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季惠娟 陆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术后第10天,并发心肌梗死1例,第15天,因脏器衰竭死亡1例,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2例,肺栓塞1例,脑血栓1例,压疮2例。结论老年...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术后第10天,并发心肌梗死1例,第15天,因脏器衰竭死亡1例,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2例,肺栓塞1例,脑血栓1例,压疮2例。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需改善护理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手术打击能力,预防并发症,从而减少炎症和后遗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围术期 预防感染 并发症
下载PDF
跟骨牵引针眼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亚云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期169-170,共2页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预防院内感染成为医院管理的首要问题。骨牵引是骨科治疗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牵引针眼感染是牵引治疗中常见并发症。临床常采用针眼处每日滴75%酒精2次的方法来预防针眼感染。本文旨在分析跟骨牵引针眼感...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预防院内感染成为医院管理的首要问题。骨牵引是骨科治疗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牵引针眼感染是牵引治疗中常见并发症。临床常采用针眼处每日滴75%酒精2次的方法来预防针眼感染。本文旨在分析跟骨牵引针眼感染的原因,及如何采取更好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牵引 针眼 护理 预防感染
下载PDF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丽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3期39-41,共3页
治未病即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世界亚健康人群比例占总人数的70%。"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思想,其理论也必将在亚健康问题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治未病"理论分为三大方面,即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和愈后... 治未病即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世界亚健康人群比例占总人数的70%。"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思想,其理论也必将在亚健康问题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治未病"理论分为三大方面,即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和愈后防复。"治未病"的思想精髓将在人类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问题上占主导地位,"未病先防"的理念将深入人心。这对提高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预防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源流 未病先防 己病防传 愈后防复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应用头孢美唑钠预防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铮 《当代医学》 2011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不同时期给予头孢美唑钠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5月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术中、术后静点头孢美唑钠2g,共2日,观察两组预防感染效果。结果两组术后体温、伤口感染率、产褥感染...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不同时期给予头孢美唑钠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5月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术中、术后静点头孢美唑钠2g,共2日,观察两组预防感染效果。结果两组术后体温、伤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也可选择术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头孢美唑钠 预防感染 细菌繁殖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感染防控措施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桃 王国琴 +1 位作者 徐钦 罗松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0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感染防控措施,为安全应用机械通气技术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Ovid、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并结合机械通气应用经验,探讨COVID-19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感染防控措施。结果提出...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感染防控措施,为安全应用机械通气技术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Ovid、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并结合机械通气应用经验,探讨COVID-19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感染防控措施。结果提出呼吸机外部回路、内部回路、外表面、过滤网及特殊部件的感染防控方法;归纳总结出人工气道的吸痰操作和雾化治疗的感染防控措施。结论成功完成COVID-19患者机械通气中感染防控方案,为机械通气应用及维护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机械通气 感染防控 吸痰 雾化
下载PDF
防己黄芪汤改善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佳琪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110-1111,共2页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改善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肺叶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治疗包括预防感染、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呼吸锻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改善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肺叶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治疗包括预防感染、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呼吸锻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防己黄芪汤(方药组成:防己15 g,黄芪18 g,白术12 g,甘草6 g)。观察两组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4 d的FVC、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较术后1 d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14 d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防己黄芪汤对改善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防己黄芪汤 防感染 低流量吸氧 雾化吸入 呼吸锻炼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预防痔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波 谢德正 +3 位作者 曹乾榕 朱映蓉 卓春香 何廷芬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42-43,共2页
为探讨单纯中医综合治疗预防痔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回顾2013年1~8月术后不应用抗生素而是单纯采用中医综合治疗预防感染的痔患者(151例,观察组),以及2012年术后在中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的患者(147例,对照组... 为探讨单纯中医综合治疗预防痔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回顾2013年1~8月术后不应用抗生素而是单纯采用中医综合治疗预防感染的痔患者(151例,观察组),以及2012年术后在中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的患者(147例,对照组)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感染情况、患者发热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感染、患者发热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单纯中医综合治疗顶防痔术后感染与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疗效相当。由此推断,痔术后可以考虑非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中医综合治疗 抗生素 预防感染 效果
原文传递
预防腹膜透析术后感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英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目的: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腹膜透析术后感染。方法:通过对35例此类患者进行“讲解、示范、练习、考核、宣教、记录”六个环节的护理及家庭随访。结果:仅1例发生早期腹腔内感染,经及时抗炎治疗感染控制,余34例患者未出现任何感... 目的: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腹膜透析术后感染。方法:通过对35例此类患者进行“讲解、示范、练习、考核、宣教、记录”六个环节的护理及家庭随访。结果:仅1例发生早期腹腔内感染,经及时抗炎治疗感染控制,余34例患者未出现任何感染征象。结论:注重六个环节的护理能有效防止腹膜透析术后腹腔内感染及隧道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预防感染 护理
下载PDF
败酱紫花颗粒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感染临床观察
9
作者 洪秀芳 胡光华 +2 位作者 施丽琴 黄黎梅 王珍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败酱紫花颗粒在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江西省婺源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2019年9月—2021年2月的320例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用药方案的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败酱紫花颗粒以预防... 目的探讨败酱紫花颗粒在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江西省婺源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2019年9月—2021年2月的320例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用药方案的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败酱紫花颗粒以预防术后感染及促进子宫复旧治疗。对照组在败酱紫花颗粒治疗7 d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3 d,对比2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败酱紫花颗粒治疗安全性高,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感染可行有效,同时,也说明了败酱紫花颗粒作为生化汤的加味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术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紫花颗粒 人工流产 预防感染
下载PDF
碘伏再消毒法在预防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朱汉敏 刘玲 《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 2008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后应用碘伏再次消毒穿刺点护理预防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患者,应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采用常规消毒法和碘伏再消毒法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后应用碘伏再次消毒穿刺点护理预防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患者,应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采用常规消毒法和碘伏再消毒法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方法感染发生率及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碘伏再消毒组(P<0.01)。结论应用碘伏再消毒静脉留置针穿刺点可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碘伏 消毒 预防感染
下载PDF
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两种用药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鲁爱枝 陈继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990-3991,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用药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58例具有不同潜在感染因素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79例)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头孢曲松2.0 g(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术后加用1~2个剂量;B组(79例)术前不用药,术后静滴...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用药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58例具有不同潜在感染因素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79例)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头孢曲松2.0 g(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术后加用1~2个剂量;B组(79例)术前不用药,术后静滴头孢曲松2.0 g(溶于0.9%生理盐水250 ml)连用5 d;对两组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切口感染各1例,术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用药量人均3支、平均住院3.37 d,B组用药量人均10.33支、平均住院7.3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开始使用抗菌药物能达到有效地预防感染的目的 ,且有利于产后恢复,减少了用药量及住院天数,减轻产妇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预防感染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严艳 黄芝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1期2978-298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患者感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4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组给予已制定好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置管感染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患者感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4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组给予已制定好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置管感染的发生情况、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例,发生率3.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0%(8/62);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干预后的认识程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干预后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60例,满意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75.8%(4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置管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置管感染率,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及留置导管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置管 预防感染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丽丹 乔兆森 《中国药事》 CAS 2009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07年Ⅱ季度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病历450份,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及文献资...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07年Ⅱ季度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病历450份,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及文献资料,对有关数据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较多问题,需加强规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预防感染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果花 张俊英 张素珍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4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结合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以及老年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临床护理管理总有效率以及老年患者遭受感染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发现,临床上应用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的临床感染几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预防感染 常规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脉冲冲洗器在对Ⅲ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冲洗中预防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小军 支小卫 王剑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对脉冲冲洗器在Ⅲ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冲洗过程中的临床预防感染效果进行临床实验研究,为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合理、更科学、更经济的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对2010年12月~2012年2月住院的Ⅲ型开放性损伤66例患者的伤口使用脉冲冲洗... 目的对脉冲冲洗器在Ⅲ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冲洗过程中的临床预防感染效果进行临床实验研究,为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合理、更科学、更经济的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对2010年12月~2012年2月住院的Ⅲ型开放性损伤66例患者的伤口使用脉冲冲洗器进行生理盐水、双氧水、安多福三联冲洗,对冲洗前、第一次冲洗后、第二次冲洗后、第三次冲洗后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分析,观察使用脉冲冲洗器三联冲洗液对细菌数量、细菌种类的冲洗结果变化。结果 66例患者中,冲洗前细菌检验显示伤口100%均有细菌存在,可见G+杆菌、G+球菌、G-球菌、G-杆菌,以G-杆菌多见,细菌培养显示占51.52%﹙34例﹚;经过各次冲洗后细菌数量及种类明显递减,第三次冲洗后细菌培养仅见G+球菌占3.03%;G-杆菌占6.06%;合并2种细菌者占3.03%。结论使用脉冲冲洗器对Ⅲ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进行三联消毒冲洗液的预防感染效果可靠,值得临床研究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洗器 开放性组织损伤 预防感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不同抗菌药物对老年腰椎手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翠红 冒海敏 +4 位作者 王海燕 姜相君 魏燕 姜星杰 张锦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444-344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老年腰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腰椎手术老年患者108例,根据使用抗菌药物类型分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组(A1组)、头孢唑肟钠组(A2组)、头孢米诺钠组(A3组)、...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老年腰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腰椎手术老年患者108例,根据使用抗菌药物类型分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组(A1组)、头孢唑肟钠组(A2组)、头孢米诺钠组(A3组)、五水头孢唑林钠组(A4组),观察各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和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A1、A2、A3、A4组术后切口感染分别为1例(3.70%)、2例(7.41%)、0例(0.00%)、3例(11.11%),四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各1株。与术前相比,四组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球蛋白(GL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酸(UA)、尿素氮(BUN)水平均降低(P<0.05)。与A1组术后相比,A3、A4组术后AST、ALT水平降低(P<0.05);与A2组比较,A3、A4组术后ALT、AST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唑肟钠、头孢米诺钠、五水头孢唑林钠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效果相当,均不影响术后腰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老年患者 切口感染 抗菌药物 预防感染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与时机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占军 张亚莉 +2 位作者 汪能平 张浩 朱志刚 《现代医院》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骨科一类手术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手术时间较长、内置物较多等情况,可于手术前酌情应用抗生素;较大的或污染较重的开放伤口均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针对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 骨科一类手术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手术时间较长、内置物较多等情况,可于手术前酌情应用抗生素;较大的或污染较重的开放伤口均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针对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抑或是厌氧菌进行选择,并且要用足量。术前提前一天甚至几天及术后超过36小时应用抗生素是没有根据的,术后根据患者血象和体温来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也是不科学的。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必须掌握用药指征、药物的针对性和剂量及用药时机,方能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感染 抗生素 骨科手术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1例静脉输液港港座外露患者的护理体会
18
作者 王学焕 马春华 刘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7期1264-1266,共3页
总结磺胺嘧啶银治疗1例静脉输液港港座外露患者的护理体会。在治疗过程中包括:术前护理(明确输液港尖端位置及其完整性、输液港护理);术后护理(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患者的饮食及心理护理;出院指导;港座外露原因分... 总结磺胺嘧啶银治疗1例静脉输液港港座外露患者的护理体会。在治疗过程中包括:术前护理(明确输液港尖端位置及其完整性、输液港护理);术后护理(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患者的饮食及心理护理;出院指导;港座外露原因分析等。经过3周的护理和治疗,患者新旧伤口完全愈合,静脉输液港成功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银乳膏 输液港 港座外露 囊袋修正术后 预防感染 护理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预防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平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3期311-31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观察及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化疗期间感染。结果:对急性自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施行预防感染的护理指导与管理,效果满意。结论对急性自血病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观察及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化疗期间感染。结果:对急性自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施行预防感染的护理指导与管理,效果满意。结论对急性自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进行预防感染的护理指导与管理.能有效预防化疗期间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化疗 预防感染 护理
下载PDF
148例患者围术期预防感染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
作者 尹庆和 肖俏霞 +2 位作者 李海燕 邓汝波 刘治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157-159,共3页
目的:对本院148例患者围术期预防感染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本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48例手术患者。调查分析患者的手术种类、围术期用药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及药物联合使用情况。结果148例手术患者... 目的:对本院148例患者围术期预防感染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本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48例手术患者。调查分析患者的手术种类、围术期用药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及药物联合使用情况。结果148例手术患者中Ⅰ类切口手术患者89例(60.14%);Ⅱ类切口手术患者59例(39.86%)。围术期应用抗生素时间为2天者6例(4.05%);3天者31例(20.94%);4天者36例(24.43%);5天者32例(21.62%);6天者24例(16.22%);6天以上者19例(12.74%)。应用最多的抗生素为头孢Ⅰ~Ⅱ代(25.89%)、β内酰胺酶抑制剂(18.27%)和头孢Ⅲ代(17.26%)。单一给药患者102例,占68.92%;二联用药患者43例,占29.05%;三联用药患者3例,占2.03%。结论本院在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过程中仍有选药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盲目联合用药等问题存在,应重视并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预防感染 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