采取护理措施的不同;观察组:分诊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分诊过程中实施传统护理;通过对比护理工作满意度以突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在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有效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显著,可以确保医院的形象良好,最终显著提高医院急诊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预检分诊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琼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期163-163,16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分诊护理,试验组采用预检分诊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意外发生次数、救治成功率均明显优于...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分诊护理,试验组采用预检分诊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意外发生次数、救治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候诊时间和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实施预检分诊护理,能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护理流程 急腹症
下载PDF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47
19
作者 杨秀兰 刘江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3~8月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分别截取2013年1至2月和2013年6至7月两个时段,每个时间段随机抽取100例患者,比较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 目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3~8月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分别截取2013年1至2月和2013年6至7月两个时段,每个时间段随机抽取100例患者,比较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组患者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97.00%,实施前组为9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组患者满意度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够明显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质量改进 预检分诊 满意度
下载PDF
有效预检分诊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纪宁 杨雍 +1 位作者 吕汝琦 赵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白效的预检分诊对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的意义。方法对绵阳市中心医院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5月12日至5月25口灾后2周内大量伤员送人医院。所有伤员按伤情程度分为急危重症、中度、轻伤并分别住手腕上戴红、黄、蓝色标识带(短时间... 目的探讨白效的预检分诊对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的意义。方法对绵阳市中心医院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5月12日至5月25口灾后2周内大量伤员送人医院。所有伤员按伤情程度分为急危重症、中度、轻伤并分别住手腕上戴红、黄、蓝色标识带(短时间死亡者戴黑色标识带),并以此为基础决定伤员的诊治顺序。对伤员分区落实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负责诊治,完成基本检查、清创、换药、皮试后肌注TAT等。诊治过程中对每位伤员建立急诊病历,记录检查处理情况,处理时间,对需行进一步检查的歼检查单,病情较急重或需进一步住院治疗者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立即协助完成相关检查并转送入院。结果2周内共预检分诊伤员2171人,进行急诊清创手术985人,其中1418人患者入院治疗,急诊室死亡13人。死亡病例中9人为复合伤,4人为单纯严重颅脑损伤。结论在大型灾害的救援中,有效的顶检分诊能够区分病情轻重,降低死亡比例,在保障伤员救治顺利进行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灾难 预检分诊 救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